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單片機倒計時裝置設計目的

單片機倒計時裝置設計目的

發布時間:2022-07-12 08:50:15

① 基於51單片機的LED數字倒計時器設計

#include<reg51.h>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ucharcodeled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40};//0-9
unsignedcharsec=0,min=0,hour=24,scanled;
unsignedcharkey,mode,time;
unsignedchardisdat[8];
unsignedcharalarm[3]={23,59,0},dly;
sbitkeyhu=P1^0;
sbitkeyhd=P1^1;
sbitkeymu=P1^2;
sbitkeymd=P1^3;
sbitkeysu=P1^4;
sbitkeysd=P1^5;
sbitkeyst=P1^6;
sbitfmq=P3^0;
bitflag=0;


voiddelay(unsignedintx)
{
unsignedinti,j;
for(i=0;i<x;i++)
for(j=0;j<120;j++);
}
voiddischg()
{
disdat[0]=sec%10;
disdat[1]=sec/10;

disdat[2]=min%10;
disdat[3]=min/10;

disdat[4]=hour%10;
disdat[5]=hour/10;
}
voidt0isr()interrupt1 //秒計時
{
TH0=0x3c;
TL0=0xb0;
time++;
switch(mode)
{
case0:
if(time==20)
{
time=0;
sec++;
if(sec>59)
{
sec=0;
min++;
if(min>59)
{
min=0;
hour++;
if(hour>23)hour=0;
}
}
}
break;
case1:
if(time==20)
{
time=0;
if(sec>0&&flag==0)sec--;
elseif(min>0&&flag==0){sec=59;min--;}
elseif(hour>0&&flag==0){sec=59;min=59;hour--;}

if((hour==alarm[0])&&(min==alarm[1])&&(sec==alarm[2])){fmq=1;flag=1;dly++;}
}
break;
}
if(dly>=2){fmq=0;flag=0;TR0=0;dly=0;}
dischg();
}
voidt1isr()interrupt3 //顯示
{
TH1=0xec;
TL1=0x78;
switch(scanled)
{
case0:
P2=0x20;
P0=~ledtab[disdat[5]];
break;
case1:
P2=0x10;
P0=~ledtab[disdat[4]]&0x7f;
break;
case2:
P2=0x08;
P0=~ledtab[disdat[3]];
break;
case3:
P2=0x04;
P0=~ledtab[disdat[2]]&0x7f;
break;
case4:
P2=0x02;
P0=~ledtab[disdat[1]];
break;
case5:
P2=0x01;
P0=~ledtab[disdat[0]];
break;
default:break;
}
scanled++;
scanled%=6;
}
main()
{
TMOD=0x11;
TH0=0x3c;
TL0=0xb0;
TH1=0xec;
TL1=0x78;
TR1=1;
TR0=0;
ET0=1;
ET1=1;
EA=1;
fmq=0;
scanled=0;
time=0;
mode=1;
dischg();
while(1)
{
if(keyhu==0)
{
while(keyhu==0);
TR0=0;
hour++;
hour%=24;
}
if(keyhd==0)
{
while(keyhd==0);
TR0=0;
if(hour>0)hour--;
if(hour==0)hour=23;

}
if(keymu==0)
{
while(keymu==0);
TR0=0;
min++;
min%=60;
}
if(keymd==0)
{
while(keymd==0);
TR0=0;
if(min>0)min--;
if(min==0)min=59;
}
if(keysu==0)
{
while(keysu==0);
TR0=0;
sec++;
sec%=60;
}
if(keysd==0)
{
while(keysd==0);
TR0=0;
if(sec>0)sec--;
if(sec==0)sec=59;
}
if(keyst==0)
{
while(keyst==0);
TR0=~TR0;
}
dischg();
}
}

② 什麼叫單片機採用單片機的目的與意義單片機課設的目的與意義

單片機是一種集成在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時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計算機系統。
採用單片機可以完成很多功能,現在很多電子產品都要用到單片機。
因為單片機這么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單純學習課本不能掌握這門知識,經過課程設計,你的硬體設計能力和編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③ 用單片機設計一個電子時鍾倒計時提醒器

8155
pa0-7
接led
a-h
8155
pb0-7
接顯示小燈
(顯示秒功能計數)
89c51p2.0-2.3
接x1-x4
(鍵盤控制功能)
89c51p1.6
1.7
接8155cs端和
i/0-m端
8155
pc0
pc1
接y1
y2
然後設計匯編程序
有主程序
顯示子程序
小時、分、秒子程序
鬧鍾、鍵盤子程序等。

④ 如何用單片機做一個簡單的倒計時器

51單片機實現數碼管99秒倒計時,其實很簡單,就是使用定時器中斷來實現。目的就是學習怎樣用單片機實現倒計時,從而實現一些延時控制類的東西,99秒只是一個例子,你完全可以做出任意倒計時如10秒倒計時程序。定時器定時時間計算公式:初值X=M(最大計時)-計數值。
初值,換算成十六進制,高位給TH0,低位給TL0,如果用定時器0的話。
M(最大計時)如果是16位的,就是2的16次方,最大定時,65535 微秒,實現1秒定時,可以通過定時10毫秒,然後100次改變一次秒值即可。10*100毫秒=1S
計數值:你要定時多長時間,如果定時1毫秒,就是1000微秒,(單位為微秒),如果定時10毫秒,就是10000(微秒),當然,最大定時被定時器本身位數限制了,最大2的16次方(16位定時計數器),只能定時65.535毫秒。定時1S當然不可能1S定時器中斷。
下面為實現99秒倒計時C語言源程序
/*了解定時器,這樣的話,就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實驗了,如定時炸彈~~,10秒後打開關閉繼電器*/
/*數碼管,12M晶振*/
#include <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p11=P1^1; //連的是繼電器。。
code unsigned char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shiwei;
uchar gewei;
void delay(unsigned int cnt)
{
while(--cnt);
}
void main()
{
TMOD|=0x01; /*定時器0 16位定時器 X=65535-10000(10毫秒)=55535=D8F0(十六進制)定時10ms
*/
TH0=0xd8;
TL0=0xf0;
IE=0x82; //這里是中斷優先順序控制EA=1(開總中斷),ET0=1(定時器0允許中斷),這里用定時器0來定時
TR0=1; //開定時器0
while(1)
{
P0=shiwei; //99的十位
P2=0; //99的個位,
delay(300); //動態掃描數碼管延時
P0=gewei;
P2=1;
delay(300);
}
}
void tim(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定時器0中斷
{
static uchar second=99,count; //99隻是一個數,可以任意改,因為這里只學習怎樣實現倒計時
TH0=0xd8; //定時10毫秒
TL0=0xf0;
count++;
if(count==100) //10毫秒定時,10*100=1000(毫秒)=1秒
{
count=0;
second--;
if(second==0)
{
p11=0; //這里讓繼電器動作,當然動作之後,要復位才能等下次倒定時再動作。
second=99; //回到99再循環來,當然,可以做其他的控制,
}
shiwei=tab[second/10]; //數碼管10位
gewei=tab[second%10]; //數碼管個位
}

⑤ 利用單片機設計實現一個60秒倒計時顯示裝置,並且計時到後發出報警聲音。

#include<reg52.h>
sbitbz=P3^1;
unsignedchara[10]={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d8,0x80,0x90};
unsignedcharn,time=60;
main()
{
P1=a[0];
P2=a[6];
TMOD=0X01;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EA=1;
ET0=1;
TR0=1;
while(1);
}
timer0()interrupt1
{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256;
if(time!=0)
{
n++;
if(n==100)
{
n=0;
time--;
P1=a[time%10];
P2=a[time/10];
}
}
elsebz=~bz;
}

⑥ 30秒倒計時器課程設計

【摘 要】籃球比賽30秒鍾規則規定:進攻球隊在場上控球時必須在30秒鍾內投籃出手(NBA比賽為24秒,全美大學體育聯合會比賽中為35秒),因此在比賽時裁判既要看比賽又要看秒錶計時,而本文介紹的30秒倒計時器可以解決此問題。

【關鍵詞】AT89C51單片機、30秒倒計時器、LED

30秒倒計時器的設計和製作有很多方法,本文介紹的30秒倒計時器以AT89C51單片機作為控制單元,採用兩個數碼管顯示時間,用三個按鍵分別控制計時器的計時開始、復位和暫停。倒計時器初始狀態顯示「30」,當裁判員按下計時鍵,30秒倒計時開始,當計時器時間減到0時,計時器發出聲光報警,提示裁判計時時間已到。

一、電路設計

30秒倒計時器的電路主要由電源電路、單片機最小系統、按鍵輸入、顯示驅動電路、報警電路組成,30秒倒計時器控制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30秒倒計時器電路原理圖

1、按鍵輸入

「30秒倒計時器」採用了三個按鍵來完成計數器的啟動計數、復位、暫停/繼續計數等功能。

(1)K1鍵:啟動按鈕(P3.2)。

按下K1鍵,計數器倒計時開始,數碼管顯示數字從30開始每秒遞減計數,當遞減到到零時,報警電路發出聲、光報警信號。當計數器處於暫停狀態時按下K1鍵將回到計時狀態。

(2)K2鍵:復位按鈕(P3.3)。

按下K2鍵,不管計數器工作於什麼狀態,計數器立即復位到預置值 「30」 ,在報警狀態時按下K2鍵還可取消報警。

(3)K3鍵:暫停/計時切換按鈕(P3.4)。

當計數器處於計時狀態時按下該鍵計數器暫停計時,數碼管顯示數字保持不變;當計數器處於暫停狀態按下該鍵計數器將回到計時狀態;初始狀態時該鍵無效。

2、顯示驅動電路

「30秒倒計時器」用兩個共陽數碼管來顯示時間,數碼管顯示方式為動態顯示。顯示驅動電路中,數碼管的段碼引腳通過470歐的電阻接到單片機的P1口,兩個片選引腳各通過一個9012連接到正5V電源,由P3.0和P3.1控制。

4、報警電路

計時時間減到0,顯示數碼管顯示「00」時,發光二極體D1由P3.5控制發出光報警,同時蜂鳴器由P3.7控制發出聲報警。

二、軟體編程思路

1、全局變數

「30秒倒計時器」動作流程主要受三個全局變數控制。首先是bit變數「act」,當「act」為「1」時倒計時開始,為「0」時倒計時停止,「act」初值為「0」,可以由按鈕操作將其置「1」或清「0」。第二個全局變數是char變數「time」,存放倒計時的時間,當倒計時時間為0時,發出聲光報警。變數「time」的初值為30,定時中斷服務程序在「act」為1時,每1s對其進行減1操作,減到0時保持為0,按下「復位鍵」可將「time」復位為30。第三個全局變數是int變數「t」,記錄響應定時中斷0的次數。根據初始化定義,定時器0以方式1工作,每1ms發出一次中斷請求。控製程序只開放了定時器0中斷,因此不會有比定時器0中斷更高級的中斷被允許,所以每次請求都會立刻被響應。響應後在中斷服務程序中將全局變數「t」加1記錄響應中斷次數,每響應1000次即為1秒鍾。變數「t」初值為0,在中斷服務程序中加1,當「t」為2000時由中斷服務程序清0。在按鍵驅動程序中,按下啟動鍵、復位鍵、暫停/啟動鍵時將「t」清0,目的是從0ms開始計時。

2、控制流程

主程序主要用來檢測全局變數「time」當「time」為0時發出「聲光報警」。按鍵驅動、顯示驅動和「time」操作都在定時器0中斷服務程序中進行。其控制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控制流程圖

三、軟體程序設計

1、數碼管驅動程序

到計時器的兩個數碼管以動態顯示的方式顯示計時時間「time」(全局變數),LED1顯示「time」的十位,LED2顯示「time」的個位。

(1)定義段碼數據口和片選信號

根據實際電路,在C51中定義段碼的數據口為P1,兩個片選信號為P3.0和P3.1。定義如下:

#define an P1

sbit wei1=P3^0;

sbit wei2=P3^1;

(2)定義字形碼

LED顯示數字0~9以及全滅的字形碼表格放在數組zixing[]中。字形碼是固定的表格,定義時加上關鍵字「code」 表示該表格存放在程序存儲器中。

unsigned char code zixing[]=

{

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

(3)定義數碼管LED1和LED2的顯示變數

為了增加驅動程序的可移植性,筆者為數碼管LED1和LED2定義了顯示變數。顯示變數就是本驅動程序的對外介面,外部程序只要改變顯示變數的值就可改變數碼管顯示的數值。定義方式如下:

unsigned char led_str[2]={10,10};

led_str[0]直接對應數碼管LED1, led_str[1]直接對應數碼管LED2。本項目中由專門的子程序將全局變數time計算拆分成led_str[0]和led_str[1]。

void js()

{

led_str[1]=time/10%10;

led_str[0]=time%10;

}

(4)數碼管驅動程序

數碼管驅動程序「void chushi(char i)」在定時中斷服務程序中被調用執行。根據初始化程序的定義,定時中斷服務程序每1ms被執行一次。定時中斷服務程序中運用全局變數「t」記錄進入該服務程序的次數,「t」計滿2000由定時中斷服務程序清零。

數碼管驅動程序的參數「char i」是用來確定當前點亮的是LED1還是LED2,當參數為「0」時點亮LED1,參數為「1」時點亮LED2。如果我們希望偶數次進入定時中斷服務程序時點亮LED1,奇數次進入定時中斷服務程序時點亮LED2,我們可以用程序調用語句「chushi(t%2);」輕松實現。

進入數碼管驅動程序後首先調用子函數js(),計算當前的led_str[0]和led_str[1]。接下來將兩個數碼管全部熄滅以防止余暉的出現。最後點亮需要點亮的數碼管並送出字型碼。驅動程序代碼如下:

void chushi(char i)

{

js(); //計算顯示變數

an=0xff; //去余暉

wei1=i; wei2=!i; //確定片選

an=zixing[led_str[i]]; //送字型碼

}

2、按鍵驅動程序

按鍵驅動程序分為按鍵識別和按鍵功能執行兩部分。按鍵功能執行可在按鍵按下時或按鍵抬起後執行,文中將其設計在按鍵抬起後執行。

(1)定義按鍵I/O地址

根據實際電路,三個按鍵(啟動鍵、復位鍵、暫停/啟動鍵)分別接在P3口的P3.2,P3.3和P3.4三個引腳上。為了取鍵值方便還將P3口定義為「iokey」,程序中可作定義如下:

#define iokey P3

sbit key1=P3^2;

sbit key2=P3^3;

sbit key3=P3^4;

(2)按鍵驅動流程

按鍵識別的通用流程為:I/O口寫「1」→判斷有無鍵按下→延時去抖→確定鍵值→等待按鍵抬起→執行按鍵功能。按鍵驅動程序中定義了兩個靜態變數「ts」 和「kv」,分別用來延時去抖和存放鍵值。

(3)延時去抖

靜態變數「ts」用來延時去抖。按鍵驅動程序在定時中斷服務程序中每1ms被執行一遍,每檢測到有鍵按下「ts」加1,檢測到無鍵按下「ts」清0。按鍵連續按下20ms,則連續20次執行按鍵驅動程序時都檢測到有鍵按下,此時靜態變數「ts」累加到20,可確認按鍵按下有效。

為防止按鍵一直按著不放而使「ts」累加到溢出,確認有鍵按下後可使「ts」的值保持為20,或大於20的某一個值如21。

(4)取鍵值

確認有鍵按下後即可通過讀取按鍵的I/O口狀態來得到鍵值。為讀取P3.2、P3.3和P3.4引腳狀態,屏蔽P3口其他引腳的影響,可將讀取後的數值按位或上11100011B(0xE3)再送給靜態變數「kv」。

靜態變數「kv」存放按鍵的鍵值,無鍵按下或按鍵抬起後kv的值為0。按下啟動鍵key1時kv=11111011B(0xFB),按下復位鍵key2時kv=11110111B(0xF7),按下暫停/啟動鍵key3時kv=11101111B(0xEF)。

(5)執行按鍵功能

按鍵抬起後第一次執行按鍵驅動程序時,靜態變數「kv」任保持著按鍵按下時最後得到的鍵值,以該鍵值作為參數調用按鍵執行程序「actkey(kv);」即可執行按鍵功能。調用後kv值立刻清0,確保按一次鍵執行一次按鍵功能。驅動程序代碼如下:

void key()

{

static unsigned char kv=0;

static unsigned char ts=0;

key1=1;key2=1;key3=1;

if(!(key1&key2&key3))

{

ts++;

if(ts>=20)ts=20; //有鍵按下

if(ts==20)

kv=iokey|0xe3; //取鍵值

}

else

{ //無鍵按下或按鍵已抬起

actkey(kv);

ts=0;

kv=0;

}

}

函數actkey(kv)用來根據鍵值「kv」執行相應操作。當「kv」等於0xFB時代表啟動鍵key1按下,函數actkey(kv)將全局變數act賦值為「1」。當「kv」等於0xF7時代表復位鍵key2按下,函數actkey(kv)將全局變數「time」復位為「30」。當「kv」等於0xEF時代表暫停/啟動鍵按下,函數actkey(kv)將全局變數act取反。每按一個按鈕都有將全局變數「t」清0的操作,目的是每當復位、或啟動計時時,進入定時中斷的次數都從0開始計算,否則會出現第1秒計時不準確的現象。程序代碼如下:

void actkey(unsigned char k)

{

switch(k)

{

case 0xfb:act=1;t=0;break;

case 0xf7:time=30;t=0; break;

case 0xef:act=~act;t=0; break;

}

}

四、結束語

本文在編程過程中以面向對象的編程思路封裝了兩個LED數碼管和三個獨立按鍵。當其驅動程序在定時中斷服務程序中被調用,編程者只要操作其介面:數組「led_str[2]」和函數「actkey(unsigned char k)」,無需直接對硬體進行編程即可改變功能,增強了軟體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⑦ 單片機課程設計的目的

1.熟練掌握C51系統模擬開發系統的應用。
2.加強單片機的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單片機的軟體編程和調試能力,為以後的學習和開發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3.掌握的液晶的工作原理以及應用設計。能夠對液晶晶元進行編程。
4.掌握小系統開發設計的流程以及設計思路。

⑧ 51單片機做一個倒計時,在程序運行過程中也需要可以調節時間,這種模式的設計思路

倒計時用定時器做
程序運行中,要修改定時器的數值就修改定時器的TH0 ,TL0;

#include <reg51.h>

void InitTimer0(void)
{
TMOD = 0x05;
TH0 = 0xD8;
TL0 = 0xF0;//定時100ms
EA = 1;
ET0 = 1;
TR0 = 1;
}

void main(void)
{
InitTimer0();
while(1)
{
//根據你的要求,在這里重新設置定時的時間
if(a==1)//假設滿足a==1需要修改新的時間為 10ms
{
TH0 = 0xDC;
TL0 = 0x00;
}
}
}

void Timer0Interrupt(void) interrupt 1
{
TH0 = 0x0D8;
TL0 = 0x0F0;
//定時到了執行的代碼在這里寫
}

這個代碼
TH0 TL0是根據晶振是11.0592計算出來的,這里只是給出一個實現的思路。
首次回答,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單片機倒計時裝置設計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閥門脫口怎麼辦 瀏覽:449
汽車製冷機啟動沒有反應什麼故障 瀏覽:623
bestdon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瀏覽:94
清河市五金機電城 瀏覽:544
電解水簡宜實驗裝置 瀏覽:949
手提式不銹鋼工具箱 瀏覽:151
完美者pe工具箱 瀏覽:786
全自動機械手錶如何調 瀏覽:505
儀表盤出現亂碼是什麼情況 瀏覽:24
東風360半軸軸承怎麼換 瀏覽:989
機床鉸孔怎麼絞 瀏覽:60
ppr水管閥門生銹怎麼擰的開 瀏覽:706
盒子裝置實驗拉繩子 瀏覽:108
自來水水表前閥門壞了怎麼辦 瀏覽:975
暖氣進水調節閥門漏水 瀏覽:14
老人機qq設備鎖怎麼解決方案 瀏覽:937
軸承怎麼看承重 瀏覽:37
合肥單櫃製冷是什麼 瀏覽:995
酒店空調不製冷什麼原因 瀏覽:654
手機輸出設備有哪些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