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探究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某校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分析後回答:
(1)實驗前,將該裝置放入黑暗中一晝夜(或24小時) (2)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塑料袋為黑色(或不透光),充入二氧化碳(注意考慮單因子變數,答案合理即可);B (4) ![]() |
B. 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據圖回答:(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______,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
(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色素參與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類囊體膜.
(2)光合作用包括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而B階段需要二氧化碳參與,表明是暗反應階段.
(3)在光反應中,水被分解成氧氣和[H],同時ADP和磷酸反應生成ATP;在暗反應中,二氧化碳與C5結合生成C3,C3被[H]還原成C5和有機物,所以①、②、③、④、⑤分別表示氧氣、[H]、ATP、二氧化碳和有機物(CH2O).
(4)在暗反應過程中,二氧化碳與C5結合生成C3的過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C3被[H]還原成C5或有機物,該過程叫C3的還原.
故答案為:
(1)葉綠體,類囊體的薄膜
(2)暗反應
(3)①O2②[H]③ATP④CO2⑤(CH2O)(或澱粉或葡萄糖)
(4)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還原
C. 如圖是有關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兩個實驗的裝置圖,請據圖並結合你平時的實驗體驗回答下列問題.(1)在實
(1)在實驗一中,快要熄滅的衛生香遇到綠色植物在光下釋放出的氣體,發生的現版象是快要熄滅的衛生香迅速復燃,權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在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2)在實驗二中,綠色植物必需預先經過的處理是暗處理.
將甲、乙兩個裝置放在陽光下幾小時 後,各摘下一個葉片脫色、漂洗、滴加碘液,觀察到變藍的是
乙 裝置中的葉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3)綜合上述兩個實驗的結論可知,綠色植物對維持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起重要.要提高大棚蔬菜的產量,可採取的措施是提高二氧化碳的含量.
D. 如圖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一些地區由於乾旱造成農作物減產,表明物質A______
(1)由圖可以知道,水進入植物體內,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氣和有機物從植物體內出來,為光合作用的產物,可以判斷A為水;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的過程,稱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水. (2)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可見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因此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並放出氧氣,因此光合作用的產物除了有機物外,還有B氧氣. (4)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的步驟為: ①暗處理:把生長旺盛的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 ②遮光: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幾小時後,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黑紙片. ③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④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碘液. ⑤觀察: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顏色發生了什麼變化. 實驗現象:遮光部分沒有變藍色,未遮光部分變成藍色. 結論: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藍,而被黑紙片遮光部分遇碘液後不變藍,證明見光的葉片內產生了澱粉,澱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實驗同時也證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故答案為:(1)水(2)葉綠體(3)氧氣(4)光 |
E. 如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請根據圖回答:(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______.(2)光合作用的
(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葉綠體.
(2)B過程表示暗反應階段.
(3)根據分析可知:①是氧氣;②是[H];③是ATP;④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1)葉綠體
(2)暗反應
(3)①O2 ②[H]④CO2
F. 下圖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識體系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l)圖中的①、②、③、④分別表示光合作用的
(1)原料 條件 產物 場所 (2)合理密植和間作套種(3)食物 碳氧
G. 下圖是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是___
H. (8分)下頁圖是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A】______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2)光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