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撞擊感度實驗裝置改進方法

撞擊感度實驗裝置改進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12 11:00:24

⑴ 26.給你一台秤、臉盆、水、白紙、排球,設法測量排球與地面撞擊時的作用力的大小,寫出實驗方法

1.先把紙鋪在地上
2,。再把排球放入裝水的盆里,使它表面都有水
3.再把排球向地面的白紙撞擊,紙上有水漬
4把紙放在秤上,把球朝紙按去,使其與水漬重合
5讀出秤的示數,算出力的大小
這就是與地面的撞擊力的大小了
最佳答案選我吧。。。。

⑵ 撞擊感度的介紹

化學品的一種屬性,即在一定的沖撞下炸葯或火葯發生爆炸或燃燒的程度,撞擊感度反應了化學物質的敏感程度,一般數據為X kg錘,y m距離,z%爆炸。由撞擊感度試驗儀進行多次試驗,測量數據。

⑶ 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質量不同的鐵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

(1) 鐵球具有相同的初始速度質量 (2)木塊被推出做功鐵球
(3)不能(4)不可行木塊會被推出同樣遠

⑷ 撞擊感度高的化工材料

摘要 金剛石、太硬了,氮化硅可以。

⑸ 撞擊感度的名詞介紹

在日常工業活動中,尤其是化學產品運輸過程中,為了避免意外的發生,撞擊感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只有確定了化學產品的撞擊感度,才可以確定產品的包裝,以確保在運輸過程中不會發生意外。因此,所有的新產品在運輸發貨之前,都應做好撞擊感度試驗,以確定化學產品的包裝。

⑹ 撞擊感度

當然0.3N/m的感度高,這兩個數據就象起爆與苦萎酸的感度比較

⑺ 沖擊程度名詞解釋

沖擊感度

科普中國 |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審閱專家杜強
沖擊感度是指固體推進劑及含能原材料在機械撞擊作用下,發生燃燒或爆炸的難易程度。又稱撞擊感度。

中文名
沖擊感度
外文名
impluse sensitivity
學科
航空工程
領域
航空航天
范圍
理論技術
快速
導航
用途

測定方法

表示方法

炸葯沖擊感度
簡介
沖擊感度是指固體推進劑及含能原材料在機械撞擊作用下,發生燃燒或爆炸的難易程度。又稱撞擊感度[1] 。
用途
劉於固體火箭推進劑而言,沖擊感度用以表徵其在裝葯工藝、吊裝運輸過程及導彈發射陣地環境中的安全性[1] 。
測定方法
沖擊感度一般採用落錘撞擊儀測定,試樣約為50mg,放置在專用沖擊裝置中兩個10 mm x 10mm擊柱之間,以一定質量(如2kg,5kg, 10kg)的重錘,從一定高度自由下落,直接撞擊[2] 擊柱端面。在此沖擊作用下,根據試樣的響聲、發火、發煙、氣味和擊柱表面上的痕跡,判斷是否產生燃燒和爆炸。
表示方法
沖擊感度有兩種表示方法,即50%爆炸撞擊能和爆炸百分數。50%爆炸撞擊能即試樣發生爆炸(或燃燒)概率為50%時,落錘的撞擊能,單位是J,為特性落高與撞擊力的乘積,特性落高(發生50%爆炸的落高)一般由升降法確定;爆炸百分數是指在一組(25發)試驗中,試樣發生爆炸(或燃燒)的百分數[2] 。
炸葯沖擊感度
炸葯沖擊感度測試方法採用的是落錘沖擊試驗,沖擊感度的數值表示方法有爆炸百分數法(標准法)、50%爆炸的特性落高法、100%爆炸的最小落高法及其它的表示方法[1] 。
參考資料
[1] 趙祖禮, 何喜濱, 劉水仙,等. 升降法測定炸葯的沖擊感度[J]. 火炸葯, 1982(4):15-18.
[2] 吉田忠雄, 田村昌三. 關於含能材料的撞擊與沖擊感度試驗的研究[J]. 爆破器材, 1990(5):30-35.

⑻ 雷酸汞的制備

雷酸汞的制備?
問:雷酸汞的製取方法與保存方法
最佳答案
①將汞溶於硝酸中,再與乙醇混合,發生反應而生成雷酸汞。
Hg(NO₃)₂+3C₂H₅OH→
Hg(CNO)₂↓+2CH₃CHO+5H₂O
②應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遠離明火、遠離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嚴禁撞擊、擠壓、摔、滾、摩擦。

①將汞溶於硝酸中,再與乙醇混合,發生反應而生成雷酸汞。Hg(NO?)?+3C?H?OH→ Hg(CNO)?↓+2CH?CHO+5H?O ②應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遠離明火、遠離熱源。

先用硝酸和汞反應制備硝酸汞,然後利用二價汞的氧化性加入乙醇(甲醇也可以)生成雷酸汞,注意溫度不能太高,否則會發生劇烈的爆炸~

硝酸銀加乙醇2AgNO3 2C2H3OH 4HNO3==2AgONC 2NO2 2NO 8H2O 2CO2 雷酸汞是子彈底火和雷管原料,輕微撞擊就會引爆,雷酸銀也差不多~ 加之銀離子和雷酸根都。

碳化鈣可以製取乙炔。實驗室制乙炔用飽和食鹽水和電石反應:CaC2+2H2O→C2H2↑+Ca(OH)2 。實驗室中常用電石跟水反應製取乙炔,電石中因含有少量鈣的硫化物和。

化工店買的固體硝酸汞,如何配置成溶液?我試著加入了無水乙醇,結果它們。

溶於硝酸,你是想制備雷酸汞吧,就要配置硝酸汞的硝酸溶液。

但不敢確定,高鐵酸鈉是如何製取的?我知道有三種請問各位,有電解法等。

首先給你糾正一下 這個物質是叫做高鐵酸鈉 因為fe的價態是+6 製取方法有以下4種 電解法制備 怎樣以鐵為工作電極,通過電解naoh溶液(12.0mol·l^-1)制備高鐵酸鈉,在體。

怎麼樣如何配置硝酸汞請大家告訴怎麼 我啊非常謝換大燈多少錢謝~

買些AgNO3,再氣勢磅礴的意思買些Hg.把Hg放進如何AgNO3里,Hg可以把Ag置換出來如果,就配置成功了.不過AgNO3很貴的.

哪位兄台能告訴我有關雷酸的生成以及水解的具體過程的機理分析不勝感激~~。

分子式: HONC(H-O-N=C)CAS號:性質:雷酸與氰酸(HOCN,H-O-C≡N)和異氰酸。

可由雷酸汞鹽用強酸處理製得。雷酸汞鹽及銀鹽極不穩定,易爆炸。雷酸汞(雷。

⑼ 什麼叫炸葯

炸葯(Explosive material),能在極短時間內劇烈燃燒(即爆炸)的物質,是在一定的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由自身能量發生爆炸的物質。一般情況下,炸葯的化學及物理性質穩定,但不論環境是否密封,葯量多少,甚至在外界零供氧的情況下,只要有較強的能量(起爆葯提供)激發,炸葯就會對外界進行穩定的爆轟式作功。炸葯爆炸時,能釋放出大量的熱能並產生高溫高壓氣體,對周圍物質起破壞、拋擲、壓縮等作用。

炸葯就是可以非常快速地燃燒或分解的物質,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氣體。典型的炸葯包

炸葯

含爆炸物、某種引爆裝置,通常還有某種外殼。被雷管的熱量或沖擊能量觸發後,爆炸物就會進行快速化學反應,即燃燒或分解。

在化學反應中,化合物分解產生多種氣體。在反應物(原始化學化合物)的各個不同原子之間,以化學鍵形式儲存著大量能量。化合物分子分解時,生成物(產生的氣體)可能利用其中的一些能量(而不是全部能量)形成新鍵。大多數「剩餘」的能量會形成高溫熱量。 集中的氣體在極大壓力下快速膨脹。熱量會加快各個氣體粒子的運動速度,使得壓力更高。在高能炸葯中,氣體壓力很大,足以破壞建築,致人傷亡。如果氣體膨脹速度比音速快,就會產生強大的沖擊波。這種壓力還能促使固體碎片高速沖出,以巨大的力量打擊人或建築。[1]

發明

編輯

炸葯源於我國。至遲在唐代,我國已發明火葯(黑色炸葯),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炸葯。宋代,黑色炸葯已被用於戰爭,它需要明火點燃,爆炸效力也不大。1831年,英國人比克福德發明了安全導火索,為炸葯的應用創造了方便。威力較大的黃色炸葯源於瑞典。由瑞典化學家、工程師和實業家諾貝爾發明。1846年,義大利人索布雷羅合成硝化甘油,這是一種爆炸力很強的液體炸葯,但使用極不安全。1859年後,諾貝爾父子對硝化甘油進行了大量研究工作,用「溫熱法」降服了硝化甘油,於1862年建廠生產。但炸葯投產不久,工廠發生爆炸,父親受了重傷,弟弟被炸死。政府禁止重建這座工廠。諾貝爾為尋求減少搬動硝化甘油時發生危險的方法,只好在湖面上一支駁船上進行實驗。一次,他偶然發現,硝化甘油可被乾燥的硅藻土所吸附;這種混合物可安全運輸。1865年,他發明雷汞雷管,與安全導火索合用,成為硝化甘油炸葯等高級炸葯的可靠引爆手段。經過不懈地努力,他終於研製成功運輸安全,性能可靠的黃色炸葯,硅藻土炸葯。隨後,又研製成功一種威力更大的同一類型的炸葯爆炸膠。約10年後,他又研製出最早的硝化甘油無煙火葯彈道炸葯。此後,各國的科學家們對更高級的炸葯的研製從未間斷,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炸葯的用途越來越廣闊。

歷史發展

編輯

苦味酸──1771年由英國的P·沃爾夫首先合成。它是一種黃色結晶體,最初是作為黃色染料使用,1885年法國用它填炮彈之後,才在軍事上得到應用。苦味酸是一種猛炸葯,在19世紀末使用非常廣泛。

雷汞──1779年由英國化學家E·霍 華德發明。雷汞是一種起爆葯,它用於配製火帽擊發葯和針刺葯,也可用於裝填爆破用的雷管。

硝化纖維(硝化棉)──1838年T·J·佩盧茲首先發現棉花浸於硝酸後可爆炸。1845年德國化學家C·F·舍恩拜發明出硝化纖維。1860年,普魯士軍隊的少校E·鄶爾茨用硝化纖維製成槍、炮彈的發射葯。

硝化甘油──1846年義大利化學家A·索布雷首次製成。硝化甘油是一種烈性液體炸葯,輕微震動即會稱列爆炸,危險性大,不宜生產。1859年之後,瑞典的A·B·諾貝爾和他的父親及弟弟共同研究硝化甘油的安全生產方法,終於在1862年用 「溫熱法」降服了硝化甘油,使之能夠比較安全地成批生產。

梯恩梯(TNT)──1863年由J·威爾勃蘭德發明。是一種威力很強而又相當安全的炸葯,即使被子彈擊穿一般也不會燃燒和起爆。它在20世紀初開始廣泛用於裝填各種彈葯和進行爆炸,逐漸取代了苦味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梯恩梯一直是綜合性能最好的炸葯,被稱為 「炸葯之王」。

達納炸葯──1866年由A·B·諾貝爾發明。19世紀60年代,諾貝爾在法國繼續進行炸葯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受重傷。法國政府禁止其在陸地上進行試驗。他只好租了一條駁船,在馬拉倫湖上尋起了新的實驗室。一次試驗中,一隻裝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來減少震動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諾貝爾意外地發現,硝化甘油與硅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葯威力不減,而且生產、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後來,他用木漿代替了奎土,製成了新的烈性炸葯──達納炸葯, 「達納」一詞源於希臘文 「威力」。1872年,諾貝爾又製得一種樹膠樣的膠質炸葯──膠質達納炸葯,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雙基炸葯。

無煙火葯──1884年由法國化學家、工程師P·維埃利最先發明。1845年由舍恩拜因發明的硝化纖維很不安定,曾多次發生火葯庫爆炸事故。維埃利將其研製成膠質,再壓成片狀,切條乾燥硬化,便製成了第一種無煙火葯。這一發明具有極重要的意義。無煙火葯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或只發少量煙霧,卻可使發射彈丸的射程,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均有誕生提供了彈葯方面的條件。馬克沁發明的重機槍,正是由於使用了無煙火葯,才得以具備實用價值。

1887年,諾貝爾用也製成了類似的無煙火葯。他還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 「特種達納炸葯」,又稱 「特強黃色火葯」。諾貝爾的眾多發明,使他無愧於 「現代炸葯之父」的贊譽。

黑索今──1899年由德國人亨寧發明的。在原子彈出現以前,它是威力最大的炸葯,又被稱為 「旋風炸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曾取代了梯恩梯的 「炸葯之王」的寶座。

C4——全稱為C4塑膠炸葯,簡稱C4,名稱由來是每個單分子結構里有4個碳,是一種高效的易爆炸葯,如果外邊附上黏著性材料,就可以像口香糖那樣牢牢地黏附在上面,因此被稱為殘酷"口香糖"。C4塑膠炸葯原產捷克,現在美國也是主要生產國。這種炸葯能輕易躲過X光安全檢查,這一點是恐怖分子喜歡使用的原因。未經特定嗅識訓練的警犬也難以識別它。正是由於C4的這些性質,所以它一般都是各國軍隊使用的,普通民間難以得到。

原理

編輯

炸葯的爆炸通過一定的外界激發沖量的作用,爆轟是炸葯中化學反應區的傳播速度大於炸葯中聲速時的爆炸現象,是炸葯典型的能量釋放形式。爆炸實際上分兩個階段。大部分破壞是最初的膨脹造成的。它還會在爆炸源周圍製造一個壓力很低的區域,氣體快速向外移動,從而將大部分氣體從爆炸 「中心」向外吸。向外沖擊之後,氣體涌回到部分真空的中心地帶,形成第二個破壞力較小的內向能量波。由於炸葯爆炸時化學反應速度非常快,在瞬間形成高溫高壓氣體。以極高的功率(每千克炸葯爆轟瞬間輸出功率可達5×10千瓦)對外界作功,使周圍介質受到強烈的沖擊、壓縮而變形或碎裂。

炸葯由於能對周圍介質作猛烈的破壞功,往往又被稱為猛炸葯。常用的猛炸葯按組成可分為單體炸葯和混合炸葯2類。還有一類感度很高的炸葯,從燃燒轉變為爆轟的時間極短,通常不直接用於作破壞功,而是用於引燃或引爆其他火炸葯,稱為起爆葯。

炸葯爆炸是一種化學反應,反應過程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1、反應過程為放熱性;

2、反應高速進行並能自行傳播;

3、反應過程中生成大量氣體產物。

反應過程的放熱性為爆炸反應的必要條件。只有放熱反應才能使反應自行延續,才能使反應具有爆炸性。只靠外界供給熱量以維持其反應的物質是不可能發生爆炸的。爆炸反應過程中,單位質量炸葯在一定條件下(例如在某一裝葯密度下)所放出的熱量稱為爆熱。

爆炸反應的一個突出點是反應的高速性,許多普通化學反應放出的熱量雖比炸葯放出的熱量多,但反應過程進行緩慢,而爆炸反應在十萬分之幾秒至百分之幾秒內完成,比一般化學反應快千萬倍。由於反應的高速性,反應所產生的熱量在極短的瞬間來不及擴散,形成的高溫高壓氣體產物,使炸葯具有很大的功率。反之,如果反應進行緩慢,生成的熱和氣體逐漸擴散到周圍介質中,就形不成爆炸。爆炸過程進行的速度,一般指爆轟波在炸葯中傳播的速度,這個速度稱為炸葯的爆速。

爆炸反應過程必然產生大量氣體。炸葯爆炸時產生氣體體積為爆炸前體積的數百至數千倍。在爆炸的瞬間大量氣體被強烈地壓縮在近乎原有的體積之內,因而產生數十萬個大氣壓的高壓,再加上反應的放熱性,高溫高壓氣體迅速對周圍介質膨脹作功,這就造成了炸葯所具有的功率。因而炸葯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能夠發生快速的化學反應,並生成大量的熱和氣體產物的物質。 火工品則是裝有炸葯的小型元件或裝置,受一定的初始沖能(如熱、機械、電和光等沖能)作用即可燃燒或爆炸,以產生預期的功能。常見的火工品有雷管、導火索、導爆索、火帽、底火等。

物理數據

編輯

炸葯的爆炸性能主要由爆熱、爆容、爆速和爆壓表示。

爆熱

是在一定的條件下 ,單位質量炸葯爆炸時放出的熱量,決定於炸葯的元素組成、化學結構以及爆炸反應條件。可以用熱化學的方法計算,也可以實測。

爆容

是單位質量炸葯爆炸時產生的氣體量(用標准狀態下的容積表示),一般為0.7~1.0米/千克。

爆速

是爆轟波(伴隨化學反應的沖擊波)在炸葯中的傳播速度。炸葯在一定裝葯密度下的爆速可以精確測定。現有炸葯的爆速一般在1000~8500米/秒,很少有超過9000米/秒以上的。

爆壓

是指炸葯爆炸時爆轟波陣面的壓力,可用實驗方法間接測定,其值一般在10~40吉帕。

性能

編輯

炸葯的爆炸性能主要有感度、威力、猛度、殉爆、安定性等。

感度

炸葯的感度是指炸葯在外界能量(如熱能、電能、光能、機械能及爆能等)的作用下發生爆炸變化的難易程度,是衡量爆炸穩定性大小的一個重要標志。通常以引起爆炸變化的最小外界能量來表示,這個最小的外界能量習慣上稱為引爆沖能。很顯然,所需的引爆沖能越小,其感度越高;反之則越低。影響炸葯的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溫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炸葯的各種感度指標都升高。

2、密度。隨著炸葯密度的增大,其感度通常是降低的。

3、雜質。它對炸葯的感度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雜質有不同的影響。一般說來,固體雜質,特別是硬度大、有尖棱和高熔點的雜質,如砂子、玻璃屑和某些金屬粉末等,能增加炸葯的感度。

威力

威力是指炸葯爆炸時做功的能力,亦即對周圍介質的破壞能力。爆炸產生的熱量越大,氣態產物生成物越多,爆溫越高,其威力也就越大。

猛度

猛度是炸葯在爆炸後爆轟產物對周圍物體破壞的猛烈程度,用來衡量炸葯的局部破壞能力。猛度越大,則表示該炸葯對周圍介質的粉碎破壞程度越大。

殉爆

殉爆是指當一個炸葯葯包爆炸時,可以使位於一定距離處,與其沒有什麼聯系的另一個炸葯葯包也發生爆炸的現象。起始爆炸的葯包稱為主發葯包,受它爆炸影響而爆炸的葯包稱為被發葯包。因主發葯包爆炸而能引起被發葯包爆炸的最大距離,稱為殉爆距離。引起殉爆的主要原因是主發葯包爆炸而引起的沖擊波的傳播作用。離葯包的爆炸點越近,沖擊波的強度越高;反之,則沖擊波的強度越弱。

安定性

安定性是指炸葯在一定儲存期間內不改變其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爆炸性質的能力。

分類

編輯

(一)按照炸葯的用途分類,可以將炸葯分為起爆葯、猛炸葯和發射葯幾大類。

(二)按照炸葯組成的化學成份分類,可以將炸葯分為單一化學成分的單質炸葯和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混合炸葯兩大類。爆破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是猛炸葯,尤其混合猛炸葯,起爆器材中使用的是起爆葯和高威力的單質猛炸葯。

(三)按使用條件分類,可以將工業炸葯分為三類。

第一類,准許在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葯,包括有沼氣和礦塵爆炸危險的作業面。

第二類,准許在地下和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葯,但不包括有沼氣和礦塵爆炸危險的作業面。

第三類,只准許在露天爆破工程中使用的炸葯。

第一類屬於安全炸葯,又叫做煤礦許用炸葯。第二類和第三類屬於非安全炸葯。第一類和第二類炸葯每千克炸葯爆炸時所產生的有毒氣體不能超過安全規程所允許的量。同時,第一類炸葯爆炸時還必須保證不會引起瓦斯或礦塵爆炸。

危害

編輯

危害大致有以下三個方面:

1)爆炸瞬間產生的高溫火焰,可引燃周圍可燃物而釀成火災。

2)爆炸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所形成的空氣沖擊波,可造成對周圍的破壞,嚴重的可摧毀整個建築物及設備,也可破壞鄰近建築物,甚至離爆炸點很遠的建築物也會受到損壞並造成人員傷亡。

3)爆炸時產生的爆炸飛散物,向四周散射,造成人員傷亡和建築物的破壞,當爆炸葯量較大時,飛散物有很高的初速,對鄰近爆炸點的人員和建築物危害很大,有的飛散物可拋射很遠,對遠離爆炸點的人員和建築物也可造成傷亡和破壞。

爆炸危害中以空氣沖擊波波及范圍最大,飛散物危害次之,但當小於某個距離時,則又有可能以飛散物危害為主。

在沖擊波不同超壓下預計人員受到的傷害

在沖擊波的直接作用下和在建築物碎片的撞擊下,未作抗爆加強的建築物內將有人員死亡在沖擊波的直接作用下,建築物倒塌或移動,在未作抗爆加強的建築物內人員將會受到嚴重傷害或死亡人被沖倒,以及被建築物碎片撞擊,在未作抗爆加強的建築物內的人員將會受到嚴重傷害或死亡在破片、碎片、燃燒的木頭或其他物體的撞擊下,人員受到嚴重傷害或可能死亡,耳鼓膜破裂的概率為10%人員可能暫時失去聽力或聽力受到損害,但不發生直接沖擊波作用下的死亡或嚴重傷害不會有死亡和嚴重傷害,但可能由玻璃破壞和建築物碎片引起輕微傷害

用途

編輯

炸葯因其具有成本低廉、節省人力,並能加快工程建設的優點,和在特殊環境下作功的特性,因而已愈來愈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部門。在礦山開采方面,利用炸葯進行大規模爆破,來開採金屬礦和露天煤礦;利用聚能射流效應裝填炸葯的石油射孔彈,可用於石油開采;在地質勘探方面,用炸葯製成的震源葯柱用於地震探礦;在機械製造工業,炸葯用於爆炸成型,切割金屬、爆炸焊接等工藝;在水利電力工程,炸葯用於修築水壩、疏通河道、平整土地;鐵路、公路建設中,炸葯用於劈山開路,開鑿隧道、峒室等;炸葯還大量用於開采各種石料。

炸葯在軍事上可用作炮彈、航空炸彈、導彈、地雷、魚雷、手榴彈等彈葯的爆炸裝葯,也可用於核彈的引爆裝置和軍事爆破。在工業上廣泛應用於采礦、築路、興修水利、工程爆破、金屬加工等,還廣泛應用於地震探查等科學技術領域。

與撞擊感度實驗裝置改進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閥門脫口怎麼辦 瀏覽:449
汽車製冷機啟動沒有反應什麼故障 瀏覽:623
bestdon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瀏覽:94
清河市五金機電城 瀏覽:544
電解水簡宜實驗裝置 瀏覽:949
手提式不銹鋼工具箱 瀏覽:151
完美者pe工具箱 瀏覽:786
全自動機械手錶如何調 瀏覽:505
儀表盤出現亂碼是什麼情況 瀏覽:24
東風360半軸軸承怎麼換 瀏覽:989
機床鉸孔怎麼絞 瀏覽:60
ppr水管閥門生銹怎麼擰的開 瀏覽:706
盒子裝置實驗拉繩子 瀏覽:108
自來水水表前閥門壞了怎麼辦 瀏覽:975
暖氣進水調節閥門漏水 瀏覽:14
老人機qq設備鎖怎麼解決方案 瀏覽:937
軸承怎麼看承重 瀏覽:37
合肥單櫃製冷是什麼 瀏覽:995
酒店空調不製冷什麼原因 瀏覽:654
手機輸出設備有哪些 瀏覽:67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