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繼電保護裝置投運時為什麼先投交流,後投直流
直流分為保護直流和操作直流。
保護直流是給保護屏的電源的電流回。
操作直流是給操答作機構,也就是二次迴路的電源。
交流是模擬量採集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交流量的電源。
一般我們做完保護的傳動試驗後。驗證的保護和二次迴路沒有問題就可以吧保護投運到系統中去了。我們需要先恢復安全措施時的接線。也就相當也先把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的二次接線接到保護上。就是相當於你說的先給了交流。然後再把操作直流給上也就相當於把保護和操作機構的迴路接上。之所以先給交流在給直流,是把給了直流以後保護和操作機構連接上。這時如果恢復交流不當就可能跳掉整條線路。給系統造成危害。
Ⅱ 對繼電器保護裝置的四項基本要求是什麼
繼電保護裝置應滿足可靠性、選擇性、靈敏性和速動性的要求:這四「性」之間緊密聯系,既矛盾又統一。
一、可靠性---指繼電保護裝置在保護范圍內該動作時應可靠動作,在正常運行狀態時,不該動作時應可靠不動作。任何電力設備(線路、母線、變壓器等)都不允許在無繼電保護的狀態下運行,可靠性是對繼電保護裝置性能的最根本的要求。
二、選擇性---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保護、線路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來切除故障。上、下級電網(包括同級)繼電保護之間 的整定,應遵循逐級配合的原則,以保證電網發生故障時有選擇性地切除故障。切斷系統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繼續供電。
三、靈敏性---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規程中有具體規定)。通過繼電保護的整定值來實現。整定值的校驗一般一年進行一次。
四、速動性---指保護裝置應盡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
Ⅲ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
(1)可靠性:
指保護該動作時動作,不該動作時不動作,就是既不能誤動也不能拒動,確保切除的是故障設備或線路。
(2)靈敏性: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
保證有故障就切除。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1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2016》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1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3)選擇性:
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積停電。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4)速動性:
指保護裝置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
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2、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
以上四個基本要求是設計、配置和維護繼電保護的依據,又是分析評價繼電保護的基礎。這四個基本要求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往往又存在著矛盾。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電網的結構和用戶的性質,辯證地進行統一。
(1)四性的先後順序:
可靠性、靈敏性、選擇性、速動性。
(2)四性的矛盾性:
① 靈敏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要滿足靈敏性,保護動作定值就不能定的太高。但是保護定植如果太低,保護可能就不可靠。例如過負荷時,在受到擾動時保護就動作了。
② 選擇性和速動性是相互矛盾的。
電流保護一般分為三段式保護,其中三段有個配合的問題,靠保護定植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來配合。這樣就需要靠時間躲避保護區域交叉的問題,例如一段保護時間200ms,二段一般取500ms,當一段失靈的時候要靠二段來動作,500ms的時間無法滿足速動性的要求。
(3)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的投入原則擴展閱讀:
1、繼電保護可按以下四種方式分類:
(1)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2)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3)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4)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2、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由測量元件、邏輯環節和執行輸出三部分組成。
(1)測量比較部分:
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
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
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Ⅳ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投入和解除順序
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投入順序:投入時應先將裝置的直流電源開關投入,再投入裝置的操作迴路電源,最後投入裝置的交流電壓迴路電源空氣開關。解除的順序,正好相反。希望能幫助你,記得採納哦
Ⅳ 電力系統中的「備自投裝置」是什麼什麼原理有什麼作用
隨著我國人民生產生活的現代化程度日益提高,人們對電力的需求和依賴程度也在倍增,對電能質量的要求也更加嚴格,供配電在各個領域也不斷向自動化、無人值守、遠程式控制制、不間斷供電的目標邁進。有些電力用戶尤其對不間斷供電的要求顯得更加突出。我國的電力供應主要還是依靠國家電網供電,電力缺口也在不斷增大,尤其在用電高峰期缺電現象嚴重,為此很多大型企業便自建電廠或配備發電機,因此各種電源的相互切換,保證電源的不間斷供電和供電的高可靠性成了現代配電工程中保護和控制迴路的重要部分。在GB50062 《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中的第十一章也明確規定了備用電源和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的具體要求。
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使系統自動裝置與繼電保護裝置相結合,是一種對用戶提供不間斷供電的經濟而又有效的技術措施,它在現代供電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此只對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在電力系統中兩種備自投方式和基本原理進行探討。
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以下簡稱備自投)核心部分採用高性能單片機,包括CPU模塊、繼電器模塊、交流電源模塊、人機對話模塊等構成,具有抗干擾性強、穩定可靠、使用方便等優點。其液晶數顯屏和備自投面板上所帶的按鍵使得操作簡單方便,也可通過RS485通訊介面實現遠程式控制制。裝置採用交流不間斷采樣方式採集到信號後實時進行傅立葉法計算,能精確判斷電源狀態,並實施延時切換電源。備自投具有在線運行狀態監視功能,可觀察各輸入電氣量、開關量、定值等信息,其有可靠的軟硬體看門狗功能和事件記錄功能。
產品在不同的電壓等級如110kV、10kV、0.4kV系統的供配電迴路中使用時需要設定不同的電氣參數,在訂貨時必須註明。在選擇備自投功能時則一定不可以投入低電壓保護,以免沖突引起拒動或誤動。
由於在現代電力系統中廣泛使用了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使得不間斷供電的需求有了更加可靠的保證,在電力自動化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盡管不同廠家不同品牌的微機線路備自投保護裝置的型號和外形不同,但其功能及原理大體相同。在此需要強調的是使用者在二次控制原理圖的設計過程中務必對照相應的使用說明書,按照說明書中端子的功能接線。
備自投的條件:首先應該有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其次,當工作母線電壓下降時,由備自投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能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另外一種情況是工作電源部分系統故障,保護動作跳開工作電源的斷路器後才投入備用電源或設備。第三個條件是備用電源的母線電壓滿足要求。 $ v; _, t2 A3 N2 z, `電壓互感器應該安裝在母線處。如果是雙母線,都應該安裝。在有的地方為了實現重合閘,在線路側也安裝電壓互感器。
Ⅵ 繼電保護裝置運行規程包括哪些
產品別稱微機繼保儀、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繼電保護測試儀、六相繼電保護測試儀、繼保測試儀、六相繼保測試儀、六相繼電保護校驗儀、繼保校驗儀、六相繼保校驗儀、繼保儀
產品介紹
電壓電流輸出靈活組合 輸出達6相電壓6相電流,可任意組合實現常規4相電壓3相電流型、6相電壓型、6相電流型,以及12相型輸出模式,既可兼容傳統的各種試驗方式,也可方便地進行三相變壓器差動試驗和廠用電快切和備自投試驗繼電保護測試儀。
。 操作方式 裝置直接外接筆記本電腦或台式機進行操作,方便快捷,性能穩定。
新型高保真線性功放 輸出端一直堅持採用高保真、高可靠性模塊式線性功放,而非開關型功放,性能卓越。不會對試驗現場產生高、中頻干擾,而且保證了從大電流到微小電流全程都波形平滑精度優良。
高性能主機 輸出部分採用DSP控制,運算速度快,實時數字信號處理能力強,傳輸頻帶寬,控制高解析度D/A轉換。輸出波形精度高,失真小線性
好。採用了大量先進技術和精密元器件材料,並進行了專業化的結構設計,因而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功能全、攜帶方便,開機即可工作,流動試驗非常方便。
軟體功能強大 可完成各種自動化程度高的大型復雜校驗工作,能方便地測試及掃描各種保護定值,進行故障回放,實時存儲測試數據,顯示矢量圖,聯機列印報告等。6相電流可方便進行三相差動保護測試。
具有獨立專用直流電源輸出 設有一路110V 及 220V專用可調直流電源輸出。
介面完整 裝置帶有USB通訊口,可與計算機及其它外部設備通信。
完善的自我保護功能 散熱結構設計合理,硬體保護措施可靠完善,具有電源軟啟動功能,軟體對故障進行自診斷以及輸出閉鎖等功能。
產品參數
電流通道數
標准6相
電壓通道數
標准6相
交流電流輸出范圍
30A /相或180A(六並)
直流電流輸出范圍
10ADC /相
交流電壓輸出范圍
120VAC / 相
直流電壓輸出范圍
160VDC / 相
額定參數
1、交流電流輸出
相電流輸出時每相輸出(有效值): 0~30A 輸出精度 0.2級
相電流輸出時每相輸出(有效值): 0~60A
相並聯電流輸出(有效值): 0~180A
相電流長時間允許工作值(有效值): 10A
相電流最大輸出功率: 300VA
相並聯電流最大輸出時最大輸出功率: 1000VA
相並聯電流最大輸出時允許工作時間: 10s
頻率范圍(基波): 20~1000Hz
諧波次數: 1~20 次
2、直流電流輸出
電流輸出: 0~±10A / 每相 輸出精度 0.5級
最大輸出負載電壓: 20V
3、交流電壓輸出
相電壓輸出(有效值): 0~120V 輸出精度 0.2級
線電壓輸出(有效值): 0~240V
相電壓 / 線電壓輸出功: 80VA / 100VA
頻率范圍(基波): 20~1000Hz
諧波次數: 1~20次
4、直流電壓輸出
相電壓輸出幅值: 0~±160V 輸出精度 0.5級
線電壓輸出幅值: 0~±320V
相電壓/ 線電壓輸出功率: 70VA / 140VA
5、開關量
路開關量輸入
空接點: 1~20mA,24V
電位接點接入: 「0」:0 ~ +6V; 「1」:+11 V ~ +250 V
對開關量輸出: DC:220 V/0.2 A;AC:220 V/0.5 A
6、時間測量范圍
0.1ms ~ 9999s , 測量精度 <0.1mS
Ⅶ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即保護四性.
(一)選擇性:
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例:
當d1短路時,保護1、2動→跳1DL、2DL,有選擇性
當d2短路時,保護5、6動→跳5DL、6DL,有選擇性
當d3短路時,保護7、8動→跳7DL、8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拒動或7DL拒動,保護5動→跳5DL(有選擇性)
若保護7和7DL正確動作於跳閘,保護5動→跳5DL,則越級跳閘(非選擇性)
小結: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二)速動性:
快速切除故障.○1提高系統穩定性;○2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3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一般的快速保護動作時間為0.06~0.12s,最快的可達0.01~0.04s.
一般的斷路器的動作時間為0.06~0.15s,最快的可達0.02~0.06s.
(三)靈敏性: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l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DL400-91)》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l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四)可靠性:
指發生了屬於它改動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動作,即不發生拒絕動作(拒動);而在不改動作時,他能可靠不動,即不發生錯誤動作(簡稱誤動).
影響可靠性有內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內在的:裝置本身的質量,包括元件好壞、結構設計的合理性、製造工藝水平、內外接線簡明,觸點多少等;
外在的:運行維護水平、調試是否正確、正確安裝
上述四個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繼電保護性能的基礎,也是貫穿全課程的一個基本線索.在它們之間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條件下統一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