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什麼是機電復合傳動裝置

什麼是機電復合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2-07-10 17:58:36

❶ 什麼是機電傳動控制

機電傳動控制是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技術的一門專業技術。主要研究,解決與生產機械的電氣傳動控制有關問題,闡述機電傳動控制原理,介紹常用控制電路以及控制電路設計等技術。

以機電傳動和電氣控制為兩條主線。主要包括緒論、機電傳動控制系統中的控制電動機、繼電接觸器控制、可編程式控制制器、交直流電動機無級調速控制和機電傳動控制系統設計。

概念:以電動機為原動機(動力源)驅動生產機械的系統的總稱。

機電一體化系統基本組成要素:

1、機械本體

包括機身、框架、機械聯接等在內的產品支持結構。

2、動力源

向系統提供能量,並將輸入的能量轉換成需要的形式,實現動力功能,包括電源、電動機等執行元件及其驅動電路。

3、檢測與感測裝置

包括各種感測器及其信號檢測電路,用於對產品運行時的內部狀態和外部環境進行檢測,提供運行控制所需的各種信息,實現計測功能。

4、控制與信息處理裝置

據產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以及感測器的反饋信息,進行處理、運算和決策,對產品運行施以相應的控制,實現控制功能。包括計算機及其相應硬、軟體所構成的控制系統。

5、執行機構

包括機械傳動與操作機構,在控制信息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動作,實現產品的主功能。

❷ 什麼是機電裝置

不是,機電產品是由機電裝置組成的。機電裝置是個體。

❸ 什麼是機電傳動控制機電傳動與控制的發展各經歷了哪些階段

機電傳動的目的:通過電氣自動控制,實現電動機的起動、制動、反向、調速、快速定位以及控制加工軌跡等,完成生產機械的各種加工工藝過程,並保證生產過程的正常進行,
機電傳動的任務:對於整個工廠:使機械設備、生產線、車間都實現自動化 Ø對於一台設備:通過控制電動機拖動生產機械,實現產品質量的提高、生產成本的降低、產品數量的增加、工人勞動條件的改善以及能量的合理利用等。
電氣拖動系統的發展經歷了直流拖動和交流拖動,設備拖動設施的發展:成組拖動,單電機拖動,多電機拖動。
電氣控制系統的發展:手動控制,繼電器接觸器控制,順序控制器控制,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控制,數字控制。
設備調速技術的發展:機械有級調速系統,電氣—機械有級調速系統,電氣—機械有級調速系統

❹ 什麼是機電一體化種類復合型專業

日本企業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概念,當時他們取名為「Mechatronics」,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目前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機械 [jīxiè]
1. [machine;machinery]∶利用力學原理構成的裝置
2. [mechanical;rigidly;inflexibly]∶比喻拘泥於成規,刻板而不知變通
機械(machine),源自於希臘語之mechine及拉丁文mecina,原指「巧妙的設計」,作為一般性的機械概念,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主要是為了區別與手工工具。現代中文之「機械」一詞為機構為英語之(mechanism)和機器(machine)的總稱。機構的特徵有: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三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 代機械原理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中文機械的現代概念多源自日語之「機械」一詞,日本的機械工程學對機械概念做如下定義(即符合下面三個特徵稱為機械machine):
機械是物體的組合,假定力加到其各個部分也難以變形。
這些物體必須實現相互的、單 把施加的能量轉變為最有用的形式,或轉變為有效的機械功。
[編輯本段]機械的特徵
機械是一種人為的實物構件的組合。
機械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
機器具備機構的特徵外,還必須具備第三個特徵即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以完成有用的機械功或轉換機械能,故機器能轉換機械能或完成有用的機械功的機構。從結構和運動的觀點來看,機構和機器並無區別泛稱為機械。
[編輯本段]機電一體化的含義
1。
機電一體化技術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 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3) 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 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4) 自動控制技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5) 感測檢測技術
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6) 伺服傳動技術 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2、機電一體化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機械、電子、液(氣)壓一體化技術基本理論,掌握機電一體化設備的操作、維護、調試和維修,掌握應用機電一體化設備加工的工藝設計和加工工藝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的基本方法 級工程技術人才。
(2)主幹課程:
電工技術、電子技術、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加工機床、機械加 等)等都包含在其中了。
[編輯本段]機械-機械工程分類
機械的種類繁多,可以按幾個不同方面分為各種類別,如:按功能可分為動力機械、物料搬運機械、粉碎機械等;按服務的產業可分為農業機械、礦山機械、紡織機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力機械、流體機械、仿生機械等。
另外,機械在其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運用等過程中都要經過幾個工作性質不同的階段。按這些不同階段,機械工程又可劃分為互相銜接、互相配合的幾個分支系統,如機械科研、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運用和維修等。
這些按不同方面分成的多種分支學科系統互相交叉,互相重疊,從而使機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個分支學科。例如,按功能分的動力機械,它與按工作原理分的熱力機械、流體機械、透平機械、往復機械、蒸汽動力機械、核動力裝置、內燃機、燃氣輪機,以及與按行業分的中心電站設備、工業動力裝置、鐵路機車、船舶輪機工程、汽車工程等都有復雜的交叉和重疊關系。船用汽輪機是動力機械,也是熱力機械、流體機械和透平機械,它屬於船舶動力裝置、蒸汽動力裝置,可能也屬於核動力裝置等等。
分析這種復雜關系,研究機械工程最合理的分支系統,有一定的知識意義,但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 機電一體化系統組成
1.機械本體 機械本體包括機架、機械連接、機械傳動等,它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起著支撐系統中其他功能單元、傳遞運動和動力的作用。與純粹的機械產品相比,機電一體化系統的技術性能得到提高、功能得到增強,這就要求機械本體在機械結構、材料、加工工藝性以及幾何尺寸等方面能夠與之相適應,具有高效、多功能、可靠和節能、小型、輕量、美觀的特點。
2.檢測感測部分 檢測感測部分包括各種感測器及其信號檢測電路,其作用就是檢測機電一體化系統工作過程中本身和外界環境有關參量的變化,並將信息傳遞給電子控制單元,電子控制單元根據檢查到的信息向執行器發出相應的控制。
3.電子控制單元 電子控制單元又稱 和節奏發出相應的指令,控制整個系統有目的地進行。
4.執行器 執行器的作用是根據電子控制單元的指令驅動機械部件的運動。執行器是運動部件,通常採用電力驅動、氣壓驅動和液壓驅動等幾種方式。
5.動力源 動力源是機電一體化產品能量供應部分,其作用是按照系統控制要求向機械繫統提供能量和動力使系統正常運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電能、氣能和液壓能,以電能為主。

❺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什麼

機電一體化技術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隨著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成為一門綜合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感測檢測技術、伺服傳動技術和機械技術等交叉的系統技術,目前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技術(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Opto-mechatronics)方向發展,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

日本企業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機電一體化技術」這一概念,當時他們取名為「Mechatronics」,即結合應用機械技術和電子技術於一體。

(5)什麼是機電復合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研究目的

機械電子學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機械電子學可以充分發揮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各自的長處和特點,促進機械產品的更新換代。機械電子學系統主要由機械主體、感測器、信息處理和執行機構等部分組成。

較高級的系統不但有硬體,而且還有相應的軟體,利用軟體技術可以實現硬體難以實現的功能,使機械繫統增加柔性。典型的機械電子系統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等。機械電子學技術除用於單個機器、設備或一般的生產系統的技術改造之外,還用於柔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等方面。

❻ 機電一體化的涵義、目的、特徵、基本組成要素以及分別實現哪些功能

機電一體化又稱機械電子工程,是機械工程與自動化的一種,英語稱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機械學Mechanics的前半部分與電子學Electronics的後半部分組合而成。機電一體化最早出現在1971年日本雜志《機械設計》的副刊上,隨著機電一體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機電一體化的概念被我們廣泛接受和普遍應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機電一體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在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是機械和微電子技術緊密集合的一門技術,他的發展使冷冰冰的機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機電一體化技術是將機械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感測器技術、介面技術、信號變換技術等多種技術進行有機地結合,並綜合應用到實際中去的綜合技術,現代化的自動生產設備幾乎可以說都是機電一體化的設備。
研究將電子器件的信息處理和控制功能附加或融合在機械 裝置中的一種復合化技術。俗稱機電一體化。其全稱為機械電子工程學,英語為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engineering。
機械電子學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有機地結合為一體,實現整個系統的最優化。機械電子學可以充分發揮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各自的長處和特點,促進機械產品的更新換代。機械電子學系統主要由機械主體、感測器、信息處理和執行機構等部分組成。較高級的系統不但有硬體,而且還有相應的軟體,利用軟體技術可以實現硬體難以實現的功能,使機械繫統增加柔性。典型的機械電子系統有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等。機械電子學技術除用於單個機器、設備或一般的生產系統的技術改造之外,還用於柔性製造系統、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工廠自動化、辦公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等方面。
我國從事這一專業的各地大專、中專、院有近百所,教師與學生近百萬人。
研究意義

隨著機電一體化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機電產品的外觀更加人性化、功能更加強大、體積和重量更加輕巧、可靠性更高等。與傳統的機電產品相比機電一體化產品具有以下優勢:
(1) 功能增強並且應用廣泛
機電一體化產品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突破了原來傳統機電產品的單技術和單功能的局限性,將多種技術與功能集成於一體,使其功能更加強大。而且能適應於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領域,滿足用戶需求的應變能力較強。
(2) 精度大大提高
機電一體化技術簡化了機構,減少了傳動部件,從而使機械磨損、配合及受力變形等所引起的誤差大大減少,同時由於採用計算機檢測與控制技術補償和校正因各種干擾造成的動態誤差,從而達到單純用機械技術所無法實現的工作精度。
(3) 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
機電一體化產品一般具有自動監控、報警、自動診斷、自動保護、安全聯鎖控制等功能。這些功能能夠避免人身傷害和設備事故的發生,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改善操作
機電一體化產品採用計算機程序控制和數字顯示,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減少了操作按鈕及手柄,改善了設備的操作性能,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培訓時間,從而大大簡化操作。
(5) 提高柔性
所謂柔性,即可以利用軟體來改變機器的工作程序,以滿足不同的需要。例如,工業機器人具有較多的運動自由度,手爪部分可以換用不同的工具,通過改變控製程序改變運動軌跡和運動姿態,以適應不同的作業要求。
(6) 生產能力和工作質量提高
基於虛擬原型的機電一體化設計建模與模擬技術研究 。
機械技術
機械技術是機電一體化的基礎,機械技術的著眼點在於如何與機電一體化技術相適應,利用其它高、新技術來更新概念,實現結構上、材料上、性能上的變更,滿足減小重量、縮小體積、提高精度、提高剛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在機電一體化系統製造過程中,經典的機械理論與工藝應藉助於計算機輔助技術,同時採用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等,形成新一代的機械製造技術。
電腦技術
其中信息交換、存取、運算、判斷與決策、人工智慧技術、專家系統技術、神經網路技術均屬於計算機信息處理技術。
系統技術
系統技術即以整體的概念組織應用各種相關技術,從全局角度和系統目標出發,將總體分解成相互關聯的若干功能單元,介面技術是系統技術中一個重要方面,它是實現系統各部分有機連接的保證。
自動技術
其范圍很廣,在控制理論指導下,進行系統設計,設計後的系統模擬,現場調試,控制技術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適應控制、

自診斷校正、補償、再現、檢索等。
感測技術
感測檢測技術是系統的感受器官,是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節的關鍵環節。其功能越強,系統的自動化程序就越高。現代工程要求感測器能快速、精確地獲取信息並能經受嚴酷環境的考驗,它是機電一體化系統達到高水平的保證。
伺服技術
包括電動、氣動、液壓等各種類型的傳動裝置,伺服系統是實現電信號到機械動作的轉換裝置與部件、對系統的動態性能、控制質量和功能有決定性的影響。

❼ 什麼是機電傳動控制機電傳動與控制的發展各經歷了哪些階段

機電傳動控制是指驅動生產的電動機和控制電動機的一整套電氣系統。
發展階段:
1.就機電傳動而言經歷了:成組拖動、單電動機拖動和多電動機拖動
2.就控制系統而言經歷了四個階段:最早的出現在20世紀初期、30年代出現了電動機放大機控制、50年代末出現了晶閘管、近些年出現了數控技術和計算機應用

❽ 機電傳動系統包括哪些

D 答案解析: 機械傳動的作用是傳遞運動和力,常用機械傳動系統的類型有齒輪傳動、蝸輪蝸桿傳動、帶傳動、鏈傳動和輪系等。

❾ 什麼是機電傳動,簡述機電系統的一般組成

機電傳動系統的電氣調速概念:在電氣拖動系統中人為地改變電動機的轉速,以滿足工作機械的不同轉速要求。但由於負載或電源擾動等引起的電動機轉速的變化,不叫調速。 生產機械對調速要求的靜態技術指標有:靜差度、調速范圍、調速的平滑性 如果你能多看些機電傳動和調速之類的書,相信會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❿ 復合傳動與控制的定義

採用不同動力源共同為一個工作系統供能,稱為復合傳動。
復合傳動的控制就是利用不同動力源的特點調整其組合以取得最大效益綜合調控。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機電復合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現代化學儀器需要玻璃吹制 瀏覽:566
空調三通閥門壞有什麼症狀 瀏覽:468
材料和設備應當如何存儲 瀏覽:170
鎮海森林城堡兒童游樂設備哪個好 瀏覽:6
寶馬閥門排氣有什麼用 瀏覽:296
天語sx4儀表盤燈不亮怎麼回事 瀏覽:802
超達維修閥門廠 瀏覽:964
王牌戰爭封設備如何解封 瀏覽:485
粗食鹽提純需要什麼儀器 瀏覽:229
蔚領機械鑰匙怎麼開門視頻 瀏覽:249
面盆水龍頭閥門漏水怎麼辦 瀏覽:363
什麼情況下選擇鑄造生產零件 瀏覽:713
機床剛性攻絲有什麼參數 瀏覽:670
蒸汽閥門上用什麼填料 瀏覽:309
如何天正快速連接設備與水管 瀏覽:263
如何安裝儀表小燈 瀏覽:317
水閥門脫口怎麼辦 瀏覽:449
汽車製冷機啟動沒有反應什麼故障 瀏覽:623
bestdon機械表怎麼上發條 瀏覽:94
清河市五金機電城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