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離葉綠體色素裝置
A、層析液易揮發,且有毒性,應該用培養皿蓋蓋住燒杯,A錯誤;
B、層析時,濾液細線應該在層析液的上方,且應該蓋上培養皿蓋,B正確;
C、層析時,濾液細線不能觸及層析液,C錯誤;
D、濾紙條要觸及層析液,D錯誤.
故選:B.
⑵ 柱色譜的操作步驟有哪些
柱色譜
柱色譜法,又稱層析法。是一種以分配平衡為機理的分配方法。色譜體系包含兩個相,一個是固定相,一個是流動相。當兩相相對運動時,反復多次地利用混合物中所含各組分分配平衡性質的差異,最後達到彼此分離的目的。色譜法從發明到現在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它是純化和分離有機或無機物的一種常用方法。其中固定相極性大於流動相的色譜為正相色譜,相反的為反相色譜。根據相似相溶原理:混合物中在固定相中溶解度大的物質後出柱,保留時間長,難被洗脫。
中文名
柱色譜
外文名
Column Chromatography
又稱
層析法
現在
柱層析和薄層層析
作用力
硅膠與被分離物質之間
快速
導航
詳細介紹
分類
色譜法按固定的狀態可分為柱色譜、平板色譜和棒色譜三種,而實驗室中最常用的是柱層析和薄層層析,以及它們之間的配合應用。
吸附柱色譜
吸附色譜的原理:在一定條件下,硅膠與被分離物質之間產生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物理和化學作用兩種.物理作用來自於硅膠表表面與溶質分子之間的范德華力.化學作用主要是硅膠表面的硅羥基與待分離物質之間的氫鍵作用。色譜管為內徑均勻、下端縮口的硬質玻璃管,下端用棉花或玻璃纖維塞住,管內裝入吸附劑。吸附劑的顆粒應盡可能保持大小均勻,以保證良好的分離效果。除另有規定外,通常多採用直徑為0.07~0.15mm的顆粒。色譜柱的大小,吸附劑的品種和用量,以及洗脫時的流速,均按各品種項下的規定。
⑶ 綠葉中色素的分離和提取實驗紙帶分析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鈣防止研磨過程中色素被破壞
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層析液分離色素
⑷ 關於色素提取與分離試驗的改良 用圓形濾紙做色素提取與分離的試驗,具體步驟是什麼
這個問題來簡單:
第一步:在圓形源濾紙的中心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幹了之後再滴一滴色素提取液,這樣重復幾次,以增加中心的色素量.
第二步:在色素點的中心鑽一小孔.
第三步:另取一濾紙條捲成小紙卷,插入小孔中.
第四步:將整個裝置放在層析液的上方,讓小紙卷的下端與層析液接觸.
結果:在圓形濾紙上會出現色素的圓環.
⑸ 如圖表示某同學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改進裝置.下列與之有關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
A、分離色素的試劑是層析液,A正確;
B、將提取的色素提取液滴在a處,b處連接版層析液,B錯誤;權
C、結果能得到4個同心圓,從外向內分別是胡蘿卜素(橙黃色)、葉黃素(黃色)、葉綠素a(藍綠色)、葉綠素b(黃綠色),C正確;
D、胡蘿卜素溶解度最大,擴散速度最快,則形成的圓最大,顏色是橙黃色,D正確.
故選:B.
⑹ .做《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時,下面的四種裝置圖,哪個是正確的
A是因為濾液細線接觸了層析液,濾液溶解在層析液中會影響色素的擴散情況
D是因濾液細線要畫得又細又直,如果不細不直,在層析時會導致色素帶的重疊,而D中細線明顯不符合細這個要求
⑺ 如圖是「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步驟①加入研缽內
(1)研磨時需要加入3種物質:10 mL的無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細胞和葉綠體破碎;細胞研磨破碎後,會溢出有機酸,為防止葉綠素中的鎂被氫取代,破壞葉綠素,研磨時需加入少許碳酸鈣中和有機酸.
(2)過濾研磨液時,漏斗基部不能用濾紙,因為色素可吸附在濾紙上.一般用一層尼龍布過濾.
(3)剪去兩角的作用是防止兩邊色素擴散過快.畫濾液細線的要求是細、齊、直,防止色素帶重疊.
(4)層析時的關鍵技術是不能讓層析液沒及濾液細線,否則,濾液細線會被層析液溶解,不能分離.4種色素溶於層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異,造成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由於層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揮發,所以要加蓋.色素帶的寬度是由各種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帶越寬,一般植物葉片中葉綠素a含量最多,所以葉綠素a帶最寬.擴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蘿卜素,在色素帶的最上層.
(5)葉綠素不穩定,易分解,而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較穩定.
故答案為:
(1)無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鈣
(2)尼龍布
(3)防止色素帶不整齊細、齊、直
(4)層析液不要沒及濾液細線防止層析液揮發葉綠素a胡蘿卜素
(5)葉綠素a和葉綠素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