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迷你世界發射裝置連發
最基本的脈沖器↓ (紅=紅石線 中=中繼器 火=紅石火把) 紅 中 中 中 中 中 紅 紅 紅 火把 (立即放置一個火把再打掉) 紅 中 中 中 中 中 紅 這會構成一個最簡單的紅石脈沖 但是你要自己去調整中繼器的檔位和數量來達到不同程度的脈沖 紅 中 紅 上面。
Ⅱ 王牌戰爭多少零件可以學習追蹤連發裝置
摘要 親,你好。追蹤連發裝置製作方法
Ⅲ 連發裝置
百寶箱..............................
貼吧麵包
Ⅳ 槍的由來
早在1259年,中國就發明了以黑火葯發射彈丸、竹管為槍管的第一枝「槍」—「突火槍」。其基本形狀為: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葯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其發射時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鐵管,右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射出石塊或者彈丸,未燃盡的火葯氣體噴出槍口達兩三米。這種原始的火槍真正所能起到的,
比利時FN SCAR步槍
也只有心理威懾作用,首先,由於火葯的原料配比問題,其推力相當有限,射程大概不到一百米,又因為射擊方式很僵硬,根本不可能運用現代的「三點一線」式瞄準方式,再因為其槍管為竹管,在射擊了大約四到五次之後,槍管末段的竹質就會因為火葯爆炸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摔在地上就會折斷,更有甚者,射擊的時候因為膛壓過高乾脆炸膛,竹子哪裡撐的住那樣的爆炸,很少能成功開火,所以只有心理威懾作用。
到了元朝,先是火葯的配比被重新調整,導致同樣體積的火葯,其在相同空間內所引發的爆炸氣流壓強比原來的壓強提高了約三倍,即是說,彈丸的加速度變為了原來的三倍,出膛速度變為了原來的1.732倍;而與此相對的,竹管制的槍管被換成了生鐵管,能承受的膛壓大幅度提高,這樣一來,火槍的使用價值由於威力、射程和耐久度的提高而大有提高,因其子彈,主要以石塊和鉛彈為主,所以這種新式的火槍被命名為「石火矢」。不過,由於它的體積大,且十分的重,並不是替代弓箭的優秀裝備。同時代,元朝也製造出了早期的手槍,其雖然便於攜帶,但威力和射程都低的可憐,基本上沒有戰術上的價值。
火繩槍至於西歐方面,出現同類武器是在十四世紀中葉的義大利,其名叫「火門槍」,其實基本類似以後的「火繩槍」,但體積和重量都遠勝後者,而殺傷力似乎和火繩槍差不
大口徑狙擊步槍
多,所以,這種武器主要是用於城堡要塞的防禦。當時騎兵也裝備了火槍,德意志的槍騎兵們就曾用「火門槍」把法軍打得驚恐萬分。騎兵用的火槍要短一些,小一些,射擊時先用繩子把槍拴在脖子上,在馬鞍上支一個「Y」形的架子架住槍管,後部的木棍抵住胸前的鐵甲,右手點火。
到了十五世紀初期,戰場上出現了更小型的手持火炮,原先的「火門槍」的木製握柄被重新設計過,射擊時能夠倚靠在士兵的肩膀上,而不再是架在支架或者地上,從而,步槍的定義被正式確定為:單兵肩射的長管槍械。而且,工匠們在新式火槍的槍膛內裝進了一種能夠控制點火的機械裝置。但是,這種武器只有在近距離,亂槍齊射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較大的威力。
到了十五世紀中葉,在日本戰場上小放異彩的「火繩槍(Arquebus)終於出現。最初的火繩槍的點火機構是一個簡單的呈「C」型的彎鉤,其一端固定在槍托一側,另一端夾著一根緩燃的火繩。火繩是經過硝酸鉀或其它化學葯物處理的麻繩捻成的,到了後期,也有用火棉(纖維素硝酸酯)拉成絲與浸過蓖麻油的麻繩捻在一起,阿拉伯地區甚至使用「燃水」(石油)浸泡麻繩製作火繩。彈丸採用鐵或者鉛做成,一般來說,因為鉛軟且易變形,所以在裝填時和命中目標時,都有相當的好處,否則的話,裝填彈丸時,需將鐵彈丸放到膛口,用木鎯頭打送彈棍,推鐵彈進膛,非常的浪費時間。火繩槍發射時,可用手指將金屬彎鉤往火門里推壓,使火繩引燃點火葯,繼續點燃發射葯。這樣,射手可以一邊
德國G36步槍
瞄準一邊推火繩點火。火繩槍使用了滑膛技術。不過,由於其是前膛單發填裝且彈丸與推進葯分裝,所以其射速非常之慢,大約為30秒一發,而且是經過訓練的高級火槍手。再者,暴露在外的火繩非常容易被風吹滅或者雨澆滅,射擊非常容易失敗,槍手還需要用火摺子直接去點火繩,所以射擊失敗之後的重新射擊也非常的麻煩。
隨著技術的發展,需要火摺子直接去點火的問題被圓滿解決,西歐的工匠們在槍的後部增加了一個由扳機所帶動的小火炬,這個小火炬在戰斗的時候一直燃燒著,當需要開槍的時候,就扣動扳機使小火炬向前運動,接觸到前面插著的火繩,而小火炬是用浸泡了蓖麻油的布團揉成,上面燃燒著的火不易熄滅。這樣一來,火繩槍手在射擊失敗之後就不必再重新打火摺子,射程起來方便了許多。這種新式的扳機擊發式火繩槍的口徑一般為15至20毫米,管徑比一般為40到45毫米,而最大射程一般為60至80米,它在1543年傳入了日本。「Musket」火槍——於1500年前後誕生於德國紐倫寶地區的螺旋式線膛的扳機擊發火繩槍,也稱「步槍」(Rifle),由於內刻的膛線有效的加強了槍的准確度,槍管的長度也有所提高,能對彈葯受力後的運動進行較好的導引,也就是說,其最大射程有所提高,到達了200米之多!而且,這種火繩槍還具備了由準星和照門組成的瞄準裝置,所以,准確度大大提高。總之,可謂是槍界一大革命也,不過,很可惜,由於種種原因,這種線膛火繩槍並沒有能夠廣泛的被採用,只有德意志聯邦中的普魯士,奧地利和巴伐利亞三個比較強大的邦國把它正式裝備了部隊,這也是德意志聯邦內這三個邦國能夠充分壓制漢諾威等小國,以及"威懾"義大利,法蘭西等大國的原因之一。不過很顯然,這種線膛式火繩槍並沒有傳入日本,直到以後的燧發槍誕生,日本才進行了火槍的換代。之後,火槍技術又在兩個領域中不斷的發生著革命,一是擊發技術,另一則是彈葯技術。前者的發展,先是在16世紀後期,歐洲發明了一種「****請健康聊天****點火」的方式。技術原理是,在一個小管里放一個「****請健康聊天****」或一節短火繩,槍手只是在用槍時才點燃****請健康聊天****,不至於因槍上都帶一條點燃的火繩而在夜間暴露目標。「****請健康聊天****」式火繩槍就是後來隧發槍的先驅。而燧發槍則在不久後的十
XM8步槍槍族
七世紀由是法國人發明。它的基本結構如同打火槍,即利用擊錘上的燧石撞擊產生火花,引燃火葯。燧發槍的平均口徑大約為13.7毫米,由於還沒有發明後裝彈式火槍,所以這對當時的彈葯裝填技術做了很高的要求,按以前的裝填方法,裝填彈丸時,需將彈丸放到槍口,用木鎯頭打送彈棍,推槍彈進膛,這是非常費時間的,在戰場上,就意味著浪費生命。
後來,美國賓夕法尼亞周的槍械師創造了一種加快裝填法,使用浸蘸油脂的亞麻布或鹿皮片包著彈丸,裝入膛口,減少了摩擦。這種方法不僅加快了裝填速度,而且起到了閉氣作用,精度隨之提高,射程也提高了。如果說燧發槍的出現標志著純機械式點火時代技術的結束,那麼隨之而來的爆炸式點火技術就是瞬間點火時代的開始。首先進行爆炸式點火技術激發試驗的是一個名叫亞歷山大·福希斯的蘇格蘭牧師。福希斯開始用的是器皿裝雷汞粉。後來把雷汞粉鋪在兩張紙之間。在進一步製作了紙卷「火帽」,這種發明大大加快了槍械的發射速度。
[編輯本段]19世紀
1808年,法國機械工包利應用紙火帽,並使用了針尖發火,1821年,伯明翰的理查斯發明了一種使用紙火帽的「引爆彈」。後來,有人在長紙條或亞麻布上壓裝「爆彈」自動供彈,由擊錘擊發。這樣一來,擊發槍就更完善了,到了19世紀,針刺擊發槍也誕生了。其最早出現在1840年,是德國人德萊賽發明的,故又稱為德萊賽針刺擊發槍。其技術特徵是:彈葯從槍管後端裝入,並用針擊發火。這種武器首先由普魯士軍隊裝備,在普魯士的三次王國統一戰爭中,其大放異彩,令丹奧法三國騎兵聞槍色變。與擊發技術的發展同步的是裝彈技術的發展。
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中,英軍標准配備的是著名的BROWNBESS前膛裝葯的滑膛燧石火槍,並非英軍上尉派垂克·佛格森於1776年就發明成功的後膛裝彈來福槍,該「佛格森」後膛裝彈來福槍是佛格森上尉在參加英軍鎮壓1776年的美國獨立戰爭中,在美國的前膛裝葯的肯塔基式線膛來福火繩槍的基礎之上研製成功的,英軍曾生產了100支這種新槍,裝備了由他本人率領的一支百人隊伍,有效射程提高到200米,最高射速每分鍾六發,但因他本人戰死,這種槍一直到1853年也沒有在英軍中推廣。而後來,1860年,美國首先設計成功了13.2毫米機械式連珠槍,開創了彈夾的先河。此槍槍托里有一個彈簧供彈艙直通槍膛。子彈可以由此一發一發裝進,自動輸送入膛。連珠槍的出現,使步槍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Ⅳ 給我個任意鍵連發程序(不是DNF的!!!!!!)玩幽游白書用
幽游白書出招表
浦飯 :
靈丸 : ↓↘→ + A or B (空中可)
大靈丸 : ↓↘→ + a/b/c 聚氣 , ← or C 收, A or B 發射
靈光拳 : ↓↓ + A or B
★魔人擊殺 : →↓→ + A
幻海 :
靈丸 : ↓↘→ + A or B
大靈丸 : ↓↘→ + a/b/c 聚氣 , ← or C 收, A or B 發射
靈光彈 : ↓↓ + A or B
升龍拳 : ↓↑ + A or B
★終極連擊 : →↓→ + A
飛影 :
炎殺拳 : ↓↘→ + A or B
炎殺劍 : A + B
空斬 : ↓↓ + A or B , ← or → 控制方向, A or B 決定攻擊
殘影 : →→→→
★炎殺黑龍波 : ↓↘→↓↘→ + A
方向鍵可控制黑龍,如果打在自己身上,可以吸收,能力 Double
桑原 :
靈劍 : A + B 任何時候都能用
靈劍突刺 : ↓↘→ + A or B
次元刀 : ↓↑ + A or B
靈手裡劍 : ↓↓ + A or B
★靈劍連擊 : ↓↓→ + A
藏馬 :
薔薇棘鞭刃 : A + B
玫瑰爆彈 : ↓↘→ + A or B
風華丹舞陣 : ↓↑ + A or B
魔界植物召換 : ↓↓ + A or B
★妖狐變身-樹靈妖斬劍 : →↓→↓ + A
仙水 :
裂蹴踢 : A + B
裂蹴紅球波 : ↓↘→ + A or B or C (空中可)
氣硬銃 : ↓↓ + A or B
★大裂蹴紅球波 : ↓↓→ + A or B or C 出招後可略微控制方向
樹 :
雙連踢 : ↓↘→ + A or B
瞬間移動 : ↓↑ + A or B or C
影手 : ↓↓ + A or B or C 可用方向鍵控制 A 攻擊 B 治療 C 取消
★時間暫停 : ↓ + A + B
陣 :
飛行 : 空中任何方向鍵二下
修羅旋風拳 : ↓↘→ + A or B
暴風障壁 : ↓↑ + A or B
★修羅突風擊 : ↓↓ + A + B
酎 :
醉拳閃身 : A + B
靈丸 : ↓↘→ + A or B
大靈丸 : ↓↘→ + a/b/c 聚氣 , ← or C 收, A or B 發射
沖撞 : ↓↓ + A or B
飛踢 : 空中 ↓↓ A or B
★超必殺: ↓→↑ + A
戶愚呂兄 :
觸手 : A + B
刺擊 : ↓↘→ + A or B
虛影移動 : ↓↑ + A or B
地延觸手 : ↓↓ + A or B
小觸手 : ↓↓ + C 頂端剛好命中的話必暈....
★連環刺擊 : →↓→↓ + A
戶愚呂弟 :
怒號 : A + B
空拳 : ↓↘→ + A or B
指彈 : ↓↓ + A or B
★爆肉鋼體-100% 戶愚呂 : ↓→↓ + A
Ⅵ 我的世界你們更喜歡用弓還是弩
我覺得都可以,撿到哪個用哪個
弓的缺點是要長時間蓄力而沒有快速裝填附魔,優點是製作消耗材料少,且容易從小白手裡搶;而且有無限附魔,節省箭
弩的缺點是製作麻煩,而且要搶掠奪者的也找不到;且沒有無限,費箭,優點是可以提前裝填且用快速裝填可以減少時間,而且提前裝填的特性可以做一套連發裝置;可以發射煙花,用作觀賞或者春節十二響
所以,要是想在遠處狙擊,最好用弓,而近距離沖鋒的時候,最好用弩
Ⅶ 王牌戰爭追蹤連發裝置能炸嗎
能,王牌戰爭文明重啟是一款末日生存類型手游。
Ⅷ 我的世界1.7.2怎麼用命令方塊做連發弓箭
命令方塊做不了連發弓箭的。
我的世界連發裝置怎麼做 連發弓箭製作教程
連發弓箭的教程。
廢話不多說,圖教開始圖教就是邊看圖邊教你
先把紅石和方塊擺成這樣!!!!
再把鏡頭往上調,把紅石放在第二層方塊上
再把發射器和左邊的裝置連接在一起發射器可以換成紅石燈
再把拉桿連接在一起,註:拉桿是開關 ,可控制裝置的運轉
最後把大把大把弓箭往裡塞。就OK了
Ⅸ 為什麼槍支會連發
這要從自動方式,延遲器(你也可以說是單連發裝置),關於自動方式分為自由式,半自由式,導氣式,氣吹式(是導氣式的一種),槍管短坐式等,這些可以參考pla815的回答,但嚴格說來自動方式只是用於完成自動槍械的自動裝彈和退殼過程,沒有單連發裝置槍械依然不能實現單連發,單連發裝置可以是延遲器,單發桿和連發桿等,這些裝置一般包含於扳機組件或擊發裝置中,其作用是控制扳機和阻鐵的連動或延遲關系,下面以單發桿舉例連動關系,所使用的槍械是類似於M9的半自動/自動方式可調節的9MM手槍:當槍械處於發射狀態時扣下扳機此時扳機會帶動扳機連桿向前方運動來解脫阻鐵使擊錘倒下撞擊擊針並擊發槍彈,當彈頭離開槍口後,槍械進行槍管短後坐自動過程,套筒向後運動,在套筒向後運動的過程中扳機連桿被向下壓並使其脫離與阻鐵的連動,當套筒完成退殼過程時擊錘與阻鐵重新扣和隨後重新裝彈並復進至初始位置時扳機連桿與阻鐵重新建立連動關系,至此完成但發過程,松開扳機後重新扣下即重復此過程.而連發則是在擊錘重新固定後當套筒完成復進時的瞬間再次解脫,此過程比較復雜且有許多不同的設計,故在次不繁述!
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要在自動過程中斷開扳機與阻鐵的連動,那麼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在自動過程中阻鐵總是處於解脫狀態那麼當套筒復進後擊錘也會跟著倒下且不能擊發槍彈,此時雖然完成了自動過程卻不能擊發槍彈,必須手動使擊錘處於待擊狀態才能繼續發射.
Ⅹ 王牌戰爭發射裝置怎麼獲得
王牌戰爭發射裝置怎麼獲得,,,,,
追蹤連發裝置製作方法介紹:
1、製作配方:電子零件、6機械齒輪、1AKM改裝步槍、50鐵錠,,,,,
2、材料獲取:電子零件通過拾荒、空投入手;機械齒輪配方是50零件、50鐵錠;鐵錠通過熔爐熔煉獲取(玩家亦可搶奪、抄家、舔包入手上述物品),,,,,
3、製作限制:高級製作台、追蹤連發裝置配方,,,,,
4、屬性效果:
傷害:55
射速:526
穩定性:278
射程:30
彈量:30
裝彈速度: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