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實驗小組欲探究SO 2 和Cl 2 能否發生反應,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裝置A中的反應為
(1)KMnO 4 2 Na 2 SO 3 +H 2 SO 4 == Na 2 SO 4 + SO 2 ↑+ H 2 O (2)尾氣處理,防止污染空氣 (3)①Cl — ②HCl飽和食鹽水③A B SO 2 + Cl 2 + 2H 2 O == 2HCl+H 2 SO 4
2. 某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 試回答:(l)該裝置存
(1)尾氣沒有進行處理,會污染空氣;點燃或收集 (2)先通入一氧化碳 (3)紅色固體變為黑色;3CO+Fe 2 O 3 2Fe+3CO 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檢驗並吸收二氧化碳 |
3.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初中化學)
1、劇烈燃燒,產生很濃的白煙。 2、左 3、4;白磷易燃,著火點較低;空氣中氧氣約占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4. 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 2 的催化效果
(1) 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回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答,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 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 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在乳膠管上夾上彈簧夾,向量氣管加適量水,提高量氣管,一段時間後,若量氣管內液 面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答案合理即可) (2)防止O 2 溶於水 (3)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4)a d (5)
|
5.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圖中金屬盤底部的水滴是______(填物態變化)
金屬盤底部的水滴是由燒瓶中汽化的水蒸氣遇到冷金屬盤就會液化形成小水滴; 要使金屬盤的溫度變低,可加入冰塊.冰塊熔化吸熱,使金屬盤變冷,可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 故答案為:液化、冰塊.
6. Ⅰ某同學為了驗證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產物,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①_
Ⅰ、(1)熟悉常見化學儀器,了解名稱.圖中①錐形瓶②長頸漏斗,故答案為:錐形瓶;長頸漏斗; (2)氫氣可用濃硫酸乾燥,故答案為:乾燥氫氣; (3)還原氧化銅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才可以進行,所以需要加熱的裝置字母編號為D,故答案為:D; (4)C處得無水硫酸銅因吸水,由白色變為藍色;D處得黑色氧化銅粉末在加熱的條件下,被氫氣還原成紅色銅.顏色變化是由黑色變為紅色.故答案為:白色固體變藍;黑色粉末變紅色; (5)在反應CuO+H2 △ | .
7. 某同學設計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1)缺少復尾氣的處理裝置,而把一氧化制碳直接排放到空氣中了。(2) 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的固體逐漸變成亮紅色的固體 ,CuO+CO  Cu+CO 2
8. 有人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目的是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並驗證:①鈉的物理性質;②鈉與水反應的產物
(1)小試管和酒精燈 (2)將大頭針向上提,使鈉塊落入水中,將小試管扣在導管上收集反應產生的氣體,用拇指堵住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松開拇指點燃小試管中的氣體 (3)鈉浮在水面上很快熔化成閃亮的小球,並逐漸消失,水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點燃小試管中的氣體時,有尖銳的爆鳴聲 |
9. (7分)某同學為了驗證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產物,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1)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
(1)錐形瓶長頸漏斗(2)除去H 2 中的水蒸氣(3)D (4)白色無水CuSO 4 固體變藍黑色CuO逐漸變紅(5)2
10. 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於製取氣體,又可用於探究物質性質.C中有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
①要想收集二來氧化碳,必須關閉源K2打開K1; 實驗室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反應物是雙氧水,生成物是水和氧氣,反應條件是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可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與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怎麼看承重
發布:2025-09-21 08:45:22
瀏覽:3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