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篇關於機械手臂的畢業設計,還有關於智能窗簾的畢業設計,要內容
智能窗簾,做過實物,三人行設計,下面是用到的程序。#include <reg52.h>
#include<intrins.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nsigned char code F_Rotation[4]={0x01,0x02,0x04,0x08};//正轉表格
unsigned char code B_Rotation[4]={0x08,0x04,0x02,0x01};//反轉表格
sbit AD_Out = P3^4; //TLC549輸出端
sbit CS = P3^5; //TLC549片選信號
sbit AD_In = P3^3; //TLC549輸入端
sbit KEY=P3^6; //手動循環按鍵
sbit KEY1=P3^7; //手動/自動切換按鍵
sbit PA=P1^6;
sbit PB=P1^5;
sbit PC=P1^2;
sbit PD=P1^1;
sbit PE=P1^0;
sbit PF=P1^7;
sbit PG=P1^4; //數碼管顯示
sbit LED=P3^0; //手動/自動切換指示燈,自動時亮
uchar k;
/********************************************************************
* 名稱 : Delay()
* 功能 : 延時
***********************************************************************/
void Delay(unsigned int i)//延時
{
while(--i);
}
/********************************************************************
* 名稱 : Run()
* 功能 : 正轉
***********************************************************************/
void Run() //正轉
{
unsigned char i,j;
for(j=0;j<64;j++)
{
for(i=0;i<4;i++) //4相
{
P2=F_Rotation[i]; //輸出對應的相 可以自行換成反轉表格
Delay(500); //改變這個參數可以調整電機轉速
}
}}
/********************************************************************
* 名稱 : Rerun()
* 功能 : 反轉
***********************************************************************/
void Rerun() //反轉
{
unsigned char i,j;
for(j=0;j<64;j++)
{
for(i=0;i<4;i++) //4相
{
P2=B_Rotation[i]; //輸出對應的相 可以自行換成反轉表格
Delay(500); //改變這個參數可以調整電機轉速
}
}
}
/********************************************************************
* 名稱 : AD_Change(void)
* 功能 : AD轉換
* 輸入 : 無
* 輸出 : temp (電壓值)
***********************************************************************/
uchar AD_Change(void)
{
uchar i,temp = 0;
AD_In = 0;
_nop_();
_nop_();
CS = 0;
_nop_();
_nop_();
_nop_();
_nop_();
if(AD_Out == 1) temp += 1;
for(i=0; i<8; i++)
{
AD_In = 1;
_nop_();
_nop_();
AD_In = 0;
_nop_();
_nop_();
if(i != 7)
{
temp = temp << 1;
if(AD_Out == 1) temp += 1;
}
}
CS = 1;
return temp;
}
/********************************************************************
* 名稱 : display()
* 功能 : 顯示
***********************************************************************/void display() //顯示
{
if(k==0) //在位置0最亮時,三行數碼管顯示
{
PA=1;
PB=0;
PC=1;
PD=0;
PE=1;
PF=0;
PG=1;
}
if(k==1|k==3) //在位置1/3次亮時,兩行數碼管顯示
{
PA=1;
PB=1;
PC=1;
PD=0;
PE=1;
PF=0;
PG=1;
}
if(k==2) //在位置2暗時,一行數碼管顯示
{
PA=1;
PB=1;
PC=1;
PD=0;
PE=1;
PF=1;
PG=1;
}
}
main()
{
while(1)
{
unsigned char temp,flag;
temp = AD_Change();
if(KEY1==0) //手動/自動切換按鍵
{
Delay(10);
while(!KEY1);//消抖
flag++;
if(flag==2)
{
flag=0;
}
}
if(flag==0) //自動模式
{
LED=0;
if(temp<100)
{
if(k==0)
{
}
if(k==1)
{
Rerun();
k=0;
}
if(k==2)
{
Rerun();
Rerun();
k=0;
}
if(k==3)
{
Rerun();
k=0;
}
}
if(temp>100)
{
if(k==0)
{
Run();
k=1;
}
if(k==1)
{
}
if(k==2)
{
Rerun();
k=3;
}
if(k==3)
{
}
}
}
if(flag==1) //手動模式
{
LED=1;
if(KEY==0) //手動循環按鍵
{
Delay(10);
while(!KEY);//消抖
if(k==0)
{
Run();
}
if(k==1)
{
Run();
}
if(k==2)
{
Rerun();
}
if(k==3)
{
Rerun();
}
k++;
if(k==4)
{
k=0;
}
}
}
display(); //數碼管顯示
}
}
㈡ 機械手畢業設計
引 言
在現代工業中,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已成為突出的主題。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自動化已經成為現代企業中的重要支柱,無人車間、無人生產流水線等等,已經隨處可見。同時,現代生產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生產環境,如高溫、放射性、有毒氣體、有害氣體場合以及水下作業等,這些惡劣的生產環境不利於人工進行操作。
工業機械手是近代自動控制領域中出現的一項新的技術,是現代控制理論與工業生產自動化實踐相結合的產物,並以成為現代機械製造生產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工業機械手是提高生產過程自動化、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高溫、高壓、粉塵、雜訊以及帶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場合,應用得更為廣泛。在我國,近幾年來也有較快的發展,並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機械工業和鐵路工業部門的重視。
本課題擬開發物料搬運機械手,採用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對實驗室現有的TVT—99D機械手模型進行開發。該裝置機械部分有滾珠絲杠、滑軌、汽缸、氣控機械抓手等;電氣方面由步進電機、驅動模塊、感測器、開關電源、電磁閥、旋轉碼盤、操作台等部件組成。我們利用可編程技術,結合相應的硬體裝置,控制機械手完成各種動作。
本課題是有我和徐立同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徐立同同學主要負責硬體方面如接線、畫各個電氣設備的電路接線圖等;而我則是主要負責軟體部分,在實際的設計調試過程中我主要負責PLC的接線編程、調試等工作。當然了硬體和軟體是不分家的,誰也離不開誰,因此,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各種方案的敲定與實施均是由我們倆個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共同研究、推敲、討論試驗調試中確定的。為了能夠實現機械手可在空間抓放物體,動作靈活多樣,適用於可變換生產品種的中小批量自動化生產,廣泛應用於柔性自動線。再加上本課題開發的機械手採用的日本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控制,是一種按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工件的搬運的自動化裝置,可部分代替人工在高溫和危險的作業區進行單調持久的作業,並要實現根據工件的簡單的變化要求隨時更改相關控制參數。為達到這些要求,我們設計的控制方案盡量在我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選擇最佳的方案。如在本設計中遇到的對直流電機的控制問題中,在控制直流電機正反轉的問題上通過老師的指導我們想到了兩種控制方案:一種是在原設備的基礎上加上四個繼電器實現其控制功能;另一種則是根據三菱公司的FX2N系列PLC的輸出端的內部電路的特點,可以在不增加其他設備的情況下實現控制要求。我在最大限度的滿足工藝流程和控制要求的同時,還要考慮要有很高的性價比,因此我們選擇了後一種方案。也許後一種方案有其弊端,但目前還沒有發現。望大家多多指教。
當然了,由於我們水平的限制和時間的倉促,在很多地方的控制方案還不是很理想,同時還遺留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中才能解決,望各位老師和廣大同學批評和指教。 機械手的畢業設計說明書一.前言1.1設計的意義與作用機械手是在機械化,自動化生產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裝置。在現代生產過程中,機械手被廣泛的運用於自動生產線中,機械人的研製和生產已成為高技術鄰域內,迅速發殿起來的一門新興的技術,它更加促進了機械手的發展,使得機械手能更好地實現與機械化和自動化的有機結合。機械手雖然目前還不如人手那樣靈活,但它具有能不斷重復工作和勞動,不知疲勞,不怕危險,抓舉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點,因此,機械手已受到許多部門的重視,並越來越廣泛地得到了應用。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尤其在自動流水線上,零件的加工和搬運都可能用到機械手。本課題就為解決海門恆豪制針有限公司在縫紉機針的生產過程中,拋光這一工藝工作。縫紉機針且夾緊不方便,要使用一個專用夾具用於拋光工作,為了解決以上傳統的缺點,設計了該液壓式擺動機械手。1.2機械手的工作原理 該機械手採用了液壓驅動方式來實現其工作的要求,工作要求就是機械手臂的上下能夠擺動,手臂的回轉運動,手腕的回轉運動及手部的夾持運動,本次設計的機械手主要用於縫紉機針的拋光工作,可用幾台液壓擺動機械手與拋光機相配合,進行協調實現拋光工作的自動化生產線,機械手的手指夾持縫紉機針,在即旋轉又往復移動的拋光機上進行上下擺動,根據拋光工藝過程,自動線上有4台機械手,各機械手間互傳遞著縫紉機針,調換縫紉機針的大小頭,並進行粗精拋光操作。1.3拋光自動生產線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拋光自動生產線的平面布置圖如下:1.4.自動生產線的工作方式及組成: 全線由震動式順針機,上料工作台,4台機械手,4台拋光機和裝針斗組成。4隻拋光輪分別由電動機帶動旋轉,由另外的電動機經傳動裝置(如曲柄滑塊機構)帶動4隻拋光輪一同作左右往復運動,每台機械手分別由自身的電子程序控制器控制,根據拋光工藝要求所編制的程序,依次進行程序轉換,控制機械手液壓系統的電磁換向閥,從而使機械手按程序進行各種動作。 4台機械手動作相同,全自動線動作過程如下:機械手1在上料位置工人將待拋光的針70-80支,經震動式順針機整齊後送到待夾料位置,發信號啟動,機械手1的手指將針夾牢,手臂順時針回轉90°到拋光位置(此時拋光機已經旋轉並左右移動),手臂上下擺動一次,手腕回轉180°手臂再上下擺動一次(手臂兩次下擺動作時間不同,根據需要可自行調整),手臂順時針再回轉90°(即到180°位置),機械手1和機械手2同到換夾針位置,機械手2先將縫紉機針夾牢後再發信號,機械手1的手指才松開,並開始復原,即手臂逆時針回轉180°,同時手腕反向回轉180°,到達上料位置,等待下個工作循環,機械手2,機械手3,機械手4的動作程序與機械手1相同。縫紉機針就在各機械手間依次傳遞,調換針的大小頭,進行粗拋和精拋操作。當機械手4拋光程序完成後,其手臂轉到下料位置時手指松開,將拋光好的針卸到裝針2.1液壓擺動機械手的工作參數 抓針數量:一次夾持縫紉機針70-80隻 座標型式:球坐標 自由度數:3個 手臂回轉范圍:0°-180° 手臂回轉速度:90°/S 手臂的俯仰范圍:0°-180° 驅動方式:液壓驅動 控制方式:採用電子程序控制 定位方式:手臂回轉的兩端位置用死擋鐵定位 手臂俯仰兩端點:用活塞與端蓋相碰定位2.2液壓擺動機械手的工作原理簡圖:結論 液壓擺動機械手能將工件從一個工位,傳到下一個工位的工作,它從外部結構上把自動線中的各台自動機床聯系成一個整體。有一定的握力和工作速度,有準確的定位精度,將零件可靠地裝上夾具,能准確可靠的完成預定工作。參考文獻
㈢ 畢業設計老師要我們用電機和舵機製作機械臂
1. 可以步進電機和舵機
2. 3D列印沒必要吧,不適合木頭都可以做出來,金屬做嘛是技術活,淘寶肯定有配件
㈣ 機械臂設計如何確定臂長,底盤,如何計算的
設計思路先確定幾臂,再確定工作范圍,確定最大的工作負載然後力矩分析。
㈤ 機械手臂的設計要求
1、手臂應承載能力大、剛性好、自重輕
手臂的剛性直接影響到手臂抓取工件時動作的平穩性、運動的速度和定位精度。如剛性差則會引起手臂在垂直平面內的彎曲變形和水平面內側向扭轉變形,手臂就要產生振動,或動作時工件卡死無法工作。為此,手臂一般都採用剛性較好的導向桿來加大手臂的剛度,各支承、連接件的剛性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以保證能承受所需要的驅動力。
2、手臂的運動速度要適當,慣性要小
機械手的運動速度一般是根據產品的生產節拍要求來決定的,但不宜盲目追求高速度。
手臂由靜止狀態達到正常的運動速度為啟動,由常速減到停止不動為制動,速度的變化過程為速度特性曲線。
手臂自重輕,其啟動和停止的平穩性就好。
3、手臂動作要靈活
手臂的結構要緊湊小巧,才能做手臂運動輕快、靈活。在運動臂上加裝滾動軸承或採用滾珠導軌也能使手臂運動輕快、平穩。此外,對了懸臂式的機械手,還要考慮零件在手臂上布置,就是要計算手臂移動零件時的重量對回轉、升降、支撐中心的偏重力矩。偏重力矩對手臂運動很不利,偏重力矩過大,會引起手臂的振動,在升降時還會發生一種沉頭現象,還會影響運動的靈活性,嚴重時手臂與立柱會卡死。所以在設計手臂時要盡量使手臂重心通過回轉中心,或離回轉中心要盡量接近,以減少偏力矩。對於雙臂同時操作的機械手,則應使兩臂的布置盡量對稱於中心,以達到平衡。
4、位置精度高
機械手要獲得較高的位置精度,除採用先進的控制方法外,在結構上還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機械手的剛度、偏重力矩、慣性力及緩沖效果都直接影響手臂的位置精度。
(2)加設定位裝置和行程檢測機構。
(3)合理選擇機械手的坐標形式。直角坐標式機械手的位置精度較高,其結構和運動都比較簡單、誤差也小。而回轉運動產生的誤差是放大時的尺寸誤差,當轉角位置一定時,手臂伸出越長,其誤差越大;關節式機械手因其結構復雜,手端的定位由各部關節相互轉角來確定,其誤差是積累誤差,因而精度較差,其位置精度也更難保證。
5、通用性強,能適應多種作業;工藝性好,便於維修調整
以上這幾項要求,有時往往相互矛盾,剛性好、載重大,結構往往粗大、導向桿也多,增加手臂自重;轉動慣量增加,沖擊力就大,位置精度就低。因此,在設計手臂時,須根據機械手抓取重量、自由度數、工作范圍、運動速度及機械手的整體布局和工作條件等各種因素綜合考慮,以達到動作準確、可靠、靈活、結構緊湊、剛度大、自重小,從而保證一定的位置精度和適應快速動作。此外,對於熱加工的機械手,還要考慮熱輻射,手臂要較長,以遠離熱源,並須裝有冷卻裝置。對於粉塵作業的機械手還要添裝防塵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