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1)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的實驗(部分儀器略去),能達到實驗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B
(1)A.裝置中Cl2進入後沒抄有出口,無法收集乾燥的Cl2,故A錯誤;
B.裝置中NH3不溶於CCl4,不會引起倒吸,且上層的水會吸收NH3,防止NH3逸出,故B正確;
C.石油分餾中,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故C錯誤;
D.由於蒸出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乙酸,它們的溶解性很強,當導管口插入液面以下時易發生倒吸,故D錯誤;
故答案為:B;
(2)①甲做為乾燥裝置,固體R的要求必須能乾燥氣體a,且不與a發生反應.而B中濃H2SO4是液態,C中KMnO4氧化C2H4,D中鹼石灰吸收Cl2,均不適合,
故答案為:A;
②反應原理是某種氣體與固體R在常溫下反應,常溫下可用此裝置來制備空氣中的某種單質氣體,氣體為氧氣,則反應應為2CO2+2Na2O2═2Na2CO3+O2,
故答案為:CO2;Na2O2;2CO2+2Na2O2═2Na2CO3+O2;
③乙中球形裝置可起防止倒吸的作用,則按圖乙來安裝,此時乾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Ⅳ 以下各裝置能完成相應實驗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
①導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試管,會看到導管口有氣泡,說明裝置氣密性是否良版好.因此,該項權實驗合理;
②在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要伸到集氣瓶的底部,防止空氣的對流,收集的氣體不純;因此,該組實驗不合理;
③在使用不同濃度的過氧化氫比較二氧化錳和氧化銅對過氧化氫的催化效果時,由於所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濃度的不同,而不能確定放出氣體快慢是催化劑的不同還是反應溶液不同的原因.因此,該組實驗不合理;
④由於氧氣能支持燃燒,故檢驗氧氣的方法可將帶火星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看是否復燃.因此,該項實驗合理.
故選:C.
Ⅳ 利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相應的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
c
試題分析:a中,濃硫酸會與氨氣發生反應,故不能用來製取乾燥的內氨氣,a錯誤;b中,加熱容只能使碳酸氫鈉分解為碳酸鈉,故b錯誤;氯氣不溶於飽和食鹽水,故不能用來做噴泉實驗,故d錯誤,只有c可以達到實驗目的,故答案選c。
點評:本題考查有關物質的實驗製取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綜合性,本題難度適中,解題的關鍵要求學生熟悉掌握相關物質的性質。
Ⅵ 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的實驗(部分儀器已省略),操作正確並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乾燥Cl2B.檢
A.氣體乾燥裝置的特點是長導管進氣短導管出氣,故A錯誤;
B.鉀元素的焰色反應必須通專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屬,濾去黃光的干擾,故B正確;
C.石油的分餾是根據餾分的沸點不同分離的,所以溫度計測得溫度應是氣體的溫度,故C錯誤;
D.只有紅磷在高溫度區域而白磷在較低溫度區域時,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則說明紅磷的著火點大於白磷,故D錯誤;
故選B.
Ⅶ 用下列實驗裝置完成對應的實驗(部分儀器略去),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 B C D
A、乙酸乙酯的制備應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醇易溶於水,乙酸和碳酸鈉反應被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不溶於飽和碳酸鈉,起到分離的目的,故A錯;
B、氨氣易溶於水,收集時要防止倒吸,不溶於CCl4,將氨氣通入到CCl4,不會產生倒吸,故B正確;
C、石油分餾時溫度計是測量餾分的溫度,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應在蒸餾燒瓶支管口附近;故C錯誤;
D、濃鹽酸易揮發,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HCl氣體,比較鹽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時,應將HCl除去,否則會影響實驗結論,故D錯誤.
故選B.
Ⅷ 完成以下實驗:①用右圖所示的裝置製取溴乙烷;②進行溴乙烷的性質實驗.在試管I中依次加入2mL 蒸餾水、4
(1)反應物有4mL濃硫酸、2mL95%的乙醇和3g溴化鈉粉末,生成溴乙烷,反應原理是先生成HBr,在酸性條件下HBr與乙醇發生取代反應生成溴乙烷,反應的溫度不可過高,否則反應生成NaH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NaBr+H2SO4
△ |
與用以下裝置完成以下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達維修閥門廠
發布:2025-09-21 12:55:39
瀏覽:9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