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氣相沉積分為那幾類方法CVD法包括那幾個過程PVD法有哪些方法,它們各自的原理是咋樣的
這個問題越來越難了,哈哈,還是 我回答,不知道你到底要做什麼產品,問看真有回答你的,你這樣問,說了這個行業廣,沒有辦法回答,手打沒有辦法,可以復制點給你。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學氣相沉積),指把含有構成薄膜元素的氣態反應劑或液態反應劑的蒸氣及反應所需其它氣體引入反應室,在襯底表面發生化學反應生成薄膜的過程。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很多薄膜都是採用CVD方法制備。經過CVD處理後,表面處理膜密著性約提高30%,防止高強力鋼的彎曲,拉伸等成形時產生的刮痕。
CVD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的簡稱,是指高溫下的氣相反應,例如,金屬鹵化物、有機金屬、碳氫化合物等的熱分解,氫還原或使它的混合氣體在高溫下發生化學反應以析出金屬、氧化物、碳化物等無機材料的方法。這種技術最初是作為塗層的手段而開發的,但目前,不只應用於耐熱物質的塗層,而且應用於高純度金屬的精製、粉末合成、半導體薄膜等,是一個頗具特徵的技術領域。 其技術特徵在於:(1)高熔點物質能夠在低溫下合成;(2)析出物質的形態在單晶、多晶、晶須、粉末、薄膜等多種;(3)不僅可以在基片上進行塗層,而且可以在粉體表面塗層,等。特別是在低溫下可以合成高熔點物質,在節能方面做出了貢獻,作為一種新技術是大有前途的。 例如,在1000℃左右可以合成a-Al2O3、SiC,而且正向更低溫度發展。 CVD工藝大體分為二種:一種是使金屬鹵化物與含碳、氮、硼等的化合物進行氣相反應;另一種是使加熱基體表面的原料氣體發生熱分解。 CVD的裝置由氣化部分、載氣精練部分、反應部分和排除氣體處理部分所構成。目前,正在開發批量生產的新裝置。 CVD是在含有原料氣體、通過反應產生的副生氣體、載氣等多成分系氣相中進行的,因而,當被覆塗層時,在加熱基體與流體的邊界上形成擴散層,該層的存在,對於塗層的緻密度有很大影響。圖2所示是這種擴散層的示意圖。這樣,由許多化學分子形成的擴散層雖然存在,但其析出過程是復雜的。粉體合成時,核的生成與成長的控制是工藝的重點。 作為新的CVD技術,有以下幾種: (1)採用流動層的CVD; (2)流體床; (3)熱解射流; (4)等離子體CVD; (5)真空CVD,等。 應用流動層的CVD如圖3所示,可以形成被覆粒子(例如,在UO2表面被覆SiC、C),應用等離子體的CVD同樣也有可能在低溫下析出,而且這種可能性正在進一步擴大
B. 化學氣相沉澱法合成寶石
化學沉澱法主要包括化學氣相沉澱法和化學液相沉澱法。用化學液相沉澱法合成歐泊、綠松石、青金石和孔雀石等多晶寶石材料的方法及鑒別在本書寶石各論中已進行了介紹,本節主要介紹用化學氣相沉澱法(簡稱CVD法)合成多晶金剛石薄膜、大顆粒鑽石和碳硅石單晶材料的工藝過程。
一、CVD法合成金剛石薄膜
早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的科學家們先後在低壓條件下實現了金剛石多晶薄膜的化學氣相沉澱(CVD)開發研究,雖然當時的沉澱速率非常低,但無疑是奠基性的創舉。進入8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又成功地發展了多種CVD金剛石多晶薄膜的制備方法,如熱絲CVD方法、微波等離子體CVD方法、直流等離子體CVD方法、激光等離子體CVD方法、等離子增強PECVD方法等。隨著合成技術的日趨成熟,金剛石薄膜的生長速率、沉積面積和結構性質已經逐步達到了可應用的程度。
1.CVD法合成多晶金剛石膜的原理
化學氣相沉澱法是以低分子碳氫化合物(甲烷CH4、乙炔C2H2、苯C6H6等)為原料所產生的氣體與氫氣混合(有的還加入氧氣),在一定的溫壓條件下使碳氫化合物離解,在等離子態時生成碳離子,然後在電場的引導下,碳離子在金剛石或非金剛石(Si、SiO2、Al2O3、Si C、Cu等)襯底上生長出多晶金剛石薄膜層的方法。以金剛石為襯底生長金剛石薄膜的CVD方法也叫做外延生長法。有人曾利用微波等離子體CVD方法,以CH4和H2為原料在金剛石襯底的(100)表面成功地生長了厚度為20µm的金剛石外延層,該外延層具有平滑的外延生長表面和高的晶體質量,生長速度為0.6µm/h,而在金剛石(110)和(111)面的外延生長的晶體質量較差。這說明,金剛石的同質外延層的質量直接與襯底金剛石的晶面取向有關。
2.等離子增強PECVD法工藝條件
等離子增強PECVD方法是目前合成金剛石薄膜採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反應裝置見圖4-1-28。
圖4-1-28 PECVD法合成金剛石薄膜示意圖
等離子增強化學沉積法(PECVD)工藝需要使用能源裝置,將輸入的氣體電離,產生出富含碳的等離子氣體帶電粒子。碳氫化合物氣體通常採用甲烷和氫氣,其體積比為(0.1~1)∶(0.9~9);反應過程中需要的溫度為700~1000℃,壓力為(0.7~2)×104Pa。在上述工藝條件下,碳氫化合物氣體粒子分解,碳原子沉積在基體材料上,形成合成金剛石薄膜。
3.CVD方法合成金剛石薄膜的應用
據介紹,化學氣相沉澱法合成的金剛石薄膜在工業上的用途極廣,例如可做機械零件上的鍍膜以增加耐磨性和潤滑性;使用在電子產品上可提高散熱效果;可以用來製作超級計算機的晶元、最好的濾波器;用在光學產品上可增強透視效果、保護鏡片;在醫學上可做人工關節的界面、人工心臟的閥片、最好的抗酸鹼和輻射的保護膜;軍事上可做導彈的雷達罩;日常生活上可用於不粘鍋、音響振動膜、剃刀片護膜、條碼機護膜等。
目前,CVD方法合成金剛石薄膜在寶石業方面的應用,主要有下列幾種:
1)在各種仿製鑽石刻面上鍍合成金剛石薄膜,以使其具有天然鑽石的部分性質。
2)在天然鑽石表面鍍彩色金剛石薄膜用來改變刻面鑽石的外觀顏色,模仿彩色鑽石。
3)在切磨好的鑽石表面鍍金剛石薄膜,可以增加成品鑽石的重量。
4)在硬度低的寶石表面上鍍金剛石薄膜以增強其耐磨性等,例如在德國已有人對魚眼石或藍晶石進行金剛石薄膜處理並獲得專利。
5)合成金剛石薄膜技術可用於歐泊表面鍍膜處理,防止其失水和產生龜裂現象。
二、CVD法合成鑽石單晶體
近十幾年來,化學氣相沉澱法合成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尤其是2003年,CVD技術取得了新的突破,可以以相對低廉的成本生長出大顆粒的單晶體鑽石,顏色、凈度都可以達到較高的等級,甚至可以切磨出1ct以上的D色級、凈度級別為IF的首飾用鑽石。2005年5月17日美國華盛頓卡內基地球物理實驗室分別在日本第十屆鑽石新科技國際會議和英國寶石協會的Gem-A Mailtalk網上宣布:他們通過對化學沉澱技術的改進,可以以100µm/h的速度快速生長出10ct、半英寸厚的高品質、無色的單晶鑽石。但是,合成技術的細節均未透露。
CVD法合成單晶鑽石的原理是將甲烷和氫氣導入反應腔,利用電熱絲、微波、火焰、直流電弧等設備,將碳從化合物分解成原子,在反應腔內形成等離子體。甲烷中的碳原子已具備四個鍵的結構,在氫的催化作用下,使每一個碳原子與四個碳原子結合形成鑽石結構,並逐漸沉澱生長在預先制備好的「基座」上,其生長速度通常為每小時一微米至數十微米。生長基座可使用天然或高溫高壓合成的鑽石切成平行{100}晶面的薄片,用微波加熱形成等離子場,在800~1000℃、1/10大氣壓 1atm(標准大氣壓)=101325Pa。
CVD法合成鑽石如圖4-1-29所示。
圖4-1-29 CVD法合成鑽石
三、合成碳硅石晶體
1.概述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合成碳硅石(SiC)就被製造出來了,並作為磨料在工業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SiC單晶的生長也已被研究多年,生長出的SiC單晶主要有兩種用途:一是作為一種半導體材料,二是在珠寶方面作為一種鑽石的代用品。
1955年,萊利(Lely)採用升華法生長出了合成碳硅石晶體,奠定了合成碳硅石發展的基礎。雖然用這種方法生長的晶體尺寸較小,且形狀不規則,但生長的晶體質量很好,故萊利法一直是生長高質量碳硅石單晶體的方法。1980年初,俄羅斯的戴依洛夫(Tairov)等人對萊利法進行了改進,採用籽晶升華技術(又稱物理氣相輸送技術)生長出碳硅石大晶體,且有效地避免了自發成核的產生,宣告有控制地生長合成碳硅石技術獲得了成功。這種材料其刻面寶石的顏色可近似於無色。這種合成材料由北卡羅萊納州道哈姆地區的克瑞研究公司(Cree Researchinc.)生產,並由C3公司銷售。
1995年創立的美國詩思有限公司(Charles&Colvard Ltd.),其前身即C3公司,採用高科技成果在高溫常壓下解決了合成碳硅石的顏色、透明度問題,合成了大顆粒寶石級合成碳硅石晶體,並經過精密的切割後鑲嵌在鉑金和K金首飾上,正式推向國際市場。到2000年,生長出的合成碳硅石晶體直徑已達到100mm。目前,合成碳硅石年產量可達7萬多克拉。
2.合成碳硅石單晶技術
圖4-1-30 戴維斯專利中的合成碳硅石生長設備結構簡圖
1990年,戴維斯對萊利法進行了改進,其成熟的技術獲得了專利。該方法的設備結構簡圖如圖4-1-30所示。工藝中用於生長合成碳硅石單晶的原料粉末經過多孔的石墨管後加熱升華成氣態,直接在籽晶上結晶,生長出梨晶狀的Si C單晶體。整個過程既有物態的變化,也有物質結構的變化。
戴維斯專利的工藝條件為:
1)粉料的粒徑應加以控制,並使用超聲波振盪法填料。
2)籽晶與粉料應屬於同一多型,並且籽晶的取向應稍稍偏離軸向。
3)生長初期應抽真空,而後施以低壓氬氣。
4)採用耐熱的石墨套管加熱,其中補給區溫度為2300℃,晶體生長溫度低於補給區溫度100℃。
5)籽晶的旋轉和生長過程中生長晶體位置的調整要准確無誤,該方法能生長出達寶石級的有色6H型合成碳硅石晶體,直徑12mm,厚度6mm,生長周期為6h。某些生長出的合成碳硅石梨晶表面顯示出與鑽石表面相似的三角形凹坑。
C. 氣相色譜儀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項應用范圍
氣相色譜儀使用方法怎樣?
1 、開氮氣、氫氣、空氣發生器電源開關(或氮氣瓶總閥),調節輸出壓力穩定在0.4Mpa左右(氣體發生器一般在出廠時調整,無需調整)。
2 、將色譜儀氣體凈化器的氣體開關打開至「開」位置。觀察色譜柱載氣後B的柱前壓力上升並穩定約5分鍾後,打開色譜儀的電源開關。
3 、設定每個工作部件的溫度。 TVOC分析的條件設置:(a)烤箱:烤箱初始溫度50°C 、初始時間10分鍾、加熱速率5°C / min 、結束溫度250°C 、結束時間10分鍾; (b)注射器和檢測器:均為250°C。用於脂肪酸分析的色譜條件:(a)烘箱:烘箱的初始溫度140°C 、初始時間5分鍾、加熱速率4°C / min 、終止溫度240°C 、終止時間15分鍾; (b)進樣器溫度為260°C檢測器溫度為280°C。
4 、點火:待測試(按「顯示、 Shift 、檢測器」檢查檢測器溫度)溫度升至150°C以上後,將凈化器上的氫氣、空氣開關閥打開至「ON」位置。觀察到色譜儀上的氫氣和空氣壓力表分別穩定在0.1 Mpa和0.15 Mpa左右。按住點火開關(無點火時間為6~8秒)進行點火。同時,明亮的金屬片靠近探測器出口,當火開啟時,金屬片上會有明顯的水蒸氣。如果氫氣在6~8秒內未點火,則松開點火開關並重新點火。在點火操作期間,如果發現水在檢測器出口中的白色聚四氟乙烯蓋中冷凝,則可以擰下檢測器收集器蓋並移除水。確定色譜工作站上是否點燃氫火焰的方法:觀察氫火焰點燃後的基線電壓應高於點火前的基線電壓。
5 、打開電腦和工作站(通道1分析脂肪酸,通道2分析碘),打開方法文件:脂肪酸分析方法或碘分析方法。顯示屏左下角應該有一個藍色文字,以顯示當前的電壓值和時間。然後,您可以轉動色譜儀放大器面板上點火按鈕上的「粗調」旋鈕,檢查信號是否為路徑(當您轉動「粗調」旋鈕時,基線應該會改變)。在基線穩定後,輸入樣品並單擊「開始」按鈕或單擊色譜儀旁邊的快捷按鈕以分析色譜數據。在分析結束時,單擊「停止」按鈕,數據將自動保存。
6 、關閉程序:首先關閉氫氣和空氣源,使氫火焰探測器滅火。在氫氣火焰熄滅後,將爐子初始溫度、檢測器溫度和進樣器溫度設置為室溫(20-30°C)。溫度降至設定溫度後,關閉色譜儀電源。最後關掉氮氣。
D. 化工TDI是什麼TDI裝置是什麼看有公司招聘TDI裝置工藝工程師招聘,不理解說化工機械范疇嗎還什麼
TDI是一種劇毒的化學品。
生產TDI的原料,主要是光氣和甲苯,也很毒,國內就幾家而已。你提到的那個崗位,其實就是生產那東西,雖然現在全是自動化控制,DCS系統什麼的,但是你畢竟還是長期呆在那個環境中。
哥們聽我說:我工作中跟這東西打交道時間比較長,我是衷心的希望你不要去做這個工作,我親眼見到同事吸了TDI蒸汽後的慘狀,類似於肺炎,一直咳嗽,持續了大概半年左右,帶苯環的化學品,幾乎全部會致癌,別去,這是我給你的忠告!
E. 為什麼說真空是氣相法制備薄膜的基礎
氣相法制備薄膜需要在真空的環境里才能實現,所以真空技術是基礎。
氣相沉積制備薄膜,在大氣的環境無法實現的,看看制備工藝方法就清楚了。
F. 氣相色譜儀的基本設備的作用是什麼
氣相色譜儀的基本設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環境保護:大氣水源等污染地的痕量毒物分析、監測和研究;
生物化學:臨床應用,病理和毒理研究;
食品發酵:徽生物飲料中微量組分的分析研究;
中西葯物:原料中間體及成品分析;
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地質,油質組成等分析控制和控礦研究;
有機化學:有機合成領域內的成分研究和生產控制;
衛生檢查:勞動保護公害檢測的分析和研究;
尖端科學:軍事檢測控制和研究.
G. 氣相合成金剛石薄膜被譽為20世紀的煉金術.其中化學氣相沉積法製造金剛石薄膜的原理為CH4→C(金剛石)+2
CH4→C(金剛石)+2H2中,反應物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根據反應類型的概念可知,該反應屬於分解反應.
故答案選B
H. 物理氣相沉積法制膜包括哪些基本過程
:(1)沉積原子在表面活性劑原子層上快速擴散;...首先提供一化學氣相沉積系統,其包括管狀爐管、連接至...化學汽相淀積法制膜技術及制膜設備話135制備網狀...如買賣方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糾紛,溝通無果並發起維權...積法制膜設計資料沉積陽極膜沉積膜光纖...具體包括電沉積前驅液的制備、襯底清洗處理以及薄膜生長三大步,最後薄膜生長採用電...超薄自支撐聚醯亞胺濾光薄膜的物理氣相...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脈沖電沉積制備均勻...在惰性或還原性保護氣體中進行沉積,...噴塗沉積大面積均勻透明導電薄膜裝置085...等離子輔助反應熱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晶...對物理氣相沉積(PVD)方法制備的CrMo合金膜和TiAlN陶瓷膜的結合強度、韌性、內聚...溶膠-凝膠法制備高折射GPTMS/TiO_2-ZrO_2材料[J];電子與封裝;2011年08期2...物理氣相沉積技術是一種對材料表面進行改性處理的高新...應用對象不斷擴展美國BalzersToolCoating公司1994年評估了用PVD法製取的薄膜在2000...真空鍍鋁膜生長過程的分形幾討論了等離子體引入化學氣相沉積過程中所帶來的一些變化,給出了現階段PCVD成膜...以往用於表面強化的氣相沉積技術主要有化學氣相沉積(...PCVD法制備硅系納米復合薄膜材物理氣相沉積技術的應用對象不斷擴展,...Coating公司1994年評估了用PVD法製取的薄膜在2000年前的市場發展前景〔1〕,認為,...Ti和Al的加工模具上的CrN沉積法〔3〕...[技術摘要]提供在抽真空或開始濺射時及在濺射過程中...本發明也包括物理氣相沉積靶,它基本上由鋁並且和小於...436-BG19304射頻磁控濺射法制備ZnO∶Zr透明導電薄膜...【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圖優化TiO2薄膜及其光學性能研究】查看全文文章...4矩量法及其與物理光學混合演算法的研...5幾種離子/分子光學感測的設計...
相關答案地方官的I. 聚乙烯分成哪幾類它們分別是如何合成的它們的結構和哪些性能有所不同這些不同與生產方法有何關系
生產方法
分為高壓法(由高壓工藝從乙烯合成,其合成壓力100~300MPa,溫度為150~275℃,0.05%~0.1%的氧或過氧化物作為催化劑;合成或在攪拌罐中間歇發生,或在管式反應器中連續發生)、低壓法、中壓法三種。高壓法用來生產低密度聚乙烯,這種方法開發得早,用此法生產的聚乙烯至今約占聚乙烯總產量的2/3,但隨著生產技術和催化劑的發展,其增長速度已大大落後於低壓法。低壓法就其實施方法來說,有淤漿法、溶液法和氣相法。淤漿法主要用於生產高密度聚乙烯,而溶液法和氣相法不僅可以生產高密度聚乙烯,還可通過加共聚單體,生產中、低密度聚 聚乙烯乙烯,也稱為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近年來,各種低壓法工藝發展很快。中壓法僅菲利浦公司至今仍在採用,生產的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
編輯本段
聚乙烯特性
聚乙烯無臭,無毒,手感似蠟,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最低使用溫度可達-70~-100℃),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鹼的侵蝕(不耐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常溫下不溶於一般溶劑,吸水性小,但由於其為線性分子可緩慢溶於某些有機溶劑,且不發生溶脹,電絕緣性能優良;但聚乙烯對於環境應力(化學與機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熱老化性差。
聚乙烯的性質因品種而異,主要取決於分子結構和密度。
編輯本段
種類
(1) 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壓聚乙烯
(2)LLDPE:線形低密度聚乙烯
(3)MDPE:中密度聚乙烯、雙峰樹脂
(4)HDPE:高密度聚乙烯、低壓聚乙烯
(5)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6)改性聚乙烯:CPE、交聯聚乙烯(PEX)
(7)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塑料)、EVA、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其它烯烴(如辛烯POE、環烯烴)的共聚物、乙烯-不飽和酯共聚物(EAA、 EMAA 、EEA、EMA、EMMA、EMAH)
分子量達到3,000,000-6,000,000的線性聚乙烯稱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強度非常高,可以用來做防彈衣。
主要方法: 聚乙烯液相法(又分為溶液法和淤漿法)和氣相法(物料在反應器中的相態類型)。我國主要採用齊格勒催化劑的淤漿法。
條件與過程描述:純度99%以上的乙烯在催化劑四氯化鈦和一氯二乙基鋁存在下,在壓力0.1-0.5MPa和溫度65-75℃的汽油中聚合得到HDPE的淤漿。經醇解破壞殘余的催化劑、中和、水洗,並回收汽油和未聚合的乙烯,經乾燥、造粒得到產品。
化學名稱:聚乙烯
英文名稱:Polyethylene(簡稱P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成型收縮率:1.5-3.6% 成型溫度:140-220℃
特點:耐腐蝕性,電絕緣性(尤其高頻絕緣性)優良,可以氯化,化學交聯、輻照交聯改性,可用玻璃纖維增強。低壓聚乙烯的熔點,剛性,硬度和強度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電性能和耐輻射性;高壓聚乙烯的柔軟性,伸長率,沖擊強度和滲透性較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沖擊強度高,耐疲勞,耐磨. 低壓聚乙烯適於製作耐腐蝕零件和絕緣零件;高壓聚乙烯適於製作薄膜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適於製作減震,耐磨及傳動零件。
編輯本段
成型特性
1.結晶料,吸濕小,不須充分乾燥,流動性極好流動性對壓力敏感,成型時宜用高壓注射,料溫均勻,填充速度快,保壓充分.不宜用直接澆口,以防收縮不均,內應力增大。注意選擇澆口位置,防止產生縮孔和變形.
2.收縮范圍和收縮值大,方向性明顯,易變形翹曲。冷卻速度宜慢,模具設冷料穴,並有冷卻系統.
3.加熱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發生分解。
4.軟質塑件有較淺的側凹槽時,可強行脫模.
5.可能發生融體破裂,不宜與有機溶劑接觸,以防開裂
編輯本段
聚乙烯類產品
產品類別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樹脂中產量最大的品種,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產品。
聚乙烯物理性能
聚乙烯為白色蠟狀半透明材料,柔而韌,比水輕,無毒,具有優越的介電性能。易燃燒且離火後繼續燃燒。透水率低,對有機蒸汽透過率則較大。聚乙烯的透明度隨結晶度增加而下降在一定結晶度下,透明度隨分子量增大而提高。高密度聚乙烯熔點范圍為132-135oC,低密度聚乙烯熔點較低(112oC)且范圍寬。
常溫下不溶於任何已知溶劑中,70oC以上可少量溶解於甲苯、乙酸戊 聚乙烯酯、三氯乙烯
等溶劑中
聚乙烯化學性能
聚乙烯有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室溫下耐鹽酸、氫氟酸、磷酸、甲酸、胺類、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等各種化學物質,硝酸和硫酸對聚乙烯有較強的破壞作用。聚乙烯容易光氧化、熱氧化、臭氧分解,在紫外線作用下容易發生降解,碳黑對聚乙烯有優異的光屏蔽作用。受輻射後可發生交聯、斷鏈、形成不飽和基團等反映。
各類聚乙烯產品用途
高壓聚乙烯:一半以上用於薄膜製品,其次是管材、注射成型製品、電線包裹層等
中低、壓聚乙烯:以注射成型製品及中空製品為主。
超高壓聚乙烯:由於超高分子聚乙烯優異的綜合性能,可作為工程塑料使用。
熔點 140攝氏度
熔化焓292.88J/g
編輯本段
不同密度的聚乙烯
概況
LDPE是低密度聚乙烯的英文縮寫,即低密度高壓聚乙烯
HDPE是高密度聚乙烯的英文縮寫,即高密度低壓聚乙烯。
二者密度不同,一般密度大於0.94的為HDPE,小於0.925的為LDPE,在此之間的為MDPE(中密度聚乙烯)。
LDPE(低密度高壓聚乙烯): 感官鑒別:手感柔軟:白色透明,但透明度一般,燃燒鑒別:燃燒火焰上黃下藍;燃燒時無煙,有石蠟的氣味,熔融滴落,易拉絲
H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一種結晶度高、非極性的熱塑性樹脂。原態HDPE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狀。PE具有優良的耐大多數生活和工業用化學品的特性。某些種類的化學品會產生化學腐蝕,例如腐蝕性氧化劑(濃硝酸),芳香烴(二甲苯)和鹵化烴 (四氯化碳)。該聚合物不吸濕並具有好的防水蒸汽性,可用於包裝用途。HDPE具有很好的電性能,特別是絕緣介電強度高,使其很適用於電線電纜。中到高分子量等級具有極好的抗沖擊性,在常溫甚至在-40℃低溫度下均如此。
低密度聚乙烯( LDPE)
通常用高壓法(147.17-196.2MPa)生產,故又稱為高壓聚乙烯。由於用高壓法生產的聚乙烯分子鏈中含有較多的長短支鏈(每1000個碳鏈原子中含有的支鏈平均數21),所以結晶度較低(45%-65%),密度較小(0.910-0.925),質輕,柔性,耐低溫性、耐沖擊性較好。LDPE廣泛用於生產薄膜、管材(軟)、電纜絕緣層和護套、人造革等。
高密度聚乙烯(HDPE)
主要是採用低壓生產,故又稱低壓聚乙烯。HDPE分子中支鏈少,結晶度高(85%-90%),密度高(0.941-0.965),具有較高的使用溫度,硬度、力學強度和耐化學葯品性較好。 聚乙烯適用於中空吹塑、注塑和擠出各種製品(硬),如各種容器、網、打包帶,並可用作電纜覆層、管材、異型材、片材等。
聚乙烯樹脂分類及性能
聚乙烯的種類:
(1) LDPE:低密度聚乙烯(又稱高壓聚乙烯)
(2) LLDPE:線形低密度聚乙烯
(3) MDPE:中密度聚乙烯
(4) HDPE:高密度聚乙烯(又稱低壓聚乙烯)
(5)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6) 改性聚乙烯:氯化聚乙烯(CPE)、交聯聚乙烯(PEX)
(7) 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塑料)、EVA、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其它烯烴(如辛烯POE、環烯烴)的共聚物、乙烯-不飽和酯共聚物(EAA、EMAA 、EEA、EMA、EMMA、EMAH)。分子量達到300萬-600萬的聚乙烯稱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強度非常高,可以用來做防彈衣。
編輯本段
LDPE樹脂
性質:無味、無臭、無毒、表面無光澤、乳白色蠟狀顆粒,密度約0.920g/cm3,熔點130℃~145℃。不溶於水,微溶於烴類、甲苯等。能耐大多數酸鹼的侵蝕,吸水性小,在低溫時仍能保持柔軟性,電絕緣性高。
生產工藝:主要有高壓管式法和釜式法兩種。從目前發展狀況看,為降低反應溫度和壓力,管式法工藝普遍採用低溫高活性引劑引發聚合體系,以高純度乙烯為主要原料,以丙烯/丙烷等為密度調整劑,使用高活性引發劑在約200℃~330℃、150-300MPa條件下進行聚合反應。反應器中引發聚合的熔融聚合物,必須要經過高壓、中壓和低壓冷卻、分離,高壓循環氣體經過冷卻、分離後送入超高壓(300MPa)壓縮機入口,中壓循環氣體經過冷卻、分離後送入高壓(30MPa)壓縮機入口,而低壓循環氣體經過冷卻、分離後送入低壓(0.5MPa)壓縮機循環利用,而熔融聚乙烯經過高壓、低壓分離後送入造粒機,進行水中切粒,在造粒時,企業可以根據不同應用領域,加入適宜的添加劑,顆粒經包裝出廠。
用途:可以採用注塑、擠塑、吹塑等加工方法。主要用作農膜、工業用包裝膜、葯品與食品包裝薄膜、機械零件、日用品、建築材料、電線、電纜絕緣、塗層和合成紙等。
力學性能
聚乙烯的力學性能一般,拉伸強度較低,抗蠕變性不好,耐沖擊性好。沖擊強度LDPE>LLDPE>HDPE,其他力學性能LDPE<LLDPE<HDPE。主要受密度、結晶度和相對分子質量的影響,隨著這幾項指標的提高,其力學性能增大。耐環境應力開裂性不好,但當相對分子質量增加時,有所改善。耐穿刺性好,其中LLDPE最好。
熱學性能
聚乙烯的耐熱性不高,隨相對分子質量和結晶度的提高有所改善。耐低溫性能好,脆性溫度一般可達-50℃以下;並隨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最低可達-140℃。聚乙烯的線膨脹系數大,最高可達(20~24)×10-5/K。熱導率較高。
電學性能
因聚乙烯無極性,所以具有介電損耗低、介電強度大的電性能優異,即可以做調頻絕緣材料、耐電暈性塑料,又可以做高壓絕緣材料。
環境性能
聚乙烯屬於烷烴惰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在常溫下耐酸、鹼、鹽類水溶液的腐蝕,但不耐強氧化劑如發煙硫酸、濃硝酸和鉻酸等。聚乙烯在60℃以下不溶於一般溶劑,但與脂肪烴、芳香烴、鹵代烴等長期接觸會溶脹或龜裂。溫度超過60℃後,可少量溶於甲苯、乙酸戊酯、三氯乙烯、松節油、礦物油
及石蠟中;溫度高於100℃,可溶於四氫化萘。
由於聚乙烯分子中含有少量雙鍵和醚鍵,其耐候性不好,日曬、雨淋都會引
起老化,需要加入抗氧劑和光穩定劑改善。
加工特性
因LDPE、HDPE的流動性好,加工溫度低,粘度大小適中,分解溫度低,在惰性氣體中高溫度300℃不分解,所以是一種加工性能很好的塑料。但LLDPE的粘度稍高,需要增加電機功率20%~30%;易發生熔體破裂,需增加口模間隙和加入加工助劑;加工溫度稍高,可達200~215℃。聚乙烯的吸水率低,加工前不
需要乾燥處理。
聚乙烯熔體屬於非牛頓流體,粘度隨溫度的變化波動較小,而剪切速率的增加下降快,並呈線性關系,其中以LLDPE的下降最慢。
聚乙烯製品在冷卻過程中容易結晶,因此,在加工過程中應注意模溫。以控制製品的結晶度,使之具有不同的性能。聚乙烯的成型收縮率大,在設計模具時一定要考慮。
聚乙烯的熔體流動速率與製品種類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聚乙烯熔體流動速率與製品種類的關系
用途 熔體流動速率,g/10min
LDPE LLDPE HDPE
吹塑薄膜
重包裝薄膜
擠出平膜
單絲、扁絲
管材、型材
中空吹塑容器
電纜絕緣層
注塑製品
塗覆
旋轉成型 0.3~8.0
0.1~1.0
1.4 ~2.5
-
0.1 ~5.0
0.3 ~0.5
0.2 ~0.4
1.5 ~50
20 ~200
0.75 ~20 0.3 ~3.3
0.1 ~1.6
2.5 ~4.0
1.0 ~2.0
0.2 ~2.0
0.3 ~1.0
0.4 ~1.0
2.3 ~50
3.3 ~11
1.0 ~25 0.5 ~8.0
3.0 ~6.
-
0.25 ~1.2
0.1 ~5.0
0.2 ~1.5
0.5 ~8.0
2.0 ~20
5.0 ~10
3.0 ~20
聚乙烯的用途
用途 占樹脂的比例 製品
薄膜類製品 LDPE的50%
HDPE的10%
LLDPE的70% 用於食品、日用品、蔬菜、收縮、自粘、垃圾等輕質包裝膜,地膜、棚膜、保鮮膜等。
重包裝膜,撕裂膜、背心袋等。
包裝膜,垃圾袋、保鮮袋、超薄地膜等。
注塑製品 HDPE的30%
LDPE的10%
LLDPE的10% 日用品如:盆、筒、簍、盒等,周圍箱、瓦楞箱、暖瓶殼、杯、台、玩具等。
中空製品 以HDPE為主 用於裝食品油、酒類、汽油及化學試劑的桶,玩具
管材類製品 以HDPE為主 給水、輸氣、灌溉、穿線、吸管、筆芯、用的管材,化妝品、葯品、鞋油、牙膏等用的管材。
絲類製品 圓絲用HDPE
扁絲用HDPE和LLDPE 漁網、纜繩、工業濾網、民用紗窗等。
紡織袋、布、撕裂膜。
電纜製品 以LDPE為主 電纜絕緣和保護材料
其他製品 HDPE、LLDPE
LDPE 打包帶
型材
編輯本段
生產方法
分為高壓法、低壓法、中壓法三種。高壓法用來生產低密度聚乙烯,這種方法開發得早,用此法生產的聚乙烯至今約占聚乙烯總產量的2/3,但隨著生產技術和催化劑的發展,其增長速度已大大落後於低壓法。低壓法就其實施方法來說,有淤漿法、溶液法和氣相法。淤漿法主要用於生產高密度聚乙烯,而溶液法和氣相法不僅可以生產高密度聚乙烯,還可通過加共聚單體,生產中、低密度聚乙烯,也稱為線型低密度聚乙烯。近年來,各種低壓法工藝發展很快。中壓法僅菲利浦公司至今仍在採用,生產的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
高壓法 用氧或過氧化物等作引發劑,使乙烯聚合為低密度聚乙烯的方法。乙烯經二級壓縮後進入反應器(圖3),在壓力100~300MPa、溫度200~300℃及引發劑作用下聚合為聚乙烯,反應物經減壓分離,使未反應的乙烯回收後循環使用,熔融狀的聚乙烯在加入塑料助劑後擠出造粒。(見彩圖)
所用聚合反應器有管式反應器(管長可達 2000m)和釜式反應器兩種。管式法流程的單程轉化率20%~34%,單線年生產能力100kt。釜式法流程的單程轉化率20%~25%,單線年生產能力180kt。
低壓法 分淤漿法、溶液法和氣相法三種,除溶液法外,聚合壓力都在2MPa以下。一般步驟有催化劑的配製、乙烯聚合、聚合物的分離和造粒等。
①淤漿法生成的聚乙烯不溶於溶劑而呈淤漿狀。淤漿法聚合條件溫和,易於操作,常用烷基鋁作活化劑,氫氣作分子量調節劑,多採用釜式反應器。由聚合釜出來的聚合物淤漿經閃蒸釜、氣液分離器到粉料乾燥機,然後去造粒(圖4)。生產過程中還包括溶劑回收、溶劑精製等步驟。採用不同的聚合釜串聯或並聯的組合方式,可以得到不同分子量分布的產品。
②溶液法聚合在溶劑中進行,但乙烯和聚乙烯均溶於溶劑中,反應體系為均相溶液。反應溫度(≥140℃)、壓力(4~5MPa)較高。特點是聚合時間短,生產強度大,可兼產高、中、低三種密度的聚乙烯,能較好地控制產品的性質;但溶液法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較低,分子量分布窄,固體物含量較低。
③氣相法乙烯在氣態下聚合, 一般採用流化床反應器。催化劑有鉻系和鈦系兩種,由貯罐定量加入到床層內,用高速乙烯循環以維持床層流態化,並排除聚合反應熱。生成的聚乙烯從反應器底部出料(圖5)。反應器的壓力約2MPa,溫度85~100℃。氣相法是生產線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最主要的方法,氣相法省去了溶劑回收和聚合物乾燥等工序,且比溶液法節省投資15%和操作成本10%。為傳統高壓法投資的30%,操作費的1/6。因而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氣相法在產品質量及品種上有待進一步改進。
中壓法 用負載於硅膠上的鉻系催化劑,在環管反應器中,使乙烯在中壓下聚合,生產高密度聚乙烯。
加工和應用 可用吹塑、擠出、注射成型等方法加工,廣泛應用於製造薄膜、中空製品、纖維和日用雜品等。在實際生產中,為了提高聚乙烯對紫外線和氧化作用的穩定性,改善加工及使用性能,需加入少量塑料助劑。常用的紫外線吸收劑為鄰羥基二苯甲酮或其烷氧基衍生物等,炭黑是優良的紫外線屏蔽劑。此外,還加入抗氧劑、潤滑劑、著色劑等,使聚乙烯的應用范圍更加擴大。
編輯本段
聚乙烯樹脂生產方法及工藝
聚乙烯生產方法:聚乙烯按聚合壓力可以分為高壓法、中壓法、低壓法;按介質來分可以分為淤漿法、溶液法、氣相法。
主要生產工藝:目前世界上擁有聚乙烯技術的公司很多,擁有LDPE技術的有7家,LLDPE和全密度技術的企業有10家,HDPE技術的企業有12家。從技術發展情況來看,高壓法生產的LDPE是PE樹脂生產中技術最成熟的方法,釜式法和管式法工藝技術均已成熟,目前這兩種生產工藝技術同時並存。國外各公司普遍採用低溫高活性催化劑引發聚合體系,可降低反應溫度和壓力。
高壓法生產LDPE將向大型化、管式化方向發展。而低壓法生產HDPE和LLDPE,主要採用鈦系和絡系催化劑,歐洲和日本大多採用鈦系催化劑,而美國大多採用絡系催化劑。
目前世界上主要應用的聚乙烯生產技術共用11種,我國的PE生產工藝有8種。
(1)高壓管式和釜式反應工藝
(2)三井化學低壓淤液法CX工藝
(3)BP氣相法Innovene生產工藝
(4)雪佛龍-菲利蒲斯公司雙環管反應器LPE工藝
(5)北歐化工北星(Bastar)雙峰工藝
(6)低壓氣相法Unipol工藝
(7)巴賽爾聚烯烴公司Hostalen工藝
(8)Sclartech溶液法生產工藝
催化劑技術:催化劑是PE工工藝關鍵部分,也是其技術開發的焦點。特別是1991年茂金屬催化劑在美國實現了工業化,使得PE生產技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編輯本段
國內外聚乙烯工業現狀
目前世界各大PE生產企業大都已涉足茂金屬PE(mPE)生產領域,如陶氏化學、伊士曼、旭化成、阿托菲納、雪佛龍-菲利浦斯等公司。
日本旭化成化學購買陶氏化學的茂金屬催化劑專利Insite,採用淤漿法生產工藝生產茂金屬高密度聚乙烯(mHDPE),牌號為Creolex。由於性能優越,mPE1995年進入商業化發展以來,全球mPE樹脂的消費量每年翻一番。預計到2010年,全球mPE產能將達到1700萬噸,其中:mLLDPE為7 聚乙烯00萬噸、mHDPE為600萬噸。
目前PE催化劑已經發展到第三代,日本三井化學和陶氏化學合作開發出新一代茂金屬(Post-metallocene)催化劑。與傳統茂金屬和Z-N型催化劑不同,該催化劑可使極性單體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等與烯烴共聚,從而可用於開發具有粘結性、耐油性及氣體阻隔性能的全新聚烯烴樹脂。
我國非常重視PE生產技術,PE生產技術創新一直被列入國家技術創新計劃項目。針對國內PE生產以氣相法工藝為主,產品牌號切換困難、過渡料多的問題,近年來國內PE生產企業紛紛開展了以現有聚乙烯生產技術改造為依託,氣相法聚乙烯冷凝、超冷凝工藝和淤漿法聚乙烯外循環工藝的開發工作,並取得實效。
目前我國Uuipol工藝的大部分生產裝置已經採用國產冷凝技術進行了改擴建,產量已經超出裝置原設計能力120%~200%。
薄膜低密度聚乙烯總產量的一半以上經吹塑製成薄膜,這種薄膜有良好的透明性和一定的抗拉強度,廣泛用作各種食品、衣物、醫葯、化肥、工業品的包裝材料以及農用薄膜(見彩圖)。也可用擠出法加工成復合薄膜用於包裝重物。1975年以來,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也得到發展,它的強度高、耐低溫、防潮,並有良好的印刷性和可加工性。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的最大用途也是製成薄膜,其強度、韌性均優於低密度聚乙烯,耐刺穿性和剛性也較好,透明性雖較差,仍稍優於高密度聚乙烯。此外,還可以在紙、鋁箔或其他塑料薄膜上擠出塗布聚乙烯塗層,製成高分子復合材料。
中空製品 高密度聚乙烯強度較高,適宜作中空製品。可用吹塑法製成瓶、桶、罐、槽等容器,或用澆鑄法製成槽車罐和貯罐等大型容器。
管板材 擠出法可生產聚乙烯管材,高密度聚乙烯管強度較高,適於地下鋪設。擠出的板材可進行二次加工。也可用發泡擠出和發泡注射法將高密度聚乙烯製成低泡沫塑料,作台板和建築材料(見建築用高分子材料)。
纖維 中國稱為乙綸,一般採用低壓聚乙烯作原料,紡製成合成纖維。乙綸主要用於生產漁網和繩索,或紡成短纖維後用作絮片,也可用於工業耐酸鹼織物。目前已研製出超高強度聚乙烯纖維(強度可達3~4GPa),可用作防彈背心,汽車和海上作業用的復合材料。
雜品 用注射成型法生產的雜品包括日用雜品、人造花卉、周轉箱(見彩圖)、小型容器、自行車和拖拉機的零件等。製造結構件時要用高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改性 聚乙烯的改性品種主要有氯化聚乙烯、氯磺化聚乙烯、交聯聚乙烯和共混改性品種。
氯化聚乙烯 以氯部分取代聚乙烯中的氫原子而得到的無規氯化物。氯化是在光或過氧化物的引發下進行的,工業上主要採用水相懸浮法來生產。由於原料聚乙烯的分子量及其分布、支化度及氯化後的氯化度、氯原子分布和殘存結晶度的不同,可得到從橡膠狀到硬質塑料狀的氯化聚乙烯。主要用途是作聚氯乙烯的改性劑,以改善聚氯乙烯抗沖擊性能。氯化聚乙烯本身還可作為電絕緣材料和地面材料。
氯磺化聚乙烯 當聚乙烯與含有二氧化硫的氯作用時,分子中的部分氫原子被氯和少量的磺醯氯(-SO2Cl)基團取代,就得到氯磺化聚乙烯。主要的工業製法為懸浮法。氯磺化聚乙烯耐臭氧、耐化學腐蝕、耐油、耐熱、耐光、耐磨和抗拉強度較好,是一種綜合性能良好的彈性體,可用以製作接觸食品的設備部件。
交聯聚乙烯採用輻射法(X射線、電子射線或紫外線照射等)或化學法(過氧化物或有機硅交聯)使線型聚乙烯成為網狀或體型的交聯聚乙烯。其中有機硅交聯法工藝簡單,操作費用低,且成型與交聯可分步進行,宜採用吹塑和注射成型。交聯聚乙烯的耐熱性、耐環境應力開裂性及機械性能均比聚乙烯有較大提高,適於作大型管材、電纜電線以及滾塑製品等。
聚乙烯的共混改性 將線型低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摻混後,就可用於加工薄膜及其他製品,產品性能比低密度聚乙烯好。聚乙烯和乙丙橡膠共混可製得用途廣泛的熱塑性彈性體。
茂金屬聚乙烯
茂金屬聚乙烯是一種新穎熱塑性塑料,是90年代聚烯烴工業最重要的技術進展,是繼LLDPE生產技術後的一項重要革新。由於它是使用茂金屬(MAO) 為聚合催化劑生產出來的聚乙烯,因此,在性能上與傳統的Ziegler-Natta催化劑聚合而成的PE有顯著的不同。茂金屬催化劑用於合成茂金屬聚乙烯獨特的優良性能和應用,引起了市場的普遍關注,許多世界著名大型石化公司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競相開發和研究,成為聚烯烴工業乃至整個塑料工業的熱門話題。
早期,茂金屬催化劑用於乙烯聚合只能得到分子量為2~3萬的蠟狀物,而且催化活性不高,沒有實用意義,因而沒有引起重視和推廣。直到1980年,德國漢堡大學Kaminsky教授發現用二茂基氯鋯(CP2ZrCl2)和甲基鋁氧烷(MAO)組合的共催化劑在甲苯溶液中進行乙烯聚合,催化劑活性能高達106g-PE/g-Zr,反應速度與酶反應速度相當。MAO是二甲基鋁和水在聚合體系以外條件下合成的高齊聚度甲基鋁氧烷。Kaminsky教授的發現給茂金屬催化劑研究注入了活力,吸引了眾多公司參與開發和研究,並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1991年美國埃克森(Exxon)公司首次實現了茂金屬催化劑用於聚烯烴工業化生產,生產出第一批茂金屬聚乙烯(mPE),其商品名是「Exact」。
茂金屬聚烯烴中以mPE的發展最快和較成熟,主要品種為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mPE有兩個系列,一類是以包裝領域為主要目標的薄膜用品級,另一類是以辛烯-1為共聚單體的塑性體,稱為POP(Polyolefine Plastmer)。mPE薄膜品級具有較低的熔點和明顯的熔區,並且在韌性、透明度、熱粘性、熱封溫度、低氣味方面等明顯優於傳統聚乙烯,可用於生產重包裝袋、金屬垃圾箱內襯、食品包裝、拉伸薄膜等。
目前,茂金屬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消費量占線型低密度聚乙烯總消費量的15%左右,預計到201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22%。據統計,目前世界上茂金屬聚乙烯年產量約為1500多萬噸,其中用於食品包裝領域的產品約占總消費量的36%,非食品包裝約佔47%,其他方面(醫葯、汽車和建築等)約佔17%。
聚乙烯在合成樹脂中產量最大、發展最快、品種開發最活躍,能否實現聚乙烯的高性能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催化劑的性能。茂金屬催化劑具有優異的催化共聚能力,它能使大多數共聚體與乙烯共聚,並且能夠使極性單體催化聚合,而使用傳統催化劑很難實現;在環烯聚合方面,傳統催化劑只能開環聚合,而用茂金屬催化劑能雙鍵加成聚合。
J. 我有一個化工用機械類的系統裝置,可不可以申請專利,我是武漢的要在那裡申請啊,求解答
當然可以 不過先查查專利檢索 看看是不是已經有這樣的專利了
專利申請:一項發明創造必須由申請人向政府部門(在中國,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申請,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依照法定程序審查批准後,才能取得專利權。在中國,發明創造目前包括三種類型,分別是: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在申請階段,分別稱之為發明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獲得授權之後,分別稱之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此時,申請人就是相應專利的專利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