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連續重整的連續重整工藝
移動床反應器連續再生式重整,簡稱連續重整。連續重整反應系統的流程如圖1和圖2所示,它們分別是美國UOP公司和法國IFP的專利技術,也是目前世界上工業應用的主要兩家技術。
在連續重整裝置,催化劑連續地依次流過串聯的三個(或四個)移動床反應器,從最後一個反應器流出的待生催化劑含碳量為5%~7%(質量分數),待生催化劑由重力或氣體提升輸送到再生器進行再生。恢復活性後的再生催化劑返回第一反應器又進行反應,催化劑在系統內形成一個閉路循環。從工藝角度來看,由於催化劑可以頻繁地進行再生,所以可採用比較苛刻的反應條件,即低反應壓力(0.8 ~0.35MPa、低氫油比(摩爾比,4~1.5)和高反應溫度(500~530℃),其結果是更有利於烷烴的芳構化反應,重整生成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可達100以上,液體收率和氫氣產率高。 連續重整技術是重整技術近年來的重要進展之一,它針對重整反應的特點提供了更為適宜的反應條件,因而取得了較高的芳烴產率、較高的液體收率和氫氣產率,突出的優點是改善了烷烴芳構化反應的條件。雖然連續重整有上述優點,但是並不說明對於所有的新建裝置它就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判別某個技術的先進性的最終標準是其經濟效益的高低。因此,在選擇何種技術時應當根據具體情況作全面的綜合分析。
連續重整的再生部分的投資占總投資的比例很大,裝置的規模越小,其所佔的比例也越大,因此規模小的裝置採用連續重整是不經濟的。近年新建的連續重整裝置的規模一般都在600kt/a以上。從總投資來看,一座600kt/a連續重整裝置的總投資與相同規模的半再生式重整裝置相比,約高出30%由此可見,投資數量和資金來源應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貳』 國內使用ifp工藝的連續重整裝置有哪些
原料預處理反應再(半再工藝或連續重整工藝包括循環氫系統、油氣離系統、催化劑再系統)重整油穩定、離芳烴抽提(液液抽提或抽提蒸餾)
建議自己下去查查資料
這樣的提問沒有意義
『叄』 裴先鋒的事跡 和介紹
介紹:裴先峰,男,漢族,1990年8月生,共青團員,中國石油第一建設公司技校畢業,中專學歷,中國石油第一建設公司第三工程處313工程隊電焊技師。
個人事跡:作為一名技術工人,裴先峰自強不息、勤學苦練,在工作中勇挑重擔、刻苦鑽研,在國家重點工程甘肅慶陽石化建設中,率先攻克了煉化裝置焊接管難題。通過長期自我加壓訓練和多次參與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他練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藝,在多項全國焊工技能比賽中獲得佳績,在代表中國參加的第41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奪得銀牌,實現了該項賽事上中國人獎牌零的突破。2013年5月,裴先峰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兩項榮譽稱號,並且是2011年最年輕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電弧焊技術主要包括:手弧焊技術、埋弧焊技術、鎢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技術、等離子弧焊技術、熔化極氣體保護電弧焊技術、管狀焊絲電弧焊技術。電阻焊主要是以電阻熱為能源的一類焊接方法,包括以熔渣電阻熱為能源的電渣焊和以固體電阻熱為能源的電阻焊。2014年學電焊技術的人都是比較能吃苦的,因為這個行業吃不了苦的是干不來的,能吃苦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也就促使了這個行業的待遇進一步提升,另外這個行業技術性也比較強,這也是由這個工種決定的,工資待遇一般也都比較好,主要可從事於大型鋼構企業、機加工企業、路橋工程等企業,並且技術比較好的話也可以獨立創業。
『肆』 連續重整裝置四合一加熱爐小火燃什麼作用
節省燃料,四合一爐本身的設計用處就是四個反應器加熱爐相互連接,利於熱傳遞來節省燃料
『伍』 重整加氫加熱爐的過剩空氣系數一般控制在多少它對加熱爐有何影響
請教各位:你們的含氧分析是用什麼方式?准確嗎?能否實現在線自動控制?另外,請大家介紹一下各自的爐溫分布。謝謝!
『陸』 石家莊煉油廠重整車間工藝流程
催化重整裝置主要有固定床半再生和移動床連續再生兩種。催化劑在反應器中不流動,經過一定的運轉時間,催化活性降低後,停工進行燒焦再生和氯化更新,使催化劑恢復活性,重新投入下一周期運轉。這種固定床半再生式裝置的典型工藝流程如圖所示。石腦油經過預加氫精製後作為重整進料,與氫氣混合後進入加熱爐,然後進入反應器。反應產物從油氣分離器頂部分出的大部分氣體,經循環壓縮機壓送,與重整原料油混合,重新進入重整反應器,其餘部分氣體作為產氫送至預加氫或其它加氫裝置。
『柒』 有哪家重整汽包用的是強制循環泵啊
1.如果煙氣余熱回收系統用風機引到地面,汽包布置在框架上的話,可以用自然循環。2.如果煙氣余熱回收系統布置在加熱爐上面,汽包布置在框架上的話,一般要用強制循環,用強制循環泵才能將汽水系統循環起來。一般現在大的連續重整四合一爐上面設置煙氣余熱回收系統用強制循環泵比較多。制氫的轉化爐的對流段一般設置在地面,汽包可以用自然循環的形式。
『捌』 為什麼鉑錸重整催化工藝需要四個加熱爐和反應器
這是根據重整的工藝特點設計的,催化重整原料主要是C6_C9環烷烴和直鏈烷烴,主要反應是脫氫反應和烷烴環化脫氫,脫氫反應吸熱,而且反應由易到難,四個加熱爐和反應器分配比較合理。
『玖』 重整裝置內的危險源及保護措施
1.消除危險源
消除危險源可從根本上防止事故的發生,改變有高危險性能量的生產工藝、技術、設備,重新設計選擇新的結構形式或合適的原材料來測地消除某種危險源,比如說:
(1)用氣壓或液壓系統代替電力系統,防止發生電氣事故--電擊、電燒傷等
▲翻斗車上的液壓系統
(2)用液壓系統代替氣壓系統,避免壓力容器、壓力管路破裂發生事故;
(3)用不燃性材料代替可燃材料,防止火災;
(4)使用立交橋,減少車輛交叉;
▲越來越復雜的立交橋
(5)消除物品的尖角、毛刺、粗糙或破裂的表面,防止刺、割、擦傷;
(6)使用低毒無毒化學品代替原有的高毒化學品等;
上述的方法可以說是控制危險源的最佳的方法,但在實際應用中,常常因為工藝限制的要求,而不能採用,那麼更常見的是後面一種方法。
2.限制能量或減少危險性物質
(1)減少能量或減少危險物質的數量,如採用低壓系統、加強通風限制可燃性氣體濃度以降低爆炸風險、控制液位等;
(2)防止能量蓄積,避免能量意外突然釋放,如控制溫度、降低壓力等;
(3)安全的釋放能量,如安全閥、破裂片、泄壓窗、靜電接地、防雷裝置等;
(4)防止禁忌物的相互存儲,如氧化劑和可燃物;
(5)局限、約束能量或危險物質在某一范圍,避免意外釋放,如射線屏蔽裝置、電線的絕緣層等
▲CT間的屏蔽門
(6)防止人員接觸危險源,如防護罩、光柵、道路隔離帶等;
(7)安全聯鎖,如不利用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設備無法啟動或防止由於操作錯誤或設備故障而發生事故,如雙手控制按鈕、過熱保護裝置、漏液探測器等
▲雙手操作按鈕
3.避免或減少事故損失的安全技術
減少或避免事故是危險源控制的關鍵,但在某些時候,仍然會發生事故,事故發生後如果不能迅速控制局面,事故規模可能進一步擴大,因此需要進行技術控制。
(1)隔離,其作用就是把被保護的人或物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危險物質隔離開。簡單來說,就是把事故現場進行隔離,減少人員進入的可能。
▲警察辦案現場的隔離
(2)個體防護,也是為了將人體與意外釋放的能量或物質隔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