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實驗名稱:乙酸乙酸製取
(1)如圖所示的裝置為實驗室制乙酸乙脂,利用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所以A為鐵架台起支架作用,B為直角導管,起導氣、冷凝作用,
故答案為:鐵架台;直角導管;
(2)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H 3 COOH+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H
2 O;
(3)乙酸乙酯是不溶於水的物質,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溶於水的,乙酸和乙醇的碳酸鈉水溶液是互溶的,所以D中的試劑名稱為飽和碳酸鈉溶液,
故答案為:飽和碳酸鈉溶液;
(4)分離乙酸乙酯時先將盛有混合物的試管充分振盪,讓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靜置分層後取上層得乙酸乙酯,分液操作用到的主要儀器是分液漏斗,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❷ 右圖是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1)寫出試管A中各試劑的名稱______(2)試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試管A中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為:乙酸、乙醇、濃硫酸; (2)對於液體加熱蒸餾,應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與乙醇需濃硫酸作催化劑,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吸水利於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動,故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吸水劑;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於水,溶液分層,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層,故現象為溶液分層,油層在上; 乙醇與乙酸都易揮發,制備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與乙酸,通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便於聞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 故答案為:溶液分層,油層在上;反應掉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便於聞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 (4)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分離乙酸乙酯時先將盛有混合物的試管充分振盪,使乙酸、乙醇溶解,靜置分層後取上層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儀器是分液漏斗、燒杯等. 故答案為:分液;分液漏斗、燒杯. |
❸ 下圖為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揭示實驗原理乙酸與乙醇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加熱可
①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換成D無法指示何種物質脫羥基。反應速率低,達不到回催化劑活答性溫度;溫度過高利於平衡逆向移動,酯產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夠在反應進行時很容易的把水分離出來,從而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酚酞。碳酸鈉層呈紅色,上層的酯層呈無色。
❹ (12分)下圖是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在M試管中加碎瓷片的作用是 &...
(1)防止暴沸。飽和碳酸鈉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防止倒吸。 (2)先加入乙醇,在緩慢加入濃硫酸,冷卻後在加入乙酸。 (3)催化劑和吸水劑。 (4)上,分液漏斗。 (5)CH 3 COOH + 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 H 2 O (6)②
❺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得主要裝置如圖中A所示,主要步驟①在a試管中按2:3:2的體積比配製濃硫酸、乙醇、乙酸
(1)乙酸乙酯的制備反應,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吸水劑,吸水利於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動;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中加入過量的乙醇,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CH3COOH的轉化率增大;濃硫酸的密度比乙醇大,所以後加,溶於水放熱,須邊加邊搖放熱混合, 故答案為:在試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後邊搖動邊加入2mL濃硫酸和2mL乙酸; (2)實驗中用含18O的乙醇與乙酸作用,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該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且為可逆反應,所以乙酸脫羥基,乙醇脫氫離子,18O在產物乙酸乙酯中,故答案為:CH3COOH+CH3CH218OH 濃硫酸 |
❻ 如圖為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揭示實驗原理①乙酸與乙醇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加
(1)①酯化反應中羧酸提供羥基,醇應該氫原子,所以反應的機理可以表示為CH3COOH+H18OCH2CH3 濃硫酸 |
❼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試回答:(1)B中所盛試劑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導管
(1)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內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產物便於分層;導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飽和碳酸鈉溶液吸入反應試管中, 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於乙酸乙酯的分離;防止液體發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於飽和碳酸鈉溶液,會浮在上層,乙酸乙酯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具有果香氣味;乙酸與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也屬於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果香;取代.
❽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製取裝置圖和步驟
一、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 二、實驗操作: 1、製取乙酸乙酯的化學式: CH3COOH+CH3CH2OH=(濃硫酸,加熱專)CH3COOC2H5+H2O(可逆反應) 2、具體屬實驗步驟: 1)、按照實驗要求正確裝置實驗器具 2)、向大試管內裝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3)、向大試管內加入適量的(約兩毫升)無水乙醇 4)、邊震盪邊加入2ml濃硫酸(震盪)和2ml醋酸 5)、向另一個試管中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 6)、連接好實驗裝置(導管不能插入碳酸鈉溶液中導管口和液面保持一定距離防倒吸) 7)、點燃酒精燈,加熱試管到沸騰 8)、待試管收集到一定量產物後停止加熱,撤出試管b並用力振盪,然後靜置待分層,分離出乙酸乙酯層、洗滌、乾燥。乙酸乙酯就製取好了。實驗結束後,將裝置洗滌干凈 三、裝置中通蒸汽的導管不能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之中目的: 防止由於加熱不均勻,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熱反應物的試管中。
❾ 急!!!求實驗裝置圖 !!!!乙酸乙酯的水解
有 視頻,看看吧http://dv.ouou.com/play/v_e42b6ecf1ec21.html (1)實驗目的:讓學生掌握乙酸乙酯的水解
{2)實驗用品:試管、乙酸乙酯、蒸餾水、稀硫酸、30%NaOH溶液
(3)實驗步驟:
①取三支試管,分別向各試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後向第一支試管中加5.5mL蒸餾水;向第二支試
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餾水;向第三支試管里加0.5mL30%氫氧化鈉溶液和5mL蒸餾水。振盪
均勻後,把三支試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熱,幾分鍾後聞三支試管內液體的氣味。
②現象:第一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沒有多大變化;第二支試管里還剩一點乙酸乙酯的氣味;第三
支試管里乙酸乙酯的氣味就全部消失了。
(4)實驗注意問題:
①為了使實驗有說服力,應取相同體積的酯和其它溶液。
②加入酯的量要少,否則短時間內水解不徹底。
③應用70℃—80℃的水浴加熱,溫度低反應速度太慢,溫度高則使酯揮發;不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
因不易控制溫度。
(5)幾點說明:
①在有酸或鹼存在的條件下,酯類跟水發生水解反應,生成相應的酸或鹽和醇。
②若無酸或鹼存在的條件下,酯也能水解.只是水解速度很慢(如通常情況下,乙酸乙酯需16年才可達
到水解平衡)。
③因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且生成物有酸,所以當有鹼存在時,鹼跟水解生成的酸發生中和反應,使反
應進行到底,酯完全水解,所以氣味完全消失。油脂在鹼存在的情況下水解又叫皂化反應。
④酸只起催化作用,縮短達到平衡用的時間,酯不能完全水解,只能水解一部分,故氣味還剩一點,
不能完全消失。
❿ 實驗室用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制備乙酸乙酯,裝置如圖所示:(1)寫出生成乙酸乙酯的化
答案 (8分)(1)先加入乙醇後緩慢注入硫酸,不斷攪拌,冷卻後加醋酸 (2) 除去混在酯中的乙酸,溶解乙醇,利於酯的分層析出。 (3) 防止倒吸 (4)②④⑤⑥
試題分析: (1)由於濃硫酸溶於水會放出大量的熱量,且密度大於水的,所以在大試管中配製一定比例的乙醇、乙酸和濃硫酸的混合液的方法是先加入乙醇後緩慢注入硫酸,不斷攪拌,冷卻後加醋酸。 (2))由於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所以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反應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利於酯的分層析出,且便於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由於乙酸和乙醇都是和水互溶的,所以導管要插在飽和碳酸鈉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的目是防止倒吸。 (4)在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的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時(但不為0),反應體系中各種物質的濃度或含量不再發生變化的狀態,稱為化學平衡狀態,所以④⑤⑥正確;①③中反應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因此①③中的關系始終是成立,不正確;②中反應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滿足速率之比是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正確,答案選②④⑤⑥。 點評:該題是高考中的常見考點,屬於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難易適中,側重對學生基礎性知識的鞏固與訓練,有助於培養學生綜合實驗能力。該類試題主要是以常見儀器的選用、實驗基本操作為中心,通過是什麼、為什麼和怎樣做重點考查實驗基本操作的規范性和准確性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題的難點是平衡狀態的判斷。
與乙酸化反應的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床鉸孔怎麼絞
發布:2025-09-21 09:17:17
瀏覽:60
軸承怎麼看承重
發布:2025-09-21 08:45:22
瀏覽:3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