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1,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後,向試管A中加入10ML,6MOL/L的
(1)抄3Cu+8HNO3(稀)襲=3Cu(NO3)2+2NO↑+4H2O 2NO+O2=2NO2
(2)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故反應速率加快 反應一段時間後HNO3濃度降低,故反應速率又逐漸減小
(3)AB
『貳』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液體A逐滴加入到固體B中,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D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
(1)裝置圖中D是乾燥管上部容積較大,倒吸的液體會靠自身重量回落,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
(2)若A為30%H2O2溶液,B為MnO2,C盛有氫硫酸(H2S)飽和溶液,旋開F後,AB中發生反應,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分解生成氧氣,C中出現淺黃色渾濁的現象,氧氣會氧化硫化氫生成硫單質,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O2═2S↓+2H2O,
故答案為:2H2S+O2═2S↓+2H2O;
(3)若A為濃鹽酸,B為KMnO4,C中盛有KI澱粉溶液,旋開F後,AB中發生反應,濃鹽酸和高錳酸鉀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氣,氯氣具有強氧化性,和碘化鉀反應生成碘單質,遇到澱粉變藍色,C中的現象是;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氯氣過量會把碘單質氧化為碘酸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Cl2+I2+6H2O═10Cl-+2IO3-+12H+;
故答案為: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5Cl2+I2+6H2O═10Cl-+2IO3-+12H+;
(4)若A為濃氨水,B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旋開F,AB中濃氨水中溶解氧化鈣放熱,氨氣揮發出來,通入氯化鋁溶液中足夠長的時間後,反應生成白色氫氧化鋁沉澱和氯化銨,氫氧化鋁難溶於氨水溶液,C中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為:產生白色沉澱;Al3++3NH3?H2O═Al(OH)3↓+3NH4+.
『叄』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現象不一致的是()
A、硝酸具有揮抄發性,揮襲發出的硝酸進入澱粉KI溶液,硝酸具有強氧化性,可以將KI氧化為I 2 ,I 2 遇澱粉變藍色,故A錯誤; B、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HCl進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在酸性條件下不變色,故B正確; C、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氨氣,溶於氯化鋁溶液,一水合氨與氯化鋁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白色沉澱,故C正確; D、飽和氯水揮發出氯氣,氯氣與濕潤紅紙條接觸,氯氣水反應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使濕潤紅紙條褪色,故D正確. 故選:A. |
『肆』 使用如圖裝置可以進行下列實驗中的()A.鋅與稀硫酸製取、收集氫氣B.KClO3與MnO2製取、收集氧氣C.
A、反應物的狀態是固態和液態,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此裝置的發生裝置;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裝置.
B、反應物的狀態是固態,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固-固加熱型的發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裝置.
C、反應物的狀態是固態,反應條件是加熱,應選固-固加熱型的發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因而不能用此裝置.
D、反應物的狀態是固態和液態,反應條件是常溫,應選此裝置的發生裝置;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此裝置的收集裝置.因而能用此裝置.
故選D
『伍』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能得出相應實驗結論是()選項①②③實驗結論A稀硫酸Na2SAgNO3與AgCl
A.圖中裝置和試劑不發生沉澱的轉化,對AgNO3與AgCl的濁液中,Qc(Ag2S)>Ksp(Ag2S),則生成內Ag2S,可發生容沉澱的生成,則不能比較溶度積,故A錯誤;
B.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蔗糖變黑,然後C與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體現其強氧化性,最後二氧化硫與溴水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其褪色,故B正確;
C.鹽酸與亞硫酸鈉生成二氧化硫,與Ba(NO3)2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澱,但SO2與可溶性鋇鹽不一定生成白色沉澱,如與氯化鋇不反應,故C錯誤;
D.濃硝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但濃硝酸易揮發,硝酸、碳酸均可與硅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硅酸沉澱,則不能比較碳酸與硅酸的酸性,應排除硝酸的干擾,故D錯誤;
故選B.
『陸』 使用圖裝置可以進行下列實驗中的()①鋅與稀硫酸製取、收集氫氣 ②KClO 3 與MnO 2 製取、收集氧氣③
A、鋅與稀硫酸製取、收集氫氣,氫氣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果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故選項錯誤; B、圖示發生裝置不需要加熱,並且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果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需要加熱,故選項錯誤; C、氫氣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選項錯誤; D、如果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氧氣不易溶於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實驗室製取CO 2 ,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選項正確; 故選:D. |
『柒』 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現象不一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