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化學 粗鹽提純具體步驟
這是我以前看到一個人回答的,似乎對你有用,引用過來的,他的賬號在底下……呵呵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
2.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
3.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
二、實驗儀器和葯品
葯品:粗鹽,水
器材: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葯匙,漏斗,鐵架台(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
濾紙,剪刀,火柴,紙片
三、實驗原理
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溶解、過濾的方法
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
四、實驗操作
1.溶解
用托盤天平稱取5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葯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用玻璃棒攪拌,並觀察發生的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麼作用?).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渾濁.
在天平上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在10毫升水中大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過濾
按照化學實驗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進行過濾.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
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實驗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
干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
3.蒸發
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圖20).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
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後,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比較提純前後食鹽的狀態並計算精鹽的產率.
五、實驗總結
過濾操作中的問題探析
過濾是最常用的分離液體和固體的實驗操作.現行的初中化學教材中僅粗淺地介紹了過濾的操作要點,而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許多細節性的問題.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就過濾操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談一下自已的解決辦法,僅供參考.
(一)、怎樣選擇漏斗和濾紙?
漏斗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要過濾的沉澱的量或析出固體的量,而不是看液體的體積.沉澱量或固體量較多,則所選用的漏斗就大,反之亦然.漏斗的圓錐角應為60°.管徑粗細適宜,太粗難以保持水柱,太細則水流速度慢,過濾需要的時間過長.管徑末端應稍微傾斜.濾紙的選擇依據所做的實驗來定.濾紙分定性濾紙和定量濾紙.定性濾紙在過濾操作中主要用於研究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定量濾紙主要用於物質的定量分析.在中學實驗中,過濾操作常用於定性實驗,所以大多用定性濾紙.選好的濾紙放入漏斗後,紙的邊緣要比漏斗邊緣低5毫米左右為宜.
(二)、怎樣組裝過濾器?
首先,將選好的濾紙對折兩次,第二次對折要與第一次對折的折縫不完全重合.當這樣的濾紙放入漏斗(頂角60°)中,其尖角與漏斗壁間有一定的間隙,但其上部卻能完好貼在漏斗壁上.這樣裝成的過濾器比所有表面都貼在漏鬥上的過濾器的過濾速度更快.對折時,不要把濾紙頂角的折縫壓得過扁,以免削弱尖端的強度.然後剪去三層紙那邊的兩層的小角,以便在濕潤後,濾紙的上部能緊密地貼在漏斗壁上.
其次,將疊好的濾紙放入合適的漏斗中,用洗瓶的水濕潤濾紙,用手指把濾紙上部1/3處輕輕壓緊在漏斗壁上.把水注入漏斗時,漏斗頸應充滿水,或用手指堵住漏斗頸末端,使其充水至漏斗頂角稍上部為止.漏斗頸保持有連續的水柱,會產生向下的引力,加速了過濾過程.
(三)、怎樣正確地進行過濾?
在過濾時,玻璃棒與盛有過濾液的燒杯嘴部相對著;玻璃棒末端和漏斗中濾紙的三層部分相接近,但不能觸及濾紙;要保持垂直(筆者認為玻璃棒斜立易導致過濾液外溢);漏斗的頸部尖端緊靠接收濾液燒杯嘴部的內壁.每次轉移的液體不可超過濾紙高度的三分之二,防止濾液不通過濾紙而由壁間流出.對於殘留在燒杯里的液體和固體物質應該用溶劑或蒸餾水按少量多次的原則進行潤沖,將洗液全部轉移到漏斗中進行過濾.
(四)、怎樣正確洗滌沉澱物?
如果需要洗滌沉澱物,則應立即進行洗滌,否則沉澱物在濾紙上放置過久會開裂或結塊,不易潤洗.可用原溶劑、蒸餾水或其它適當的洗滌劑進行潤洗.換一個潔凈的空燒杯以代替原來接受濾液的燒杯,這樣可以避免因沉澱穿透濾紙而要重新過濾大體積的液體.每次洗液用量以能浸沒所收集的沉澱物為宜.洗滌時,用少量洗液小心沿四周從上而下沖洗,將沉澱沖到漏斗底部,不可使液體流速過猛,否則會使沉澱沖出過濾器.也不可用玻璃棒攪拌漏斗內的物質,以免劃破濾紙,前功盡棄.一般洗2到3次左右,可基本洗凈
(五)、怎樣檢驗沉澱物是否洗凈?
可根據沉澱物上可能檢出的雜質類別,在最後一次洗出液中加入適宜的試劑,來檢驗洗滌程度.如過濾Na2SO4、BaCl2兩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後的混合物時,要檢驗沉澱物是否洗凈,應選擇AgNO3溶液.若在最後一次洗出液中加入AgNO3溶液無沉澱(AgCl)生成,則說明沉澱已洗凈.
(六)、過濾時,濾液過多而超出濾紙邊緣或濾紙被劃破怎麼辦?
可用少量原溶劑沖洗漏斗和濾紙2到3次,原濾液連同洗液重新進行過濾.
(七)、分離沉澱和液體是否必需用過濾操作?
否.當分離的沉澱量很少時,可盛物於離心試管內,用離心機進行常溫下沉澱分離.用吸管吸取沉澱上清液.根據需要可進行洗滌後再離心分離.只有當沉澱量較多時,才適宜用過濾法分離
(八)、過濾操作是否還有其他方式?
有.要使過濾速度快,且方便洗滌,可用布氏漏斗進行減壓抽濾,這使得過濾和洗滌費時少,而且便於洗滌;當過濾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時應選用保溫漏斗進行過濾
回答者: gaoyin8866 - 助理 三級 2009-9-2 21:48
2. 初三化學中粗鹽的提純的步驟是什麼,要注意什麼
步驟: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經過這幾步操作後除去的是不溶性雜質。
過濾注意事項:
1、將濾紙折疊後用玻璃棒蘸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並使濾紙上沿低於漏鬥口,溶液液面低於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盛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
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
2、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幹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
3、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1)「一貼」
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2)「二低」
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
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3)「三靠」
一是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
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出。
(2)粗鹽提純實驗裝置流程擴展閱讀:
誤差分析:
1、明顯偏低:
溶解時將粗鹽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過濾。蒸發時,有一些液體、固體濺出。固體沒有完全被轉移到紙上。
2、偏高:
提純後的精鹽尚未完全乾燥就稱其質量.粗鹽中含有其他可溶性固體。
玻璃棒的作用:
本實驗5次用到玻璃棒。
1、溶解時:攪拌,加速溶解。
2、過濾前:蘸水潤濕濾紙。
3、過濾時:引流。
4、蒸發時:攪拌,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
5、計算產率時: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
3. 粗鹽提純實驗中,搭建蒸發裝置時,首先進行的操作是什麼
放置酒精燈,根據酒精燈的高度來調節蒸發裝置的高度
4. 粗鹽提純的步驟
粗鹽提純步驟如下:
1、先將粗鹽溶於水,再過濾(注意一貼二低三靠),該步驟過濾泥沙等不溶性雜質。
2、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
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除去MgCl2:
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和BaCl2(兩個反應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5、過濾。
6、最後滴加適量鹽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體,除去NaOH和Na2CO3(可以用PH試紙檢測酸鹼度,也有兩個反應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2HCl+Na2CO3==2NaCl+H2O+CO2↑
7、蒸發溶液,析出NaCl晶體。
(4)粗鹽提純實驗裝置流程擴展閱讀:
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1、「一貼」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2、「二低」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3、「三靠」一是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出。
5. 粗鹽提純實驗步驟
一,加水溶解粗鹽
二,靜置沉澱
三,將上層清夜倒入漏斗過濾
四,將濾液置於蒸發皿中,加熱蒸發
這是簡單處理,得到的鹽晶體還需進一步提純(粗鹽中一般含有很多雜質離子化合物以及鹵素單質或化合物)。
食鹽的主要成份是nacl,
粗鹽是指nacl含雜質,可溶性雜質多為氯化鎂,氯化鈣等,不溶性的有泥沙等。
粗鹽提純的主要操作可分為兩部分:一是過濾,目的是使不溶性固體雜質與nacl分離,二是結晶,目的是使nacl與溶解度為陡峭形的可溶性雜質分離
。
實驗前後分別稱量粗鹽和提純後鹽的目的是計算粗鹽的產率。
製作過濾裝置時要注意三個要點1濾紙邊緣低於漏斗邊緣、2漏斗尖嘴處緊貼燒杯內壁、3用玻璃棒引流並貼在三層濾紙處
。
•
在蒸發濾液的過程中,要用玻璃棒攪拌,目的是防止由於溶液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在濾液接近蒸干時,應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蒸干,這樣做的理由是若持續加熱會出現固體飛濺的狀況
。
6. 粗鹽提純的步驟、儀器、注意事項
粗鹽提純的步驟:
1.在天平上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在10毫升水中大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加入過量BaCl2(去除硫酸根離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過量NaOH(去除鎂離子)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過量Na2CO3(去除鈣離子及BaCl2中的鋇離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5. Na2CO3+BaCl2==BaCO3↓+2NaCl
6過濾。
7.蒸發結晶。
粗鹽提純的儀器:
托盤天平(含砝碼),量筒,燒杯,玻璃棒,葯匙,漏斗,濾紙,鐵架台(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研缽,研杵,火柴,若干一樣的小紙片。
粗鹽提純的注意事項:
將濾紙折疊後用玻璃棒蘸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並使濾紙上沿低於漏鬥口,溶液液面低於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盛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
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幹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
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①「一貼」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②「二低」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出。
7. 請問粗鹽提純的步驟和主要儀器的作用,要詳細,謝謝。
一、實驗目的
1.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
2.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
3.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
二、實驗儀器和葯品葯品:粗鹽,水器材:托盤天平,量筒,燒杯,玻璃棒,葯匙,漏斗,鐵架台(帶鐵圈),蒸發皿,酒精燈,坩堝鉗,膠頭滴管,濾紙,剪刀,火柴,紙片三、實驗原理粗鹽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溶解、過濾的方法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四、實驗操作
1.溶解用托盤天平稱取5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葯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觀察發生的現象.用玻璃棒攪拌,並觀察發生的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麼作用?).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渾濁.在天平上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在10毫升水中大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過濾按照化學實驗基本操作6所述方法進行過濾.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實驗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幹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
3.蒸發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4.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稱量後,回收到教師指定的容器.比較提純前後食鹽的狀態並計算精鹽的產率五、實驗總結
希望幫到你o(∩_∩)o
不懂追問哦
8. 粗鹽提純的實驗步驟
用托盤天平稱取2克粗鹽(精確到0.1克)。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倒入燒杯里。用葯匙取一匙粗鹽加入水中,並用玻璃棒攪拌,觀察現象(玻璃棒的攪拌對粗鹽的溶解起什麼作用?攪拌,加快溶解速度)。接著再加入粗鹽,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一直加到粗鹽不再溶解時為止。觀察溶液是否變渾濁。
1.在天平上稱量剩下的粗鹽,計算在10毫升水中大約溶解了多少克粗鹽。
2.加入過量BaCl2(去除硫酸根離子)BaCl2+Na2SO4==BaSO4↓+2NaCl
3.加入過量NaOH(去除鎂離子)MgCl2+2NaOH==Mg(OH)2↓+2NaCl
4.加入過量Na2CO3(去除鈣離子及BaCl2中的鋇離子) Na2CO3+CaCl2==CaCO3↓+2NaCl
5. Na2CO3+BaCl2==BaCO3↓+2NaCl
(註:可互換2,3兩步或3,4兩步。Na2CO3的用量一定要將所有的BaCl2除去,可使用pH試紙控制加入量。)
6過濾
向濾液中加入適量HCl(除去過量NaOH,Na2CO3,可選擇用pH試紙控制加入的量,或是直接蒸發)
7.蒸發結晶 將濾紙折疊後用玻璃棒蘸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並使濾紙上沿低於漏鬥口,溶液液面低於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盛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次。
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幹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
過濾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①「一貼」是指濾紙折疊角度要與漏斗內壁口徑吻合,使濕潤的濾紙緊貼漏斗內壁而無氣泡,因為如果有氣泡會影響過濾速度。
②「二低」一是指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斗的邊緣,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還要始終注意到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這樣可以防止雜質未經過濾而直接流到燒杯中,這樣未經過濾的液體與濾液混在一起,而使濾液渾濁,沒有達到過濾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指待過濾的液體倒入漏斗中時,盛有待過濾液體的燒杯的燒杯嘴要靠在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飛濺和待過濾液體沖破濾紙;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輕靠在三層濾紙處以防碰破濾紙(三層濾紙一邊比一層濾紙那邊厚,三層濾紙那邊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斗的頸部要緊靠接收濾液的接受器的內壁,以防液體濺出。 把得到的澄清濾液倒入蒸發皿。把蒸發皿放在鐵架台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圖16)。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濾液(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
等到蒸發皿中出現大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將提純後的氯化鈉與粗鹽作比較,計算精鹽的產率。
(誤差分析:明顯偏低:A.溶解時將粗鹽一次全部倒入水中,立即過濾B.蒸發時,有一些液體、固體濺出。C.固體沒有完全被轉移到紙上。
偏高:提純後的精鹽尚未完全乾燥就稱其質量.粗鹽中含有其他可溶性固體。) 本實驗5次用到玻璃棒。
1.溶解時:攪拌,加速溶解。
2.過濾前:蘸水潤濕濾紙。
3.過濾時:引流。
4.蒸發時:攪拌,使液體均勻受熱,防止液體飛濺。
5.計算產率時:用玻璃棒把固體轉移到紙上。
(注意玻璃棒攪拌時不要碰到杯壁)
反應前:NaCl、MgCl2、CaCl2、Na2SO4
加入BaCl2(過量)產生BaSO4沉澱 溶液內還剩:NaCl、MgCl2、CaCl2、BaCl2
加入Na2CO3(過量)產生CaCO3沉澱和BaCO3沉澱 溶液內還剩:NaCl、MgCl2、Na2CO3
加入NaOH(過量)產生Mg(OH)2沉澱 溶液內還剩:NaCl、Na2CO3、NaOH
加入HCl(過量)產生CO2、H2O 溶液內還剩:H2O、HCl、NaCl
加熱後:NaCl、H2O
蒸發後:NaCl
9. 粗鹽提純的步驟及現象
粗鹽提純的步驟及現象如下:
1、溶稱:取約4 g粗鹽加到盛有約12 mL 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直至粗鹽不再溶解為止 ,固體食鹽逐漸溶解而減少,食鹽水略顯渾濁。
2、過濾: 將燒杯中的液體沿玻璃棒倒入過濾器中,過濾器中的液面不能超過濾紙的邊緣.。若濾液渾濁,再過濾一次,不溶物留在濾紙上,液體滲過濾紙,沿漏斗頸流入另一個燒杯中 。
3、蒸發:將濾液倒入蒸發皿中,然後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溶液,待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水分蒸發,逐漸析出固體。
(9)粗鹽提純實驗裝置流程擴展閱讀:
粗鹽提純的實驗目的是掌握溶解、過濾、蒸發等實驗的操作技能;理解過濾法分離混合物的化學原理;體會過濾的原理,在生活生產等社會實際中的應用;製取精鹽。
取粗鹽少量放入燒杯中,加適量水,用玻璃棒攪拌,待粗鹽充分溶解後,把渾濁的食鹽水沿玻璃棒倒入已安裝好的過濾器中,再將得到的濾液在蒸發皿中加熱,一直到濾液出現多量固體,停止加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