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OD分析儀的測定原理/方法
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 1.1 理解BOD的含義及測定條件;
1.2 了解水樣預處理的道理與預處理方法。 生物化學需氧量(BOD)定義為:在規定的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過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該過程進行的時間很長,如在20℃培養條件下,全過程需100天,根據目前國際統一規定,在20±1℃的溫度下,培養五天後測出的結果,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為BOD5,其單位用質量濃度mg/L表示。
對於一般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雖然含較多有機物,如果樣品含有足夠的微生物和具有足夠氧氣,就可以將樣品直接進行測定,但為了保證微生物生長的需要,需加入一定量的無機營養鹽(磷酸鹽、鈣、鎂和鐵鹽)。
某些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業廢水、酸鹼度高的廢水、高溫或氯化殺菌處理的廢水等,測定前應接入可以分解水中有機物的微生物,這種方法稱為接種。對於一些廢水中存在著難被一般生活污水中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機物或含有劇毒物質時,可以將水樣適當稀釋,並用馴化後含有適應性微生物的接種水進行接種。
一般檢測水質的BOD5隻包括含碳有機物質氧化的耗氧量和少量無機還原性物質的耗氧量。由於許多
二級生化處理的出水和受污染時間較長的水體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產生硝化作用的生化過程。為了抑制硝化作用的耗氧量,應加入適量的硝化抑制劑。 BOD分析儀是高智能化在線連續監測儀。使用的玻璃儀器皿在實驗前應認真清洗,防止油污、沾塵。玻璃器皿乾燥後方能使用。
BDO-200A型中文在線溶氧儀是我公司生產高智能化在線連續監測儀。可以配極譜式電極,自動實現從ppb級到ppm級的寬范圍測量,是檢測鍋爐給水、凝結水、環保污水等行業的液體中氧含量測量的專用儀器。其具有響應快、穩定、可靠、使用費用低等特點,適合火力發電廠大量使用。
常用實驗室設備如下:
4.1 生化培養箱溫度控制在20±l℃,可連續無故障運行。
4.2 充氧設備充氧動力常採用無油空氣壓縮機(或隔膜泵、或氧氣瓶、或真空泵)。充氧流程可分為正壓、負壓充氧兩種流程。
4.3 BOD培養瓶:容積550±1mL。
4.4 樣品運輸貯藏箱:溫度保持0~4℃。
4.5 250mL溶解氧瓶或具塞試劑瓶2~6個。
4.6 50mL滴定管2支。
4.7 1mL移液管3支,25mL、100mL移液管各1支。
4.8 10mL、100mL量筒各1個。
4.9 250mL碘量瓶2個。 採用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採用重蒸蒸餾水。
5.1硫酸錳溶液
將MnSO4·4H2O 480g或MnSO4·2H2O 400g溶於蒸餾水中,過濾後稀釋成100mL。 (此溶液中不能含有高價錳,試驗方法是取少量此溶液加入碘化鉀及稀硫酸後溶液不能變成黃色,如變成黃色表示有少量碘析出,即表示溶液中含有高價錳)。
MnO+2I-+6H+=I2+Mn2++3H2O 23
5.2鹼性碘化鉀溶液
溶解500g氫氧化鈉於300—400mL蒸餾水中,冷至室溫。另外溶解300g碘化鉀於200mL蒸餾水中,慢慢加入已冷卻的氫氧化鈉溶液,搖勻後用蒸餾水稀釋至1000mL(強鹼性溶液腐蝕性很大,使用時注意勿濺在皮膚或衣服上),如有沉澱,則放置過夜取上清液,貯藏於塑料瓶或棕色試劑瓶中(用棕色試劑瓶時要用橡膠瓶塞)。
5.3 濃硫酸
比重1.84,強酸腐蝕性很大,使用注意勿濺在皮膚或衣服上。
5.4 1%澱粉指示液
稱取2g可溶性澱粉,溶於少量蒸餾水中,用玻璃棒調成糊狀:慢慢加入(邊加邊攪拌)剛煮沸的200mL蒸餾水中,冷卻後加入0.25g水楊酸或0.8g氯化鋅ZnCl2防腐劑。此溶液遇碘應變為藍色,如變成紫色表示已有部分變質,要重新配製。
5.5 (1+1)硫酸溶液
將濃硫酸(比重1.84)與水等體積混合。
5.6 2 mol/L(1/2 H2SO4)
5.7鹽溶液
下述溶液至少可穩定一個月,應貯存在玻璃瓶內,置於暗處。一旦發現有生物滋長跡象,則應棄去不用。
5.7.1 磷酸鹽:緩沖溶液。
將8.5g磷酸二氫鉀(KH2PO4)、21.75g磷酸氫二鉀(K2HPO4)、33.4g七水磷酸氫二鈉(NaH2PO4·7H2O)、和1.7g氯化銨(NH4Cl)溶於500mL水中,西是指1000mL。
此緩沖溶液的pH應為7.2。
5.7.2 七水硫酸鎂:22.5g/L溶液
將22.5g七水硫酸鎂(MgSO4·7H2O)溶於水中,稀釋至1000mL並混合均勻。
5.7.3 氯化鈣:27.5g/L溶液
將27.5g無水氯化鈣(CaCl2)(若用水合氯化鈣,要取相當的量)溶於水,稀釋至1000mL並混合均勻。
5.7.4:0.25g /L溶液
將0.25g六水氯化鐵(Ⅲ)(FeCl3·H2O)溶解於水中,稀釋至1000mL並混合均勻。
5.8 硫代硫酸鈉溶液C(Na2S2O3)=0.025mol/L
稱取6.2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溶於煮沸放冷的蒸餾水中,加入0.2g碳酸鈉,用水稀釋至1000mL。貯於棕色瓶中,使用前用重鉻酸鉀,C(1/6K2Cr2O7)=0.0250mol/L標准溶液標定,標定方法如下。
於250mL碘重瓶中,加入l00mL蒸餾水和1g碘化鉀,加入10.00mL 0.0250 mo1/L重鉻酸鉀標准溶液,5mL 2 mol/L(1/2 H2SO4)硫酸溶液(5.6),密塞,搖勻,於暗處靜置5 min後,用待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黃色,加入1 mL澱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褪盡為止,記錄用量。
標定反應:K2Cr2O7+6KI+7H2SO4=Cr2(SO4)3+312+4K2SO4+7H2O
(硫酸鉻,綠色)
I2+2Na2S2O3=2NaI+Na2S4O6
(連四硫酸鈉,無色)
C=10.00×0.0250/V
式中 C——硫酸鈉溶液濃度(mol/L)
V——硫代硫酸鈉溶液消耗量(mL)
5.9 氫氧化鈉,0.5mol/L
5.10 鹽酸,0.5mol/L
5.11 稀釋水
在5-20L玻璃內瓶裝入一定量的純水曝氣2-8h,使稀釋水的溶解氧接近飽和;曝氣後瓶口蓋上兩層干凈紗布,置於20℃培養箱中放置數小時,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少於8mg/L。臨用前每升水中加入四種營養鹽溶液(5.7.1)、(5.7.2)、(5.7.3)、(5.7.4)各lmL並混合均勻。稀釋水的pH值為7.2,應在8h內使用完。
5.12 接種水
如被檢驗樣品本身不含有足夠的適應性微生物,應採取下述方法獲得接種水。接種溫度應在20±l℃。
5.12.1 城市污水,一般採用住宅區生活污水,過濾後在20℃培養箱內放置一晝夜,取上清液作為接種水。
5.12.2 待測樣品經生化處理構築物的出水處的出水。
5.12.3 當工業廢水中含有難降解有機物時,取該工業廢水排放口下游3-8Km 處的水作為做接種水;如無此種水源採用馴化菌種的方法在實驗室培養含有適應於待測樣品的接種水,建議採用如下方法:取中和或適當稀釋後的該水樣進行連續曝氣,每天加少量新鮮水樣。同時加入適量表層土壤、花園土壤或生活污水,使能適應水樣的微生物大量繁殖。當水中出現大量絮狀物,或分析其化學需氧量的降低值出現突變時,表明適應的微生物已經繁殖,可用做接種水。一般馴化過程需要3-8d。
5.13 接種的稀釋水
根據需要和接種水的來源,向每升稀釋水(5.11)中加入1.0~5.0mL接種水(5.12)中的一種。
以接種的稀釋水的5天(20℃)耗氧量應在0.3~1.0mg/L之間。 6.1 實驗前准備工作
6.1.1實驗前8h將生化培養箱接通電源,並使溫度控制在20℃下正常運行。
6.1.2將實驗用的稀釋水、接種水和接種的稀釋水放入培養箱內恆溫備選用。
6.2水樣預處理
6.2.1水樣的pH值不在6.5~7.5之間時;先做單獨試驗,確定需要的鹽酸(5.10)或氫氧化鈉溶液(5.9)
體積,再中和樣品,不管有無沉澱形成。當水樣的酸度或鹼度很高,可改用高濃的鹼或酸進行中和,確保用量不少過水樣體積的0.5%。
6.2.2含有少量游離氯的水樣,一般放置1-2h後,游離氯即可消失。對於游離氯在短時間內不能消失的水樣,可加入適量的亞硫酸鈉溶液,以除去游離氯。
6.2.3從水溫較低的水體中或富營養化的湖泊中採集的水樣,應迅速升溫至20℃左右,以趕出水樣中過飽和的溶解氧。否則會造成分析結果偏低。
從水溫較高的水體中或廢水排放口取樣,應迅速使其冷卻至20℃左右,否則會造成分析結果偏高。
6.2.4若待測水樣沒有微生物或微生物活性不足時,都要對樣品進行接種。諸如以下幾種工業廢水:
a、未經生化處理過的工業廢水;
b、高溫高壓或經衛生殺菌的廢水,特別要注意食品加工工業的廢水和醫院生活污水;
c、強酸強鹼性的工業廢水;
d、高BOD5值的工業廢水;
e、含銅、鋅、鉛、砷、鎘、鉻、氰等有毒物質的工業廢水。
以上的工業廢水都需採用具有足夠微生物。 7.1 不經稀釋水樣的測定
①溶解氧含量較高、有機物含量較少的地表水,可不經稀釋而直接以虹吸法將約20℃的混勻水樣轉移入兩個溶解氧瓶內,轉移過程應注意不使產生氣泡。以同樣的操作使兩個溶解氧瓶充滿水樣後溢出少許,加塞。瓶內不應留有氣泡。
②其中一瓶隨即測定溶解氧,另一瓶的瓶口進行水封後,放入培養箱中,在20培養5天。在培養過程中注意添加封口水。
③從開始放入培養箱算起,經過5晝夜後,棄去封口水,測定剩餘的溶解氧。
7.2 需經稀釋水樣的測定
7.2.1 稀釋倍數的確定
根據實踐經驗,提出下述計算方法,供稀釋時參考。
7.2.1.1地表水
由測得的高錳酸鹽指數與一定的系數的乘積,即求的稀釋倍數。高錳酸鹽指數與系數的關系見表2-3。
表2-3 由高錳酸鹽指數與系數的關系
高錳酸鹽指數(mg/L) 高錳酸鹽指數(mg/L)
系數
<5
—
10~20
0.4、0.6
5~10
0.2、0.3
>20
0.5、0.7、1.0
7.2.1.2工業廢水
由重鉻酸鉀法測得的COD值來確定,同程需作單個稀釋比。
使用稀釋水時,由COD值分別乘以系數0.075、0.15、0.2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使用接種稀釋水時,則分別乘以系數0.075、0.15、0.25即獲得三個稀釋倍數。
7.2.2 稀釋操作
7.2.2.1 一般稀釋法:
按照選定的稀釋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於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的均勻水樣,再加入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至800mL,用帶膠板的玻棒小心上下攪勻。攪拌時勿使攪棒的膠板露出水面,防止產生氣泡。
按照(7.1)相同的步驟操作,測定培養5天前後的溶解氧。
另取兩個溶解氧瓶,用虹吸法裝滿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作為空白試驗,測定培養5天前後的溶解氧。
7.2.2.2 直接稀釋法
直接稀釋法是在溶解氧瓶內直接稀釋。在已知兩個容積相同(其差<1mL)的溶解氧瓶內,用虹吸法加入部分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再加入根據瓶容積和稀釋比例計算出來的水樣量,然後用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使剛好充滿,加塞,勿留氣泡於瓶內。
7.3溶解氧的測定:
溶解氧的測定方法用碘量法(通常用疊氮化鈉改良法),詳見本書第二章《實驗六水溶解氧(DO)的測定》 8.1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
BODs = DO1-DO2
BODs——水樣的BOD5值,mg/L
DO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DO2:水樣在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8.2 經稀釋後培養的水樣2121215)()(ffBBCCBOD
C1——水樣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C2——水樣在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B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前的溶解氧濃度,mg/L
B2——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五天後的溶解氧濃度,mg/L
f1——稀釋水(或接種稀釋水)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
f2——水樣在培養液中所佔比例1 9.1 根據廢水濃度高低及毒性大小確定使用稀釋水、接種水還是稀釋接種水,若稀釋比大於100,將分兩步或幾步進行稀釋。
9.2 培養時要注意避光,防止藻類生長影響測定結果。
9.3 其他注意事項參見本書第二章《實驗六水溶解氧(DO)的測定》中(7.2~7.6)。
㈡ 測量BOD實驗步驟
測量BOD實驗步驟:
1. 加熱或冷卻水樣(對於BOD在0--35mg/l的水樣, 測定容積為420ml)。將水樣的溫度控制在所需的培養溫度的±2℃(培養溫度一般為20℃)。
2. 用一個干凈的量筒, 將水樣倒入水樣瓶中。
3. 在每個水樣瓶中放入一個3.8cm的磁力攪拌棒。
4 . 在每個水樣瓶密閉套上加密封油。
5. 用漏斗向每個密閉套上放一粒LiOH。
6. 在每個水樣瓶瓶頸處加一個套, 防止LiOH掉到水樣中。如果LiOH掉到水樣中, 倒掉水樣, 更換新水樣。
7. 將水樣瓶放在儀器裡面, 用適當的管線連接水樣瓶, 並擰緊蓋。每個水樣瓶上貼上管路編號, 控制板上將顯示出管路編號
8. 將儀器放入培養箱中
9. 開啟儀器(連接電源, 打開儀器)
10. 確保所有的攪拌棒處在攪拌狀態。如果攪拌棒碰到水樣瓶瓶壁, 則稍微挪動水樣瓶, 調整位置。
11. 開始測定, 按下水樣瓶的管路編號, 然後按下"ON"鍵。顯示屏將顯示選擇BOD測定范圍的菜單。如果要選擇0--350mg/l, 按下">"鍵; 如果選擇0--35mg/l, 按下"<"鍵。按"OFF"鍵, 退出測定狀態。如果選擇更大的BOD測定范圍, 參照3--2一節或表5。
12. 測定5.3天後, BODTrak儀器將自動停止每個管路。
13. 按下每個水樣對應的鍵, 就可以直接從BODTrak顯示屏讀取BOD測定結果。
14. 在每次實驗結束後, 按照下列步驟清洗BODTrak儀器, 確保BOD實驗的精確度。
1) 水樣瓶
1. 每次實驗後, 倒空水樣瓶內水樣, 並用熱水清洗幾次。
2. 用刷子和熱肥皂水去除瓶內的沉澱物。
3. 瓶內殘余的洗滌劑會產生BOD, 需去除。用自來水清洗幾次, 最後用蒸餾水或礦泉水清洗。
2) 攪拌棒和密封套
1. 用熱肥皂水清洗幾次攪拌棒
2. 用刷子去除沉澱物
3. 瓶內殘余的洗滌劑會產生BOD, 需去除。用自來水清洗幾次, 最後用蒸餾水或礦泉水清洗。
4. 用熱肥皂水沖洗密封套, 去除殘余的鹼液
5. 徹底清洗並涼干
注意:在取化學葯品, 水樣時,應嚴格遵循實驗室規則, 帶護目鏡, 手套以防弄傷。
㈢ 什麼是BOD,測定方法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簡寫):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學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說明水中有機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通常情況下是指水樣充滿完全密閉的溶解氧瓶中,在20℃的暗處培養5d,分別測定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的質量濃度,由培養前後溶解氧的質量濃度之差,計算每升樣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其單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
為了使檢測資料有可比性,一般規定一個時間周期,在這段時間內,在一定溫度下用水樣培養微生物,並測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況,一般採用五天時間,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記做BOD5。數值越大證明水中含有的有機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嚴重。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主要用於監測水體中有機物的污染狀況。一般有機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化合物時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給微生物的需要,水體就處於污染狀態。BOD才是有關環保的指標。
BOD的測定採用GB7488-87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測定法。
測定儀原理 含有飽和溶解氧的水樣進入測定槽與生物感測器接觸,當水樣中無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時,溶解氧向氧電極的擴散速度(質量)達到恆定時,便產生了一個恆定電流。當水樣中有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時,有機物便受到生物膜中微生物的同化作用,而微生物的細胞呼吸作用也增強,消耗掉一部分溶解氧,使擴散到氧電極表面上的溶解氧減少,當水樣中溶解氧向電極擴散速度(質量)再次達到恆定時,又產生了一個恆定電流,由於該兩個恆定電流之間的差值與水樣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濃度存在定量關系,因此該電流信號經微機放大、分析處理後,直接將BOD檢測結果顯示出來
㈣ 污水處理中BOD的化驗方法
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時亦包括如硫化物、亞鐵等還原性無機物質氧化所消耗的氧量,但這部分通常占很小比例。
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好氧分解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
1 含碳物質氧化階段,主要是含碳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2 硝化階段,主要是含氮有機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約在5-7日後才顯著進行。故目前常用的20℃五天培養法(BOD5法)測定BOD值一般不包括硝化階段。
BOD是反映水體被有機物污染程度的綜合指標,也是研究廢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和生化處理效果,以及生化處理廢水工藝設計和動力學研究中的重要參數。
(一)五天培養法(20℃)
(1)方法原理
水樣經稀釋後,在20±1℃條件下培養5天,求出培養前後水樣中溶解氧 含量,二者的差值為BOD5。若水樣五日生化需氧量未超過7mg/L,則不必進行稀釋,可直接測定。
(2)稀釋水
Ø稀釋水一般用蒸餾水配製,先通入經活性炭吸附及水洗處理的空氣,曝氣2-8小時,使水中DO接近飽和,然後20℃下放置數小時。臨用前加入少量氯化鈣、氯化鐵、硫酸鎂等營養溶液及磷酸鹽緩沖溶液,混勻備用。稀釋水的pH值應為7.2,BOD5<0.2mg/L。
(3)水樣的稀釋倍數
1)根據OC(地面水)或CODcr(工業廢水)值估計,分別乘上相應系數;
2)根據經驗等估計。
(4)測定結果計算
1)對不經稀釋直接培養的水樣:BOD5(mg/L)= D1- D2
2)對稀釋後培養的水樣:
BOD5(mg/L)=[(D1-D2)-(B1-B2)f1]/f2
(5)特殊水樣的處理
若廢水中含有毒物質濃度極高,而有機物含量不高時,可在污水中加入有機質(葡萄糖),人為提高稀釋倍數,在計算時再減去葡萄糖的BOD5值。
水樣中如含少量氯,一般放置1-2h可自行消失。
(二)其他方法
利用BOD測定儀測定
㈤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中曝氣池中BOD去除效率為多少
一般情況下運行正常都在90%左右,其實工業污水的BOD也很容易降解的,關鍵在於那些難降解的部分才是目前處理的難點
城市污水基本都為生活污水居多,有些運行不好的其實大部分原因都在於負荷低導致的運行情況不佳
㈥ 曝氣池有哪幾種型式它們的使用條件如何
迄今為止,在活性污泥法工程領域,應用著多種各具特色的運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 傳統推流式活性污泥法;② 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③ 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④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⑤ 延時曝氣活性污泥法;⑥ 高負荷活性污泥法;⑦ 純氧曝氣活性污泥法;⑧ 淺層低壓曝氣活性污泥法;⑨ 深水曝氣活性污泥法;⑩ 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
1、傳統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① 工藝流程:
② 供需氧曲線:
③ 主要優點:1) 處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達90-95%;2) 對廢水的處理程度比較靈活,可根據要求進行調節。
④ 主要問題:1) 為了避免池首端形成厭氧狀態,不宜採用過高的有機負荷,因而池容較大,佔地面積較大;2) 在池末端可能出現供氧速率高於需氧速率的現象,會浪費了動力費用;3) 對沖擊負荷的適應性較弱。
⑤ 一般所採用的設計參數(處理城市污水):
2、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
① 主要特點:a.可以方便地通過對F/M的調節,使反應器內的有機物降解反應控制在最佳狀態;b.進水一進入曝氣池,就立即被大量混合液所稀釋,所以對沖擊負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c.適合於處理較高濃度的有機工業廢水。
② 主要結構形式:a.合建式(曝氣沉澱池):b.分建式
3、階段曝氣活性污泥法——又稱分段進水活性污泥法或多點進水活性污泥法
① 工藝流程:
② 主要特點:a.廢水沿池長分段注入曝氣池,有機物負荷分布較均衡,改善了供養速率與需氧速率間的矛盾,有利於降低能耗;b.廢水分段注入,提高了曝氣池對沖擊負荷的適應能力;
③ 主要設計參數:
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又稱生物吸附法或接觸穩定法。
㈦ BOD國標測定方法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簡稱BOD。是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項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有機物處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單位以ppm(毫克/升)表示。
BOD一般指的是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機物的量,即廢水中可降解有機物的量。
BOD的測定方法包括:
1.標准稀釋法
這種方法是最經典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測定在20±1℃溫度下培養五天前後溶液中的溶氧量的差值。求出來的BOD值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生物感測器法
其原理是以一定的流量使水樣及空氣進入流通量池中與微生物感測器接觸,水樣中溶解性可升華降解的有機物受菌膜的擴散速度達到恆定時,擴散到氧電極表面上的氧質量也達到恆定並且產生一恆定電流,由於該電流與水樣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的差值與氧的減少量有定量關系,據此可算出水樣的生化需氧量。通常用BOD5標准樣品對比,以換算出水樣的BOD5的值。
3.活性污泥曝氣降解法
控制溫度為30℃-35℃,利用活性污泥強制曝氣降解樣品2小時,經重鉻酸鉀消解生物降解後的樣品,測定生物降解前後的化學計量需氧量,其差值即為BOD。根據與標准方法的對比實驗結果,可換算成為BOD5值。
4.測壓法
在密閉的培養瓶中,水樣中溶解氧被微生物消耗,微生物因呼吸作用產生與耗氧量相當的CO2,當CO2被吸收後使密閉系統的壓力降低,根據壓力測得的壓降可求出水樣的BOD值。
㈧ 測定BOD5用的曝氣空壓機是什麼型號的
不懂你什麼意思,普通實驗室用的嗎?最小的那種就好了
㈨ BOD5的檢測方法和步驟
將預先選好量程並按量程范圍量好體積的水樣倒入培養瓶中,在主機攪拌器上連續攪拌。並將主機和培養瓶放入培養箱中。
調節培養箱內溫度為20C±1°,待樣品恆溫後進行五日培養。培養瓶中的水樣在連續攪拌的情況下保證了足夠的溶解氧供微生物進行生化反應。水樣中的有機物經過生物氧化作用,轉變成氮、碳和硫的氧化物。在這一過程中,從水樣中溢出的氣體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吸收。
由於好氣微生物的反應,將消耗水中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如果及時地用NaOH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培養瓶內上部空間的氧氣不斷地供給試樣中微生物的需氧量,這就造成了氣體氧分壓的下降,用差壓計測出氧分壓的下降量就可以測出水樣的B0D值。
(9)bod檢測曝氣裝置擴展閱讀:
一般水質檢驗所測BOD5隻包括含碳物質的耗氧量和無機還原性物質的耗氧量。有時需要分別測定含碳物質耗氧量和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常用的區別含碳和氮的硝化耗氧的方法是向培養瓶中投加硝化抑制劑,加入適量硝化抑制劑後,所測出的耗氧量既為含碳物質的耗氧量。
在5天培養時間內,硝化作用的耗氧量取決於是否存在足夠數量的能進行此種氧化作用的微生物,原污水或初級處理的出水中這種微生物的數量不足,不能氧化顯著量的還原性氮。
而許多二級生化處理的出水和受污染較久的水體中,往往含有大量硝化微生物,因此測定這種水樣時應抑制其硝化反應。在測定BOD5的同時,需要葡萄糖和谷氨酸標准溶液完成驗證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