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減壓裝置的主要設備
1、電脫鹽罐 其主要部件為原油分配器與電級板。
原油分配器的作用是使從底部進入的原油通過分配器後能夠均勻地垂直向上流動,目的一般採用低速槽型分配器。
電極板一般有水平和垂直兩種形式。交流電脫鹽罐常採用水平電極板,交直流脫鹽罐則採用垂直電極板。水平電極板往往為兩至三層。
2、防爆高阻抗變壓器 變壓器是電脫鹽設備的關鍵設備。
3、混合設施。 油、水、破乳劑進脫鹽罐前應充分混合,使水和破乳劑在原油中盡量分散到合適的濃度。一般來說,分散細,脫鹽率高;但分散過細時可形成穩定乳化液反而使脫鹽率下降。脫鹽設備多用靜態混合器與可調差壓的混合閥串聯來達到上述目的。
工藝流程:煉油廠多採用二級脫鹽工藝,圖:1-1 所在地址
常壓蒸餾原理:
精餾又稱分餾,它是在精餾塔內同時進行的液體多次部分汽化和汽體多次部分冷凝的過程。
原油之所以能夠利用分餾的方法進行分離,其根本原因在於原油內部的各組分的沸點不同。
在原油加工過程中,把原油加熱到360~370℃左右進入常壓分餾塔,在汽化段進行部分汽化,其中汽油、煤油、輕柴油、重柴油這些較低沸點的餾分優先汽化成為氣體,而蠟油、渣油仍為液體。
減壓蒸餾原理:
液體沸騰必要條件是蒸汽壓必須等於外界壓力。
降低外界壓力就等效於降低液體的沸點。壓力愈小,沸點降的愈低。如果蒸餾過程的壓力低於大氣壓以下進行,這種過程稱為減壓蒸餾。
常減壓裝置的主要設備為: 塔 和 爐。
塔是整個裝置的工藝過程的核心,原油在分餾塔中通過傳質傳熱實現分餾作用,最終將原油分離成不同組分的產品。最常見的常減壓裝置流程為三段氣化流程或稱為「兩爐三塔流程」,常減壓中的塔包括:初餾塔或閃蒸塔、常壓塔、減壓塔。
a、蒸餾塔的結構:
塔體:塔體是由直圓柱型桶體,高度在35~40米左右,材質一般為A3R或16MnR,對於處理高含硫原油的裝置,塔內壁還有不銹鋼襯里。
塔體封頭:一般為橢圓形或半圓形。
塔底支座:塔底支座要求有一定高度,以保證塔底泵有足夠的灌注壓頭。
塔板或填料:是塔內介質接觸的載體,傳質過程的三大要素之一。
開口及管嘴:是將塔體和其它部件連接起來的部件,一般由不同口徑的無縫鋼管加上法蘭和塔體焊接而成。
人孔:是進入塔內安裝檢修和檢查塔內設備狀況之用,一般為直徑450~500的圓型或橢圓型孔。
進料口:由於進料氣速高,流體的沖刷很大,為減小塔體內所受損傷。同時為使氣、液分布和緩沖的作用。進料處一般有較大的空間,以利於氣液充分分離。
液體分布器:使迴流液體在填料上方均勻分布,常減壓裝置應用較多的是管孔式液體分布器和噴淋型液體分布器。
氣體分布器:氣體分布器一般應用在汽提蒸汽入塔處,目的是使蒸汽均勻分布。
破沫網:在減壓塔進料上方,一般都裝有破沫網,破沫網由絲網或其它材料組成,當帶液滴的氣體經過破沫網時,液滴與破沫網相撞,附著在破沫網上的液滴不斷積聚,達到一定體積時下落
集油箱:主要作用是收集液體供抽出或再分配。集油箱將填料分成若干個氣相連續液相分開的簡單塔,它靠外部打入液體建立塔的迴流。
塔底防漏器:為防止塔底液體流出時,產生旋渦將油氣捲入,使泵抽空。塔底裝有防漏器。它還可以阻擋塔內雜質,防止其阻塞管線和進入泵體內。
外部保溫層:一般用集溫溫磚砌成,並用螺絲固定,外包薄鐵皮或鋁皮,保溫層起隔熱和保溫作用。
b、加熱爐:一般為管式加熱爐,其作用為:是利用燃料在爐膛內燃燒時產生的高溫火焰與煙氣作為熱源,加熱爐中高速流動的物料,使其達到後續工藝過程所要求的溫度。
管式加熱爐一般由輻射室、對流室、余熱回收系統、燃燒及通風系統五部分組成。
通常包括鋼結構、爐管、爐牆、燃燒器、孔類配件等。
輻射室:輻射室是加熱爐進行熱交換的主要場所,其熱負荷佔全爐的70~80%。
輻射室內的爐管,通過火焰或高溫煙氣進行傳熱,以輻射為主,故又稱輻射管。它直接受火焰輻射沖刷,溫度高,所以其材料要具有足夠的高溫強度和高溫化學穩定性。
對流室:對流室是輻射室排出的高溫煙氣進行對流傳熱來加熱物料。煙氣以較高的速度沖刷爐管管壁,進行有效的對流傳熱其熱負荷佔全爐的20~30%。對流室一般布置在輻射室之上,有的單獨放在地面。為了提高傳熱效果,多採用釘頭管和翅片管。
余熱回收系統:余熱回收系統用以回收加熱爐的排煙余熱。
以靠預熱燃燒空氣來回收,使回收的熱量再次返回到爐中
是採用另外的系統回收熱量。前者稱為空氣預熱方式,後者通用水回收稱為廢熱鍋爐方式。
燃燒及通風系統:通風系統的作用是把燃燒用空氣導入燃燒器,將廢煙氣引出爐子。
它分為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兩種方式。前者依靠煙囪本身的抽力,後者使用風機。
過去,絕大多數爐子都採用自然通風方式,煙囪安裝在爐頂。
隨著爐子的結構復雜化,爐內煙氣側阻力增大,加之提高加熱爐的熱效率的需要,採用強制通風方式日趨普。
如圖:
❷ 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
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就是將減溫(冷卻水氣化)部分整合到減壓閥中了,可視為一種特殊的壓力調節閥(還是只能調節壓力)。溫度調節還是需要配置另外的調節閥。該裝置減少了減溫後直管段要求。
❸ 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誰懂
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
一體式減溫減壓裝置由減壓系統(減溫減壓閥、節流孔板等)、減溫系統(高壓差給水調節閥、節流閥等 )、安全保護裝置(安全閥、止回閥)等組成
❹ 減壓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乙炔減壓器一般是瓶裝氣體的減壓裝置。減壓器是將高壓氣體降為低壓氣體、並保持輸出氣體的壓力和流量穩定不變的調節裝置。
構造和工作原理
1.乙炔減壓器的本體是由黃銅<HPb59-1 >製成。兩級減壓系『的構造基本相似,均由活門頂桿、調壓彈簧、彈性薄膜裝置、減壓門等零部件組成。第一級減壓系統主要用於將高壓氣體自動降為中壓氣體,降至壓力為2MPa,然後送入第二級減壓系統。在二級減壓系統,當旋擰調壓螺釘時,通過調壓彈簧、彈性薄膜裝及活門頂桿,使減壓活門作不同程度的開啟和關閉,以用來調節第一減壓系統送入的氧氣的減壓程度或停止供氣。
2.乙炔減壓器進氣接頭處螺紋尺寸為G5/8「,接頭的內徑尺寸為5. 5mm,出氣接頭內徑尺寸為6mm,其最大流量為80m3 /h。減壓器本體上還裝有高壓氧氣表和低壓氧氣表,分別指示高壓氣室(即氧氣瓶內)和低壓氣室內的壓力(即工作壓力)。高壓氧氣表的量程為。一25MPa。低壓氧氣表的量程為0-V 4MPa o
使用乙炔減壓器時,當順時針旋擰調節螺釘時,可頂開減壓活門,高壓氧氣便從縫隙中流入低壓室。由於氧氣在低壓室內體積發生膨脹而使壓力降低,即減壓作用。
均熱板的未來發展
目前主要製作均熱板二維散熱毛細結構的方法除燒結、銅網外,尚有溝槽、金屬薄膜等方法。
技術發展上,將來如何進一步降低均熱板之熱阻值,增強其熱傳導效果,以便搭配較輕如鋁制之鰭片,始終為研發人員努力的目標。生產製作上提高生產良率,並尋找減少整體散熱解決方案之成本,皆為產業發展之方向。產品應用上,均熱板已較熱導管自一維維度擴展至二維面的熱傳導,未來為解決其他可能之散熱應用,新的均熱板解決方案正陸續被開發中。現階段務實而言,就目前已發展的產品,如何擴展應用市場,為目前各均熱板業者當務之急。
作用和分類
由於氣瓶內壓力較高,而氣焊和氣割和使用點所需的壓力卻較小,所以需要用減壓器來把儲存在氣瓶內的較高壓力的氣體降為低壓氣體,並應保證所需的工作壓力自始至終保持穩定狀態。
乙炔減壓器按用途不同可分為氧氣減壓器和乙炔減壓器等,還可分為集中式和崗位式兩類;按構造不同可分為單級式和雙級式兩類;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為正作用式和反作用式兩類。目前,常見的國產減壓器以單級反作用式和雙級混合式(第一級為正作用式、第二級為反作用式)兩類為主。
使用方法
編輯
(1)氧氣瓶放氣或開啟減壓器時動作必須緩慢。如果閥門開啟速度過快,減壓器工作部分的氣體因受絕熱壓縮而溫度大大提高,這樣有可能使有機材料製成的零件如橡膠填料、橡膠薄膜纖維質襯墊著火燒壞,並可使減壓器完全燒壞。另外,由於放氣過快產生的靜電火花以及減壓器有油污等,也會引起著火燃燒燒壞減壓器零件。
(2)減壓器安裝前及開啟氣瓶閥時的注意事項:安裝減壓器之前,要略打開氧氣瓶閥門,吹除污物,以防灰塵和水分帶入減壓器。在開啟氣瓶閥時,瓶閥出氣口不得對准操作者或他人,以防高壓氣體突然沖出傷人。減壓器出氣口與氣體橡膠管接頭處必須用退過火的鐵絲或卡箍擰緊;防止送氣後脫開發生危險。
(3)減壓器裝卸及工作時的注意事項:裝卸減壓器時必須注意防止管接頭絲扣滑牙,以免旋裝不牢而射出。在工作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工作壓力表的壓力數值。停止工作時應先松開減壓器的調壓螺釘,再關閉氧氣瓶閥,並把減壓器內的氣體慢慢放盡,這樣,可以保護彈簧和減壓活門免受損壞。工作結束後,應從氣瓶上取下減壓器,加以妥善保存。
(4)減壓器必須定期校修,壓力表必須定期檢驗。這樣做是為了確保調壓的可靠性和壓力表讀數的准確性。在使用中如發現減壓器有漏氣現象、壓力表針動作不靈等,應及時維修。
(5)減壓器凍結的處理。減壓器在使用過程中如發現凍結,用熱水或蒸汽解凍,絕不能用火焰或紅鐵烘烤。減壓器加熱後,必須吹掉其中殘留的水分。
(6)減壓器必須保持清潔。減壓器上不得沾染油脂、污物,如有油脂,必須在擦拭乾凈後才能使用。
(7)各種氣體的減壓器及壓力表不得調換使用,如用於氧氣的減壓器不能用於乙炔、石油氣等系統中
❺ 消防圖中A-D代表什麼
A表示感光火災探測器;D代表的是消防電源,也就是消防外掛電源等。
消防圖紙識圖方法:
(1)消防圖紙分:消防水、消防電、還有氣體消防;
(2)不管是什麼,任何一份圖紙,都要先看設計說明、圖例;
(3)設計說明是圖紙的提綱,讀懂它能把握設計意圖、內容等;
(4)不同的設計可能圖例不一樣;
(5)然後是系統圖他是一本書的目錄,讀懂它就知道他整個系統的工作狀態及連接方式;
(6)最後才是平面圖,他事實是對系統圖的進一步細化,表明設備的安裝方式、位置及連接方式等;
(7)注意:讀圖時平面圖與系統圖要進行對照,用以將整個系統聯系起來。
先簡要了解下消防系統的分類與組成: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根據所使用噴頭的型式,可分為閉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開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兩大類。
根據系統的用途和配置狀況,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又分為濕式系統、乾式系統、預作用系統、雨淋系統、水幕系統、自動噴水-泡沫聯用系統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分類見圖。
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下簡稱濕式系統)由閉式噴頭、濕式報警閥組、水流指示器或壓力開關、供水與配水管道以及供水設施等組成,在准工作狀態下,管道內充滿用於啟動系統的有壓水。
乾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下簡稱乾式系統)由閉式噴頭、乾式報警閥組、水流指示器或壓力開關、供水與配水管道、充氣設備以及供水設施等組成,在准工作狀態下,配水管道內充滿用於啟動系統的有壓氣體。
乾式系統的啟動原理與濕式系統相似,只是將傳輸噴頭開放信號的介質由有壓水改為有壓氣體。
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下簡稱預作用系統)由閉式噴頭、雨淋閥組、水流報警裝置、供水與配水管道、充氣設備和供水設施等組成,在准工作狀態時配水管道內不充水,由火災報警系統自動開啟雨淋閥後,轉換為濕式系統。
預作用系統與濕式系統、乾式系統的不同之處,在於系統採用雨淋閥,並配套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雨淋系統由開式噴頭、雨淋閥組、水流報警裝置、供水與配水管道以及供水設施等組成。
與前幾種系統的不同之處在於:
雨淋系統採用開式噴頭,由雨淋閥控制噴水范圍,由配套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或傳動管系統啟動雨淋閥。
雨淋系統有電動、液動和氣動控制方式。
水幕系統由開式灑水噴頭或水幕噴頭、雨淋報警閥組或感溫雨淋閥、供水與配水管道、控制閥以及水流報警裝置(水流指示器或壓力開關)等組成。
與前幾種系統不同的是:水幕系統不具備直接滅火的能力,是用於擋煙阻火和冷卻分隔物。
配置供給泡沫混合液的設備後,組成既可噴水又可以噴泡沫的自動噴水-泡沫聯用系統。
氣體滅火系統分類和組成:
按應用方式進行分類,可分為兩種:
1、全淹沒滅火系統;
2、局部應用滅火系統。
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這兩種滅火系統各自的特點:
1、全淹沒滅火系統
全淹沒滅火系統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防護區噴射一定濃度的氣體滅火劑,並使其均勻地充滿整個防護區的滅火系統。全淹沒滅火系統的噴頭均勻布置在防護區的頂部,火災發生時,噴射的滅火劑與空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在此空間內建立有效撲滅火災的滅火濃度,並將滅火劑濃度保持一段所需要的時間,即通過滅火劑氣體將封閉空間淹沒實施滅火。
2、局部應用滅火系統
局部應用滅火系統指在規定的時間內向保護對象以設計噴射率直接噴射氣體,在保護對象周圍形成局部高濃度,並持續一定時間的滅火系統。
局部應用滅火系統的噴頭均勻布置在保護對象的四周,火災發生時,將滅火劑直接而集中地噴射到保護對象上,使其籠罩整個保護對象外表面,即在保護對象周圍局部范圍內達到較高的滅火劑氣體濃度實施滅火。
按加壓方式分類:
滅火系統按加壓方式進行分類,可分為三種:
1、自壓式氣體滅火系統
自壓式氣體滅火系統是指滅火劑無須加壓而是依靠自身飽和蒸氣壓力進行輸送的滅火系統。
2、內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
內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是指滅火劑在瓶組內用惰性氣體進行加壓儲存,系統動作時滅火劑靠瓶組內的充壓氣體進行輸送的滅火系統。
3、外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
最後我們講解下外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
外儲壓式氣體滅火系統是指系統動作時滅火劑由專設的充壓氣體瓶組按設計壓力對其進行充壓的滅火系統。
系統的組成:
上面我們講了滅火系統的分類,接下來我們來學習滅火系統的組成,滅火系統組成分為五種,分別為:
(一)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內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二)外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三)惰性氣體滅火系統
(四)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五)無管網滅火系統
下面我們會具體介紹這五種組成系統:
(一)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內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首先我們來介紹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內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這類系統由滅火劑瓶組、驅動氣體瓶組(可選)、單向閥、選擇閥、驅動裝置、集流管、連接管、噴頭、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控制盤、檢漏裝置、管道管件及吊鉤支架等組成。
(二)外儲壓式七氟丙烷滅火系統
該系統由滅火劑瓶組、加壓氣體瓶組、驅動氣體瓶組(可選)、單向閥、選擇閥、減壓裝置、驅動裝置、集流管、連接管、噴頭、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控制盤、檢漏裝置、管道管件及吊鉤支架等組成。
(三)惰性氣體滅火系統
惰性氣體滅火系統由滅火劑瓶組、驅動氣體瓶組(可選)、單向閥、選擇閥、減壓裝置、驅動裝置、集流管、連接管、噴頭、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控制盤、檢漏裝置、管道管件及吊鉤支架等組成。
(四)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
該系統由滅火劑儲存裝置、總控閥、驅動器、噴頭、管道超壓泄放裝置、信號反饋裝置、控制器等組成。
(五)無管網滅火系統
無管網滅火系統又分為兩種裝置系統,分別是:
1、櫃式氣體滅火裝置;
2、懸掛式氣體滅火裝置。
下面我們來分別介紹這兩種滅火系統的特點;
1、櫃式氣體滅火裝置
該裝置一般由滅火劑瓶組、驅動氣體瓶組(可選)、容器閥、減壓裝置(針對惰性氣體滅火裝置)、驅動裝置、集流管(只限多瓶組)、連接管、噴頭、信號反饋裝置、安全泄放裝置、控制盤、檢漏裝置、管道管件等組成。
2、懸掛式氣體滅火裝置
該裝置由滅火劑儲存容器、啟動釋放組件、懸掛支架等組成。
❻ 常減壓裝置的簡介
常減壓裝置是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兩個裝置的總稱,因為兩個裝置通常在一起,故稱為常減壓裝置。主要包括三個工序:原油的脫鹽、脫水;常壓蒸餾;減壓蒸餾。從油田送往煉油廠的原油往往含鹽(主要是氧化物)帶水(溶於油或呈乳化狀態),可導致設備的腐蝕,在設備內壁結垢和影響成品油的組成,需在加工前脫除。
❼ 減溫減壓裝置的概念
(二)減溫減壓裝置工作原理裝置簡介目前我國減溫減壓裝置有多種結構形式,但不管其形式如何,一般由減溫系統、減壓系統(或減溫減壓一體系統)、主蒸汽管體、安全保護系統、熱力控制系統等組成。具體形式結構如下圖。 減溫減壓裝置的結構組件由減壓閥、節流孔板、蒸汽混合管道(帶噴嘴)、安全閥、給水調節閥、節流閥、截止閥、止回閥、減溫水管、法蘭、標准件等組成
1、減溫系統:通過高壓差調節閥(或變頻水泵等),將冷卻水從不同形式的噴嘴處以霧狀噴入文氏管或蒸汽管道的蒸汽中,使蒸汽溫度降低。
2、減壓系統:由減壓閥和節流孔板組成,減壓閥通過改變流通面積達到調節壓力的目的。
3、減溫減壓系統:把減溫系統和減壓系統合二為一,使裝置的外形尺寸減小而技術復雜性增加。(見圖二同顏色部分)
4、主汽管體:由混合管和蒸汽管等組成。根據用戶提供的參數決定,是減溫減壓裝置的主體設備,目的是將減溫減壓後的蒸汽送入用戶需要的管道上。
5、減溫減壓裝置安全系統:為防止二次蒸汽壓力超過規定值,自動打開安全閥使多餘蒸汽排放,達到減壓和安全保護作用,由於參數不同,有以下幾種結構形式,由本廠設計時選定:
①配彈簧安全閥
②配沖量及主安全閥(一套或多套)
③配杠桿安全閥
6、減溫減壓裝置熱力控制系統:是調節蒸汽出口參數的重要設備,通過接收出口溫度、壓力信號,經過信息處理,指揮執行機構使出口的參數(溫度、壓力)穩定在用戶要求范圍內,實現自動調節。本控制系統也可以手控調節。
❽ 預作用系統電解力表氣泵一打氣就到頂,停泵一下就降到底是什麼原因
出現抽水時壓力表馬上升上去,停止抽水時壓力表又立刻降下來,這直接表明壓力罐失去效果。原因有兩種。
一是壓力罐裡面氣囊氮氣壓力過大,抽水壓力差不大無法上水,解決方法是從上面充放氣口放氣減壓。
二是壓力罐裡面氣囊氮氣壓力太小,沒有氣囊壓力,壓力罐只相當管道中的一放大水管,沒有儲水功能,解決辦法是從充放氣口加氮。
壓力罐的結構原理:由氣門蓋、充氣口、氣囊、罐體、法蘭盤組成,當連接到管道上時,起著一個蓄能器的效果。當管道水壓力大於壓力罐氣囊的氮氣壓力,水就進入氣囊內儲存,管道壓力降低時,水進入管道。
當油泵向壓力罐內充油時,壓力罐內的空氣(或氮氣)被壓縮,這個過程會使空氣溫度升高。
當壓力罐內油壓到達了設定值油泵停止打油後,壓力罐內的空氣容積就固定不變了(假設沒有用油),由於此時壓力罐內的空氣溫度升高了。
溫度大於環境溫度,壓力罐內又沒有隔熱裝置,所以停泵後壓力罐內的空氣溫度會降低,直至和環境溫度一樣。
這個溫度降低的過程就會造成空氣的氣壓降低,氣壓的降低也就是油壓降低,壓力下降的過程是由快變慢,剛停泵的時候下降最快,等幾分鍾後就下降非常慢了。
❾ 什麼叫常壓裝置,什麼叫減壓裝置。有什麼區別
常壓裝置是指在正常壓力下安裝的裝置。
減壓裝置就是指通過抽真空把壓力降下來,連接真空泵的裝置
❿ 減溫減壓裝置的特點
減壓系統採用雙閥座減壓閥結構,不平衡力小,調節范圍大,動作平穩,無卡阻現象。
減溫內系統采容用文丘里氏加笛管噴嘴的方式,無傳動部件,減溫水霧化效果好,噴嘴拆裝方便,便於維修。
減壓系統和減溫系統分開,主要用於工況惡劣, 如蒸汽流量小不適用採用減溫減壓閥的,及飽和蒸汽的工況(壓力較低主要考慮蒸汽流速較低)採用文丘里管減溫方式,減溫水充分霧化,以達到較好的減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