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IS和RS的區別在於什麼啊
地理信息系統(GIS)與遙感(RS)的區別:
參考資料1.網路——RS
參考資料2.網路——GIS
⑵ GPS和GIS有什麼區別
GPS和GIS主要有定義、特點和功能這三方面的區別:
一、從兩者的定義區分
1、GPS是由美國國防部研製建立的一種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和精確定時等導航信息。
二、從兩者的特點區分
1、GPS的特點:
(1)全球全天候定位
GPS衛星的數目較多,且分布均勻,保證了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至少可以同時觀測到4顆GPS衛星,確保實現全球全天候連續的導航定位服務(除打雷閃電不宜觀測外)。
(2)定位精度高
應用實踐已經證明,GPS相對定位精度在50km以內可達10-6m,100-500km可達10-7m,1000km可達10-9m。
(3)觀測時間短
隨著GPS系統的不斷完善,軟體的不斷更新,20km以內相對靜態定位,僅需15-20分鍾;快速靜態相對定位測量時,當每個流動站與基準站相距在15KM以內時,流動站觀測時間只需1-2分鍾;採取實時動態定位模式時,每站觀測僅需幾秒鍾。
(4)測站間無需通視
GPS測量只要求測站上空開闊,不要求測站之間互相通視,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覘標。這一優點既可大大減少測量工作的經費和時間,同時也使選點工作變得非常靈活,也可省去經典測量中的傳算點、過渡點的測量工作。
(5)儀器操作簡便
隨著GPS接收機的不斷改進,GPS測量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有的已趨於「傻瓜化」。在觀測中測量員只需安置儀器,連接電纜線,量取天線高,監視儀器的工作狀態,而其它觀測工作,如衛星的捕獲,跟蹤觀測和記錄等均由儀器自動完成。
(6)可提供全球統一的三維地心坐標
GPS測量可同時精確測定測站平面位置和大地高程。另外,GPS定位是在全球統一的WGS-84坐標系統中計算的,因此全球不同地點的測量成果是相互關聯的。
2、GIS的特點
(1)具有公共的地理定位基礎
(2)具有採集、管理、分析和輸出多種地理空間信息的能力
(3)系統以分析模型驅動,具有極強的空間綜合分析和動態預測能力,並能產生高層次的地理信息
(4)以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為目的,是一個人機互動式的空間決策支持系統
三、從兩者的功能區分
1、GPS主要功能有導航,測量和授時。並且還可以提供車輛定位、防盜、反劫、行駛路線監控及呼叫指揮等功能。
2、GIS主要功能是集中、存儲、操作、和顯示地理參考信息,能夠應用於科學調查、資源管理、財產管理、發展規劃、繪圖和路線規劃。例如,一個地理信息系統(GIS)能使應急計劃者在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較易地計算出應急反應時間,或利用GIS系統來發現那些需要保護不受污染的濕地。
⑶ 電氣里AIS 和GIS的 區別
1、原理不同
敞開式開關設備(Air Insulated Switchgear)簡稱AIS,它靠空氣和絕緣子使帶電部分與地、相與相之間絕緣,其母線裸露,直接與空氣接觸,斷路器可用瓷柱式或罐式,以瓷套作為設備外殼及外絕緣,其特點是外絕緣距離大,佔地面積大。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簡稱GIS,是指全部或部分地採用氣體(一般採用SF6氣體作為絕緣介質)而不採用處於大氣壓下的空氣作為絕緣介質的金屬封閉開關設備。以優質環氧樹脂絕緣子作支撐的封閉式成套高壓電器。
2、結構不同
GIS 按結構分有以下幾種:
(1)分相式。主迴路分別裝在獨立的金屬圓筒外殼內,有環氧樹脂澆注絕緣子支撐,內充SF6 氣體。
(2)主母線三相共筒。僅三相主母線共用一個外殼,利用絕緣子將三相母線均勻支撐在圓筒內,其他元件均為分相結構。
(3)全三相共筒。每個元件的三相集中安裝於一個園筒外殼內,用環氧澆注件支撐和隔離,外殼數量少,外形尺寸小,密封環節少,外殼電流小,但相間相互影響大。
(4)復合式或稱混合式H-GIS(Hybrid 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三相空氣絕緣且不帶母線的單相GIS。
3、優勢不同
GIS採用整塊運輸,安裝方便,周期短,安裝費用較低;檢修工作量小時間短。共箱式GIS全部採用三相機械聯動,機械故障率低。優越的開斷性能——斷路器採用新的滅弧原理為基礎的自能滅弧室(自能熱膨脹加上輔助壓氣裝置的混合式結構),充分利用了電弧自身的能量。
AIS價格較便宜,安裝及測試方便、靈活性較好、檢修擴建較方便。
⑷ GIS快速接地開關和普通接地開關有何區別
普通的接地開關配置在斷路器兩側隔離開關旁邊,檢修時手動操作合上,恢復時手動操作拉開,僅起到斷路器檢修時兩側接地的作用。
快速接地開關是具有一定關合短路電流能力的一種特殊用途的電動操作接地開關。快速接地開關配置在出線迴路的出線隔離開關靠線路一側,當線路接地故障被切除後,由相鄰運行線路供電形成故障線路的潛供電流,利用快速接地開關關合,可消除潛供電流,再快速開斷接地開關,確保線路自動重合閘能成功
例如線路發生單相故障時,故障線路兩側開關斷開,但是由於正常相與故障相之間存在電磁耦合,由正常相向故障相提供潛供電流,不利用故障點去游離,熄弧時間會拉長,甚至不熄弧,為了減少潛供電流,在兩側開關斷開時,自動裝置動作立即合上兩側的快速接地開關,根據一個整定的熄弧時間,再斷開快速接地開關,然後再單相重合閘,可以提高重合閘的成功率。
⑸ 什麼是GIS與 H-GIS變電站有啥區別
GIS(gas insulated substation)是全部或部分採用氣體而不採用處於大氣壓下的空氣作為絕緣介質的金屬封閉開關設備。它是由短路器、母線、隔離開關、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套管7 種高壓電器組合而成的高壓配電裝置,GIS採用的是絕緣性能和滅弧性能優異的六氟化硫(SF6)氣體作為絕緣和滅弧介質,並將所有的高壓電器元件密封在接地金屬筒中,因此與傳統敞開式配電裝置相比,GIS具有佔地面積小、元件全部密封不受環境干擾、運行可靠性高、運行方便、檢修周期長、維護工作量小、安裝迅速、運行費用低、無電磁干擾等優點。
復合式GIS(H-GIS)是三相空氣絕緣且不帶母線的單相GIS。基本型號為ZHW。國內將H-GIS亦稱為准GIS,簡化GIS等。相對GIS,H-GIS(或MTS)只將一相斷路器、隔離/接地開關、CT等集成為一組模塊,整體封閉於充有絕緣氣體的容器內,而對發生事故機率極低的母線,則採用常規方式(敞開式)進行布置,也就是說,H-GIS(或MI別是一種不帶充氣母線的相間空氣絕緣的單相GIS,因而,使得現場結構清晰、簡潔、緊湊、安裝和維護方便、運行可靠性高。
對於變電站來說,H-GIS的優勢在於:(1)MTS開關設備完全解決了戶外隔離開關運行可靠性問題。同時由於各元件組合,大大減少了對地絕緣套管和支柱數(僅為常規設備的30~50%)。這也減少了絕緣支柱因污染造成對地閃絡的概率,有助於提高運行的可靠'性:(2)由於元件組合,縮短了設備間接線距離,節省了各設備的布置尺寸。相對於傳統的AIS,大大縮小了高壓設備縱向布置尺寸,減少佔地面積達40~60%;(3)由於採用在製造廠預制式整體組裝調試、模塊化整體運輸和現場施工安裝的方式,現場施工安裝更為簡單、方便。同時減少了變電站支架、鋼材需用量。又由於基礎小,工程量少,混凝土用量少,大大減少了基礎工作和費用開支;(4)由於MTS模塊化,非常靈活,特別適用於老式變電站的改造。
⑹ GPS與GIS的區別
一、處理的數據不一樣
GPS主要處理的是位置、速度、時間等;GIS主要是管理數據。
二、特徵不同
1、GPS具有全球全天候定位、定位精度高、觀測時間短、測站間無需通視、儀器操作簡便等特點。
2、GIS需要通過計算機軟體實現,所採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間分布特徵並以地圖(數據化)的形式來反映的。
三、用途不同
1、GPS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和精確定時等導航信息,是衛星通信技術在導航領域的應用典範,它極大地提高了地球社會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2、GIS主要應用於城市規劃、基礎設施的設計等分析,能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輸入、管理、分析和表達。
(6)gis自動裝置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利用GPS定位衛星,在全球范圍內實時進行定位、導航的系統,稱為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簡稱GPS。GPS是由美國國防部研製建立的一種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時段、高精度的衛星導航系統。
能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維位置、速度和精確定時等導航信息,是衛星通信技術在導航領域的應用典範,它極大地提高了地球社會的信息化水平,有力地推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
GPS的前身是美國軍方研製的一種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Transit),1958年研製,1964年正式投入使用。該系統用5到6顆衛星組成的星網工作,每天最多繞過地球13次,並且無法給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盡如人意。
⑺ GPS,GIS,RS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1、功能不一樣
GPS是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確定點位,
GIS是地理信息系統,是個數據處理平台,
RS是遙感,主要是提供數據。
2、處理的數據不一樣
GPS主要處理的是位置、速度、時間等;
RS主要處理圖片;
GIS主要是管理數據;
3、聯系
GPS、RS兩者經過數據的採集,可以供給GIS的平台進行處理
GPS組成部分
1、空間部分
GPS的空間部分是由24顆衛星組成(21顆工作衛星;3顆備用衛星),它位於距地表20200km的上空,運行周期為12h。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4顆),軌道傾角為55°。
衛星的分布使得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 顆以上的衛星,並能在衛星中預存導航信息,GPS的衛星因為大氣摩擦等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導航精度會逐漸降低。
2、地面控制系統
地面控制系統由監測站(Monitor Station)、主控制站(Master Monitor Station)、地面天線(Ground Antenna)所組成,主控制站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春田市(Colorado. Springfield)。地面控制站負責收集由衛星傳回之訊息,並計算衛星星歷、相對距離,大氣校正等數據。
3、用戶設備部分
用戶設備部分即GPS信號接收機。其主要功能是能夠捕獲到按一定衛星截止角所選擇的待測衛星,並跟蹤這些衛星的運行。當接收機捕獲到跟蹤的衛星信號後,就可測量出接收天線至衛星的偽距離和距離的變化率,解調出衛星軌道參數等數據。
根據這些數據,接收機中的微處理計算機就可按定位解算方法進行定位計算,計算出用戶所在地理位置的經緯度、高度、速度、時間等信息。接收機硬體和機內軟體以及GPS 數據的後處理軟體包構成完整的GPS 用戶設備。
GPS接收機的結構分為天線單元和接收單元兩部分。接收機一般採用機內和機外兩種直流電源。設置機內電源的目的在於更換外電源時不中斷連續觀測。在用機外電源時機內電池自動充電。關機後機內電池為RAM存儲器供電,以防止數據丟失。
各種類型的接受機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便於野外觀測使用。其次則為使用者接收器,現有單頻與雙頻兩種,但由於價格因素,一般使用者所購買的多為單頻接收器。
⑻ 什麼是GIS設備
GIS: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是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的英文簡稱。
GIS由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互感器、避雷器、母線、連接件和出線終端等組成,這些設備或部件全部封閉在金屬接地的外殼中,在其內部充有一定壓力的SF6絕緣氣體,故也稱SF6全封閉組合電器。
GIS是運行可靠性高、維護工作量少、檢修周期長的高壓電氣設備,其故障率只有常規設備的20%~40%,但GIS也有其固有的缺點,由於SF6氣體的泄漏、外部水分的滲入、導電雜質的存在、絕緣子老化等因素影響,都可能導致GIS內部閃絡故障。
GIS的全密封結構使故障的定位及檢修比較困難,檢修工作繁雜,事故後平均停電檢修時間比常規設備長,其停電范圍大,常涉及非故障元件。
(8)gis自動裝置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GIS的發展:
GIS國外生產廠家主要有ABB、東芝、三菱、日立、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國內生產廠家有西開、沈高、平高、泰開等。中國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已掌握500千伏GIS的設計製造技術。
自主研發的1000千伏 GIS(包括核心部件滅弧室和操動機構)將完全自主設計製造。
GIS製造技術在不斷進步和發展,40多年來,各GIS生產廠家圍繞著提高經濟性和可靠性這兩個主要目標,在元件結構、組合形式、製造工藝以及使用和維護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開發。
隨著大容量單壓式SF6斷路器的研製成功和氧化鋅避雷器的應用,GIS的技術性能與參數已超過常規開關設備,並且使結構大大簡化,可靠性大大提高,為GIS進一步小型化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⑼ AIS開關櫃,GIS區別
不一樣的,區別:
1、結構不同:GIS在殼體結構上從分相式-三相共筒式-復合化。GIS的殼體從分相式發展到三相共筒式,使GIS進一步小型化。目前國際上已做到300kV全三相共簡化,550kV母線三相共筒化。
2、面積不同:GIS具有佔地面積小、體積小,重量輕、元件全部密封不受環境干擾。操作機構無油化,無氣化,具有高度運行可靠性。 GIS採用整塊運輸,安裝方便,周期短,安裝費用較低;檢修工作量小時間短。共箱式GIS全部採用三相機械聯動,機械故障率低。
3、優越的開斷性能:斷路器採用新的滅弧原理為基礎的自能滅弧室(自能熱膨脹加上輔助壓氣裝置的混合式結構),充分利用了電弧自身的能量。
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封閉的裡面的電器主要有斷路器、隔離開關、接地開關、母線、避雷器等等一次設備。很多發電廠、變電站的開關站都做成的GIS,這樣佔地面積小,也好維護。跟高壓開關櫃還是兩碼事。
4、損耗少、噪音低:GIS外殼上的感應磁場很小,因此渦流損耗很小,減少了電能的損耗。彈簧機構的採用,使得操作噪音很低。缺點:GIS存在著價格昂貴、安裝及測試不便、靈活性差、檢修擴建不方便的缺點。
用途:GIS性能好於AIS,但由於成本和管理能力的差異,AIS在相當一段時間還不會完全退出。使用智能化監控和診斷工具以延長維修周期,並避免不必要的工作。
(9)gis自動裝置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主接線應當滿足投資省,佔地面積小,電能損失少等條件 。
(1)任何一台斷路器檢修時, 不得影響用戶的供電。
(2)任何一台斷路器檢修和另一台斷路器故障,重合閘拒動時,不宜切除兩回以上的超高壓線路。
(3)一段母線故障, 宜將故障范圍限制在全部母線的l/4內 。 當分段斷路器或母聯斷路器故障時, 其故障范圍宜限制在全部母線的1/2 內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AIS
網路-GIS
⑽ GIS和GPS和RS有什麼區別
地理信息系統,有時又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或「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它是一種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它是在計算機硬、軟體系統支持下,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採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的技術系統。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起始於1958年美國軍方的一個項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 。
遙感是指非接觸的,遠距離的探測技術。一般指運用感測器/遙感器對物體的電磁波的輻射、反射特性的探測,並根據其特性對物體的性質、特徵和狀態進行分析的理論、方法和應用的科學技術。
它們在3S體系中各自充當著不同的角色,遙感技術是信息採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統是對遙感圖像(像片)及從中提取的信息進行定位,賦予坐標,使其能和"電子地圖"進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統是信息的"大管家"。
3S技術集成:
RS、GPS和GIS在空間信息採集、動態分析與管理等方面各具特色,且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這一特點使得3S技術在應用中緊密結合,並逐步朝著一體化集成的方向發展。
3s技術及其集成應用已經成為空間信息技術和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其中,GPS主要用於目標物的空間實時定位和不同地表覆蓋邊界的確定;
RS主要用於快速獲取目標及其環境的信息,發現地表的各種變化,及時對GIS進行數據更新;
GIS是3S技術的核心部分,通過空間信息平台,對RS和GPS及其他來源的時空數據進行綜合處理、集成管理及動態存取等操作,並藉助數據挖掘技術和空間分析功能提取有用信息,使之成為決策的科學依據。
3S技術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