❶ 什麼叫無功補償裝置有哪些
總的來說來無功補償裝置就是源個無功電源。
一般電業規定功率因數為低壓0.85以上,高壓0.9以上。為了克服無功損耗,就要採用無功補償裝置來解決。電力系統中現有的無功補償設備有無功靜止式補償裝置和無功動態補償裝置兩類,前者包括並聯電容器和並聯電抗器
,後者包括同步補償機(調相機)和靜止型無功動態補償裝置(SVS)。
並聯電抗器的功能是:
1)吸收容性電流,補償容性無功,使系統達到無功平衡;2)可削弱電容效應,限制系統的工頻電壓升高及操作過電壓。其不足之處是容量固定的並聯電抗器,當線路傳輸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時,會使線路電壓過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損耗,但若將其切除,則線路在某些情況下又可能因失去補償而產生不能允許的過電壓。
改進方法是採用可控電抗器,它藉助控制迴路直流的勵磁改變鐵心的飽和度(即工作點),從而達到平滑調節無功輸出的目的。工業上採用
1.同步電機和同步調相機; 2.採用移相電容器; 目前大多數採用移相電容器為主。
❷ 無功功率補償方法的分類
按電壓等級分:有低壓補償、中壓補償和高電壓補償;
按補償方式:並聯補償和串聯補償
按安裝位置:集中補償、線路補償和隨機補償
按控制方式:電容器固定補償、分組投切自動補償、隨機補償、TCR或MCR型的靜止型補償、基於IGBT電力電子器件的SVG型的動態補償
另外補償的方式還有一些分類,在這不再一一來說,你可以在網上去找找,如電能質量網站
❸ 無功補償裝置為什麼要裝設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
無功補償一般復分為固定補制償和自動補償兩種,其中的固定補償(稱為定補)是不需要控制器的,如電動機啟動補償,只要與電動機聯鎖即可。還有一些線路補償,只要是負載固定,一般不需要控制,只要將電容器組投上即可,前提是負載固定,不能過補。而在實際中,大部分負載是變化的,特別是工業企業。這時候無功的大小就不是一個固定值,此時,就需要用控制器對即時無功的大小進行調諧。自動補償控制器就是根據電路中實時感性無功的大小,控制無功補償裝置向電網發出容性無功,它的好處是在任何情況下能夠滿足感性無功的需求,使功率因數始終保持在國家規定以上,並且,由於是自動檢測,所以,不會產生過補償風險。
❹ 無功補償裝置都有哪些具體怎麼用
原理
其中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從同步調相機→開關投切固定電容→靜止無功補償器(SVC)→直到今天引人注目的靜止無功發生器SVG(STATCOM)的幾個不同階段。
根據結構原理的不同,SVC技術又分為:自飽和電抗器型(SSR)、晶閘管相控電抗器型(TCR)、晶閘管投切電容器型(TSC)、高阻抗變壓器型(TCT)和勵磁控制的電抗器型(AR)。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特別是大功率可關斷器件技術的發展和日益完善,國內外還在研製、開發一種更為先進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靜止無功功率發生裝置(SVG),雖然它們尚處在開發及試運行階段,目前尚未形成商品化,但SVG憑借著其優越的性能特點,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各種無功設備各自特點如下:
1)同步調相機:響應速度慢,噪音大,損耗大,技術陳舊,屬淘汰技術;
2)開關投切固定電容:慢響應補償方式,連續可控能力差;
3)靜止無功補償器(SVC):目前相對先進實用技術,在輸配電電力系統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4)靜止無功發生器SVG(STATCOM):目前雖然有技術上局限性,屬少數示範工程階段,但SVG是一種更為先進的新型靜止型無功補償裝置,是靈活柔性交流輸電系統(FACTS)技術和定製電力(CP)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無功功率補償裝置的發展方向。
❺ 無功補償有幾種方式
提高功率因數的主要方法是採用低壓無功補償技術,通常採用的方法主要有3種:隨機補償、隨器補償、跟蹤補償。
(1)隨機補償
隨機補償就是將低壓電容器組與電動機並接,通過控制、保護裝置與電機,同時投切。隨機補償適用於補償電動機的無功消耗,以補勵磁無功為主,此種方式可較好地限制用電單位無功負荷。
隨機補償的優點:用電設備運行時,無功補償投入,用電設備停運時,補償設備也退出,而且不需頻繁調整補償容量。具有投資少、佔位小、安裝容易、配置方便靈活、維護簡單、事故率低等。
(2)隨器補償
隨器補償是指將低壓電容器通過低壓保險接在配電變壓器二次側,以補償配電變壓器空載無功的補償方式。配變在輕載或空載時的無功負荷主要是變壓器的空載勵磁無功,配變空載無功是用電單位無功負荷的主要部分,對於輕負載的配變而言,這部分損耗占供電量的比例很大,從而導致單位電價的增加。
隨器補償的優點:接線簡單、維護管理方便,能有效地補償配變空載無功,限制農網無功基荷,使該部分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變利用率,降低無功網損,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是目前無功補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跟蹤補償
跟蹤補償是指以無功補償投切裝置作為控制保護裝置,將低壓電容器組補償在大用戶0.4kV母線上的補償方式。適用於100kVA以上的專用配變用戶,可以替代隨機、隨器兩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好。
跟蹤補償的優點:運行方式靈活,運行維護工作量小,比前兩種補償方式壽命相對延長、運行更可靠。應優先選用跟蹤補償方式。
❻ 無功功率補償的裝置
除發電機和輸電線外的無功電源主要有:①並聯電容器組是一種靜態的無功補償裝置。用它進行的補償稱為並聯電容補償。②同步調相機;③靜止無功補償器。後兩者屬於動態的無功補償裝置。3種無功補償裝置的性能比較見表。
另外,在遠方水電站和坑口火電廠等的出線母線上,長距離輸電線的兩側線路上,以及長距離輸電線的開關站等地方接有並聯電抗器,也是一種無功補償裝置。用其進行的補償稱為並聯電抗補償。遠方電站出口母線上的並聯電抗器主要是吸收發電機所發的無功功率,以使發電機能運行在合理的功率因數下而又避免無功的長距離輸送。長距輸電級上配置的並聯電抗器,主要是吸收線路空載和輕載時的充電功率,使沿線電壓分布合理並降低工頻穩態和暫態過電壓。
智能電容器集成智能控制模塊、快速投切開關和電容器保護,設計結構精巧,可以靈活配置以滿足用戶對無功補償的需求。智能電容器構成的無功補償系統與常規電容器產品構成的無功補償系統比較見下表1。 常規電容器構成無功補償系統 智能電容器構成無功補償系統 無功補償裝置 常規電容器、熔斷器、復合開關或機械式接觸器、熱繼電器、智能控制器 智能電容器(1台獨立使用或多台聯機使用) 控制方式 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 自動控制或手動控制,實現過零投切(自動控制無需配置控制器) 參數測量 測量電壓、電流、無功功率、功率因數 測量電壓、電流、無功功率、功率因數、各台電容器三相電流、電容器體內溫度 狀態監視 電容器投切狀態、過欠補狀態、過欠壓狀態 電容器投切狀態、過欠補狀態、過欠壓狀態、保護動作類型、自診斷故障類型 保護類型 電流速切、過流保護、過壓保護、欠壓保護 電流速切、過流保護、過壓保護、欠壓保護、電容器過溫保護、斷相保護、三相不平衡保護 人機對話 數碼管與按鍵 顯示界面與按鍵、信息內容豐富 安裝使用 元件總類多,數量多,結構復雜 產品結構簡潔,安裝接線簡單方便 系統組成及擴展 產品整體性設計、一次性投資。產品成形後的補償容量調整困難。 產品為模塊化設計,補償容量擴展方便,可實現分期投資。 外形及重量 體積龐大、重量非常大 結構精巧、重量輕。
可以直接安裝在配電櫃內。
❼ 誰知道無功補償常用的補償方式有哪些
您好:
電力設備常用的無功補償和提高功率因數的方法主要有:同步電機、自整角機、串聯電容器補償、並聯電容器補償、串聯電抗器補償(超高壓輸電線路)以及svc、svg補償。svg是通過電力電子器件igbt及其控制電路,主動發出與系統無功幅值相等、大小相反的無功,以抵消方式對系統進行無功補償的無功補償裝置,是近年無功補償的發展方向。
對於具體項目的操作,補償方式可以分為:就地分散補償和集中補償。
就地補償就是在負載地就地設立無功補償裝置,對單台設備進行補償,這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好無功損失最小。但是,需要補償設備多,投資大,不便於維修管理。
集中補償就是在變配電室設立無功補償裝置,對區域內的無功進行補償,這種補償方式,補償效果較好,經濟性高。由於一般幾種補償采樣都設立在計量點處,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產生利率電費。
在專業領域還有:輸電線路線路補償(高、低壓)、礦熱爐低壓短網補償、隔爆補償裝置等。
❽ 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有哪些
您好!動態無功補償技術的發展經歷了從同步調相機→開關投切固定電版容→靜止無功補權償器(SVC)→直到今天引人注目的靜止無功發生器SVG(STATCOM)的幾個不同階段。
根據結構原理的不同,SVC技術又分為:自飽和電抗器型(SSR)、晶閘管相控電抗器型(TCR)、晶閘管投切電容器型(TSC)、高阻抗變壓器型(TCT)和勵磁控制的電抗器型(AR)。謝謝閱讀!
❾ 無功補償裝置作用|無功補償裝置種類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交流無觸點開關scr、gtr、gto等的出現,將其作為投切開關,速度可以提高500倍(約為10μs),對任何系統參數,無功補償都可以在一個周波內完成,而且可以進行單相調節。現今所指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一般專指使用晶閘管的無功補償設備,主要有以下三大類型,一類是具有飽和電抗器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r:saturatedreactor);第二類是晶閘管控制電抗器(tcr:thyristor
controlreactor)、晶閘管投切電容器(tsc:thyristor
switchcapacitor),這兩種裝置統稱為svc(staticvar
compensator);第三類是採用自換相變流技術的靜止無功補償裝置——高級靜止無功發生器(asvg:advanced
static
vargenerator)。
回答完畢,謝謝!
❿ 無功功率自動補償器怎麼選型
呵呵
國家對無功補償控制器有專門的標准,比如:DL/T-597《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訂貨技術條件》、JB/T-9663《低壓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等等。讀讀這幾個標准你就知道使用上的選型方法。如果找不到標准,就看看下面的論文摘錄。
這是「王宏傑、董國軍」先生的一篇論文,摘錄給你看看:
無功補償控制器的選擇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先後出現了集成電路、CPU、DSP等技術構成的、各具特色的無功補償控制器。隨著無功補償產品市場需求的逐步擴大,生產無功補償控制器的廠家越來越多,產品質量和產品性能也千差萬別。因此,在控制器的選擇上要特別慎重,應嚴格按照DL/T-597《低壓無功補償控制器訂貨技術條件》、JB/T-9663《低壓無功功率自動補償控制器》等專業標准中規定的各項要求,依據具體的補償需求和負荷特性,選擇專業化廠家生產的合格控制器。一般情況下,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控制器進行選擇:
1、 對於電網負荷波動不大,且三相負荷基本平衡,僅以提高功率因數為目標的情況,為了降低設備成本,可選用功能單一、操作簡便的簡易型無功補償控制器。其控制物理量可不做嚴格要求,可採用無功功率、無功電流或功率因數作為控制物理量,也可採用復合型控制物理量。投切方式可採用較簡單的循環投切模式。這樣即能達到較好的無功補償效果,又能降低設備的生產製造成本,同時設備操作簡單,便於維護。比如:深圳奧特電器公司生產的GZK871系列。
2、 對於電網負荷波動頻繁、最大負荷與最小負荷間的差距較大,但三相負荷基本平衡的情況,宜選用性能較好的控制器。例如選用無功電流或無功功率作為控制物理量,且投入門限和切除門限應能夠分別設定,以防止出現投切震盪,同時還應具有過壓和欠流等保護功能。投切方式最好採用可進行程序控制的「編碼+循環」投切方式,以確保控制器能夠快速准確地對無功功率的變化進行動態跟蹤補償。比如:深圳奧特電器公司生產的GZK872K、GZK900、GZK930等等系列。
3、 當電網負荷波動頻繁,最大負荷與最小負荷差距較大,同時三相負荷嚴重不平衡時,對控制器的選擇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具有「分相+平衡」復合投切功能。其控制物理量應為復合型(無功功率+功率因數),其性能參數應不低於以下要求:
(1) 靈敏度≤100mA
(2) 動作誤差不大於下面的規定:
取樣物理量 允許誤差
無功功率 ±20%
無功電流 ±20%
功率因數 ±2.5%
比如:深圳奧特電器公司生產的GZK900系列。
(3) 穩定范圍:確保控制器在滿足補償要求的前提下,確保穩定工作,不出現投切震盪。
4、 為了配合電網自動化的實施,在提高功率因數的同時,還要求能夠實時監測電網的各項運行參數,在這種情況下,則需要選擇具有綜合測試功能的無功補償控制器(配電綜合測控儀)。該控制器除應具有前3項中提到的復合型控制物理量、復合投切功能、較高的靈敏度和穩定度、較小的動作誤差、以及過壓、欠流等保護功能外,還應具有電網參數實時在線測量、數據存儲、數據顯示、電報校時、停電數據保護、數據採集和數據遠傳等功能。同時應配套功能完善的支持性後台軟體,以便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直觀的圖形顯示,並能輸出各類相關的報表。若數據傳輸採用GPRS無線通訊方式,還可以完全免掉通訊網路建設投資和人工抄表工作,節約大量的財力和人力。比如:深圳奧特電器公司生產的ATMP7022系列。
5、 對於非線性負荷較多、電網諧波分量較大的情況,必須選用具有諧波測量和諧波超限保護功能的無功補償控制器,並選配參數合理的抗諧波電抗器,構成抗諧波無功補償控制裝置,以便在諧波較嚴重的工況下仍能可靠運行,達到滿意的補償效果。
比如:深圳奧特電器公司生產的GZK900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