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梯工作原理
電梯主要由曳引繩、轎相、對重、導向輪、電動機、減速器、制動器等組成。通過曳引繩將對重和轎廂連接起來,分別纏繞在導向輪和曳引輪上,電動機通過減速器變速帶動曳引輪轉動,通過曳引輪與曳引繩的摩擦力實現對重和轎廂的升降運動,以實現運輸目的。
轎廂上的導靴根據安裝在井道牆體上的固定導軌實現轎廂的往復升降運動,避免轎廂在升降運動中岀現擺動或偏斜的情況。
制動器在電動機工作時松閘,使電梯運轉,在電梯失電情況下制動,停止轎廂的升降,並在指定層維持靜止狀態,保證人員和貨物的正常岀入。作為運載乘客的箱體轎廂需要使用對重來平衡荷載、減少電機功率。電梯的補償裝置通過補償曳引繩運動中的重量和張力變化,來保證電動機負載穩定,保證轎廂能夠准確停靠。
電梯系統共包括八大系統,分別是曳引系統、導向系統、轎廂、門系統、重量平衡系統 、電力拖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安全保護系統。
1、曳引系統
曳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輸出與傳遞動力,使電梯運行;曳引系統主要由曳引鋼絲繩,導向輪,反繩輪組成。
2、導向系統
導向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轎廂和對重的活動自由度,使轎廂和對重只能沿著導軌作升降運動;導向系統主要由導軌,導靴和導軌架組成。
3、轎廂
轎廂是運送乘客和貨物的電梯組件,是電梯的工作部分;轎廂由轎廂架和轎廂體組成。
4、門系統
門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層站入口和轎廂入口;門系統由轎廂門,層門,開門機,門鎖裝置組成。
5、重量平衡系統
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相對平衡轎廂重量,在電梯工作中能使轎廂與對重間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額之內,保證電梯的曳引傳動正常.;系統主要由對重和重量補償裝置組成。
6、電力拖動系統
電力拖動系統的功能是提供動力,實行電梯速度控制; 電力拖動系統由曳引電動機,供電系統,速度反饋裝置,電動機調速裝置等組成。
7、電氣控制系統
電氣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電梯的運行實行操縱和控制.;電氣控制系統主要由操縱裝置,位置顯示裝置,控制屏(櫃),平層裝置,選層器等組成。
8、安全保護系統
保證電梯安全使用,預防危害人身安全的事故發生.;由電梯監控,電梯樓層顯示器,限速器,安全鉗,緩沖器,端站保護裝置組成。
B. 電梯曳引傳動原理及特點
電梯曳引機通常由電動機,制動器,減速箱及底座等組成。如果拖動裝置的動力,不用中間的減速箱而直接傳到曳引輪上的曳引機稱為無齒輪曳引機。無齒輪曳引機的電動機電樞同制動輪和曳引輪同軸直接相連。而拖動裝置的動力通過中間減速箱傳到曳引輪的曳引機稱為有齒輪曳引機。1. 電梯用交流電動機 a. 電梯用電動機的特性要求 要具有大的起動轉矩 起動電流要小 電機應有平坦的轉矩特性 為了保證電梯的穩定性,在額定電壓下,電動機的轉差率在高速時應不大於12%,在低速時應不大於20% 要求雜訊低,脈動轉矩小 b. 電梯上常用的交流電動機的型式 單速電機 雙速電機 三速電機 c. 電動機容量估算(參見教材)
2. 蝸輪蝸桿傳動 目前速度不大於2.5米/s的有齒輪曳引機的減速箱大多採用蝸輪蝸桿,其主要優點是: 傳動平穩,運行雜訊低 結構緊湊,外形尺寸小 傳動零件少 具有較好的抗擊載荷特性 a. 蝸輪軸支承方式 蝸輪副的蝸桿位於蝸輪之上的稱為上置式,位於蝸輪下面的稱為下置式。 上置式的優點是,箱體比較容易密封,容易檢查,不足之處是蝸桿潤滑比較差。 b. 常用的蝸輪蝸桿齒形 常用的有圓柱形和圓弧回轉面兩種。 c. 蝸桿蝸輪材料的選擇 選擇材料時要充分考慮到蝸輪蝸桿傳動的特點,蝸桿要選擇硬度高,剛性好的材料,蝸輪應選擇耐磨和減磨性能好的材料。 d. 蝸輪齒面嚙合特性的要求 e. 蝸桿傳動的效率計算 f. 蝸輪蝸桿受力計算 g. 熱平衡問題 由於蝸桿傳動的摩擦損失功率較大,損失的功率大部分轉化為熱量,使油溫升高。過高的油溫會大大降低潤滑油的粘度,使齒面之間的油膜破壞,導致工作面直接接觸產生齒面膠合現象。為了避免產生潤滑油過熱現象,設計的蝸輪箱體應滿足,從蝸輪箱散發出的熱量大於或至少等於動力損耗的熱量。
3. 斜齒輪傳動 在設計電梯用斜齒輪時應考慮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交應變力 沖擊彎曲應力 點蝕與磨損 振動和噪音
4. 制動器 a. 制動器類型 電梯制動系統應具有一個機電式制動器,當主電路斷電或控制電路斷電時,制動器必須動作。切斷制動器電流,至少應由兩個獨立的電氣裝置來實現。 制動器的制動作用應由導向的壓縮彈簧或重錘來實現。制動力矩應足以使以額定速度運行並載有125%額定負載的轎廂制停。 電梯制動器最常用的是電磁製動器。 b. 制動力矩的計算 制動力矩由兩部分組成:靜力矩和動力矩。 靜力矩和動力矩的計算方法(參見教材) c. 制動器的發熱問題 電梯在制停過程中,電梯運動部件的動能因摩擦制動而轉化為制動輪上的熱量,若閘瓦表面溫度過高,會降低制動輪與閘瓦的摩擦系數,以致降低制動力矩。 對大多數電梯來說,不必進行制動器的熱性能計算。特別是近幾年來,對於所有交通流量密集的乘客電梯,其拖動控制系統中都採用了零速抱閘制動技術,使機械摩擦制動過程減少到極限狀態。對交通流量較少的乘客電梯和載貨電梯,每小時的起動次數較少,因而,每小時吸收的動能也較少。但對於平層速度較高或運動部件慣性較大的電梯,對其熱性能應進行分析計算.
C. 電梯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電梯是由曳引繩兩端分別連著轎廂和對重,纏繞在曳引輪和導向輪上,曳引電動機通過減速器變速後帶動曳引輪轉動,靠曳引繩與曳引輪摩擦產生的牽引力,實現轎廂和對重的升降運動,達到運輸目的。
電梯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4米/秒以下)、快速電梯4~12米/秒)和高速電梯(12米/秒以上)。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
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捲筒、採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採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電梯的提升高度。
電梯的應用技術
1、全數字識別乘客技術(所有乘客進入電梯前進行識別,其中包括眼球識別、指紋識別)
2、數字智能型安全控制技術(通過乘客識別系統或者IC卡以及數碼監控設備,拒絕外來人員進入)
3、第四代無機房電梯技術(主機必須與導軌和轎廂分離,完全沒有共振共鳴,速度可以達到2.0M/S以上,最高可以使用在30層以上)
4、雙向安全保護技術(雙向安全鉗、雙向限速器,在歐洲必須使用,中國正在被普遍使用)
5、快速安裝技術(改變過去的電梯安裝方法,能夠快速組裝)
6、節能技術(採用節能技術,使電梯更節約能源)
7、數字監控技術(完全採用計算機進行電梯監控與控制)
8、無線遠程式控制制及報警裝置(當電梯產生故障時,電梯可以通過無線裝置給手機發送故障信息,並通過手機發送信號對電梯進行簡單控制)
D. 電梯的主要組成部分
電梯的主要組成部分:
1.
曳引系統
2.
導向系統
3.
轎箱系統
4.
門系統
5.
重量平衡系統
6.
電力拖動系統
7.
電氣控制系統
8.
安全保護系統
E. 電梯到底有哪幾種驅動方式
電梯三種驅動方式:
①曳引驅動電梯——提升繩靠主機的驅動輪繩槽的摩擦驅動的電梯。
②強制驅動電梯——用鏈或鋼絲繩懸吊的非摩擦方式驅動的電梯。
③液壓電梯——通過液壓驅動的電梯。
F. 電梯(直梯)的工作原理。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於多層建築乘人或載運貨物。也有台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服務於規定樓層的固定式升降設備。垂直升降電梯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築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1米/秒以下)、快速電梯(1~2米/秒)和高速電梯(2米/秒以上)。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捲筒、採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採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電梯的提升高度。
主參數
主參數指額定載荷和額定速度。
額定載荷Q(kg)是製造電梯所依據的載荷或賣方保證正常運行的載荷。
額定速度v(m/s)是製造電梯所依據的並由賣方保證正常運動的轎廂速度。
工作原理
曳引繩兩端分別連著轎廂和對重,纏繞在曳引輪和導向輪上,曳引電動機通過減速器變速後帶動曳引輪轉動,靠曳引繩與曳引輪摩擦產生的牽引力,實現轎廂和對重的升降運動,達到運輸目的。
功能
現代電梯主要由曳引機(絞車)、導軌、對重裝置、安全裝置(如限速器、安全鉗和緩沖器等)、信號操縱系統、轎廂與廳門等組成。這些部分分別安裝在建築物的井道和機房中。通常採用鋼絲繩摩擦傳動,鋼絲繩繞過曳引輪,兩端分別連接轎廂和平衡重,電動機驅動曳引輪使轎廂升降。電梯要求安全可靠、輸送效率高、平層准確和乘坐舒適等。電梯的基本參數主要有額定載重量、可乘人數、額定速度、轎廂外廓尺寸和井道型式等。
G. 1、高樓的升降電梯有什麼傳動會不會斷開掉下來掉下來有沒有緩沖結構墜落還有哪些原因
電梯都是電動機動力牽引滑輪傳動升降,斷開墜落只有在鋼絲繩斷裂的情況下會發生。
H. 電梯屬於什麼設備
公用設備,屬於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共有部分。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垂直升降機,裝有箱狀吊艙,用於多層建築乘人或載運貨物。也有台階式,踏步板裝在履帶上連續運行,俗稱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服務於規定樓層的固定式升降設備。垂直升降電梯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築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1米/秒以下)、快速電梯(1~2米/秒)和高速電梯(2米/秒以上)。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捲筒、採用平衡重等。19世紀末,採用了摩擦輪傳動,大大增加電梯的提升高度。
I. 電梯的基本結構組成有哪些
1、曳引系統:曳引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輸出與傳遞動力,使電梯運行。曳引系統主要由曳引機、曳引鋼絲繩,導向輪,反繩輪組成。
2、導向系統:導向系統的主要功能是限制轎廂和對重的活動自由度,使轎廂和對重只能沿著導軌作升降運動。導向系統主要由導軌,導靴和導軌架組成。
3、轎廂:轎廂是運送乘客和貨物的電梯組件,是電梯的工作部分。轎廂由轎廂架和轎廂體組成。
4、門系統:門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封住層站入口和轎廂入口。
5、重量平衡系統: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相對平衡轎廂重量,在電梯工作中能使轎廂與對重間的重量差保持在限額之內。
(9)電梯是什麼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電梯曳引繩兩端分別連著轎廂和對重,纏繞在曳引輪和導向輪上,曳引電動機通過減速器變速後帶動曳引輪轉動,靠曳引繩與曳引輪摩擦產生的牽引力,實現轎廂和對重的升降運動,達到運輸目的。
垂直升降電梯具有一個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的或傾斜角小於15°的剛性導軌之間。轎廂尺寸與結構形式便於乘客出入或裝卸貨物。
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築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按速度可分低速電梯(4米/秒以下)、快速電梯4~12米/秒)和高速電梯(12米/秒以上)。19世紀中期開始出現液壓電梯,至今仍在低層建築物上應用。
1852年,美國的E.G.奧蒂斯研製出鋼絲繩提升的安全升降機。80年代,驅動裝置有進一步改進,如電動機通過蝸桿傳動帶動纏繞捲筒、採用平衡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