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用什麼反應裝置 為什麼用該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不加熱型收集裝置:集氣瓶、導管、水槽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法、排水集氣法應該用分液漏斗,錐形瓶,酒精燈等,由於過氧化氫不穩定易分解出氧氣,所以用分液漏斗控制過氧化氫滴入錐形瓶的速度以控制氧氣生成速度(酒精燈加熱錐形瓶可加快反應速度),分解出氧氣的錐形瓶中的液體便是水。關鍵是過氧化氫遇熱分解生成氧氣,控制過氧化氫遇熱的速度及流量就控制反應速度。
⑵ 問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實驗
這題是歷屆中考的經典題型,由於過程較復雜,需要答到的點較多,很少有學生可以拿到滿分。我已經給同學講過很多次了,希望對你也有所幫助吧
由於催化劑有「一改變,二不變」的特性,即「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反應前後,自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改變」,所以要證明h具有催化作用,就要證明這三個特性,所以要做三個實驗,分別進行以下的操作:
實驗過程:
a.
(1)
實驗步驟:取少量過氧化氫液體於試管中,向內伸入一支帶火星的木條
實驗現象:木條沒有復燃
(2)
實驗步驟:向上述試管中,加入x克h,再向內伸入一支帶火星的木條
實驗現象:木條復燃了
(這個實驗就說明,h可以改變過氧化氫分解的反應速率)
b.
實驗步驟:將上述反應後的試管內的固體進行:溶解、過濾、洗滌、烘乾的操作。(從而從試管中獲得反應後剩餘的h)將得到的固體進行稱量
稱量結果:h仍為x克
(這個實驗就說明,h在反應的前後,質量不變)
c.
實驗步驟:再取少量過氧化氫溶液於另一個試管中,將上一步實驗後剩餘的h再次加入試管中。然後再向試管中伸入一支帶火星的木條
實驗現象:木條復燃
(這個試驗就說明了,h在反應的前後,化學性質沒有改變,仍然可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綜上所述,就可得出
實驗的結果:h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⑶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發生裝置和反應裝置是什麼
過氧化氫加二氧化錳(催化劑)生成氧氣
裝置:
錐形瓶、長頸漏斗
很簡單的實驗
⑷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 有幾種發生裝置
過氧化氫可以受熱分解成氧氣和水,也可以在其中加催化劑分解成氧氣和水。
所以有兩種發生裝置,加熱的裝置需要酒精燈石棉網。
加催化劑的則和二氧化碳製取的裝置一樣,都是固體和液體的。
⑸ 實驗室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步驟
第一空:
2H2O2==(MNO2催化)2H2O+O2↑(過氧化氫經過二氧化錳催化生成水和氧氣)
第二空:
收集氧氣和二氧化碳
第三空:(連續七個)
查、裝、定、點、收、離、熄(這個好象是加熱收集的)
第四空:(連續四個)
排水集氣法(原因:氧氣不易溶於水)
向上排空氣法(原因: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⑹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
1、發生裝置:試管、帶導管的單孔橡膠塞,裝置優點簡單方便;
2、發生裝置:錐形瓶、長頸漏斗、帶導管的雙孔橡膠塞,優點是節約葯品;
3、發生裝置:錐形瓶,分液漏斗,帶導管的雙孔橡膠塞,優點是可以產生平穩的氧氣流。
過氧化氫化學式為H2O2,純過氧化氫是淡藍色的黏稠液體,可任意比例與水混溶,是一種強氧化劑,水溶液俗稱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其水溶液適用於醫用傷口消毒及環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一般情況下會緩慢分解成水和氧氣,但分解速度極其慢,加快其反應速度的辦法是加入催化劑二氧化錳等或用短波射線照射。
⑺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裝置
發生裝置:
錐形瓶,長頸漏斗(分液漏斗),帶導管的橡膠塞
收集裝置:
(導管),集氣瓶,水槽(排水法時使用,向上排空氣法不用)
收集方法: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⑻ 雙氧水製取氧氣的方法
雙氧水製取氧氣實驗原理:過氧化氫(H2O2) ————→ 水(H2O) + 氧氣(O2)
雙氧水製取氧氣具體步驟:
①連接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
③再錐形瓶中裝入二氧化錳
④倒入過氧化氫溶液
⑤收集氧氣
雙氧水製取氧氣注意事項: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②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
③氣密性檢查: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④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⑤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雙氧水製取氧氣總結:
若固體(或固體+固體)加熱生成氣體,選用高錳酸鉀制氧氣裝置;
若固體+液體常溫下製取氣體,選用雙氧水製取氧氣裝置.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反應速率,但本身的化學性質和質量在反應前後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
長頸漏斗中裝入的是雙氧水,且長頸漏斗下端要封口,即沒入錐形瓶的水中,錐形瓶中裝入二氧化錳和水。
裝葯時先裝固體再裝液體
待集氣瓶中氣泡溢出說明集氣瓶中的氧氣已經收集滿了
⑼ 利用過氧化氫溶液製取氧氣的時候,它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各是什麼
反應原理是2H2O2=(MnO2)=2H2O+O2↑
反應裝置是固液常溫型~
有錐形瓶(裝二氧化錳固體)木塞導管,分液漏斗。
收集可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集氣法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