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如何做昆蟲標本
兩樣都是大型昆蟲,可以採用針插法 製作標本.
首先要准備以下用具:
昆蟲針:昆蟲針是製作針插昆蟲標本的必備用品。因昆蟲蟲體大小不同,採用昆蟲針的粗細各異。昆蟲針通常長為38毫米,粗細有00、0、1、2、3、4、5、6、7等號碼,00號的直徑為0.3毫米,依次加粗,品質以彈性優良的不銹鋼製品為最佳。針插蝶類標本,常購置5、3、1三種號碼。
三級台:三級台可用一塊木板做成長12cm、寬4cm、高2.4cm的三級台,第一級高0.8cm,第二級高1.6cm,第三級高2.4cm,每一級中間有一個和5號昆蟲針一樣粗細的小孔,以便插針。三級台是用來針插標本的,它可以使所有製作的標本及其標簽的高度統一。
此外,還需要標簽、壓條紙、大頭針、鑷子等。
現在我們要正式製作標本了。
針刺法:有些昆蟲如天牛、朱象、瓢蟲等,成蟲不能展翅,或者體形較大,可以用昆蟲針,直接插在適當的位置,這樣可不妨礙對其形態特徵的觀察,插針時可以將昆蟲放在三極板(刺蟲台)上,也可以利用泡沫塑料板來進行。針插的位置,因昆蟲種類不同而異。一般鞘翅目的昆蟲可以用針插在右翅的正基部;直翅目的昆蟲,像蝗蟲,前翅狹長,稍硬化,後翅膜質,宜插在前翅基部的背中線稍右部位;半翅同成蟲,如稻蝽象,前翅基部是革質,端部的一半是膜質,後翅是膜質,宜插在前胸中央或小盾板的中線偏右方;其它昆蟲宜插在中央。這樣能使昆蟲保持平衡。針插完畢後,把標本放在軟木或高粱桿上,進行整型工作,然後放入烘箱。烘箱的溫度保持在35℃左右,經過一段時間蟲體硬化後可以將針拔出。也可置於通風處陰干。待蟲體內臟等全部乾燥,即可將標本取出保存。
2. 昆蟲標本怎麼做比如堂郎.蠍子
針插標本製作法
干制後的成蟲標本除墊棉裝盒保存外,一般都是插針存放。
(一)昆蟲針
主要是對蟲體和標簽起支持和固定作用。目前市售的昆蟲針是用優質不銹鋼絲製成。針的頂端以銅絲製成的小針帽,便於手搖移動標本。按針的長短、粗細,昆蟲針有數種型號,可根據蟲體大小分別選用。
通用的昆蟲針有七種,即00、0、1、2、3、4、5號。0至5號針的長度為39毫米,0號針最細,直徑0.3毫米,每增加一號其直徑增粗0.1毫米。另外還有一種沒有針帽很細的短針為00號針,是把0號針自尖端向上1/3處剪斷即成00號短針,可用來製作微小型昆蟲標本,把它插在小木塊或小紙卡片上,故又名二重針。
(二)插針後的效果
昆蟲種類不一,插針位置也有所不同,主要是避免針孔位置不當而損傷了蟲體中間部分的特徵而影響分類鑒定。插針時,務使昆蟲針與蟲體成90°角,避免插斜而造成標本前後、左右傾斜,定要垂直插下。
已插針的標本,要進一步調理蟲體在針上的位置,並使附插標簽各就各位,做到層次分明,規格一致,便於移動,利於觀察。插針時如蟲位過高,即針帽至蟲體距離過短,手指移動標本時極易觸傷蟲體;蟲位過低又影響下面所附插的小標簽。所以,必蝶蛾類昆蟲展翅法
鱗翅目成蟲通常是用插針展翅法製成標本。主要工具是展翅板。
展翅板是選用質量輕軟的木板製作,尺寸可按圖式比例製作。也可把展翅板做成固定式,需多做幾種溝槽寬窄不一的,以便根據蟲體大小分別選用。
展翅的操作步驟:
調整工具 使用移動式展翅板展翅時,需先根據蟲體(頭、胸、腹)的粗細移動板面,使蟲體正好納入槽內,以左右兩側不觸及板體為准,然後擰緊旋鈕。
放蟲入槽 把已插針的蟲體放進溝槽插在底板上(底板上粘一條軟木板,易於插針)。用小鑷子調理蟲體,使體背與溝槽口面相齊。
挑翅固定 蟲體在溝內固定後,先展左側前後翅,再展右側前後翅;同側前後翅先展前翅,再展後翅。先用紙條在前翅基部附近把蟲翅壓在板面上,紙條上端用大頭針固定在翅前方稍遠一點的位置上,左手拉住紙條向下輕壓,右手用解剖針(或大頭針)向前輕挑前翅前緣與蟲體體軸垂直,再稍向前挑一點,以待蟲翅乾燥後回縮時,正好與體軸相垂直。
然後把左側觸角沿前緣平行地壓在紙條下面;緊接著挑展後翅,在不掩蓋後翅前緣附近的主要斑紋特徵的情況下,把後翅前緣挑在前翅內緣的下面,並拉緊紙條,平壓後翅的翅面上,用大頭針固定紙條下端。同上法再展右側前後翅。為了穩固翅位,保持翅面平整,在左右兩對翅的外緣附近,再各加壓一紙條。
須使蟲體與針帽距離適當,又和下面附插的小標簽保持適當距離,
貼翅標本製作法
在教學中蝶蛾類插針標本,常因經常取放、傳遞觀察頗易損傷,同時又鑒於蝶蛾類昆蟲主要特徵又多取決於翅面,因此用透明膠帶粘貼雙翅製成貼翅標本,在教學中有一定應用價值。
貼翅標本的製作方法不一 ,現將一種單面貼翅法簡介如下。(以菜粉蝶為例)
(一) 先根據翅面大小,選用適寬的透明膠帶和與翅面主色近似的一小塊電光紙。
(二) 用小鑷子分別從翅基部取下四翅。
(三) 任取一翅,翅面朝上放在電光紙上,用膠帶蓋貼。蓋貼時先把膠帶一端粘在翅前方的電光紙上,然後向下徐徐把膠帶拉平,先貼住翅緣,再蓋貼翅面。最後粘貼在翅面下的電光紙上;把膠帶剪斷。依上法把四翅一一用膠帶貼妥。
(四) 用小圓頭鑷子尖,沿翅邊周圍加壓,使翅邊的膠帶牢固地粘在電光紙上。
(五) 把已壓邊的四翅,一一沿翅邊剪下。剪邊時最好用小彎頭剪刀便於彎轉剪邊。剪邊要寬窄適度,過寬則會失真,過窄則膠帶和紙邊不易粘牢。
(六) 把已剪好的四翅,按展翅位置用膠水粘貼在一張大小適中的卡片紙上,再把觸角粘妥。
(七) 在卡片的下方,註明標本名稱、分類位置等,貼翅標本即已製成。
製作貼翅標本除上法外,還有如下一些製作方法:
1. 將透明膠帶依翅體大小剪下一段,膠面朝上平展在玻璃板上,把已取下的四翅,翅面朝向膠面,按照生態姿勢放在膠面上,再把觸角粘在適當位置上,在翅下方粘上小標簽(字面朝下),最後蓋上一張大小適當的卡片紙(或其他襯紙)壓平即可。置放蟲翅和觸角時,需按生態姿勢,預先設計好各自的適當粘著位置,只能一次放妥,否則翅面、觸角一經置放,即被粘住,不能再次調理。
2. 將四翅的翅面,先按生態姿勢擺在卡紙(或其他襯紙)上,再放上觸角,加上小標簽;然後蓋以透明膠帶。操作時為防止翅和觸角移動錯位,可在翅基和觸角兩端各點上一點微量膠水,暫時固定。蓋壓膠帶時,先將膠帶的一端固定,然後慢慢拉壓膠帶,隨拉隨向下壓蓋蟲翅,要穩拉、拉平,防止發生皺褶或氣泡,也必須一次拉壓嚴緊。
貼翅標本是以觀察蟲翅形態特徵為主的一種識別措施,至於蟲體的其他部分,如頭、胸、腹、及其附肢,也是分類鑒定的重要依據,因此貼翅標本多用一般標本來製作,珍稀些的蝶蛾類,仍是以整體插陣保存為好。
幼蟲標本製作法
幼蟲標本通常是用浸製法保存,此外也可用干制。現分述如下:
(一)幼蟲標本浸製法
1. 排空腸道
採集或飼養的活動蟲,須先停食致飢,待其腸道里的食物消化完畢,排盡殘渣之後,再加工浸制。目的是為了防止蟲體污腐不潔,污染浸漬溶液而損壞標本。
2. 熱水浴蟲
為防止蟲浸漬後皺曲變形,需在浸漬前用熱水浸燙,使蟲體伸直,充分顯露出蟲體特徵,然後再投入浸漬溶水液中。用熱水浸燙時要注意火候,時間過長則會使蟲體破損。比較穩妥的方法是把熱水(90℃左右)倒入玻璃容器內熱水和蒸汽將蟲致死,使蟲體伸直,此法稱為「熱浴」。一般體小而軟嫩的幼蟲可熱浴2分鍾左右,大而粗壯的需要5-10分鍾,一待蟲體伸直,即開蓋取出,稍涼後再浸入標本液。
3. 浸液選擇
通常使用的浸漬溶液有以下幾種:
(1) 酒精浸漬液
把酒精加蒸餾水稀釋成75%溶液。酒精對蟲體起脫水固定作用,如直接投入75%酒精中,會使蟲體變硬發脆。可先將蟲體放進30%酒精中停留1小時,然後再逐次放入40%、50%、60%、70%酒精中,各停留1小時,最後放入75%酒精浸液中保存。用酒精浸漬液保存的標本比較干凈,肢體完整舒展,便於觀察。(尤其是附肢較長的昆蟲標本用此法效果很好)。此發的缺點是蟲體內部組織仍然較脆,提供解剖實驗時容易碎裂,妨礙系統觀察。 大量標本初次投入酒精浸漬液後,由於蟲體內部脫出的水會把浸漬液沖淡,應在半個月後更換一次,經久不換會使某些標本變黑走形。為緩解蟲體在酒精中浸漬的脆度,也可在酒精中滴入0.5-1%的甘油,使蟲體壁變得較為柔軟些。
(2)福爾馬林浸漬液
把福爾馬林用蒸餾水稀釋成2-5%的溶液即可用浸漬液保存標本。此法簡單、經濟、防腐性能好;缺點是易使蟲體腫脹,肢體易脫落。(保存蚜蟲標本不用此液)。
(3)醋酸、福爾馬林、酒精浸漬液
用此種浸液,可緩解單用酒精或單用福爾馬林的各自不足,易使標本保持常態。配製方法:酒精(75%)150毫升;水醋酸40毫升;福爾馬林60毫升;蒸餾水300毫升。 用此種浸漬液,可將幼蟲一次投入,然後密封容器長期保存,注意適時更換或添加浸液。(蚜蟲一般不用此浸液)
(4)醋酸、白糖浸漬液
用此浸漬液浸漬標本,可在一定時間內對綠色、紅色、黃色的幼蟲體色起到保色作用。配製方法:無雜質的純凈白糖5克;冰醋酸5毫升;福爾馬林5毫升;蒸餾水100毫升。
上述標本浸漬液不僅適於各種幼蟲標本的浸制,其它多種昆蟲的各態標本也可以選用。昆蟲標本浸漬液的配製方法較多,各有優點和不足,關鍵是根據蟲體結構和葯物原理,分別採用不同的浸漬液,並在實踐中摸索和積累經驗,不斷提高浸漬標本的質量。
(二)幼蟲標本干製法
將軀體完整的活幼蟲,平放在較厚的紙上或解剖盤中,腹面朝上,頭向操作者,尾向前展直。用一玻璃棒(或圓木棍、圓鉛筆桿)從頭胸連接處向尾部輕輕滾壓,使蟲體內含物由後面漸漸排出,以後逐次用力滾壓數次,直到蟲體內的內含物全部壓出,只剩一個空的蟲皮為止。
取醫用注射器,拉空針管,將針頭插入後面(不宜過深,但過淺又易脫落),然後用一細線將後面與尾部插針處扎緊,剪斷余線。
將已經插入針頭的蟲體連同注射器一起移到烘乾器上加溫的蟲體輕輕送入罩內,即可點燈加熱。
操作時,一面加熱一面徐徐推動針管,向蟲體內注入空氣,此時需注意邊注氣邊看蟲體伸脹情況,並反復轉動蟲體使之烘勻,待恢復蟲體的自然狀態時,即停止注氣,把蟲體徹底烘乾,移出罩外,在尾部扎線處,滴一小滴清水,用小鑷子把扎線退下。用一粗細適當小玉米桿或火柴棍從後插入蟲體,以能支撐蟲體為度,然後在桿(棍)的外端插上昆蟲針,用三級固定蟲位,插上標簽,幼蟲吹脹的干制標本即告完成。
生態標本製作法
常用的方法是將某種昆蟲的各態(卵、幼蟲、蛹、成蟲)及其寄主的被害部分,一起裝配在玻璃面標本盒內,可供教學、科普展覽之用。
標本盒一般用厚草板紙,盒蓋鑲上玻璃。標本盒的尺寸,通常是32(長)×22(寬)×2~3(高)厘米。盒內墊放脫脂棉,墊棉後,即可將制備好的標本,按預計布局一一就位,並在各蟲態及被害寄主下面,分別用小標簽註明,然後再在棉層的右下方放一標本簽,蓋上玻璃面盒蓋,用大頭針在盒的側邊固定。為了防蟲損害標本,在墊棉前可在盒底放適量樟腦粉(塊)。
成蟲剖腹干製法
有些腹部比較粗大的成蟲如蝗蟲、螽斯之類,欲進行干制標本,需將其內臟及脂肪等清除干凈,填充脫脂棉,才能長期保存。操作方法如下:
(一)將已致死的蟲體,用小解剖剪從腹面中央第二至五節,剪一開口。
(二)用鑷子把胸腔,腹腔的內臟和脂肪等內含物全部清除,再用脫脂棉把胸腔和腹腔的內壁擦拭乾凈。
(三)將脫脂棉撕成若干小塊,用小鑷子夾起小塊脫脂棉沾上些樟腦粉,一塊一塊向胸、腹腔內填入,直到填滿體腔,恢復原來蟲態為止。
(四)把開縫處的棉纖維用鑷子掖平掖好,再把開縫兩側的蟲體表皮拉回原位展平吻合開口。以後隨著乾燥,表皮會逐漸回抱,無須用線縫合開口,便自然更加吻合了。
(五)把蟲體用昆蟲針按規定針位插針固定在展姿板(厚紙板或聚丙乙烯板)上整理蟲姿。
(六)用大頭針先固定三足,一般是前足向前伸,中足中立、後足向後伸,擺出前足沖、中足撐、後足蹬的姿勢,顯示出躍躍欲跳的神氣,然後仍用大頭針把觸角向兩側展開,連用整姿板平放乾燥。
(七)標本干妥後,撤去固定姿勢的大頭針,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即可長期保存。
微小型昆蟲標本製作法
一般微小型昆蟲如跳甲、跳蟬、飛虱等不能直接插針,需用微蟲針穿刺或用膠液粘在小三角紙卡上,然後用昆蟲針間接固定。此法又名「二重針刺法」,操作方法如下:
(一)微蟲針刺法
微蟲針針體細而短,尖端銳利,無針帽,對於微小而堅硬的小昆蟲極為適用
用小鑷子夾起蟲體,按規定針位用微蟲針垂直刺穿,並把標本插在小軟木塊上。然後再用昆蟲針插小木塊。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標本和標簽均位於昆蟲針的左邊。
(二)三角紙卡膠粘法
把普通卡紙剪成底邊長0.4厘米,高為1厘米的微型三角卡,用昆蟲針針尖沾一點乳膠,輕輕點在三角卡尖端上,然後用針尖把蟲體粘起,放在點有膠液的三角卡尖端,並迅速向後撤針,以免把蟲帶起,這一操作非常關鍵,主要是針尖上膠液不能過多,再就是靠熟練的技術。粘好的標本如需調姿,可用昆蟲針尖撥挑。最後在三角卡的寬端穿插昆蟲針,用三級台固定蟲位,加插標簽,即可放入標本盒(櫃)內保存。
昆蟲標本還軟法
採回的標本如不及時製作,放置時間一久,軀體就會乾燥,關節、翅基變得僵硬,這樣的標本需要軟化處理才能加工製作。較穩妥的方法是把標本放入還軟缸內,置放一定時間,待軀體、翅基等部位軟化靈活後,再按新鮮標本的製作方法進行加工。
還軟缸和乾燥缸一樣,只是缸底放入干凈濕沙,把欲還軟的標本連同紙袋一起放入缸內,把蓋蓋嚴。由於缸內濕度較大,逐漸潤及標本,即使蟲體體軀、關節、翅基等關鍵部位得以軟化。實踐表明,乾燥多年的標本,在夏季一般2-3天即可還軟。
放入還軟缸內的昆蟲標本,由於蟲體大小、質地及乾燥程度不一,還軟所需的時間也有不同,因此,標本放進缸內後經常檢查,檢查時可用小鑷子輕輕觸動蟲體的各關鍵部位,如果發現已經適當軟化,應立即取出,以免軟化時間過長,整個標本變得過度濕軟而報廢。還要注意缸內標本切勿觸及濕沙、浮水。
存放在標本盒(櫃)內的插針標本、如果存放日久,蟲姿變形,也可把它們放到還軟缸內,待軟化後再重新調姿。
3. 怎樣製作簡單昆蟲標本、既便宜道具又簡單
一、針插法
此種方法適用於體型較大、體表較堅硬的昆蟲,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標本製作方
法。採集後,在標本還沒乾燥以前,用昆蟲針插在標本上並進行整姿或展翅等工
作,等乾燥後即可完成。二、微針及黏貼法
有些小型昆蟲,用普通的昆蟲針太大,無法插入蟲體,此時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針來插蟲,然後將微針插在小塊的軟木片上,再將普通昆蟲針插在軟木片上。若還有更小的昆蟲,則可以用黏膠,將蟲右側中胸部份黏貼在小型三角紙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蟲針將三角紙插起來。
三、浸漬法
有些昆蟲體表較為柔軟,例如白蟻或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幼蟲時期,無法製成針插的乾燥標本。此時,可將蟲體浸泡在液體中。通常先用專用固定液或熱開水將蟲體組織固定,再浸泡於95%
的酒精中保存。注意,保存的玻璃瓶要密封,否則酒精很容易揮發。有時標本會脫水或蟲體的體液流出,而使酒精濃度變低,那時就必須更換幾次酒精。
四、玻片標本
玻片標本適用於體型極小的昆蟲,必須用顯微鏡或放大鏡觀察他的形態特徵。
例如
虱子、跳蚤、蚜蟲等。一般步驟為,將採集標本浸泡在10%氫氧化鉀溶液中,將蟲體的骨骼軟化一天後再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必要時以洋紅等染劑染色,以利觀
察。隨後以50,
60,
70,
80,
90,
100%等濃度的酒精,進行一系列脫水,再以
阿拉
伯膠封片,乾燥2-3周後,即大功告成。
4. 製作昆蟲標本的步驟
一. 標本回軟
主要用水蒸氣浸潤蟲體使其回軟。在實驗室里用的是玻璃乾燥皿內,在皿底加水,三角包或棉花包容里的標本放在隔板上,放個三五天,輕碰觸角判斷是否能自由擺弄。
時間短了回軟不夠會導致破碎,時間長了容易變成真菌細菌的培養基,都會廢掉這頭標本。
一個信息完整的昆蟲標本除了要有蟲體本身,還需要定名標簽,分別排列在昆蟲標本的下方。
5. 如何製作昆蟲標本
昆蟲標本製作
壹、為甚麼要製作標本
每一次去採集,總會帶回很多珍貴的昆蟲標本,這些都是心血的結晶,如果不趕快作成標本,很快就會腐爛生臭,非常可惜。做好的標本可以永久保存,可以作為私人的收藏品,就像集郵一樣,是一種很好的嗜好。標本也可作為學術研究之用,例如進行形態解剖學觀察,分類特徵鑒定,甚至作為發表新種的依據。此外,製作良好的標本,可提供做為教育展示之用,存放博物館,讓人們可以藉由栩栩如生的標本展示,認識周圍環境,進而體驗自然之美,啟動自然生態保育的心願。
貳、標本製作方法有哪幾種
昆蟲標本的製作方法,根據昆蟲本身的特性(例如身體、大小、軟硬程度)、生活時期(例如幼蟲或成蟲)及研究需求等,會有不同的製作方法。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
一、針插法
此種方法適用於體型較大、體表較堅硬的昆蟲,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標本製作方
法。採集後,在標本還沒乾燥以前,用昆蟲針插在標本上並進行整姿或展翅等工
作,等乾燥後即可完成。在第四節中,我們會再詳細介紹。
二、微針及黏貼法
有些小型昆蟲,用普通的昆蟲針太大,無法插入蟲體,此時就需要用更小的微針來插蟲,然後將微針插在小塊的軟木片上,再將普通昆蟲針插在軟木片上。若還有更小的昆蟲,則可以用黏膠,將蟲右側中胸部份黏貼在小型三角紙的尖端,再用一般昆蟲針將三角紙插起來。
三、浸漬法
有些昆蟲體表較為柔軟,例如白蟻或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幼蟲時期,無法製成針插的乾燥標本。此時,可將蟲體浸泡在液體中。通常先用專用固定液或熱開水將蟲體組織固定,再浸泡於95% 的酒精中保存。注意,保存的玻璃瓶要密封,否則酒精很容易揮發。有時標本會脫水或蟲體的體液流出,而使酒精濃度變低,那時就必須更換幾次酒精。
四、玻片標本
玻片標本適用於體型極小的昆蟲,必須用顯微鏡或放大鏡觀察他的形態特徵。
例如 虱子、跳蚤、蚜蟲等。一般步驟為,將採集標本浸泡在10%氫氧化鉀溶液中,將蟲體的骨骼軟化一天後再取出,用蒸餾水清洗,必要時以洋紅等染劑染色,以利觀
察。隨後以50, 60, 70, 80, 90, 100%等濃度的酒精,進行一系列脫水,再以
阿拉 伯膠封片,乾燥2-3周後,即大功告成。
參、製作針插標本需要那些工具
一、昆蟲針
昆蟲針由不銹鋼製成,長度約3.5-4公分不等,其尖端銳利可以插入蟲體。有些昆蟲針的另一端有類似大頭針的圓頭,有些則無。昆蟲針依大小分為5-0號,可適用於不同大小的蟲。另外還有微針,其長度約為昆蟲針的1/3,並且更為細小。
二、展翅板
展翅板主要由三片軟木或保利龍板組成。下層一片約為30×30平方公分的正方型。
上層二片,約為10×30平方公分的長方型。上層二片平放對齊,互相平行排列,中間留約0.5-1公分凹槽,供蟲體腹部伸入,並使翅平放於上層板片上。
三、整姿台
整姿台主要是一片軟木或保利龍板,供針插標本後,將蟲體各部位固定在整姿台上,使標本保持自然姿態,不讓其捲曲。
四、平均台
由三塊不同高度的木板組成,在各塊木板中,挖不同深度的中空洞口。針插昆蟲後,為維持昆蟲在蟲針上的高度及標簽高度彼此一致,可將標本連蟲針插入洞口,調整標本及蟲簽高度,如此標本作好後,放在標本盒內,彼此高度較整齊劃一,也較為美觀。
五、蟲簽
為詳實記錄標本資料,每一個標本必須要有一張標簽。標簽是由大小約1×1.5公分之硬紙製成,稱為蟲簽。蟲簽上必須忠實地記錄採集時間、採集地點及採集者等三項資料,缺一不可。
六、其他
製作標本時還需要大頭針、壓條紙、鑷子等,以協助固定標本用。
肆、如何製作針插標本
一、選擇昆蟲針
依昆蟲標本大小不同,選定適合的昆蟲針。例如金龜子等可用5號蟲針,中型蝴蝶用3號針,而小型蚊子則用0號針即可。
二、插針
插針位置一般以插在昆蟲中胸右側為准。而椿象則插在小楯片右側,如圖4-1。針插入的深度到底要多深?一般以標本上方約還留有整隻蟲針的1/3長度為准。但有時必須視蟲體厚度來調整。
三、展翅
有些昆蟲要展翅,例如蝴蝶、蜻蜓等。展翅時,先將插好針的標本,小心插入展翅板中,使蟲體陷入凹槽內,而翅膀和展翅板呈水平位置。隨後以鑷子將翅展開,使前翅的後緣和身體呈垂直。將翅調整至理想位置後,一手以壓條紙壓住翅膀,一手拿大頭針插在壓條紙四周,但不能插到翅膀,使壓條紙與展翅板緊密接合,藉以固定翅膀。展翅後,另外調整一下觸角、腳及腹部位置後,即大功告成。
四、整姿
有些昆蟲不需要展翅,例如螞蟻、金龜子等。但在標本採集後,蟲體會捲曲,死相很難看,為使將來容易觀察,以及維持標本美觀,必須要整姿。整姿時,前足及觸角向前,中後足向後,將身體各副屬器官伸展開來。用鑷子將欲固定的部位放到適當位置後,以大頭針協助將肢體固定在整姿板上,再烘乾即可。
五、烘乾
當標本完成上述動作後,已經大致就緒,剩下的工作就是標本烘乾。一般在50℃的定溫箱中烘乾一星期左右即可。如果沒有定溫箱,也可以用日曬法或用烘衣機代替。千萬不可以用微波爐、烤箱或瓦斯爐。
六、保存
標本烘乾後,即可放入標本盒中保存。理想的標本盒,其四周應該留有空隙,以便放置樟腦丸。平常也可以用鐵制的餅乾盒替代,在盒內鋪一層保利龍板,將標本插在盒中保存。標本盒需放置於通風、乾燥處保存。一個保存良好的標本館,一般標本可以維持上百年而不致損壞。每一個標本代表著一個生命,應妥為愛惜,並善加利用。譬如說仔細觀察他的形態,並嘗試進行分類或其他科學研究。
昆蟲標本製作
昆蟲采後的處理與保存:主要分為取蟲、毒殺、包裝、儲存四個步驟
a.取蟲 當蟲子入網或掉入陷阱後,大型的蟲子可用手直接取出,小型的蟲子可以用吸蟲管或吸蟲瓶取出。吸蟲管可以自製,常見的吸蟲管是一種兩端都有開口的玻璃管或塑膠管;而在開口上,則各具一插有細玻璃管的橡皮塞或軟木塞,其中的一端並套上橡皮管,以便以口吸取小蟲,但用於口吸的一端玻管內側管口敷以紗布,以免蟲子吸入口中。
蝴蝶、蛾、蜻蜓及其他大型翅易破損的昆蟲,取出時要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先捏住蟲子胸部,使翅摺在背後。對於一些具有危險性或攻擊性的昆蟲可用大型鑷子或戴上較厚橡皮手套取出。
b.毒殺 捕獲昆蟲,如欲將其製成標本,則必先予以毒斃,以免因蟲子的掙扎而斷腳斷翅;而毒殺蟲子的最常應用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毒瓶、毒管或一些揮發性毒劑將蟲子毒殺。
· 毒瓶 毒殺所用的瓶子,可利用咖啡或醬菜的空玻璃罐;只要大小適當,密封性良好均適用。毒瓶內所用的葯物可分為潮解式和揮發性兩種。潮解式的葯物如氰酸鉀(KCN)或氰酸鈉(NaCN)等具毒葯劑,製法為先在罐底平鋪一層約0.2-0.5公分的細木屑,用小木條將其壓實;然後在其上鋪上一層約0.2公分的葯劑並予以壓實;最後上方再鋪上一層約0.5公分的細木屑,也予以壓緊。此時,再於其上方鋪上一層薄薄的石膏粉,並噴少許水於石膏粉上,使其固化,固化後最好再石膏面上放一張濾紙,以防止因蟲掙扎而破壞石膏面。揮發性毒劑的毒瓶製法較簡單,只要將沾上葯劑的棉花放於罐底即可,或用橡皮筋吸飽葯劑置於瓶底,上面再鋪上一層石膏即可。葯品可選用乙醚乙酯 (Ethyl acetate)、乙酸乙醚(Acetate ether)、乙醚、氯仿(CCl4)、苯等。
· 毒管 此種管子遠較毒瓶小,直徑約3-10公分。
· 毒袋 用一個中型的塑膠袋,內置一些揮發性的毒劑即可。抓倒的蟲子只要投入瓶中即可,非常簡便。如果捕蟲網捕到蜂類或其他具攻擊性的昆蟲或者網內有很多小型昆蟲時可直接將捕蟲網置於毒瓶中,待其毒斃後,即可取出。
· 注射法 將酒精或熱水用針筒注入蟲體,可迅速殺死大型昆蟲,尤其採集蛾類非常適用。
c.包裝 毒斃後的昆蟲要小心的包裝,以免標本破損。包裝材料常用有三角紙、糖果紙、小型的塑膠封口袋、塑膠瓶等。
· 三角紙 三角紙的功用,在於捕獲蝶、蛾、蜻蜓等類昆蟲為防止蟲體的鱗粉脫落或翅損壞,所必備的紙袋,紙質以光面的臘紙或玻璃紙為佳;將紙裁成長方形,然後對摺成三角型,再摺成三角狀,一張全開的紙約可製作32張大型三角紙,中型約64張,小型128張。同時准備大、中、小不同的三角紙,則使用起來就非常方便。
· 糖果紙包法 對於一些蟲體厚實的昆蟲如甲蟲、椿象類可用包糖果用的玻璃紙將蟲子像包糖果般包起來,則可避免損壞。但採集結束後,應立刻取出乾燥,以免標本發霉損壞。
· 塑膠封口袋 小型塑膠封口袋裝標本非常方便,但標本要盡快處理。
· 塑膠瓶 採到一些微小的昆蟲,最好毒殺完後立刻放入塑膠瓶內,以70%酒精暫時保存,瓶外一定要貼上標簽以免弄混了。
d. 儲存 在野外採集時要特別已包裝的標本,以免因擠壓、碰撞使標本毀壞,以致前功盡棄。三角紙可裝在三角箱內,和其他用糖果紙或塑膠袋包裝的標本裝在餅乾盒也可以。總之,必須用一各堅固的箱子存放,才不致於擠壞標本。如果不立刻作成標本,也要將蟲子乾燥以免發霉。
6. 昆蟲標本盒的製作方法
自製抄簡易昆蟲標本盒
在初中《動物學》教材的實驗五「採集和製作昆蟲標本」中,需用大批量的昆蟲標本盒。市售和上級調撥的昆蟲盒,常採用玻璃和硬紙殼等精工而成。這類昆蟲盒不僅價格較貴、容易打碎、並且份量較重、觀察面窄、製作復雜。在教學實踐中,我利用廢塑料瓶製成簡易昆蟲盒。可以克服以上缺點,現將這類昆蟲盒的製作方法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材料用具
廢塑料飲料瓶、包裝用的廢塑料泡沫、泡塑紙、膠水、刀、剪刀、酒精、大頭針、標簽等。
二、製作方法
1、將廢塑料瓶外緣的塑料商標剪掉。如果商標顏色已染入塑料瓶上,可用脫脂棉蘸精擦洗掉。
2.用溫水(50—60℃即可,太熱會使瓶體變形)倒入瓶內。稍待片刻,當粘合在瓶底上的膠體變軟時,即可用手旋動瓶的底座,並取下。
3.在瓶體上的1/3處用剪刀將瓶體剪開。
4.按瓶底座內徑長度,各剪裁取一塊泡塑紙和塑料泡沫,並用膠水將兩者粘合後,裝入放有樟腦的瓶的底座內。
5.把製成的昆蟲標本用大頭針固定在昆蟲盒裡。將上述製成的2/3瓶體圓底朝上,當作昆蟲盒蓋,扣入裝有昆蟲標本的瓶的底座上,並在瓶的底座外緣貼上標簽。
7. 小明是一個昆蟲迷,他用家裡的空鞋盒製作了一個昆蟲觀察箱,為了能讓觀察者從多個角度觀察到昆蟲標本,他
(1)我們能從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光在物體表面上發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線射向各個方向的緣故.
(2)通過豎直放置的平面鏡,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觀察者可觀察到昆蟲後部,通過傾斜放置的平面鏡,觀察者可觀察到昆蟲的下部;昆蟲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
故答案為:漫反射;後;下;虛.
8. 如何製作昆蟲標本
准備好工具材料:昆蟲針(insect pin)30支左右、適合大小的底板1塊、小KT板2塊、透明的塑料片
一、將昆蟲放到還軟缸里,幾小時後,把回軟好的昆蟲從乾燥皿里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