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要做個屏蔽房,要求單獨做接地,且接地電阻要達到0.5歐姆以下,如何施工才能達到要求
實際接地電阻的大小取決於接地極的數量和接地極所處位置,按施工要求做一般都能達到要求。如實測接地電阻較大或在將0.5Ω左右,可用增加接地極數量的方法解決。要是大得懸殊可在接地極處添加降阻劑(碳粉、鹽等)解決。
2. 接地裝置是怎樣設置的有什麼具體要求(一)
接地裝置的設置及要求:
1、一般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節約投資,如果實地測量的自然接地體電阻已滿足接地電阻值的要求而且又滿足熱穩定條件時,不必再裝設人工接地裝置,否則應裝設人工接地裝置作為補充。
人工接地裝置的布置應使接地裝置附近的電位分布盡量均勻,以降低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保證人身安全。
2、自然接地體的利用
建築物的鋼結構和鋼筋、行車的鋼軌、埋地的金屬管道(可燃液體和可燃可爆氣體的管道除外)以及敷設於地下而數量不少於兩根的電纜金屬外皮等,均可作為自然接地體。變配電所可利用它的建築物鋼筋混凝土基礎作為自然接地體。利用自然接地體時,一定要保證電氣連接良好。
3、人工接地體的裝設
人工接地體有垂直埋設和水平埋設兩種基本結構型式。
常用的垂直接地體為直徑50mm、長2.5m的鋼管或L50×5的角鋼,為了減少外界溫度變化對流散電阻的影響,埋入地下的垂直接地體上端距地面不應小於0.7m。
對於敷設在腐蝕性較強的場所的接地裝置,應根據腐蝕的性質,採用熱鍍錫、熱鍍鋅等防腐蝕措施,或適當加大截面。
當多根接地體相互靠近時,入地電流的流散相互排擠,這種影響稱為屏蔽效應。這使接地裝置的利用率下降,所以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於5m,水平接地體的間距也不宜小於5m。
接地網的布置,應盡量使地面的電位分布均勻,以減小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人工接地網外緣應閉合,外緣各角應作成圓弧形。35~110kV/6~10kV變電所的接地網內應敷設水平均壓帶。為了減小建築物的接觸電壓,接地體與建築物的基礎間應保持不小於1.5m的水平距離,一般取2~3m。
3. 屏蔽雙絞線的屏蔽系統的接地
使用屏蔽布線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全程屏蔽」和「屏蔽層正確可靠接地」。全程屏蔽,即:布線系統中所使用的配線架、電纜、接插件、跳線、網路設備均採用屏蔽產品,而且屏蔽層之間應該保持良好聯接與接地。對於屏蔽綜合布線系統,主要做到兩端接地,即在屏蔽對絞電纜的兩端(工作區和電信間的配線架)分別接地。
在工作區信息插座的屏蔽層不做專門接地,工作區通過屏蔽跳線將屏蔽信息插座與屏蔽網路設備的屏蔽層連接,自然而然地通過終端設備電源線的PE端子實現了接地。
綜合布線系統接地電阻不應大於4Ω。直接與屏蔽布線系統相關的接地設計主要集中在配線架/櫃一側,工作區屏蔽信息插座不需要再通過接地實體連接到等電位聯結端子板。原因是機櫃在安裝場地已完成了等電位聯結,兩端的網路設備則可以通過交流電源的保護地線(PE)完成等電位聯結, 這樣工作區屏蔽信息插座經屏蔽跳線和設備電源PE線相通,完成接地。
接地應考慮在進線間,電信間,機房內的機架/機櫃進行,機櫃內接地應連接在等電位聯結導體上 。
4. 建築防雷接地的檢測點和外接接地極如何製作(詳細)
1、直擊雷
(1)、全面檢測辦公樓的原有防擊雷措施,對不合格的部分防雷設施進行整改,測量防直擊雷裝置的接地電阻。
(2)、為了使計算機網路系統有一個良好的接地系統,需整個防雷地網應小於1歐姆,因此在辦公樓後面的草地上加人工地網約40米,深800mm,用φ14鍍鋅圓鋼作水平接地體,L5*50*2000鍍鋅角鋼作垂直接地體,用XS防腐型長效接地降阻劑回填,以確保接地電阻可以小於1歐姆。
(3)、在化工樓及舊計量辦公樓側重新布置一組地網,約30米,供分機房接地用。
(4)、在天面水池安裝一支3米避雷針,並與避雷帶連接。
(5)、將天面廣告牌不少於兩處與天面避雷帶連接。
2、防感應雷部分
(1)
屏蔽
在主機房,將所有的金屬門窗與天花龍骨多次連接,用作電磁屏蔽。
(2)、等電位處理
①
在主機房內引出兩條主筋,並在引出點用銅板製作一匯流排,供設備和避雷器接地用,用3*30扁銅作水平環型體,將兩主筋引出點連接,將金屬門窗、各種線路的屏蔽金屬管、各種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機架均與匯流排連接。
②
在主機房布置一條70mm2的銅芯線,在每層的一個柱筋旁邊鑿一孔,將線引到一樓與地網直接相連。如施工困難,可將銅芯線穿牆出室外引至地面接入地網,需套水管作屏蔽。
③
分機房設置等電位環,做法與主機房相同,65mm2的銅芯線引出室外連到地面與地網連接。
④
將各種信號線的屏蔽管在進入大樓時等電位處理;在進入主機房後,再次將屏蔽管與匯流排作接地處理。
⑤
戶外光纖進入室內,接入伺服器時,光纖內的金屬芯要作與等電位帶連接,作接地處理。
(3)、過電壓保護(避雷器牌子不便列出,只列舉參數)
①
辦公大樓的總配電箱處安裝一個40KA的電源避雷器。
②
在辦公樓五樓的配電箱處安裝一個20KA的電源避雷器。
③
在辦公樓五樓的主機房UPS電源入端安裝一個10
KW的串式抗干擾電源避雷器。
④
各分機房所在的樓層配電箱處安裝一個20KA的電源避雷器。
⑤
在各分機房安裝一個5KW的串式抗干擾電源避雷器。
⑥
在PSTN線進入室內,路由器的輸入端安裝一電話線路避雷器。
⑦
在INTERNET線進入室內,防火牆的輸入端安裝一網路避雷器。
⑧
在路由器連接到防火牆的線路,防火牆入口處安裝一網路避雷器。
⑨
在伺服器與中心交換機之間,防火牆與中心交換機之間,交換機入口處均安裝一網路避雷器。
⑩
在二級交換機(或集線器)與工作站之間,交換機(或集線器)的輸出端安裝與工作站對應數量的網路避雷器。(如果交換機或集線器與工作站在同一室內可不安裝)
5. 建築基礎防雷接地系統如何做
我給你找了些資料,看有無幫助?
一、根據國家標准《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94(2000年版),外部防雷裝置包括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
(1)接閃器:根據建築物的特點和防雷等級選用避霄網、避雷帶或避雷針。在保護范圍以外的突出金屬物,如金屬設備、金屬管道、金屬欄桿、廣告牌、航空標志燈等,均應與防雷系統相焊接或卡接,構成統一的導電系統。屋頂的金屬裝飾物如金屬旗桿或滿足規范要求壁厚的金屬屋面,均可作為接閃器。
(2)引下線:盡量利用建築物鋼筋混凝土柱內的對角主筋作為引下線,建築物的消防梯、鋼柱等金屬構件也可作為引下線,但其各防雷部件之間均應連成電器通路。
(3)接地裝置:設計接地裝置時,當基礎採用硅酸鹽水泥和周圍土壤的含水量不低於4%,基礎表面無防水層時,可利用基礎內的鋼筋作為接地裝置(詳後面的說明),如果基礎被塑料、橡膠、油氈等防水材料包裹或塗有瀝青質的防水層時,不得利用基礎內的鋼筋作為接地裝置,此時在基礎槽的周圍敷設環型接地裝置,並與基礎內的鋼筋做可靠連接。
二、內部防雷措施及防雷擊電磁脈沖
1 防止側擊雷
如果按滾球法計算避雷針的保護范圍確定,避雷針可能接受該空間上方落下的閃電,但側方襲來的閃電仍能擊在該引雷范圍曲線內靠下空域中的各點,也就是說,在避雷針下部的這個空間內避雷針的保護率不再是99%,而是50~80%或更低的數值,所以我們不能完全指望避雷針,還要防止側擊雷。例如:如果建築物的防雷等級為第二類,則應將45米及以上外牆上的欄桿、門窗等較大的金屬物與防雷裝置連接。
2等電位連接
要做好建築物內的等電位連接,等電位連接的目的在於減少需要防雷的空間內,各種金屬部件和各種系統之間的電位差。建築物防直擊雷的避雷引入了強大的雷電流通過引下線入地,在附近空間產生強大的電磁場變化,會在相鄰的導線(包括電源線和信號線)上感應出雷電過電壓,因此建築物避雷系統不但不能保護計算機,反而可能引入了雷電。計算機網路系統等設備的集成電路晶元耐壓能力很弱,通常在100伏以下,因此必須建立等電位連接,減小電位差,確保計算機特別是計算機網路系統等弱電系統的安全。
等電位的主要做法:
①用連接導線或過電壓保護器,將處在需要防雷的空間內防雷裝置、電氣設備、金屬門窗、電梯導軌、電纜橋架、各種金屬管線、及弱電系統的金屬部件(箱體、殼體、機架)等,相互焊接或連接起來,構成統一的導電系統。形成建築物的法拉第籠,從而避免各接地線之間存在電位差,以消除感應過電壓產生。
②全樓建築物結構的梁、板、柱、基礎內的鋼筋是等電位連接的一部分,應焊接或綁紮成統一的導電系統,接到綜合共用接地裝置上。
③從不同方向、地點進入建築物的照明、動力和弱電系統的管線,應就近連接到建築物的接地連接板或環型母帶上(室內可利用基礎圈樑或承台梁,或另做若干條等電位連接母帶,室外則為周圈式接地裝置)。
3弱電設備的屏蔽
應將屏蔽作為弱電系統減少干擾的必要措施,屏蔽的主要目的是防雷電電磁脈沖,在電子設備和信息設備系統較多的建築物內,應根據防雷分區和設備的要求,將建築物作成全屏蔽(外部屏蔽)、部分屏蔽、局部屏蔽或設備及管線的屏蔽,使雷擊時的電磁場層層衰減。將建築外部(外牆)進行全屏蔽構成籠式防雷是最安全可靠的防雷設計方案。因此重要的微電子設備如弱電機房等的位置宜放在大樓的中心部位、深部或下部樓層。
4關於電涌保護器SPD
4.1SPD在電源系統中的安裝位置
(1)在LPZOA區和LPZOB區與LPZl區交界面處,在從室外引來的線路上安裝第一級SPD (一般為電壓開關型SPD)。建議安裝位置:總電源進線處,如變壓器低壓側或總配電櫃內。
(2)當上述安裝的SPD電壓保護水平加上其兩端引線的感應電壓保護不了後續配電盤供電的設備時,應在該級配電盤安裝第二級SPD(一般為限壓型),其位置一般設在LPZl區和LPZ2區交界面處。建議安裝位置:安裝於下端帶有大量弱電、信息系統設備或需限制暫態過電壓的設備的配電箱內,如:樓層配電箱、計算機中心、電信機房、電梯控制室、有線電視機房、樓宇自控室、保安監控中心、消防中心、工業自控室、變頻設備控制室、醫院手術室、監護室及裝有電子醫療設備的場所的配電箱內。另外,對所有引至室外照明或動力線路的配電箱,均應加裝SPD,SPD在此處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防止高電位竄入。
(3)對於需要將瞬態過電壓限制到特定水平的設備(尤其是信息系統設備),宜考慮在該設備前安裝具有防操作過電壓和防感應雷雙重功能的第三級SPD(一般為浪涌吸收器),其位置一般在LPZ2區和其後續防雷區交界面處。建議安裝位置:計算機設備、信息設備、電子設備及控制設備前或最近的插座箱內。
6. 屏蔽室技術原理詳解,屏蔽室為什麼要接地
無論任何的接地電阻的測試辦法都一樣的,4歐而已。
給你的標准
GJBz 20219-94軍用電磁屏蔽室通用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軍用使用標准
GJBz 20219-94
軍用電磁屏蔽室通用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1 主要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軍用電磁屏蔽室的通用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軍用固定式電磁屏蔽室的設計、製造、安裝和檢驗。置於各種移動平台上的屏蔽室亦可參照使用。
2 引用標准
GB2887 計算站場地技術要求
GB9361 計算站場地安全要求
GB12190 高性能屏蔽室屏蔽性能的測量方法
GJB 72 電磁干擾和電磁兼容性名詞術語
GJB 368.2 裝備維修性通用規范 維修性的基本要求
GJB 368.3 裝備維修性通用規范 常用件應用的維修要求
GJB 368.5 裝備維修性通用規范 維修性的試驗與評定
GJB/Z 25 電子設備和設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設計指南
3 術語
3.1 電磁屏蔽室 EM ablelded encloaure
也成為射頻屏蔽室,簡稱屏蔽室,是一種專門設計的能對射頻電磁能量起衰減作用的封閉室。本標准所指屏蔽室是能包容需要屏蔽的系統的上述封閉室。
4 分類
4.1 屏蔽室按屏蔽性能可分為B級和C級。
4.2 屏蔽室按安裝方式可分為永久式和可拆式。
4.3 屏蔽室按結構可分為剛性結構和柔性結構。
4.4 屏蔽室按屏蔽板層數可分為單層、雙層、復合層等方式。
4.5 屏蔽室按屏蔽材料可分為均勻金屬,偽均勻金屬和小孔金屬等。
5 一般組成
軍用電磁屏蔽室一般由下列部分組成:
a. 屏蔽殼體
b. 濾波和隔音裝置
c. 接地裝置
d. 通風波導
e. 室內配電系統
f. 室內裝潢
6 要求
6.1 屏蔽性能
屏蔽室的屏蔽性能:
B級,不低於圖1的要求;
C級,不低於圖2的要求。
圖1 B級屏蔽性能要求
圖2 C級屏蔽性能要求
6.2 屏蔽殼體
尺寸
屏蔽室的結構尺寸根據其所包容的系統的要求確定。
屏蔽板
屏蔽板(包括壁板、頂板和底板)必須由具有良好導電導磁性能的金屬網或金屬復合材料構成。
屏蔽板間的鏈接必須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並避免不同種類金屬的不合格接觸。
屏蔽板必須具有相應的機械強度。底面積小於20m²的剛性屏蔽室,其頂部下陷的二年內不超過50px;超過20m²的可適當放寬。壁板應平直,底板應能承受要求的壓力。
屏蔽門
屏蔽門應當方便人員、設備等進出,其關閉時的射頻衰減應當符合6.1條的要求。
屏蔽門不得出現影響性能的幾何變形。
開、關門裝置應當在屏蔽室內外均可操作,手動的開、關門裝置應當輕便靈活。其它方式的開、關門裝置應工作可靠,極少維修,並應設有開啟屏蔽門的應急裝置。
6.3 濾波和隔音裝置
所有進入屏蔽室的電源線、控制線、信號線和其它管道必須裝設濾波和隔音裝置。濾波和隔音裝置應當以適當的方式與屏蔽殼體結合,結合後屏蔽室的屏蔽性能應當符合6.1條的要求。
6.4 接地
屏蔽室應當採用單點接地。接地系統的設計參照GJB/Z 25第6章的有關內容進行。
屏蔽室的接地電阻:
B級,≤4Ω;
C級,≤1Ω。
屏蔽室接地系統應與建築避雷地隔開,兩地極間隔距離不小於10m.而且,屏蔽室的接地電阻必須小於避雷地的接地電阻。
6.5 絕緣
屏蔽室未與地線連接時,其與地線間的絕緣電阻應當小於10KΩ.
6.6 通風波導
每間屏蔽室應當具有兩組以上通風波導。通風波導應安裝在屏蔽板上,安裝後屏蔽室的屏蔽效能應當符合6.1條的要求。透氣性網式屏蔽室可不配通風波導。
6.7 可靠性
屏蔽室所有的材料、元器件、零部件必須符合有關標准或技術文件的規定。屏蔽室應進行可靠性設計,採取可靠性措施,保證其性能在2年內不需要維修而符合本標准規定的要求,並在其後的使用階段內通過維修符合標准規定的要求。
6.8 維修性
屏蔽室應當具有良好的維修性。其要求可格局需要由訂購方對GJB 368.2和GJB 368.3進行剪裁。屏蔽室應具備必要的文件,其內容見附表A(參考件)。
6.8 安全要求
6.9 屏蔽室的安全應當符合GB9361的規定。
6.10 屏蔽室內的技術要求
除有特殊要求外,屏蔽室內的環境、接地、供電、照明、媒體的使用和存放、腐蝕性氣體等要求,應分別符合GB 2887第4.4,4.6,4.8,4.9,4.12條的規定。
6.10 合格鑒定
6.11 按本標准提交的屏蔽室應是經鑒定合格或定型標準的產品。
7. 屏蔽導線屏蔽層接地端直接用屏蔽層製作是有哪些工藝要求
接地端直接用屏蔽層製作沒有嚴格的要求,一般是在屏蔽導線引出端處,將編織的導線解開,手工擰成繩狀(成絞合導體),套上熱縮管至引出端根部加以熱縮,引出長度不夠可以用截面相當的絕緣電線加以連接引長。再在屏蔽導線引出端處套上一段比電纜稍粗的熱縮管熱縮即可,這樣屏蔽引出線就跟電纜的其他芯線一樣引出接線了,屏蔽引出線應盡量短地連接到接地極或接地端子上。
8. 求教一下監控中心防雷接地怎麼做
監控中心防雷接地從文字簡單理解是如何接地,如何接地極那就麻煩了
監控中心防雷接地最簡單的要參閱
[1]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GB 50348-2004
[2] 《智能建築設計標准》GB/T 50314-2006
[3]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95-2007
[4]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1994
[5] 《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GB20815-2006
[6] 《住宅小區安全技術防範系統要求》DB 3302/T1006-2007
規范裡面的關於機房部分。涉及面廣,非一兩句
其中摘錄某些作引子吧
視頻監控防雷接地設計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關於防雷接地設計的若干規定:
3.9.1 建於山區、曠野的安全防範系統,或前端設備裝於塔頂,或電纜端高於附近建築物的安全防範系統,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的要求設置避雷保護裝置。
3.9.2 建於建築物內的安全防範系統,其防雷設計應採用等電位連接與共用接地系統的設計原則,並滿足現行國家標准《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GB 50343的要求。
3.9.3 安全防範系統的接地母線應採用銅質線,接地端子應有地線符號標記。接地電阻不得大於4Ω;建造在野外的安全防範系統,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10Ω;在高山延時的土壤電阻率大於2000Ω·m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於20Ω。
3.9.4 高風險防護對象的安全防範系統的電源系統、信號傳輸線路、天線饋線一級進入監控室的架空電纜入室端均應採取防雷電感應過電壓、過電流的保護措施。
3.9.5 安全防範系統的電源線、信號線經過不同防雷區的界面處,宜安裝電涌保護器;系統的重要設備應安裝電涌保護器。電涌保護器接地端和防雷接地裝置應做等電位連接。等電位連接帶應採用銅質線,其截面積不應小於16m㎡。
3.9.6 監控中心應設置接地匯集環或匯集排,匯集環或匯集排宜採用裸銅線,七截面積不應小於35m㎡。
3.9.7 不得在建築物屋頂上敷設電纜,必須敷設時,應穿金屬管進行屏蔽並接地。
3.9.8 架空電纜吊線的兩端和架空電纜線纜中的金屬管道應接地
3.9.9 光纜傳輸系統中,各光端機外殼應接地。光端加強芯、架空光纜接續護套應接地。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 50395關於防雷接地設計的若干規定:
8.0.2 - 1 採取相應隔離措施,防止地電位不等引起的圖像干擾
2 室外安裝的攝像機連接電纜宜採取防雷措施。
9. 在接地系統中,接地線是如何製作和安裝
在接地系統中,接地線的製作和安裝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接地線或接地極的製作與安裝:
一、接地電阻的要求:
1、電阻要小於4Ω。
接地電阻的大小可以定義接地電流的大小,接地電阻值越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壓值也就越小。這就是說接地電阻值的大小,標志著設備接地性能的好與壞。
2、電阻的測量
接地電阻一般可用電流表—電壓表、電橋法、接地電阻測量儀等來測量,目前都採用接地電阻測量儀來進行測量,此方法即簡單又方便。
二、接地裝置的安裝
一般來講,接地線埋入地下深度不應小於2m。在特殊場所安裝接地極時,如果深度達不到2m時應在接地極周圍放置食鹽8kg、木碳約30kg並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電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極時,各極之間的的間隔小於0.5m,以減少大地的流散電阻。在有強烈腐蝕性的土壤中,應使用鍍銅或鍍鋅的接地極。同時接地極不得埋設在垃圾層及灰渣層區,敷設在地中的接地極不應塗漆,以免接地電阻過大。
10. 在接地系統中,接地線是如何製作和安裝的
在接地系統中,接地線的製作和安裝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接地線或接地極的製作與安裝:
一、接地電阻的要求:
1、電阻要小於4Ω。
接地電阻的大小可以定義接地電流的大小,接地電阻值越小,接地裝置的接地電壓值也就越小。這就是說接地電阻值的大小,標志著設備接地性能的好與壞。
2、電阻的測量
接地電阻一般可用電流表—電壓表、電橋法、接地電阻測量儀等來測量,目前都採用接地電阻測量儀來進行測量,此方法即簡單又方便。
二、接地裝置的安裝
一般來講,接地線埋入地下深度不應小於2m。在特殊場所安裝接地極時,如果深度達不到2m時應在接地極周圍放置食鹽8kg、木碳約30kg並加入水,用以降低接地電阻。如果用2根及2根以上的接地極時,各極之間的的間隔小於0.5m,以減少大地的流散電阻。在有強烈腐蝕性的土壤中,應使用鍍銅或鍍鋅的接地極。同時接地極不得埋設在垃圾層及灰渣層區,敷設在地中的接地極不應塗漆,以免接地電阻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