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學:請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做一個小實驗來說明: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微粒是不斷運動的且微粒之間有空隙。
有紅墨水加在水裡,可見水變紅說明微粒是不斷運動的,再把變紅的水中加糖,一端時間後可見水體積比水加糖時少說明微粒之間有空隙
Ⅱ 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燒瓶中的水沸騰後,移去酒精燈,水停止沸騰,待水溫稍降低一些後,將一大注射器接到
(1)抽氣後燒瓶內氣壓降低,可以看見水重新沸騰,說明水的沸點降低了,即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降低.
(2)紙片劃得越用力,木梳齒的振幅就越大,響度就越大;
(3)帶正電的玻璃棒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時,電荷通過驗電器的金屬球傳給金屬桿傳給兩片金屬箔,兩片金屬箔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而張開.
故答案為:
(1)液體表面的氣壓降低,液體沸點降低;
(2)振幅越大,發聲的響度越大;
(3)箔片帶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Ⅲ 注射器在化學實驗中可替代某些實驗儀器既能優化設計思路又能增強實驗效果
(1)過氧化氫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 2 O 2 =2H 2 O+O 2 ↑;
(2)圖B中檢查裝置氣密性的版方法及說明權氣密性良好的現象是:向外拉注射器,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
(3)溫度、反應物濃度、反應物接觸面積等都會影響化學反應速率,要研究一種條件對化學反應的影響,就要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所以酸的角度說明需要控制的變數是酸的種類、濃度和體積,實驗時通過測定:相同時間內,鎂片、鋅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體積來比較鎂、鋅的活動性.
故答案為:(1)2H 2 O 2 =2H 2 O+O 2 ↑;
(2)向外拉注射器,長頸漏斗下端有氣泡冒出;
(3)酸的種類、濃度和體積;相同時間內,鎂片、鋅片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的體積(或鎂片、鋅片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相同體積的氫氣時所用時間).
Ⅳ 擠捏輸液管會增加"輸入不溶性微粒的概率或破壞過濾膜"嗎
沒事,你放心。是這樣的。留置針在一段時間之後血管內的那部分針頭就會因為血內的凝血蛋白凝固,堵住針頭,自然就不流了,使勁捏一下是為了把凝固的蛋白沖下去。你也不必擔心會形成血栓,因為人體有正常的纖溶,也就是溶栓機制。這種凝血只在輸液針這種地方存在,因為是體外的東西么,會引起凝血。這也是為什麼留置針不能長時間留在血管內的原因。但是在正常的使用時間范圍內,是沒有問題的。放心吧。大力點也沒事,輸液器不會那麼脆弱。呵呵
Ⅳ 根據實驗要求,分析作答.如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按要求回答問題:(1)寫出帶標號儀器的名稱
(1)①是長頸漏斗,②是集氣瓶;
(2)因為高錳酸鉀小顆粒在加熱時易進入導氣管,故需要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
△ | .
Ⅵ 如圖是某同學利用注射器設計的簡易實驗裝置.甲管中注入10mL CH4,同溫同壓下乙管中注入50mL Cl2,將乙管
(1)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H3Cl(氣體)、CH2Cl2、CHCl3、CCl4、HCl,氯氣逐漸減少,但不消失,因為氯氣過量,所以氯氣的顏色逐漸變淺,不會變成無色;反應後有油狀液滴(二氯甲烷、三氯甲烷與四氯甲烷)出現;反應過程中氣體的體積減小,導致試管內的壓強低於外界大氣壓,體積減少,甲管活塞向內移動,故選:②③; (2)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CH3Cl(氣體)、CH2Cl2、CHCl3、CCl4、HCl, 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3)甲烷與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氫,方程式為:CH4+Cl2 光照 |
Ⅶ 某活動小組為了探究分子的性質,設計了如下兩個實驗.實驗一:用兩支醫用注射器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
實驗一:由復於微粒之間有制間隔,氣體分子之間的間隔較大,容易被壓縮,液體或固體的微粒之間的間隔較小,不容易被壓縮.所以: (1)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液體物質和氣體物質分子間間隔大小的比較; (2)慢慢推入栓塞時感受是:盛水的注射器推起來很費力,盛空氣的注射器推起來很容易; (3)由此得出的實驗結論是: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大,液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小. 實驗二:由於A燒杯中的濃氨氣具有揮發性,氨水分子就會運動到燒杯B燒杯里形成氨水,酚酞溶液遇到鹼性的氨水就會變紅.所以: (1)幾分鍾後,觀察到的現象是:B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 (2)從微觀角度解釋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A燒杯中的濃氨水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到B燒杯中,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 故答為:實驗一:(1)液體物質和氣體物質分子間間隔大小的比較; (2)盛水的注射器推起來很費力,盛空氣的注射器推起來很容易; (3)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大,液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小. 實驗二:(1)B燒杯中酚酞溶液變紅; (2)A燒杯中的濃氨水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分子不斷運動到B燒杯中,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
Ⅷ 注射器在化學改進實驗中常常出現,如圖(圖甲、乙)兩個實驗裝置中都用到了注射器.(1)要檢查裝置的氣
(1)注射器慢慢向外拉時,瓶內空氣減少壓強減小,裝置氣密性良好時,外界空氣從版長頸漏斗進權入瓶中,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處出現氣泡;故答案為:長頸漏斗下端管口產生氣泡; (2)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時,一定要把玻璃管內的氧氣消耗完,所以造成該實驗出現誤差的原因可能是銅絲少;故答案為:銅絲太少;
Ⅸ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可用來測定含兩種元素的某種氣體x的分子式.在注射器A中裝有240mL氣體X慢慢通過 不含
(1)由題目信息可知,C管中收集到水,D中收集到N2,說明氣體X與氧化銅反應有氮氣、水生成,氣體x只含有兩種元素,根據元素守恆可知,氣體X含有N、H元素, 故答案為:N;H; (2)1molX的氣體的體積是24000mL,故240mLX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1mol=0.01mol,反應收集到氮氣的質量是0.28g,物質的量為 =0.01mol.B管中CuO含O:20.32g-20.00g=0.32g,物質的量為 =0.02mol,n(H 2O)=0.02mol,故生成的水中H元素的質量為0.02mol×2×1g/mol=0.04g,所以氣體X的質量為0.28g+0.04g=0.32g,故氣體X的摩爾質量為 =32g/mol,故答案為:32; (3)根據(2)中可知n(X)=0.01mol,n(N)=0.01mol×2=0.02mol,n(H)=0.02mol×2=0.04mol,因此n(X):n(N):n(H)=0.01mol:0.02mol:0.04mol=1:2:4,所以X的化學式為N 2H 4,故答案為:N 2H 4; (4)由題目信息可知,B管中的黑色粉末變成紅色粉末,說明反應生成Cu,C管中收集到水,D中收集到N 2,說明氣體X與氧化銅反應有氮氣、水生成,故氣體X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氮氣與水,反應方程式為2CuO+N 2H 4△ | .
Ⅹ 不溶性微粒檢查需要怎麼用到什麼儀器
取濃度范圍為(1000-1500)粒/ml、直徑分別為10um,25um的微粒標准物質(可根據儀器類型確定微粒大小),緩慢搖勻靜置氣泡消失進行測定,第一次數據棄後連續測定3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與與微粒計數標准值的相對誤差為微粒計數誤差。微粒計數誤差標准:不大於20%
與做注射器不溶性微粒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達維修閥門廠
發布:2025-09-21 12:55:39
瀏覽:96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