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庫倫用什麼工具測量庫侖定律中的常數
庫侖定律:真空中兩個靜止的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與這兩個電荷所帶電量的乘積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沿著這
兩個點電荷的聯線,同好電荷相斥,異號電荷相吸。公式:F=k*{(q1*q2)/(r*r)}*e<r>
庫侖定律的實驗驗證:庫侖定律是1784--1785年間庫侖通過紐秤實驗總結出來的。紐秤的結構如下圖。在細金屬絲下懸掛一根秤桿,它的一端有一小球A,另一端有平衡體P,在A旁還置有另一與它一樣大小的固定小球B。為了研究帶電體之間的作用力,先使A、B各帶一定的電荷,這時秤桿會因A端受力而偏轉。轉動懸絲上端的懸鈕,使小球回到原來位置。這時懸絲的扭力矩等於施於小球A上電力的力矩。如果懸絲的扭力矩與扭轉角度之間的關系已事先校準、標定,則由旋鈕上指針轉過的角度讀數和已知的秤桿長度,可以得知在此距離下A、B之間的作用力
2. 庫侖扭秤實驗是怎麼做的(具體)
庫侖扭秤:懸絲的扭力能夠為物理學家提供一種精確地測量很小的力的方法。扭轉力矩與懸絲的扭轉角成正比,與懸絲直徑的4次方成正比,與懸絲的長度成反比。庫侖扭秤的主要部分是一根金屬細絲,上端固定,下端懸有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物體轉動,使金屬絲發生扭轉,測量出扭轉角度,就可以根據扭轉定律算出外力。
歡迎來我的Blog玩兒哦!謝謝啦~~~
http://blog.sina.com.cn/m/aidoudou
3. 庫侖扭秤實驗的介紹
庫侖扭秤實驗,是庫侖做的電力與磁力之間關系的一種科學實驗。通過實驗,庫侖發現兩磁鐵之間的磁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規律。
4. 庫侖扭秤的原理是什麼
18世紀80年代,法國物理學家庫侖製作了一台十分精巧的絲懸磁針裝置,並用它在巴黎天文台測量地磁場的強度。有一次,為了測量的准確,庫侖用放大鏡觀察磁針偏轉的角度,他偶然發現,平時用肉眼觀察靜止不動的磁針,竟在發生微小的振動。
「為什麼會這樣呢?」庫侖緊緊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能不能用懸絲製造靈敏測力儀器呢?」庫侖反復研究金屬絲的扭力和它的扭轉角度、直徑與長度之間的關系。庫侖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經過分析發現:對某種金屬絲而言,在彈性范圍內,金屬絲產生的扭力矩與它的扭轉和直徑的四次方的乘積成正比,與金屬絲的長度成反比。庫侖在1785年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宣布發現了彈性理論,發明了扭秤。這種扭秤為研究微小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人們把它叫做庫侖扭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