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飛秒化學,是什麼意思
何謂「飛秒化學」
飛秒科學技術的發展已有近20年歷史,80年代末澤維爾教授做了一系列試驗,他用可能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激光閃光照相機拍攝到一百萬億分之一秒瞬間處於化學反應中的原子的化學鍵斷裂和新形成的過程。這種照相機用激光以幾十萬億分之一秒的速度閃光,可以拍攝到反應中一次原子振盪的圖像。他創立的這種物理化學被稱為飛秒化學,飛秒即毫微微秒(是一秒的千萬億分之一),即用高速照相機拍攝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分子,記錄其在反應狀態下的圖像,以研究化學反應。常規狀態下,人們是看不見原子和分子的化學反應過程的,現在則可以通過澤維爾教授在80年代末開創的飛秒化學技術研究單個原子的運動過程。
澤維爾的實驗使用了超短激光技術,即飛秒光學技術。猶如電視節目通過慢動作來觀看足球賽精彩鏡頭那樣,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讓人們通過「慢動作」觀察處於化學反應過程中的原子與分子的轉變狀態,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對化學反應過程的認識。澤維爾通過「對基礎化學反應的先驅性研究」,使人類得以研究和預測重要的化學反應,澤維爾因而給化學以及相關科學領域帶來了一場革命。
❷ 初三化學題。
王村中學初三化學第二單元檢測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
1.「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詩人在遠處就能聞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間有間隔 D.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2.在生產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質,屬於純凈物的是
A.石灰水 B.不銹鋼 C.銅 D.牙膏
3.一杯混有泥沙的天然水,使它凈化變成可以飲用的自來水,操作有:①過濾、②加明礬吸附沉降、③蒸餾、④消毒殺菌,正確的方法和順序應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 D.①③④
4.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屬於物理性質的是
5.據報道,1994年12月科學家發現一種新元素,它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72,其原子核內有161個中子。該元素的核電荷數為( )
A.433 B.161 C.272 D.111
6.下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質子數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7.市場上銷售的奶粉種類很多,有加鋅奶粉、加鐵奶粉、高鈣奶粉等,這里的鈣、鐵、鋅是指( )
A.單質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8.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B.分子、原子、離子都能構成物質
C.每一類原子總稱為一種元素 D.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9.下列粒子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
10.下列研究問題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採用網上查詢的方法,調查我市空氣污染指數及首要污染物
B.採用觀察顏色的方法,區分純凈水和白醋 C.採用調查、走訪等方法,尋找河水污染源
D.採用推理的方法,分析自來水發黃的原因
11.水可以造福人類,但水污染後卻會給人類造成災難。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項措施中可以採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用動植物的生長;②不任意排放工業廢水;③禁止使用農葯化肥;④生活污水經過凈化處理後再排放;⑤減少空氣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12.目前,世界上有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有關部門呼籲市民要節約用水。下列做法與節約用水無關的是 ( )
A.淘米水用來澆花 B.開發利用地下水 C.使用節水龍頭 D.用噴灌、滴灌方法給農作物澆水
13.小華用涼開水養魚,不久魚兒全死了。下列解釋合理的是( )
A.涼開水中幾乎不含氧元素 B.涼開水中幾乎不含氧原子
C.涼開水中幾乎不含水分子 D.涼開水中幾乎不含氧氣
14.下列符號只具有微觀意義的是( )
A.H2 B.H2SO4 C.2H2O D.C2H2
15.下列關於Fe、Fe2+、Fe3+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它們結合其他原子的個數相同 B.它們的質子數不同
C.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D.它們的核外電子數不同
16..下列各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所表示的兩種元素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是 ( )
A. B.
C. D.
17.十九世紀初,義大利科學家阿伏加德羅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分子的概念,認為:①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構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構成;③原子不能獨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質量等於組成它的原子的質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從你所學的知識看,上述觀點中存在明顯不足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⑤ C.④⑤⑥ D.③⑤
18.關於水的組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C.水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 D.水是由一個氧元素和兩個氫元素組成的
19. 下列符號中,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 )
A.H2 B.2H C.H2O D.2H2
20.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A.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內部結構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選項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選項
二、理解與應用
1.按要求寫出下列符號:
①2個氧原子 ②3個鈉離子 ③鐵元素 ④二個水分子
2. 甲、乙、丙、丁四種元素,甲的單質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乙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丙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丁元素原子核外只有一個電子。用化學符號填空:
丙的單質是 ;丙和丁形成的化合物 ;乙的元素符號是 。
3.已知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n kg,一個A原子的質量為m kg,則A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可表示為 。 4.下列物質中屬於金屬單質的是 ,屬於化合物的是 ,屬於混合物的
是 (均填序號)①鎂條 ②水 ③四氧化三鐵 ④氧氣 ⑤清新的空氣 ⑥氯化鈉 ⑦水銀 ⑧海水
5.右面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序號填空:
(1)電子層排布相同的是 ;
(2)屬於同種元素的是 ;
(3)表示陽離子的是 (4)屬於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是 。
6. 純水清澈透明,不含雜質,而硬水含較多可溶性鈣和鎂的化合物。現有兩瓶無色液體,分別為純水和硬水,請你參與小雯同學對水的探究,並回答有關問題:
(1)利用吸附、沉澱、過濾和蒸餾等方法可凈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
(2)過濾時無需用到以下儀器中的 (用序號表示)。
A.漏斗 B.燒杯 C.玻璃棒 D.鐵架台 E.酒精燈
(3)區別純水和硬水的方法有多種。小雯採用的方法是:分別取樣於蒸發皿中,加熱蒸干,有固體析出的是硬水。請設計另一種方法(簡述步驟,現象和結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們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蓋,但是世界上有20多億人口面臨淡水危機,減少污染和節約用水是解決這一危機的重要措施。請回答:
(1)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業「三廢」、農業污染。
(2)列舉節約用水的兩種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小時侯小明常常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為什麼天天用香皂洗澡,澡盆邊豆油一圈白色垢狀物,換一盆干凈水用香皂再洗一次,仍然如此。學了化學之後,小明知道了小時侯用的干凈水中溶有較多的 ,我們把這樣的水稱為 水。小明想探究雨水是否也是這樣的水,他可採用的實驗方法是 。
9.下面這幅卡通畫形象地展現了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的微觀過程,在此過程中,鈉原子變成了鈉離子。
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
(鈉原子和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
(1)鈉元素處於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
(2)氯是非金屬元素,它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比較容易_________電子;
(3)請你比較分析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微粒結構的異同:
相同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用微觀的眼光看世界」,是我們學習化學的重要思想方法。試根據以下材料,結合你所學知識,簡要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一滴水裡大約有15萬億億個水分子,如果10億人來數一滴水裡的水分子, 每人每分鍾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數3萬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 大多數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現象。
⑴材料一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材料二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請談談你對「分子是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這句話的認識 。
11.請你仔細研讀下列表格中的例子:
物質分類 物 質 舉 例
單 質 氧氣(02)、氮氣(N2)、碳(C)、硫(S)、銅(Cu)、汞(Hg)、臭氧(O3)
化 合 物 二氧化碳(C02)、高錳酸鉀(KMnO4)、氯化鈉(NaCl)、氧化鎂(MgO)、硫酸(H2SO4)、水(H2O)
表中有許多規律,如:「單質中含有一種元素」。相信你在物質分類方面會發現其他的規律:
(1) ;(2) 。
12.有一種含有碎菜葉、碎塑料薄膜、泥沙,還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將其經過去渣、去臭處理後,可轉化成為用於沖洗廁所的清潔用水。請回答:
⑴採用何種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葉,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⑵用什麼物質,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⑶把生活污水回收處理,進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麼?
三、實驗與探究
1.如下圖所示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
①通電後,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a試管和b試管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 ;
②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 。
③由電解水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 。
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學家對元素周期表的發現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貢獻,請寫出其中一位科學家的名字______。
(2)查出碳的相對原子質量:_____,寫出16號元素的元素符號:_______。
(3)表中不同種元素最本質的區別是_______(填序號)。
A.質子數不同 B.中子數不同
C.相對原子質量不同 D.電子數不同
(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們對元素的認識進入全新的飛躍時期。近日,俄羅斯科學家宣布他們將人將人工合成第118號元素,則此元素的核電荷數為____________。
❸ 誰有高一化學必修2的第三章"有機化合物"的知識歸納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第五講 章末總結與測試
本章測試目標:
1、通過實踐活動掌握甲烷的結構式和甲烷的正四面體結構,通過實驗探究理解並掌握甲烷的取代反應原理。
2、掌握烷烴、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分異構現象等概念
3、掌握乙烯、乙炔和苯的化學性質。掌握烷烴與烯、炔烴;芳香烴與烯、炔烴的鑒別方法
4、利用模型了解乙烯和苯的結構,知道物質的結構決定了物質的性質這一基本原理。從乙烯的性質學會推導乙炔的化學性質。分析苯和烯的結構,認識到苯的性質與烯烴的在性質上有哪些異同點
5.了解認識乙醇和乙酸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科學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6.糖類和蛋白質的特徵反應、糖類和蛋白質的檢驗方法;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水解反應。
本章知識總結
1. 有機物概述
(1)有機物含義:__________________。
(2)有機物的主要特點是:溶解性:________ 熱穩定性:_______可燃性:__________導電性 :_________熔點: _______ 是否電解質:____________相互反應速度:____________。
(3)有機物結構:大多數有機物分子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經常以______鍵結合
2.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結構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化學式
電子式
結構式
結構簡式
空間結構
3.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的物理性質
甲烷 乙烯 苯 乙醇 乙酸
色
態
味
溶解性
密度
4. 烷烴的通式及烷烴的相似性和物理性質的遞變性
烷烴的通式:__________________。
烷烴物性的遞變 狀態:__________________。
熔沸點:__________________。
5.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乙醛的化學性質
有機物 官 能 團 化 學 性 質(寫出化學方程式)
甲烷 ①
②
乙烯 ①
②
苯 ①
②
乙醇 ①
②
③
乙酸 ①
②
乙醛 ①
6. 有機反應的類型
(1)取代反應
定義: 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
①鹵代反應(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 苯與溴,鐵屑反應 ________________。
②硝化反應:苯與濃硝酸,濃硫酸在50~60℃共熱________________。
③酯化反應: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催化下反應______________。
④酯的水解反應:乙酸乙酯的酸性水解 ______________。
(2)加成反應
定義:有機分子里的不飽和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生成別的物質的反應。特點:________________。
①與氫加成:乙烯和氫氣____________。苯和氫氣__________。
②與鹵素加成:乙烯和氯氣________________。
③與鹵化氫:乙烯和氯化氫________________。
(3)其它反應類型
①氧化反應: 有機物的燃燒,及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反應
乙醇的燃燒_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催化氧化________________。
②聚合反應:制備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
7.同系物和同分異構體
定義 分子式表示 特點 類 別 性 質
同系物
同:
不同:
同分異
構體
同:
不同:
同素異
形體
同:
不同:
同位素
同:
不同:
8. 糖類、油脂和蛋白質
有機物 結構特點 主要化學性質 用 途
糖
類 單糖 葡萄糖
雙糖 蔗糖
多糖 澱粉
纖維素
油脂
蛋白質
糖類、蛋白質的特徵反應
葡萄糖 ①
②
澱粉
蛋白質 ①
②
9. 有機實驗---物質的鑒別
1、 溴水:①不褪色___________②褪色____________可能發生加成,氧化,取代反應。
2、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① 不褪色 __________ ② 褪色______。
3、 新制氫氧化銅溶液
① H+ : _________② H-C=O : __________。
4、 銀氨溶液:H-C=O、 醛類。
5、 金屬鈉產生氫氣 : ______。
注意:凡為水溶液因為溶劑水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故不可使用.
考題回顧
【例1】(2004理綜Ⅲ-11)若1 mol某氣態烴CxHy完全燃燒,需用3 mol O2,則 ( )
A. x=2,y=2 B. x=2,y=4 C. x=3,y=6 D. x=3,y=8
解析:按照烴燃燒的耗氧量可知:x+ =3,4x+y=12,只有當x=2,y=4,此式成立。
【例2】(2000上海32)美籍埃及人澤維爾用激光閃爍照相機拍攝到化學反應中化學鍵斷裂和形成的過程,因而獲得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長為10.3微米的紅外激光能切斷B(CH3)3分子中的一個B—C鍵,使之與HBr發生取代反應:B(CH3)3+HBr B(CH3)2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紅外激光卻能切斷兩個B—C鍵,使之與H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紅外激光卻能切斷兩個B—C鍵,並與HBr發生二元取代反應。
(1)試寫出二元取代的代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現用5.6g B(CH3)3和9.72g HBr正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兩種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多少?
解析:(1)B(CH3)3+2HBr B(CH3)Br2+2CH4 (2)n[B(CH3)3]= n(HBr)=
設生成B(CH3)2Br為a mol B(CH3)Br2為b mol
則: a+b=0.1 a=0.08mol
a+2b=0.12 b=0.02mol
n[B(CH3)Br]:n[B(CH3)Br2]=4:1
【例3】白酒、食醋、蔗糖、澱粉等均為家庭廚房中常用的物質,利用這些物質能完成的實驗是
① 檢驗自來水中是否含氯離子 ② 鑒別食鹽和小蘇打
③ 蛋殼能否溶於酸 ④ 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檢驗自來水中是否含氯離子需要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鑒別食鹽和小蘇打可利用NaHCO3能與酸反應放出氣體而食鹽不能。蛋殼的成分是碳酸鹽,能溶於酸並放出氣體。甲醇可用氧化為甲醛來檢驗。上述所給物質中,食醋是酸,可用來檢驗②③。應選C。
【例4】2004江蘇化學石油化工是江蘇省的支柱產業之一。聚氯乙烯是用途十分廣泛的石油化工產品,某化工廠曾利用下列工藝生產聚氯乙烯的單體氯乙烯:
CH2=CH2+Cl2 CH2Cl—CH2Cl ①
CH2Cl—CH2Cl CH2=CHCl+HCl ②
請回答以下問題:
1 已知反應中二氯乙烷的產率產率= ×100%為98%,反應中氯乙烯和氯化氫的產率均為95%,則28 t乙烯可製得氯乙烯 t,同時得到副產物氯化氫 t。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
2 為充分利用副產物氯化氫,該工廠後來將下列反應運用於生產:
CH2=CH2+4HCl+O2 2CH2Cl—CH2Cl+2H2O ③
由反應①、③獲得二氯乙烷,再將二氯乙烷通過反應②得到氯乙烯和副產物氯化氫,副產物氯化氫供反應③使用,形成了新的工藝。
由於副反應的存在,生產中投入的乙烯全部被消耗時,反應①、③中二氯乙烷的產率依次為a%、c%;二氯乙烷全部被消耗時,反應②中氯化氫的產率為b%。試計算:反應①、③中乙烯的投料比為多少時,新工藝既不需要購進氯化氫為原料,又沒有副產物氯化氫剩餘假設在發生的副反應中既不生成氯化氫,也不消耗氯化氫。
解析:
1 58;34
2 設投入反應①、③的乙烯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
由反應①生成的二氯乙烷為x•a%,
由反應③生成的二氯乙烷為y•c%。
則由反應①、③共製得二氯乙烷的物質的量為x•a%+y•c%,通過反應②可獲得HCl的物質的量為x•a%+y•c%•b%。
據題意,反應③消耗的HCl為2y•c%,則:
2y•c%=x•a%+y•c%•b%
解得: =
反應中乙烯的投料比應為 。
單元過關測試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1、某烷烴含200個氫原子,則該烴的分子式是A.C97H200 B.C98H200 C.C99H200 D.C100H200
2、可燃冰是天然氣與水相互作用形成的晶體物質,主要存在於凍土層和海底大陸架中。
據測定每0.1m3固體「可燃冰」要釋放20m3的甲烷氣體,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可燃冰」釋放的甲烷屬於烴 B.「可燃冰」是水變油,屬於化學變化
C.「可燃冰」將成為人類的後續能源 D.青藏高原可能存在巨大體積的「可燃冰」
3、青蘋果汁遇碘溶液顯藍色,熟蘋果能還原銀氨溶液。這說明 ( )
A. 青蘋果中只含澱粉不含糖類 B. 熟蘋果中只含糖類不含澱粉
C. 蘋果成熟時澱粉水解為單糖 D. 蘋果成熟時單糖聚合成澱粉
4、等質量的下列烴完全燃燒,消耗氧氣最多的是A.CH4 B.C2H6 C.C3H6 D.C6H6
5、蔬菜、水果中富含纖維素,纖維素被食入人體後在作用是 ( )
A.為人體內的化學反應提供原料 B.為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C.加強胃腸蠕動,具有通便功能
D.人體中沒有水解纖維素的酶,所以纖維素在人體中沒有任何作用
6、使1mol乙烯與氯氣發生完全加成反應,然後使該加成反應的產物與氯氣在光照條件
下發生取代反應,則兩個過程中消耗氯氣的總的物質的量是
A.3mol B.4mol C.5mol D.6mol
7、可以鑒別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的試劑是 ( )
A.銀氨溶液 B.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C.石蕊試液 D.碳酸鈉溶液
8、現有一瓶乙二醇和丙三醇的混合物,已知它們的性質如下表,據此,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相分離的最佳方法是 ( )
A.萃取法 B.結晶法 C.分液法 D.分餾法
9、下列物質中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烯B.乙烷 C.乙醇 D.乙酸
10、法國化學家伊夫•肖萬獲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發現了烯烴里的碳-碳雙鍵會被
拆散、重組,形成新分子,這種過程被命名為烯烴復分解反應 。烯烴復分解反應可形象地描述為交換舞伴。(如圖所示)
烯烴復分解反應中的催化劑是金屬卡賓(如CH2==M),金屬卡賓與烯烴分子相遇後,兩對舞伴會暫時組合起來,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隨後它們「交換舞伴」,組合成兩個新分子,其中一個是新的烯烴分子,另一個是金屬原子和它的新舞伴。後者會繼續尋找下一個烯烴分子,再次「交換舞伴」。把C6H5CH2CH==CH2與CH2==M在一定條件下混合反應,下列產物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C6H5CH2CH==M B.CH2= CH2 C.C6H5CH2 CH2 C6H5 D.C6H5CH2CH==CH CH2 C6H5
11、下列物質屬於同分異構體的一組是 ( )
A.麥芽糖和蔗糖 B. 與 CH3-CH2-CH2-CH3
C.C2H6與C3H8 D. O2與O3
12、兩種氣態烴組成的混合氣體0.1mol,完全燃燒得0.16molCO2和3.6g水,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
A.混合氣體中一定有甲烷 B.混合氣體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
C.混合氣體中一定沒有乙烷 D.混合氣體中一定有乙炔(CH≡CH)
13、1866年凱庫勒提出了苯的單、雙鍵交替的正六邊形平面結構,解釋了苯的部分性質,
但還有一些問題尚未解決,它不能解釋下列事實 A.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苯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 C.溴苯沒有同分異構體 D.鄰二溴苯只有一種
14、下列各選項中兩種粒子所含電子數不相等的是 ( )
A.羥甲基(-CH2OH)和甲氧基(CH3O-)B.亞硝酸(HNO2)和亞硝酸根(NO2—)
C.硝基(-NO2)和二氧化氮(NO2)D.羥基(-OH)和氫氧根(OH-)
15、酯化反應是有機化學中的一類重要反應,下列對酯化反應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酯化反應的產物只有酯 B.酯化反應可看成取代反應的一種
C.酯化反應是有限度的 D.濃硫酸可做酯化反應的催化劑
16、大氣污染物氟里昂—12的化學式是CF2Cl2。下面關於氟里昂—12的說法正確的是
A.沒有固定的熔沸點 B.分子中的碳原子是飽和的
C.屬於正四面體的空間結構 D.是甲烷的一種同系物
17、下列各組中,不管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總質量一定,充分燃燒後生成的二氧化碳
的量不變的是
A.乙炔(C2H2)和苯(C6H6) B.乙醇和丙醇(CH3CH2CH2OH)
C.乙醇和乙醚(C2H5OC2H5) D.甲醛( HCHO)和乙酸
18、兩種氣態烴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時1 L該混合烴與9 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後
恢復到原狀態,所得氣體體積仍是10 L。下列各組混合烴中不符合此條件的是 ( )
A.CH4 C2H4 B.CH4 C3H6 C.C2H4 C3H4 D.C2H2 C3H6
二、選擇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31分)
19、(8分)據報道,某煤礦井下採煤面瓦斯突出,發生爆炸,當場造成56人死亡,92
人生死不明。截至記者發稿時,經過全力搜救,目前又發現4名遇難礦工遺體,死亡人數增加至60人。其中,55人系窒息死亡。目前,尚有88名礦工下落不明。根據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瓦斯爆炸的化學方程式 。
(2)可燃性氣體的爆炸都有一個爆炸極限,所謂爆炸極限是指可燃氣體(或蒸汽或粉塵
等)與空氣混合後,遇火產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濃度(通常以體積百分數表示)。下表是甲烷在空氣和純氧氣中的爆炸極限。
空氣中 純氧氣中
甲烷的爆炸極限 5.0~15% 5.0~60%
下面是瓦斯和空氣組成的混和氣體中瓦斯的體積含量,從是否能夠爆炸方面考慮,請判斷哪些是不安全的 。
A.3% B.10% C.30% D.60%
(3)請分析人為什麼在瓦斯爆炸的礦中會窒息死亡:
。
(4)由礦井中的瓦斯爆炸,根據你的化學實驗經驗,你可以得出什麼啟示?(提示:對
可燃性氣體的加熱、點燃操作應該注意的問題) 。
20、 (16分) 「酒是陳的香」,就是因為酒在儲存過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實驗室我們也可以用右圖所示的裝置製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製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2)在大試管中配製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 。
(3)濃硫酸的作用是:① ;② 。
(4)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
(5)裝置中通蒸氣的導管要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
(6)若要把製得的乙酸乙酯分離出來,應採用的實驗操作是 。
(7)做此實驗時,有時還向盛乙酸和乙醇的試管里加入幾塊碎瓷片,其目的是 。
(8)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變成生成物,反應一段時間後,
就達到了該反應的限度,也即達到化學平衡狀態。下列描述能說明乙醇與乙酸的酯化反應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有(填序號) 。
①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水
②單位時間里,生成1mol乙酸乙酯,同時生成1mol乙酸
③單位時間里,消耗1mol乙醇,同時消耗1mol乙酸
④正反應的速率與逆反應的速率相等
⑤混合物中各物質的濃度不再變化
21、(7分)(1)無水乙酸又稱冰醋酸(熔點16.6℃)。在室溫較低時,無水乙酸就會凝
結成像冰一樣的晶體。請簡單說明在實驗中若遇到這種情況時,你將如何從試劑瓶中取出無水乙酸? 。
(2)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HOOC—CH=CHOH。
①請你寫出該有機物官能團的名稱: 、 、 。
②驗證該有機物中含有-COOH官能團常採用的方法是 ,
產生的現象為 。
三、計算題(本題兩個小題,共15分)
22、(8分)嗎啡和海洛因都是嚴格查禁的毒品,嗎啡分子含C:71.58%、H:6.67%、N:4.91%、其餘為O。已知其相對分子質量不超過300。試求:
(1)啡的相對分子質量__________;
(2)嗎啡的化學式 ;
已知海洛因是嗎啡的二乙酸酯。試求:
(3) 洛因的相對分子質量 ;(4)海洛因的化學式 .
23、(7分)有機物A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現取2.3 g A與2.8 L氧氣(標准狀
況)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氣(假設反應物沒有剩餘)。將反應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濃硫酸和鹼石灰,濃硫酸增重2.7 g,鹼石灰增重2.2 g。回答下列問題:
(1)2.3 g A中所含氫原子、碳原子的物質的量各是多少?
(2)通過計算確定該有機物的分子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8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
1、 C 2、B 3、C 4、A 5、C 6、 C 7、 B 8、 B9、AC 10、D 11、AB 12、AC 13、AD 14、D 15、A 16、B 17、AD 18、BD
二、選擇題(本題共3個小題,共31分)
19(1) ;(2)B;
(3)從上述瓦斯爆炸的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耗氧性的反應,爆炸時耗盡了礦井的幾乎所有的氧氣,所以人在其中會窒息死亡;
(4)可燃性氣體的加熱、點燃操作前必須進行驗純操作。
20、(1)
(2)先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後邊加邊振盪試管將濃硫酸慢慢加入試管,最後再加入乙酸。
(3)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4)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便於聞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
(5)倒吸。(6)分液。(7)防止大試管中液體暴沸而沖出導管。(8)②④⑤
20、(1)有題意知冰醋酸熔點16.6℃,因此當無水乙酸凝結成像冰一樣的晶體時,自然
想到升高溫度讓其熔化,方法多多:將其放置溫度高於16.6℃的房間,或用熱毛巾握持一會兒,或將其試劑浸入溫水中。(2)①羥基、羧基、碳碳雙鍵;②用少量的新制Cu(OH)2懸濁液;沉澱溶解。
三、計算題(本題兩個小題,共15分)
22、(1)285(2)C17H19NO3(3)369(4)C21H23NO5
23、⑴解:n(O2)= = 0.125 mol m(O2)= 0.125 mol×32g•mol-1= 4 g
n(H2O)= = 0.15 mol n(CO2) = = 0.05 mol
m(CO)= 4 g +2.3 g - 2.7 g - 2.2 g = 1.4 g n(CO)= = 0.05 mol
n(H)=2n(H2O)= 0.15 mol×2= 0.3 mol
n(C)= n(CO2) + n(CO) = 0.05 mol + 0.05 mol = 0.1 mol
答:2.3 g A中所含氫原子、碳原子的物質的量分別為0.3 mol 和0.1 mol 。
⑵解:2.3 g A中所含氧原子:
n(O)=(0.05 mol×2 +0.05 mol + 0.15 mol)—0.125 mol×2 = 0.05 mol
n(C)∶n(H)∶n(O) =0.1 mol∶0.3 mol∶0.05 mol = 2∶6∶1
則A 的最簡式為 C2H6O
根據價鍵規則 A 的分子式為 C2H6O 。答:A 的分子式為 C2H6O 。
❹ 《原神》開啟凈化裝置怎麼打
1、搜集三份晶化骨髓
看來,雖然上回的信標還沒有完全收集好數據,但澤維爾也沒打算閑著,打算在此期間製作出能搞定「祟神」的裝置——應急凈化器。只不過,要完成他的構思,還差一些能夠惰性化「祟神」力量的晶化骨髓。
2、與澤維爾對話
收集好3份晶化骨髓後,就可以回來找澤維爾交付任務了,有了這些晶化骨髓,應該就可以搭起這應急凈化器的基本結構了,接下來就等信標的數據收集好,再微調機器,徹底解決這件事。
游戲設定:
當角色達到一定等級時,可通過角色突破來提高角色的等級上限。同時,旅行者需要達到一定冒險等階,才可進行角色突破操作。角色突破除了可以提升等級上限外,還可以提升角色的生命值等屬性。
❺ 金剛狼3為什麼會變老
原因:羅根年紀太大了,本身的自愈因子消失,開始逐漸衰老。
電影劇情:
2029年,世界上的變種人幾乎被消滅殆盡,X戰警已經解散。身心疲憊的暮狼羅根自愈因子逐漸消失,整天飲酒度日,並靠當司機生活,他在墨西哥邊境隱居照顧著飽受病痛折磨的查爾斯·澤維爾。
某天,一位陌生女子讓羅根去載一個叫勞拉·金尼的女孩去加拿大邊境,一開始羅根拒絕了,但查爾斯·澤維爾一直在等著這個女孩的出現,因為勞拉·金尼擁有超強的戰鬥力,而且在許多方面都很像金剛狼。她被一個強大公司雇傭兵的捕殺,因為她的DNA里有著連接羅根的秘密,由此一場無休止的追捕開始。
漫畫《金剛狼之死》
在這章中,金剛狼發現自己的自愈因子已經消失。金剛狼完成了幾件大事,首先是拿到了托尼·斯塔克(鋼鐵俠)的頭盔,並交給了死亡女,後被劍齒虎毀壞,與劍齒虎大戰一場,受傷嚴重,但還是打敗了他,此時的死亡女不僅幫助金剛狼殺了劍齒虎,更要殺了金剛狼,被幻影貓凱蒂發現,幻影貓凱蒂從死亡女手下救出金剛狼。
本是團圓的羅根和幻影貓,但是羅根意外地發現:幻影貓竟愛上了自己,原來是奧貢附在了幻影貓身上,沒辦法的羅根之後又跟她打了一場,最終金剛狼幻影貓二人合力擊退了奧貢。最後被改變他一生的人——史崔克上校發現,並決定再次改造金剛狼,可是他的計劃又失敗了——他發現金剛狼的自愈因子消失了,已經是了個廢人。
最後瘋狂的決定給所有實驗體注入艾德曼合金,金剛狼用生命的最後一刻,摧毀了艾德曼合金注入裝置,救下了實驗體,但是艾德曼合金也隨之撒到自己身上,慢慢的,走到天台上,面對著即將逃走的史崔克上校——他終於殺死了宿敵,反而是想起了人生的各種過往:愛人,親人,朋友,戰斗……他跪了下來,身上的艾德曼合金逐漸硬化,作為金剛狼的死因。
❻ 出一套石家莊新課改高二化學卷子
一、填空題
1.下列各組物質 ① O2和O3 ② H2、D2、T2 ③ 12C和14C ④ CH3CH2CH2CH3 和 (CH3)2CH2CH3
⑤乙烷和丁烷 ⑥ CH3CH2CH2CH(C2H5)CH3 和 CH3CH2CH2CH(CH3)C2H5 ⑦
互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 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_____________
互為同位素的是______, 互為同素異形體的是__________,是同一物質的是__________。
2. 某烷烴的式量是86則該烷烴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某直鏈烷烴分子中有m個氫原子,則含有的碳原子個數為_________
3.有下列反應.
①由乙烯制氯乙烷 ②乙烷在空氣中燃燒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⑤由乙烯制聚乙烯 ⑥乙烷與氯氣光照 。其中屬於取代反應的是________;屬於氧化反應的是.________;
屬於加成反應的是.________;屬於聚合反應的是__________。
4.常用的塑料包紮帶的化學成份是聚丙烯,試寫出合成它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腈綸(人造羊毛)的主要成份是聚丙烯腈(丙烯腈.CH2=CH-CN),試寫出合成它的化學
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某飽和烴與適量的氧氣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在溫度為400K時反應,其總體積增加1/6,該烴分子式為.____________
6.出下列各種烷烴的結構簡式
(1) 2,3,3-三甲基戊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支鏈只有一個乙基且式量最小的烷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命名下列烷烴.
⑴ 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
8.某烴A和炔烴B的混合物共1L,完全燃燒生成相同狀況下的二氧化碳1.4L,水蒸氣1.6L,寫出兩種烴的結構簡式.A 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兩者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____
9.由乙炔生產聚氯乙烯合成樹脂所涉及的有機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屬類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
10.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芳炔類大環化合物的研究發展十分迅速,具有不同分子結構和幾何形狀的這一類物質在高科技領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合成芳炔類大環的一種方法是以苯乙炔(CH≡C-)為基本原料,經過反應得到一系列的芳炔類大環化合物,其結構為:(2003年上海高考)
(1)上述系列中第1種物質的分子式為 。
(2)以苯乙炔為基本原料,經過一定反應而得到最終產物。假設反應過程中原料無損失,理論上消耗苯乙炔與所得芳炔類大環化合物的質量比為 。
(3)在實驗中,制備上述系列化合物的原料苯乙炔可用苯乙烯(CH2=CH-)為起始物質,通過加成、消去反應製得。寫出由苯乙烯製取苯乙炔的化學方程式(所需的無機試劑自選)
11.合成分子量在2000-50000范圍內具有確定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是一個新的研究
領域.1993年報道合成了兩種烴A和B,其分子式分別為C1134H1146和C1398H1278.B分子與A相似,但分子中多了一些結構為 的結構單元。B分子比A分子多了________個這樣的結構單元(填寫數字).
12.為探究乙炔與溴的加成反應,甲同學設計並進行了如下實驗.先取一定量工業用電石與水反應,將生成的氣體通入溴水中,發現溶液褪色,即證明乙炔與溴水發生了加成反應。
乙同學發現在甲同學的實驗中,褪色後的溶液里有少許淡黃色渾濁,推測在製得的乙炔中還可能含有少量還原性的雜質氣體,由此他提出必須先除去之,再與溴水反應。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甲同學實驗中兩個主要的化學方程式 。
(2)甲同學設計的實驗 (填能或不能)驗證乙炔與澳發生加成反應,其理由是
(a)使溴水褪色的反應,未必是加成反應 (b)使溴水褪色的反應,就是加成反應
(c)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質,就是乙炔
(3)乙同學推測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種雜質氣體是 ,它與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在驗證過程中必須全部除去。
(4)請你選用下列四個裝置(可重復使用)來實現乙同學的實驗方案,將它們的編號填入方框,並寫出裝置內所放的化學葯品。
(a) (b) (c) (d)
→ b → → d
(電石、水)( )( ) (溴水)
(5)為驗證這一反應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學提出可用pH試紙來測試反應後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13.有A、B兩種烴,它們的組成相同,都含90%的碳,烴A對氫氣的相對密度是20;烴B式量是烴A的3倍,烴A在一定條件下能與足量的Cl2起加成反應,生成1,1,2,2-四氯丙烷,烴B是苯的同系物,當它與Cl2發生取代反應時(取代苯環上的H原子),生成的一氯代物、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分別都只有一種,根據以上實驗事實,推斷A、B兩烴的分子式、結構簡式。
14.在標准狀況下,44.8L甲烷與丙烷的混合氣體的質量為46g。則該混合氣體中,
甲烷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丙烷的質量為__________。
15.下列有機反應中都需使用濃硫酸,試填濃硫酸和乙醇在170℃共熱,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苯與濃硫酸及濃硝酸在50-60℃時反應,生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 , 該反應類型屬於 。(填「取代反應」或「加成反應」)
16.某烴中碳的質量分數為85.7%,1 mol該烴充分燃燒所生成的二氧化碳恰好被4mol/L氫氧化鈉1.5L完全吸收生成正鹽,該烴能與溴發生加成反應,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加聚反應。此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
17.有下列8種物質.①甲烷 ②苯 ③環己烷 ④聚乙烯 ⑤聚異戊二烯 ⑥環己烯 ⑦2-丁烯 ⑧鄰二甲苯,既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又能與溴水反應使溴水褪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1大氣壓120℃時,某氣態烴與足量氧氣混合點燃,充分反應後,氣體的壓強與反應前相同,符合此條件的烴的分子式是_____ _____ _ ________。
19.(10分)相對分子質量為72的烷烴,其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此有機物的一氯代物分子中有兩個-CH3、兩個-CH2-、一個和一個-Cl,它可能的結構有四種,試寫出它們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⑴在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現象為_______________, 離子方程式為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CH3CH2CH2Cl中滴加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先將CH3CH2CH2Cl與NaOH溶液共熱,然後用硝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現象為______ ___,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學鍵如右圖所示: 乙醇與金屬鈉反應,___________鍵斷裂
將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液,溫度升高到170℃時,_________鍵斷裂在加熱條.
件下,用銅作催化劑與氧氣反應時,______斷裂.
22. 4.6g某有機物完全燃燒,得到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此有機物的蒸氣對氫氣的相對密度為23,該有機物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其分子式為________________,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
23.⑴氟里昂是freon的音譯名,氟里昂的商業代號可用HFC-nmp表示,其中數字n等於碳原子數目減1(如果是0就省略),數字m等於氫原子數目加1,數字p等於氟原子數,氯原子數目不列。氟里昂CH2F-CHF2的代號為________________,它屬於_________(選填:A.一鹵代烴 B.多鹵代烴 C.飽和鹵代烴 D.不飽和鹵代E:芳香鹵代烴)類有機物,其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於氟里昂無毒,化學性質又極其穩定,被大量用於製冷劑、滅火劑、發泡劑等。但大氣中的氟里昂在平流層中受紫外線照射,會分解產生Cl原子,而Cl原子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上述反應的總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應過程中,Cl原子起________作用,
⑶O3和O2是_________.
A.同分異構體 B.同系物 C.氧的同素異形體 D.氧的同位素
⑷近幾年市面上推出的冰箱新產品——無氟冰箱,主要是為了 。
A.氟里昂價格高,為了經濟 B.保護生態環境
C.保護人類生存環境 D.吸收和阻擋紫外線
24.對於司機酒後駕車,可對其呼出的氣體進行檢驗而查出,所利用的化學反應如下:
2CrO3(紅色) + 3C2H5OH + 3H2SO4 = Cr2(SO4)3(綠色) + 3CH3CHO + 6H2O被檢測的氣體
成分是_______________,上述反應中的氧化劑是______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______
25.碳正離子〔例如CH3+、CH5+、(CH3)3C+〕是有機反應的重要中間體。歐拉(G.Olah)因在此領域中的卓越成就而榮獲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碳正離子CH5+可以通達CH4在『超強酸』中再獲得一個H+而得到,而CH5+失去H2可以得CH3+
⑴CH3+是反應性很強的正離子,是缺電子的,其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CH3+中4個原子是共平面的,3個C-H鍵之間的夾角(鍵角)相等,則C-H鍵之間的夾角是___________
⑶(CH3)2CH+在NaOH的水溶液中反應將得到電中性的有機分子,其結構簡式為________
⑷(CH3)3C+去掉H+後將生成電中性的有機分子,其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相同質量的①乙醇、乙二醇、③丙三醇。依照下列要求進行排序(填序號)
⑴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由多到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燃燒時耗用氧氣量由多到少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與足量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量由多到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已知反應:CH2=CH-CH3 + Cl2 CH2ClCHClCH3
CH2=CH-CH3 + Cl2 CH2=CH-CH2-Cl
寫出由1-氯丙烷製取丙三醇的化學方程式(CH2OHCHOHCH2OH)
28.下列反應中,反應物中的有機物發生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_______,發生氧化反應的是____ __。
①由乙醇製取乙醛 ②由乙醛製取乙醇
③乙醛的銀鏡反應 ④甲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
⑤乙烯與氫氣的加成 ⑥乙炔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⑦丙酮(CH3COCH3)與氫氣生成2-丙醇 ⑧甲烷的燃燒反應
29.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簡單又現象明顯的方法檢驗某工廠排放的污水中有無苯酚,此方法是.________。從廢水回收苯酚的方法是.⑴用有機溶劑萃取廢液中的苯酚;⑵加入某種葯品的水溶液使苯酚與有機溶劑分離;⑶通入某物質又析出苯酚。寫出步驟⑵、⑶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完成下列方程式
①CH3CH2CHO + Cu(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OHC-CHO + Ag(NH3)2OH(足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③ + H2(足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④ + 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分別取1 mol A.B.C.D.E、F六種有機物,使它們充分燃燒,都生成44.8LCO2(標況),D和E是碳、氫、氧的化合物,兩都互為同分異構體,E被氧化成A,A繼續氧化成B.,C和F都發生聚合反應,C和氯化氫加成生成F。試推斷有機化合物A.B.C.D.E、F的結構簡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32.實驗室配製少量銀氨溶液的方法是.先向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然後______________,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銀氨溶液中滴加少量的乙醛,_ ___片刻即可在試管內壁形成銀鏡,離子方程式為._ _。
33.下列有機化合物中,有多個官能團:
A. B、 C、 D、 E、
⑴可以看作醇類的是(填入編號,下同):_____________⑵可以看作酚類的是________
⑶可以看作羧酸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⑷可以看作酯類的是____________
34. CH3COOH是一種弱酸,而氯乙酸ClCH2COOH的酸性強於CH3COOH,這是因為- Cl是一種強吸電子基團,能使- OH上的H原子具有更大的活動性,有的基團屬於斥電子基團,能減弱- OH上H原子的活動性,這些作用統稱為「誘導效應」,據上規律填空:
(1)HCOOH顯酸性,而H2O顯中性,這是由於HCOOH分子中存在 (填吸或斥)電子基團,這種基團是 (2)CH3COOH的酸性弱於HCOOH,這是由於CH3COOH分子中存在(填吸或斥)電子基團,這種基團是 (3) C6H5- 也屬於吸電子基團,故C6H5COOH的酸性比CH3COOH 。 (4)下列酸中:CF3COOH、CCl3COOH、CHCl2COOH、CH2ClCOOH,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_________
35.分子式為C8H8O3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多種不同的結構,其中A、B、C三種有機物苯環上的一氯取代物均有兩種。等物質的量的A、B、C分別與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 反應時,消耗NaOH的物質的量為1:2:3。
⑴A可發生分子間酯化反應;B遇FeCl3溶液顯紫色,其分子內含有羧基,則A、B
的結構簡式分別為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C可以看為酯類,C與足量的NaOH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6、A、B都是芳香族化合物,1 mol A水解得到1 mol B和1 mol醋酸。A、B的相對分子質量都 不超過200,完全燃燒都只生成CO2和H2O。且B分子中碳和氫元素總的質量分數為65.2%。A溶液具有酸性,不能使氯化鐵溶液顯色。
⑴A、B相對分子質量之差為_________ ⑵1個B中應該有_______個氧原子⑶A的分子式為________
37.下面是一個合成反應的流程圖
A B
CH2=CH2 BrCH2-CH2Br C
請寫出:
1.中間產物A、B、C的結構簡式:A.__________B. ________ C.____________
2.①、②、③、④各步反應所需用的反應試劑及各步反應的類型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38.為實現以為各步的轉化,請在括弧中填入適當的試劑的分子式
39.寫出下列敘述中有關物質的結構簡式;分子式為C3H7Br的鹵代烴經消去反應後得到的有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與金屬鈉反應,但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的芳香族化合物C7H8O是___________________;含C、H、O三種元素的有機物,燃燒時消耗的氧氣和生成的CO2、H2O之間物質的量之比為1:2:2,則此類有機物中最簡單的一種是________________
40.化合物A(C8H17Br)經NaOH醇溶液處理後生成兩種烯烴B1和B2。B2(C8H16)經過(1)用臭氧處理,(2)在Zn存在下水解,只生成一種化合物C。C經催化氫化吸收一摩爾氫氣生成醇D(C4H10O),用濃硫酸處理D只生成一種無側鏈的烯烴E(C4H8)。
已知:
註:R1、R3可為H或其它烴基
試根據已知信息寫出下列物質的結構簡式:
A ____ B C E
41.某有機物 A(C4H6O5)廣泛存在於許多水果內,尤以蘋果、葡萄、西瓜、山楂內為多。該化合物具有如下性質:(化學班做)
① 在25℃時,電離常數K1=3.99×10-4,K2=5.5×10-6
②A+RCOOH(或ROH)有香味的產物 ③1molA慢慢產生l.5mol氣體
④A在一定溫度下的脫水產物(不是環狀化合物)可和溴水發生加成反應
試回答:
(l)根據以上信息,對A的結構可作出的判斷是__________(多選扣分)
(a)肯定有碳碳雙鍵 (b)有兩個羧基
(c)肯定有羥基 (d)有-COOR官能團
(2)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不含-CH3)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一定溫度下的脫水產物和溴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的一個同類別的同分異構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A是一種酯,分子式是C14H12O2。A可以由醇D跟羧酸C發生酯化反應得到.A不能使溴(CCl4溶液)褪色.氧化B可得到C.
(1)寫出A、B、C結構簡式:
A B 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B的兩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它們都可以跟NaOH反應._____ ___和_____________
43.現有十種物質.A、乙醇 B、甲苯 C、苯酚 D、.苯甲酸 E、乙酸乙酯 F、葡萄糖 G、蔗糖 H、苯
I、乙烯J、乙酸,其中
⑴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是 ;⑵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反應的是 ;
⑶能與羧酸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44.有①NH2-CH2-COOH ②CH2OH(CHOH)4CHO ③(C6H10O5)n(纖維素) ④HCOOC2H5
⑤苯酚 ⑥HCHO等物質,其中(用數字序號填空).
(1)難溶於水的是 ,易溶於水的是 ,常溫下微溶於水的是 ;
(2)能發生銀鏡反應的是 ; (3)能發生酯化反應的是 ;
(4)能跟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是 ,能在一定條件下跟水反應的是 ;
(5)能跟鹽酸反應的是 ,能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
45.現有通式均為(CH2O)n的六種有機物,性質如下.
①甲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可發生銀鏡反應
②乙、丙、丁的式量均為甲的2倍,戊的式量是甲的3倍,己的式量是甲的6倍
③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甲基橙試液變紅,還可與乙醇在一定條件下酯化
④戊結構中含有-CH3,兩分子戊可形成環狀酯
⑤丙不溶於水,丁、己二種物質的水溶液均呈中性,丙既能水解,又能發生銀鏡反
應,還能與鈉反應放出氫氣,己能發生銀鏡反應,澱粉水解可得己,
請推斷各物質的結構簡式.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 戊._____________ 己.____________
46.如圖所示.澱粉水解可產生某有機化合物A,
A在不同的氧化劑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 和C都不能發生銀鏡反應。A、B、C都可以被強還原劑還原成為D(C6H14O6)。已知,相關物質被氧化的難易次序是.
RCHO最易,R—CH2OH次之,最難。
請在下列空格中填寫A、B、C、D的結構簡式。
A. B. C. D.
47.乳酸(C3H6O3)是人體內葡萄糖在無氧環境下代謝的主要產物。工業上以乳酸為原料可生產高分子化合物A和B,反應過程如下.
B 乳酸 C D A
其中A是有機玻璃的主要成分;B是可降解一次性餐具的主要成分,以緩解日益嚴
重的「白色污染」問題。現用核磁共振法檢測得乳酸分子中含有甲基。試寫出乳酸
和A、B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計算題
1.將100g含(C6H10O5)n90%的澱粉(雜質不參與反應)水解為葡萄糖(水解率為90%),
再將葡萄糖發酵製成乙醇,再將乙醇中的一部分氧化為乙酸。生成的乙酸恰好與未
被氧化的乙醇完全反應生成乙酸乙酯。求可製得乙酸乙酯多少克?
2.某有機物的蒸氣密度是相同狀況下甲烷密度的5.75倍。把1.84g該有機物在氧氣中
充分燃燒,將生成的氣體混合物通過足量的鹼石灰,鹼石灰增重4.08g。又知生成
H2O和C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3、試求有機物的分子式。1 mol該有機物與足量
的金屬鈉反應時,可以得到(標准狀況)下氫氣33.6L。試確定它的結構簡式。
3.有機物A、B、C均有C、H、O三種元素。A中氧的質量分數為23.53%,且氫原子和碳原子數目相等,A的分子式的相對分子質量為最簡式相對分子質量的2倍。在稀硫酸中加熱A,可生成B和C,B、C均不與溴 水反應,但B能與碳酸氫鈉反應而C不能。
試求:⑴A的分子式?
⑵A、B、C的結構簡式
4.將含有C.H、O的有機物3.24 g,裝入元素分析裝置,通入足量的O2使它完全燃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氯化鈣乾燥管A和鹼石灰乾燥管B。測得A管質量增加了2.16g,B管增加了9.24g。已知該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8。
⑴燃燒此化合物3.24g,須消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⑵求此化合物的分子式?
⑶該化合物1分子中存在1個苯環和1個羥基,試寫出它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5.美籍埃及人澤維爾用激光閃爍照相機拍攝到化學反應中化學鍵斷裂和形成的過程,因而獲得1999年諾貝爾化學獎。激光有很多用途,例如波長為10.3微米的紅外激光能切斷B(CH3)3分子中的一個B—C鍵,使之與HBr發生取代反應.
B(CH3)3+HBrB(CH3)2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紅外激光卻能切斷兩個B—C鍵,使之與HBr+CH4
而利用9.6微米的紅外激光卻能切斷兩個B—C鍵,並與HBr發生二元取代反應。
(1)試寫出二元取代的代學方程式.
(2)現用5.6g B(CH3)3和9.72g HBr正好完全反應,則生成物中除了甲烷外,其他兩種產物的物質的量之比為多少?
6.將乙炔和一種氣態單烯烴組成的混合氣體1L,與11L氧氣混合,點燃完全反應後,得到氣體12L(氣體體積均在1.01×105Pa、1200C的條件下測定)。則該混合氣體中的單烯烴可能是什麼?兩種成分的體積比為多少?
7.室溫時20 mL某氣態烴與過量的氧氣混合,完全燃燒後的產物通過濃硫酸,再恢復到至室溫,氣體體積減少了50 mL ,剩餘氣體再通過氫氧化鈉溶液,體積又減少了40 mL 。求氣態烴的分子式
高二年級有機化學練習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⑤;④;③;①;⑥⑦ 2、C6H14;CHm 3、⑥;②④;①③;⑤
4、
5、C3H8 6、⑴⑵ ⑶
7、⑴2-甲基丁烷 ⑵2,2-二甲基丙烷
8、A.CH4;B.C2H2;3.2
9、
10.(1)C24H12 (2)51∶50
(3)-CH=CH2+Br2→-CHBr-CH2Br
-CHBr-CH2Br+2NaOH-C≡CH+2NaBr+2H2O
(分二步完成也給分)
11、33 12、⑴CaC2 + 2H2O → C2H2↑+ Ca(OH)2
+ Br2 → CHBr=CHBr(或 + 2Br2 → CHBr2CHBr2)
⑵不能;a、c ⑶H2S;Br2 + H2S →S↓+ 2HBr ⑷ c b CuSO4溶液 CuSO4溶液
⑸若發生取代反應,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將明顯增強,故可用pH試紙驗證
13、.A:C3H4 CH CCH3 丙炔 B:C9H12 14、75%、22g
15、催化劑、吸水劑;; ;取代
16、CH3-CH=CH2 17、⑤⑥⑦ 18、CH4;C2H4;C3H4
19、C5H12、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CH3CH2CH(CH3)CH2Cl
(CH3)2CHCH2CH2Cl
20、⑴白色沉澱;Cl- + Ag+ = AgCl↓ ⑵分層;有機溶劑不溶於水
⑶白色沉澱;CH3CH2CH2Cl + NaOH CH3CH2CH2OH + NaCl;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21、①;②⑤;①③ 22、C2H6O;CH3CH2OH
23、⑴HFC-143;BC;CH3-CF3 ⑵2O3 3O2;催化 ⑶ C ⑷C
24、C2H5OH;CrO3;C2H5OH
25、⑴〔〕+ ⑵120 ⑶(CH3)2CHOH ⑷(CH3)2CH=CH2
26、⑴ ①③② ⑵ ①②③ ⑶ ③②①
27、CH3CH2CH2Cl + NaOH CH3CH=CH2 + NaCl + H2O
CH2=CH-CH3 + Cl2 CH2=CH-CH2-Cl
CH2=CH-CH2-Cl + Cl2 → CH2ClCH2ClCH2Cl
CH2ClCH2ClCH2Cl + 3NaOH CH2OHCHOHCH2OH + 3NaCl
❼ 現代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現代的科技發明: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機器人、太陽帆、3D列印機、自動駕駛汽車。
一、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三、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3D列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林文雄課題組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並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的連續列印的數字投影(DLP) 3D列印機。
該3D列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記錄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鍾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 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採用傳統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列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列印實現太空工業化。
五、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於2012年5月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預計於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❽ 找一些做實驗的網站
理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二輪復習打破章節界限實行大單元、小綜合、專題式復習。第二輪復習絕不是第一輪復習的壓縮,而是一個知識點綜合、鞏固、完善、提高的過程。復習的主要任務及目標是:完成各部分知識的條理、歸納、糅合,使各部分知識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力求實現基礎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網路化,網路知識題型化,題型設計生活化。在這一輪復習中,要以數學思想、方法為主線,學生的綜合訓練為主體,減少重復,突出重點。在數學的應用方面,注意數學知識與生活、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穿插專題復習(如圖表信息專題、經濟決策專題、開放性問題、方案設計型問題、探索性問題等),向學生滲透題型生活化的意識,以此提高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的理解能力。
第三輪復習是知識、能力深化鞏固的階段,復習資料的組織以中考題及模擬題為主,回扣教材,查缺補漏,進行強化訓練。同時,要教給學生一些必備的應試技巧和方法,使學生有足夠的自信從容地面對中考。由於考前的學習較為緊張,往往有部分學生易焦慮、浮躁,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在此階段還應注意對學生的心態及時作出調整,使他們能以最佳的心態參加中考。
中考數學復習黃金方案
打好基礎提高能力初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在短短的時間內,
如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質量,是每位初三學生所關心的。為此,我談
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一 、扎扎實實打好基礎
1、重視課本,系統復習。初中數學基礎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兩方面。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知識題為主,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
的原題或改造,後面的大題雖是「高於教材」,但原型一般還是教材
中的例題式習題,是教材中題目的引申、變形或組合,復習時應以課
本為主。
例如遼寧省2004年中考第17題:AB是圓O的弦,P是圓O的弦AB上的
一點,AB 10cm,AP 4cm,OP 5cm,則圓O的半徑為()
cm。
本題是初三幾何課本的原題。這樣的題還很多,它告訴我們學好
課本的重要性。在復習時必須深鑽教材,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
使之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尤其課後的讀一讀,想一想,有些中考題
就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一味地搞題海戰術,整天埋頭做大量練習
題,其效果並不佳,所以在做題中應注意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整理,做
到舉一反三。
2、夯實基礎,學會思考。中考有近70分為基礎題,若把中檔題和
較難題中的基礎分計入,占的比值會更大。所以在應用基礎知識時應
做到熟練、正確、迅速。上課不能只聽老師講,要敢於質疑,積極思
考方法和策略,應通過老師的教,自己「悟」出來,自己「學」出來,
尤其在解決新情景問題的過程中,應感悟出如何正確思考。
3、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方法的學習。基礎知識既是初中所涉及
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掌握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系,要做到理
清知識結構,形成整體知識,並能綜合運用。例如:中考涉及的動點
問題,既是方程、不等式與函數問題的結合,同時也常涉及到幾何中
的相似三角形、比例推導等等。
中考數學命題除了重視基礎知識外,還十分重視對數學方法的考
查。如:配方法、換元法、判別式等操作性較強的方法。
二、綜合運用知識,提高自身各種能力
初中數學基本能力有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以及體
現數學與生產、生活相關學科相聯系的能力等等。
1、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要求同學們必須做到能把
各個章節中的知識聯系起來,並能綜合運用,做到觸類旁通。目前階
段應根據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復習,查漏補缺做好知識歸納、解題
方法的歸納。
縱觀中考中對能力的考查,大致可分成兩個階段:一是考查運算
能力、空間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及解決純數學問題的能力;二是
強調閱讀能力、創新探索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平時做題時應做到:
1)深刻理解知識本質,平時加強自己審題能力的鍛煉,才能做到變更
命題的表達形式後不慌不忙,得心應手。2)尋求不同的解題途徑與變
通思維方式。注重自己思維的廣闊性,對於同一題目,尋找不同的方
法,做到一題多解,這樣才有利於打破思維定勢,開拓思路,優化解
題方法。3)變換幾何圖形的位置、形狀、大小後能找到圖形之間的聯
系,知道哪些量沒變、哪些量已改變。例如:折疊問題中折疊前後圖
形全等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狠抓重點內容,適當練習熱點題型。多年來,初中數學的「方
程」、「函數」、「直線型」一直是中考重點內容。「方程思想」、
「函數思想」貫穿於試卷始終。另外,「開放題」、「探索題」、
「閱讀理解題」、「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也是近幾年中
考的熱點題型,這些中考題大部分來源於課本,有的對知識性要求不
同,但題型新穎,背景復雜,文字冗長,不易梳理,所以應重視這方
面的學習和訓練,以便熟悉、適應這類題型。如何做好中考數學復習
首先,作為考生必須了解中考方面的有關政策,避免復習走彎路、走錯路。考生要認真研讀《中考考試說明》,領會、看清考試范圍,重點研究樣題的參考答案中的評分標准,對於每一個給分點要牢記於心,避免解題中出現「跳步」現象。
第二,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中考畢竟不是高考,它的主要職能是了解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歷程,評價學生的基本數學水平,其次才是作為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據。縱觀近年全國各地中考試題,其試卷的難度分布大多控制在4:5:1或5:4:1(容易題:中等題:難題)。所以,考生大可不必因為不會解部分數學題而懷疑自己的數學能力和水平,甚至可以這樣說,只要在這學期的復習階段奮發努力,中考也不會走大樣。
第三,制定復習計劃,合理安排復習時間。一般來說,中考復習可安排三輪復習。第一輪,摸清初中數學內容的脈絡,開展基礎知識系統復習,按初中數學的知識體系,可以把二十一章內容歸納成八個單元:①數與式{實數,整式,分式,二次根式}②方程(組)與不等式(組){一次方程(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簡單二元二次方程(組)}③函數與統計{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統計}④三角形⑤四邊形⑥相似形⑦解直角三角形⑧圓。中考試題中屬於學生平時學習常見的「雙基」類型題約佔60%還多,要在這部分試題上保證得分,就必須結合教材,系統復習,對必須掌握的內容要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在此我建議各位考生首先一定要配合你的老師進行復習,切忌走馬觀花,好高騖遠,不要另行一套;其次,復習應配備適量的練習,習題的難度要加以控制,以中、低檔為主,另外,對於你覺得較難的題,或者易錯的題,應養成做標記的好習慣,以便在第二階段進行再回頭復習。注意:套題訓練不易過早,參考資料應以單元為主,本階段復習宜細不宜粗。
第二輪,針對熱點,抓住弱點,開展難點知識專項復習。學數學的目的是為了用數學,近年來各地中考涌現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躍、趣味有益、啟迪智慧的好題目,各位考生應在老師的指導下,對這些熱點題型認真復習,專項突破。熱點題型一般有:閱讀理解型、開放探究型、實際應用型、幾何代數綜合型、研究性學習型等。注意:你應該有一本各省市中考試題匯編資料,要知道外地考題中出現的精彩題型,往往就是本地命題的借鑒。
第三輪,鎖定目標,備戰中考,進行模擬訓練。經過第一輪和第二輪的復習,學習的基礎知識已基本過關,大約到五月中、下旬就應該是第三輪的模擬訓練,其目的就是查漏補缺和調整考試心理,便於以最佳狀態進入考場,建議考生在做好學校正常的模擬訓練之餘,最好使用各地中考試卷,設定標准時間,進行自我模擬測驗。注意:自己評分應按評分標准進行,且不可只看答案,不看給分點。
初中數學總復習大致經過三輪,在第一輪復習中,往往存在以下問題:
1.復習無計劃,效率低,體現在重點不準,詳略不當,難度偏低,對大綱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準。
2.復習不扎實,漏洞多,體現在1)高檔題,難度太大,扔掉了大塊的基礎知識。2)復習速度過快,對學生心中無數,做了夾生飯,返工來不及,不返工漏洞百出。3)要求過松,對學生有要求無落實,大量的復習資料,只布置不批改;無作業。
3.解題不少,能力不高,表現在:1)以題論題,不是以題論法,滿足於解題後對一下答案,忽視解題規律的總結。2)題目無序,沒有循序漸進。3)題目重復過多,造成時間精力浪費。
在第二輪復習中,應防止出現如下問題:
1.防止把第一輪復習機械重復
2.防止單純就題論題,應以題論法
3.防止過多搞難題
在第三輪復習中,應防止出現下列問題:
1.過多做練習,以練代講
2.以復習資料代替教練,不備課,課堂組織鬆散
3.只注重知識輔導,不進行心理訓練。
建議:
讓學生向錯誤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搞點講評,自己動手建立錯題檔案。對於有價值的題目,讓學生總結題目考查了哪些知識點,每個知識點是從哪個角度考查的,題目考查了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本題有哪幾種解題方法,最佳解法是什麼?當自己出錯時,是知識上的錯誤還是方法上的錯誤,是解題過程的失誤還是心理上的缺陷導致的失誤。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全而不美的問題。
1.上物理課時一定要認真聽,否則課後花兩倍的力也沒那麼好的效果啊.
2.多做習題,不懂的一定要立刻問啊.如果問不了的就專門用一個本子寫下頁數啊.接觸的題型多了,考試只是一碟小菜啊.
3.沒時間復習的時候就把錯題看一編,不懂的一定要弄懂啊.
4.如果本班的老師解釋題目不是很好的話就趁老師不在時問隔壁班更好的老師啊.
5.考試時一定要保持好平靜的心態,掌握好時間啊
初三化學復習指導
九年制義務教育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素質教育,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依據,又是考試的依據。
隨著中考制度的不斷改革,為了更好地體現化學教學的目的,突出對素質教育的導向作用,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減輕學生的過重的學業負擔,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中考改革的根本出發點。
一.近年中考化學趨勢分析
分析近年的市或區的中考命題,試題表現出四多三少:即大綱規定的重點內容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聯系進行命題增多;有利於檢查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主觀性、開放性命題增多;與實驗考查有關的命題增多;跨學科的知識聯系來解決綜合性化學問題的命題增多。但對於化學知識死記硬背的命題大大 減少;偏題、怪題和繁瑣的溶解度計算題也大大減少;難題和試題的總數量有所減少。
因此,在復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 突出素質教育的全面性和基礎性:圍繞《基本要求》所規定的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使復習內容在覆蓋重點概念和原理、重要物質、重要化學用語、基本實驗和計算技能的同時,又要將《基本要求》要求培養的科學態度、觀點、情感、方法、能力等目標滲透其中,培養學生基本素質的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潛能,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觀點。
(2) 注重化學的教育性和時代性:應多關心和閱讀課外的報刊和讀物,多看新聞聯播、多聽新聞廣播,了解當前科技的新成果、新發展、社會的熱點和對策,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知識的應用領域。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心理調控能力和獲取策略性的知識。
(3) 在學習、復習的方法上要注意知識點的相互聯系,並不斷擴大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把自己的學習重點放在構建知識的網路體系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上,以便在解題時迅速對已掌握的知識進行檢索和遷移。
二.重點、難點、熱點的例析
1.考查的重點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判斷
(2)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及其辨析
(3)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正誤辨析
(4)化合價的推斷、原子的結構
(5)元素符號周圍小數字的書寫及意義、化學式的意義
(6)金屬活動性和溶液的酸鹼性
(7)酸、鹼、鹽和氧化物的概念和識別
(8)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
(9)O2、H2、C、CO、CO2、H2O的性質(氧化性、還原性、可燃性、穩定性等)及其比較與鑒別
(10)常見三種氣體(H2、O2、CO2)的製取、收集、檢驗和提純
(11)物質的製取、除雜、乾燥、轉化檢驗、尾氣的處理等綜合實驗
(12)常見酸、鹼、鹽的性質和除雜、轉化、鑒別
(13)化學式、化學方程式、溶解度和質量百分比濃度的有關計算
2.考查的難點
(1) 從考點的內容上看:
① 多種物質間可能發生反應的判斷;
② 物質(離子)的鑒別、提純和除雜;
③ 用規律或原理解釋或說明問題;
④ 綜合實驗;
⑤ 質量百分比濃度、溶解度和化學方程式的綜合計算。
這類難點難在各知識的本質區別與內在聯系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比較、類推、解釋或計算,難在缺乏清晰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上。
(2)從題型上看:有注重能力的討論題、推斷題、實驗設計題、開放性問答題、探究性的綜合題、綜合計算題,以及一些理論聯系實際問題的求解。
3.考查的熱點
(1)環境與化學
例1.上海被列為全國36個水質型缺水城市之一,並被聯合國預測為21世紀潔凈飲用水嚴重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造成水質型缺水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上游水源污染較嚴重 B、淡水資源短缺
C、降雨量不均衡 D、取水點遠離城市
例2. 甲醛(化學式為CH2O)是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成分,它來源於室內裝潢所用的油漆、膠合板、化纖地毯等材料。下列關於甲醛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醛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水分子構成的
B.甲醛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2:1
C.甲醛分子中C、H、O三種元素的原子數比是1:2:1
D.甲醛屬於氧化物
例3 .去年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的主題是:清潔空氣,拒絕「二手煙」。「二手煙」中含有一種能與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結合的有毒氣體,該氣體是( )
A.N2 B.CO2 C.CO D.O2
例4.下列各項措施或操作,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或破壞的是( )
A.過量砍伐森林樹木
B.某化工廠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風能、太陽能發電
D.將CO還原CuO的尾氣,未經處理直接排入空氣中。
評析:以上例題體現了化學知識與我們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是緊密相連的。從全球或地區環境污染的事實,或工廠與家居環境污染的事實,用相關的知識、能力和觀點,考查環境污染的原因、治理的依據和過程,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從而引導和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自然的情感,樹立用所學知識去改造環境的信心,理解化學的魅力和價值。
(2)能源與化學
例1.到2005年,「西氣東輸」工程將為上海送來30億m2天然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是一種「清潔能源」。甲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城市煤氣中通常含有CO氣體,寫出CO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煤氣與天然氣相比,從安全形度看,煤氣的主要缺點是
。從環境保護的角度考慮,煤氣、天然氣和氫氣中,首選的燃料是 。
例2 .在煤礦的礦井裡必須採取通風、嚴禁煙火等安全措施,以防爆炸事故的發生。引起爆炸的主要氣體是( )
A.CO B.CH4 C.N2 D.CO2
例3 .(1)據報道,福建省日前對查獲的一批假冒偽劣商品進行了「綠色銷毀」。所謂「綠色銷毀」是指改變以往對假冒偽劣商品潑上汽油焚燒的做法,而代之以輾壓、化漿、回收再利用的銷毀辦法。你認為這樣做的好處是
。
(2)最近,新華社一條報道中披露:我國南海海底發現巨大的「可燃冰」帶,能源總量估計相當於中國石油總量的一半;而我國東海「可燃冰」的蘊藏量也很可觀……,「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體(CH4•H2O)。請結合初中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①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H4•H2O晶體中水是溶劑
B.CH4•H2O的組成元素有三種
C.CH4•H2O中CH4和H2O的質量比為1:1
D.可燃冰能燃燒,說明水具有可燃性
② 可燃冰的發現為我國在新世紀使用高效新能源開辟了廣闊的前景。你認為能開發利用的新能源還有(至少填寫兩種) 、 。
評析:能源危機是全世界必須面臨的問題。從我國能源利用的國策、重大舉措到能源利用的安全問題,均能利用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教育和能力檢測。從而引導學生從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高度,關心能源、節約能源,並在能源利用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時,能夠了解應對的方法,甚至順利逃生。讓化學與珍愛生命相結合。
(3)生命與化學
例1.我國已大面積的推廣食用合格碘鹽,即在食鹽中添加少量碘酸鉀(KIO3)。在碘酸鉀中,碘元素的化合價是( )
A.+1 B.+3 C.+5 D.+7
例2.在某食品禮盒中,常夾有一包用作乾燥劑的生石灰,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A.CaCO3 B.Ca(OH)2 C.CaO D.CaSO4
例3.人體內含過多的尿酸(C5H4N4O3)會引起痛風和腎結石,治療可以服用嘌呤醇(C5H3N4OH)。兩者組成元素種類 (填「相同」或「不相同」),每個分子中所含 原子個數不同。
例4.乙醚是人類很早就使用的麻醉劑,分子結構如下圖,
H H H H
H H H H
其中中短線表示原子間的連接(例如水分子的結構可表示為H—O—H)。乙醚是由 種元素組成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例5.TNT是一種烈性炸葯,它爆炸時發生如下的化學反應:
TNT+21O2→28CO2+10H2O+6N2,則組成TNT的元素分別是 ,其原子個數比為 。
例6.可溶性的鋇鹽會使人中毒。如果誤服氯化鋇,可用瀉鹽硫酸鎂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評析:將化學的概念、原理等知識和我們人類的生活、生產、科學研究相結合,通過創設問題情景,設立信息。來認識自然、改造自然和社會,體現它們的價值。使知識變「 活」,更加貼近生活和生產, 感受「生活處處有化學」。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被動的接受結論的記憶,人為編制的繁瑣技巧的解法 ,轉為主動,從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體驗,形成應用的意識,激發學生的能力。 這樣能使學生從沉重的記憶負擔中解放出來,享受到應用的價值和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學力。
(4) 材料與化學
例1.199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艾哈邁德•澤維爾,開創了「飛秒(10-15秒)化學」的新領域,使運用激光光譜技術觀測化學反應時分子中原子的運動成為可能。你認為該技術不能觀察到的是( )
A.化學變化中反應物分子的分解 B.反應中原子的運動
C.化學變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內部的結構
例2.納米材料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納米碳管是一種由碳原子構成的直徑為幾個納米(1nm=10-9m)的空心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納米碳管是一種新型的有機化合物
B.納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燒,生成是二氧化碳
C.納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
D.納米碳管在常溫下化學性質穩定
評析:將化學知識與先進的科技材料相結合,體現了化學與科學、社會、生產、生活的相關性,有助於學生感受化學的真實與價值,真正體現「社會離不開化學」,「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5)綜合與化學
① 探究性的綜合題
例1.土壤的酸鹼度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測定一塊土壤的酸鹼度。(寫出實驗用品和實驗步驟)
解:實驗用品:燒杯、玻璃棒、PH試紙、蒸餾水
實驗步驟:1、採取土樣
2、取2克土樣放在燒杯里,加10~15ml蒸餾水用玻璃棒攪拌後靜置;
3、待溶液澄清後,用玻璃棒沾取上層清液滴在PH試紙上,立刻將試紙與比色卡對比,得出土樣的酸鹼度。
說明:最好的方案應該是設計合理、步驟簡單,操作簡便,試劑常見的方法。測土壤的酸鹼度,首先應采樣、溶解、靜置、用PH試紙測定。
例2.現有六種溶液;鹽酸、硝酸銅、氯化鉀、碳酸鈉、硫酸鎂、硝酸銀,把它們兩兩混合分放在三個燒杯中,所得三杯混合液均澄清透明(在本實驗的條件下,微溶物均以沉澱形式存在)
1.判斷這三杯混合液的溶質分別是(寫溶質的化學式):
和
和
和
你作出這樣判斷的依據是
。
2. 用最經濟簡便的方法區分出這三個燒杯中各盛放哪兩種溶液,簡述操作過程。
解:1、Cu(NO3)2和AgNO3 HCl和MgSO4 KCl和Na2CO3
同一燒杯內的兩種物質互相不能反應
2、首先觀察溶液的顏色,顯藍色的是Cu(NO3)2和AgNO3的混合液;然後取一支試管,將餘下的任一燒杯內的溶液倒入2ml,再向試管中滴入幾滴藍色溶液,若出現藍色沉澱,則所倒入的溶液是KCl和Na2CO3的混合溶液,若只出現白色沉澱,則所倒入的溶液是HCl和MgSO4的混合溶液。
說明:此題主要要明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以及物質的溶解性。分組時應先挑出AgNO3,將它與不反應的Cu(NO3)2分在一組,因為AgNO3與其餘四種物質混合均產生沉澱。
例3.水煤氣的主要成分是CO與H2(含少量的CO2和水蒸氣)。某學生通過下列實驗,驗證水煤氣的主要成分。請根據下列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A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B裝置內盛放的物質是 ,其作用是 ;
3.C裝置內盛放的物質是 ;
4.D裝置內的現象是 ;
5.如E裝置與F裝置位置顛倒,其後果是 。
解:1、CO2+2NaOH→Na2CO3+H2O
2、澄清石灰水 檢驗水煤氣中的CO2是否除盡
3、濃H2SO4 4、黑色粉末變紅色 5、不能證明水煤氣中H2的存在
說明:這是一道綜合實驗能力題。它包括:儀器的組成、物質的檢驗、實驗現象的觀察以及有關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評析:在這類實驗題中,即考查了實驗的基本操作,儀器的連接問題,又有實驗方案的設計,語言的組織表達,以及對化學知識的分析、概括、推理與探究性融為一體。強調了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又注重實驗方案的設計和評價,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實驗問題解決的綜合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用實驗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以及探究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
② 學科之間綜合
例1.某學生做了如下實驗:將一個不與鹽酸反應的小球放入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小球懸浮於液面。將幾枚鐵釘投入燒杯中,至不再有氣泡產生,(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和開始相比,小球的位置( )
A.上浮 B.不變 C.下沉 D.沉至杯底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鐵與酸反應後溶液的質量變化及物理學有關浮力的知識。加入鐵釘前,小球所受的浮力與自身的重力相等,即G=m•g=ρ液•g•V排,加入鐵釘後,溶液中發生了反應:即每當有56份質量的鐵進入溶液中,就有兩份質量的氫氣從溶液中逸出。溶液的質量增重54份質量,則ρ液=m液/V排中,溶液的體積不變,但溶液的質量增大,溶液的密度也隨著變大,而小球所受的重力(m•g)並未改變,所以只能是V排變小,故小球向上浮起。
答案為A
評析:將學科之間的知識綜合進行命題,是培養學生跨學科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調整學生觀察、解決問題的視角,用「整合」的觀點面對現實社會的各種問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科學觀點,都有重要意義。
③ 情景信息綜合題
例1.美國和日本的三位科學家以導電有機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榮獲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在其相關技術中用碘來摻雜聚合物,使其導電能力增強107倍,具有金屬般的導電能力。碘(I2)屬於( )
A.金屬單質 B.非金屬單質 C.化合物 D.混合物
例2.據報道,近年來科學家在百慕大等深海海底發現一種新能源,這種物質的外觀很象冰,又稱作可燃冰。科學研究表明,可燃冰實際上是一種甲烷水合物(CH4•XH2O),是甲烷與水在低溫高壓下下形成的一種固體物質。
1.目前,排入大氣中的氣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等,它們主要來自礦物燃燒和工業廢氣。今有:①可燃冰 ②氫能 ③風能 ④太陽能 ⑤煤 ⑥天然氣 ⑦石油等能源,在通常情況下使用上述能源,一般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一組是( )
A.①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⑥⑦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回答者: 熙163Lvy - 舉人 四級 5-2 19:37
做題,搞懂不會的題,搞清概念
回答者: 天籟_莎 - 門吏 三級 5-2 19:38
拚命做題目,不懂當然是去問長問老師.
中考加油,不要緊張哦!!!
參考資料:上海招考熱線上有題目
回答者: 星mandy93 - 試用期 一級 5-2 19:47
我們這里剩49天中考!!!~~~我也急啊!!!不過你也別害怕,中考也就那麼回事!!~~~
搞好復習,弄清基礎!
一起加油
回答者: 眳吇一般 - 試用期 一級 5-2 19:57
杭州還有45天。。。
要保證睡眠和白天上課的質量就可以了。。
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我也初三哦~~
吃點龜鱉丸之類的,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