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茶多酚、有什麼功效
(1).抗菌作用 茶多酚作為一種廣譜、強效、低毒的抗菌葯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學者所公認。在眾多的抗菌試驗中,人們發現它對普通變形桿菌、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變形鏈球菌、肉毒桿菌、乳酸桿菌、霍亂弧菌等許多致病菌,尤其是對腸道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同時它還能有效地防止耐抗生素的葡萄球菌感染,對於溶血素ECG和EGCG也具有抑制活性。 (2).抗病毒作用 近年來,許多國家如英、美、日、中對茶多酚類物質抑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一工逆轉錄酯(HIV-IRT)的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日本學者研究證實茶多酚的確是一種新型HIV-IRT的強抑制劑。我國學者則證明了兒茶素衍生物對HIV-IRT及DNA聚合酶具有抑製作用,並指出EGCG抑製作用比迭氮胸苷三磷酸(AIT)的作用還要強。從構效關繫上分析,ECG比EC的活性提高86倍,而EGCG比ECG的活性又高出12倍。這為今後愛滋病的治療和研究工作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 (3).抗癌、抗突變作用 對防癌、抗癌、抗突變的大量研究證實,茶葉不僅可抑制多種化學致癌物誘致的突變,還能夠抑制一些混合致癌物(煙草霧濃縮葯、煤焦油、熏魚提取物,X射線)的致突變作用。因此茶葉對於多種癌症:食道癌、胃癌、肝癌、腸癌、肺癌、皮膚癌、乳腺癌、克隆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4).抗氧化作用 從茶葉中提取出來的茶多酚是一類含有多酚羥基的化學物質,極易被氧化成為酯類而提供質子H,故其有顯著的抗氧化特點。茶多酚的這種強抗氧化能力在人體內能消除有害的自由基,阻斷N一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抑制脂氧合酶的活性和脂質過氧化作用,使其在防癌、抗癌、抗突變、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治療肝炎等許多方面表現出優越的防病、治療功效。 (5).用於心血管疾病 近年來科學家的研究證明茶多酚類物質具有抗凝,促纖溶,抗血小板凝集,降血壓,降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肌等功效。我國利用茶多酚治療動脈粥樣硬化也已經進入了臨床階段。 (6).抗過敏及消炎作用 研究表明茶多酚對透明酸酶具有顯著的抑製作用,其中茶黃素滅沒食子酸的抑制活性達99.1%。兒茶素主要抑制快速過敏反應,而對遲發性的過敏反應作用不大。 (7).對免疫系統有調節作用 茶多酚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和增殖、影響細胞因子的分泌,茶多酚還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抑制細胞內環腺苷酸的水解,使細胞內CAMP水平提高,茶多酚可增加淋巴細胞內CAMP,促進幼齡免疫力低下的動物和免疫力缺陷動物的淋巴細胞分化、發育、成熟;茶多酚可拮抗環磷醯胺造成的免疫抑制,提高淋巴細胞刺激指數和產生增效劑-白介素-2(1L-2)的水平,工L-2水平提高又可以支持淋巴細胞持續增長、增多,並促進淋巴細胞產生淋巴細胞毒素、Y干擾素、誘導細胞毒素T等,從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 (8).胃腸保護功能 兒茶素能夠抑制胃粘膜上的H-K-ATP酶,從而從根本上抑制了胃酸的分泌,減輕了胃酸對胃粘膜的刺激和損傷,同時兒茶素還能夠治療潰瘍,此外兒茶素對於胃腸痙攣也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茶多酚在用於治療便秘、控制腸道內菌群、改善調節腸道內環境方面也有相當療效。 (9).降血糖作用 多個試驗數據證實茶多酚是蔗糖酶的抑制劑,因此它可以抑制蔗糖向葡萄糖的轉化,而使得血糖下降。 經過世界各國十多年的深入研究,茶多酚的醫用價值十分的廣泛,功效也是十分的顯著,現已成為醫葯和保健品及食品行業爭相上市的新產品。
B. 茶多酚提取物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包括黃烷醇類、花色苷類、黃酮類、黃酮醇類和酚酸類等。其中以黃烷醇類物質(兒茶素)最為重要,含量約占茶多酚總量的70%左右。 茶多酚又稱茶鞣或茶單寧,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茶多酚在常溫下呈淺黃或淺綠色粉末,易溶於溫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穩定性極強,在PH值4—8、250℃左右的環境中,1.5個小時內均能保持穩定,在三價鐵離子下易分解。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解毒和抗輻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質侵入骨髓,並可使鍶90和鈷60迅速排出體外,被健康及醫學界譽為「輻射剋星」。
葯理作用
1抗癌
茶多酚能極強的清除有害自由基,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突變、抗癌症的功效。據相關資料顯示,茶葉中的茶多酚(主要是兒茶素類化合物),對胃癌、腸癌等多種癌症的預防和輔助治療均有益處。
2防治心血管疾病
①降血脂、預防肝臟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茶多酚對人體脂肪代謝有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含量高,血管內壁脂肪沉積,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後形成動脈粥樣化斑塊等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兒茶素ECG和EGC及其氧化產物茶黃素等,有助於抑制這種斑狀增生,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強的纖維蛋白原降低,凝血變清,從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② 降血壓
茶多酚具有較強的抑制轉換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降低或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
③ 降血糖
茶多酚對人體的糖代謝障礙具有調節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從而有效的預防和治療糖尿病。
④ 防治腦中風
茶多酚有遏制過氧化脂質產生的作用,能消除血管痙攣,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徑,通過血管舒張使血壓下降,從而有效地防止腦中風。
⑤ 抗血栓
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增高可引起紅細胞的聚集,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促進血栓的形成。另外,細胞膜脂質中磷脂與膽固醇的增多會降低紅細胞的變形能力,嚴重影響微循環的灌注,增加血液粘度,使毛細血管內血流淤滯,加劇紅細胞聚集及血栓形成。
茶多酚對紅細胞變形能力具有保護和修復作用,且易與凝血酶形成復合物,阻止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另外,茶多酚能有效的抑制血漿及肝臟中膽固醇含量的上升,促進脂類及膽汁酸排出體外,從而有效的防止血栓的形成。 現有的降脂抗栓葯物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不易長期服用。茶多酚是茶葉中具有降脂抗栓作用的天然成分,加上其自身所具有的抗氧化特性,使其成為一種新型的功能性保健品。
3提高綜合免疫能力
① 通過調節免疫球蛋白的活性,間接實現提高人體綜合免疫能力、抗風濕因子、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茶多酚通過提高人體免疫球蛋白總量並使其維持在高水平,刺激抗體活性的變化,從而提高人的總體免疫能力。間接實現抑制或殺滅各種病原體、病菌和病毒的功效。
② 抗變態反應和皮膚過敏反應
茶多酚能強烈的抑制組胺的釋放作用,實驗證明茶多酚抗變態反應和抗皮膚過敏反應比目前常用的抗過敏葯的抑制效果強2~10倍。茶多酚能抑制活性因子如抗體、腎上腺素、酶等引起的過敏反映,對哮喘等過敏性病症有顯著療效。
③ 舒緩腸胃緊張、止瀉和利尿
茶多酚具有刺激胃腸道反應,加速大腸蠕動以達到治療便秘的效果。
茶多酚通過提高人體的綜合免疫能力,抑制和殺滅引起腹瀉的各種有害病原菌,並舒緩腸胃的緊張狀態,以達到消炎止瀉的效果。
茶多酚中黃烷醇類化合物能夠刺激腎血管舒張,增加腎臟的血流量,從而增加腎小球的濾過率,使尿液中的乳酸獲得排除。人體肌肉、組織中的乳酸是一種疲勞物質,乳酸排出體外能使疲勞的肌體獲得恢復。
④ 促進Vc的吸收,防治壞血病
茶多酚能夠促進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壞血症。
4其它保健治療功效
① 抗脂質過氧化,預防衰老
茶多酚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皮膚線粒體中脂氧合酶和脂質過氧化作用,從而具有抗衰老效應。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性明顯優於維生素E,且與維生素C、E有增效效應。
② 對重金屬鹽和生物鹼中毒的抗解作用
茶多酚對重金屬具有較強的吸附作用,能與重金屬形成絡合物而產生沉澱,有利於減輕重金屬對人體產生的毒害作用。另外,茶多酚還具有改善肝功能和利尿的作用,因而對生物鹼中毒有較好的抗解作用。
③ 防輻射損傷,減輕放療的不良反應
茶多酚及其氧化產物具有優異的抗輻射功能,可吸收放射性物質,阻止其在人體內擴散,被稱為天然的紫外線過濾器。茶多酚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能夠有效地維持白細胞、血小板、血色素水平的穩定;改善由於放化療造成的不良反應;有效的緩解射線對骨髓細胞增重的抑製作用;有效地減輕放化療葯物對肌體免疫系統的抑製作用。
④ 防齲固齒和清除口臭的作用
茶多酚類化合物可以殺死在齒縫中存在的乳酸菌及其他齲齒細菌,具有抑制葡萄糖聚合酶活性的作用,這樣病菌就不能在牙上著床,有效的中斷了使齲齒形成的過程。殘留於齒縫中的蛋白質食物成為腐敗細菌增殖的基質,茶多酚可以殺死此類細菌。
⑤ 助消化作用
茶多酚可以增強消化道的蠕動,預防消化器官疾病的發生。另外茶多酚化合物可以薄膜狀態附著在胃的傷口上,對潰瘍創面起到保護作用。
⑥ 有助於美容護膚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質,用它洗臉能清除面部的油膩,收斂毛孔,具有消毒、滅菌、抗皮膚老化,減少日光中的紫外線輻射對皮膚的損傷等功效。茶多酚能夠阻擋紫外線和清除紫外線誘導的自由基,從而保護黑色素細胞的正常功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同時對脂質氧化產生抑制,減輕色素沉著。
C. 什麼是茶多酚它有什麼用處
茶多酚是茶葉中酚類物質及其衍生物的總稱,並不是一種物質,
因此常稱多酚類。過去茶多酚又稱作茶鞣質、茶單寧。茶多酚在茶葉
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
在茶多酚中各組成份中以黃烷醇類為主,黃烷醇類又以兒茶素類
物質為主。兒茶素類物質的含量約占茶多酚總量的70%左右。
茶多酚的葯理作用:
1. 具有很強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
2. 抗衰老作用。
3. 抗輻射作用。
4. 對癌細胞的抑製作用。
5. 抗菌、殺菌作用。
6. 對艾滋病病毒的抑製作用。
實際上茶葉的許多作用都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在起作用。茶多
酚可用於食品保鮮防腐,無毒副作用,食用安全。茶葉能夠保存較長
的時間而不變質,這是其他的樹葉、菜葉、花草所大不到的。茶多酚
參入其他有機物(主要是食品)中,能夠延長貯存期,防止食品退色
,提高纖維素穩定性,有效保護食品各種營養成份。其主要用途如下
1.用於糕點及乳製品對高脂肪糕點及乳製品,如月餅、餅干、
蛋糕、方便麵、奶粉、乳酪、牛奶等,加入茶多酚不僅可保持其原有
的風味,防腐敗,延長保鮮期,防止食品退色,抑制和殺滅細菌,提
高食品衛生標准,延長食品的銷售壽命。另外,還可使甜味「酸尾」
消失,味感甘爽。
2.用於飲料生產茶多酚不僅可配製果味茶、檸檬茶等飲料,還能
抑制豆奶、汽水、果汁等飲料中的VA、VC等多種維生素的降解破
壞,從而保證飲料中的各種營養成份。
3.用於水果和蔬菜保鮮在新鮮水果和蔬菜上噴灑低濃度的茶多酚
溶液,就可抑制細菌繁殖,保持水果、蔬菜原有的顏色,達到保鮮防
腐的目的。
4. 用於畜肉製品茶多酚對肉類及其腌製品如香腸、肉食罐頭、
臘肉等,具有良好的保質抗損效果,尤其是對罐頭類食品中耐熱的芽
胞菌等具有顯著的抑制和殺滅作用,並有消除臭味、腥味,防止氧化
變色的作用。
在食用油貯藏中加入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緩不飽和脂肪酸的自動
氧化分解,從而防止油脂的質變哈敗,使油脂的貯藏期延長一倍以上
。
另外,茶多酚的副產品咖啡因,又稱為咖啡鹼,為白色晶體或粉
末,溶於水、乙醇等,能興奮大腦皮層,所以有提神作用。常用的制
劑是安鈉咖(苯甲酸咖啡因),一種中樞興奮葯,能加強大腦皮層興
奮過程,用於神經衰弱和精神抑制狀態以及配製復方乙醯水楊酸和氨
非咖片等作醫葯器品。
D. 茶葉中茶多酚有哪些作用
茶多酚是從茶葉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強,無毒副作用,無異味。茶多酚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體自由基的清除劑。阻斷脂質過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內酶的活性,從而起到抗突變,抗癌症的功效。而兒茶素對食品中的色素和維生素類有保護作用,使食品在較長時間內保持原有的色澤,能有效防止食品、石油類的腐敗,並能消除異味。茶葉能夠保存較長時間而不變質,這也是其他樹葉、菜葉、花草所達不到的,這也正是因為茶葉中有茶多酚而起到的作用。
E. 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怎麼樣
茶多酚是黃烷醇化合物的復合體。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因此它能夠抑制物質的過氧化,起了一個抗衰老的作用,它還是人體能夠清除氧自由基,而且能有效地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過氧化,保護內皮細胞,防止這種血管平滑肌的,斑塊的形成和這個血管的異常的增生,因此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等。而且它還具有抗輻射的作用,主要是由於它能夠降低氧代謝,避免人體中毒,總之茶多酚的作用是比較廣泛的。
F. 茶多酚提取
一般採用的是綠茶。
茶多酚(Tea Polyphenol簡寫TP)是一類以兒茶素(Catechine)類為主體的多酚類化合物,在茶葉中含量一般為8%-20%。由於其酚性羥基易氧化而提供質子H+,而具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茶多酚抗氧化能力比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BHA、BHT和PG強,且安全無毒,是一種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劑。研究還證明:TP有多種生理活性作用:降血脂、抗血栓;降血糖;降血壓;抗突變、防癌;抗菌、抗病毒以及抑制口臭等。
G. 茶多酚提取設備應用的提取方法有那些
從茶葉中制備茶多酚的傳統方法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溶劑提取法 將茶葉用極性溶劑浸漬,然後把浸取液進行液—液萃取分離,最後濃縮得到產品。目前工業化生產主要採用此法。產品收率5%~10%,產品純度為80%~98%。所用溶劑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該法生產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離子沉澱法 用金屬沉澱茶多酚,使其與咖啡鹼分離,該方法使用了對人體有毒的重金屬作沉澱劑,所以,用該法生產的產品難達到食品和醫葯行業的要求。
柱分離制備法 已有報道的凝膠柱、吸附柱和離子交換柱法。此項技術的關鍵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採用柱分離制備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間,純度可達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貴,而且淋洗時要用多種和大量有機溶劑,顯然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以上傳統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產品無法在安全性、價格和純度方面全部滿足食品添加劑和醫葯行業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最近,經有關專家反復試驗、成功地開發出將超臨界CO2萃取技術與傳統提取、濃縮和萃取技術相結合,制備高純度茶多酚新工藝。該工藝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純度和得率。又符合工業化生產對原料、溶劑使用、製作路線、生產過程安全性和產品顏色、產率、純度諸方面的要求,有利於茶多酚更有效地在醫葯和食品工業中應用。
H. 怎樣在茶葉中提取茶多酚
補充一下...如果要製取茶多酚,要用綠茶,別的茶多酚含量低,如果是工業製取茶多酚的原料是綠茶的茶碎茶末,或者綠茶老葉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葉中多酚類物質的總稱,包括黃烷醇類、花色苷類、黃酮類、黃酮醇類和酚酸類等。其中以黃烷醇類物質(兒茶素)最為重要。 茶多酚又稱茶鞣或茶單寧,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本草千葉IT茶中含有豐富的茶多酚 (學名Camellia sinensis)。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質具解毒和抗輻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質侵入骨髓,並可使鍶90和鈷60迅速排出體外,被健康及醫學界譽為「輻射剋星」。
1、物理性質
茶多酚在常溫下呈淺黃或淺綠色粉末,易溶於溫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穩定性極強,在pH值4—8、250℃左右的環境中,1.5個小時內均能保持穩定,在三價鐵離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列入GB2760-89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1997年列為中成葯原料。
2、化學性質
茶多酚是從茶葉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強,無毒副作用,無異味等特點。
茶多酚是指茶葉中一大類組成復雜、分子量及其結構差異很大的多酚類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兒茶素、黃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縮酚酸等組成的有機化合物,以兒茶素為主的黃烷醇類化合物占茶多酚總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幾種組分為L—EGCG(50%-60%)、L—EGC(15%-20%)、L—ECG(10%-15%)和L—EC(5%-10%)。
茶多酚提取、分離工藝研究
茶多酚(Tea Polyphenol簡寫TP)是一類以兒茶素(Catechine)類為主體的多酚類化合物,在茶葉中含量一般為8%-20%。由於其酚性羥基易氧化而提供質子H+,而具有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作用。茶多酚抗氧化能力比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BHA、BHT和PG強,且安全無毒,是一種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劑。研究還證明:TP有多種生理活性作用:降血脂、抗血栓;降血糖;降血壓;抗突變、防癌;抗菌、抗病毒以及抑制口臭等。
對茶多酚的提取工藝國內外做過不少研究,但應用於工業化生產尚存在一些問題。我
們利用低級綠茶為原料、進行了5種茶多酚精製試驗,對茶多酚提取、分離工藝進行考察,初
步找出一條比較合理的工藝,可作為工業化生產茶多酚的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 綠茶:市售7級綠茶。
試劑:硫酸亞鐵、酒石酸鉀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均為分析純。乙醇:食用級。
1.2 茶多酚含量測定:採用GB8313-87 ·
1.3 茶多酚提取:
9倍量60%乙醇 濾液1
綠茶粉末—————→過濾< 5倍量60%乙醇 濾液2
75℃3h 濾渣——————→過濾<
75℃2h 濾渣(棄)
回收乙醇 離心
合並濾液————→溶液—→上清液(分5份)
1.4 精製
吸附樹脂1 水洗至無色 乙醇洗脫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A:上清液—————→—————→—————→—————→———→成品
吸附樹脂1 水洗至無色 NaOH液洗脫 中和 吸附樹脂 水洗 乙醇洗脫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B:上清液————→————→—————→——→———→—→———→———→——→成品
吸附樹脂1 水洗至無色 鹼性乙醇洗脫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c:上清液—————→—————→—————→—————→———→成品
吸附樹脂2 水洗至無色 乙醇洗脫 回收乙醇 蒸干
方法D:上清液—————→—————→—————→—————→———→成品
CaCl2溶液 離心 HCl酸化乙酸乙酯萃取 回收乙酸乙酯 蒸干
方法E:上清液———————→——→沉澱————————→—————→———→成品
NaOH調節 PH=8.5
2 結果和討論
以茶多酚的得率與含量為指標比較上述5種不同的精製方法,其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精製方法茶多酚得率與含量
方法 A B C D E
得率(%) 5.4 3.7 9.8 8.0 8.9
含量 99 86 99 75 90
從表1可見,綜合得率和含量,方法C最佳。
吸附樹脂1分子中含有多數醯胺基,在水溶液中能與酚羥基通過氫鍵結合而被吸附。如果化合物分子中酚羥基數目多,則被吸附越強,從而與不含酚羥基的化合物分離,故吸附樹脂1所得茶多酚製品含量高。採用方法C,因乙醇洗脫液中含氨水,通過氨水和吸附樹脂1的醯胺基形成新的氫鍵代替原有的氫鍵,而使茶多酚解吸下來,提高得率(9.8%),並降低乙醇用量,而且流出液pH接近中性,在濃縮時,殘余的氨水隨蒸汽而蒸發掉,不影響產品質量。因此最佳提取方法為綠茶用乙醇提取後,回收乙醇,離心後的上清液,經吸附樹脂1吸附,用鹼性乙醇(氨水調節pH=8.5)洗脫,濃縮、蒸干,不僅提高茶多酚含量和得率,且工藝簡單,成本低,無污染,適宜於工廠化生產。
I. 茶多酚的有什麼功效
茶多酚的葯理作用:
1. 具有很強的消除有害自由基的作用。
2. 抗衰老作用。
3. 抗輻射作用。
4. 對癌細胞的抑製作用。
5. 抗菌、殺菌作用。
6. 對艾滋病病毒的抑製作用。
1. 抗菌作用
茶多酚作為一種廣譜、強效、低毒的抗菌葯物已經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學者所公認。在眾多的抗菌試驗中,人們發現它對普通變形桿菌、金葡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變形鏈球菌、肉毒桿菌、乳酸桿菌、霍亂弧菌、黃色弧菌、副溶血弧菌、蠟狀芽胞桿菌、嗜水氣單胞嗜水亞種、大腸桿菌、腸炎沙門氏菌、綠膿桿菌、福氏痢疾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黃色溶血性葡萄球菌、金黃色鏈球菌等等許多致病菌,尤其是對腸道致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同時它還能有效地防止耐抗生素的葡萄球菌感染,對於溶血素,ECG與EGCG也具有抑制活性。除此以外,茶多酚對能引起人體皮膚病的病原真菌,如頭部白癬、斑狀水泡白癬、汗狀泡白癬和頑癬等寄生性真菌也具有很強的抑製作用。
雖然茶多酚對腸道內的細菌有十分強大的殺傷和抑製作用,但是它對於腸道內的有益菌卻起著保護作用,如它能促進腸道內雙歧桿菌的生長和繁殖,改善人體腸道內的微生物結構,提高腸道的免疫功能,對增進人體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
從到為止的研究報道中看,對茶多酚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兒茶素類(EC,ECG,EGC,EGCG)及黃酮類兩種成分中,尤其是對兒茶素類成分的研究最多,涉及的方面最廣,研究得最深入、最透徹。
2. 抗病毒作用
茶多酚不僅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較廣譜的抗菌葯物,同時對病毒也具有較強的對抗作用。綠茶和紅茶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兩種病毒是利用其表面的突起潛入到動物的細胞內進行感染,在細胞內繁殖。除此之外,茶多酚對於胃腸炎病毒、A型肝炎病毒、植物病毒也有較強的對抗抑製作用。
研究證實茶多酚確是一種新型人體免疫缺陷病毒逆轉錄酶的強烈抑制劑。
3. 抗癌、抗突變作用
對茶葉能防癌、抗癌、抗突變的研究在國內外許多國家都有報道。大量的研究證實茶葉不僅可以抑制多種化學致癌物(苯並芘、黃麴黴素、亞硝基甲脲(NMU)、乙醯基氨基(AAF),3-甲基膽蒽(3-Mea)、二甲基苯並蒽(DMBA)、12-O-十四烷醯附邦醇-B-醋酸酯(TPA)、乙基亞硝胺(DENA)、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胍(MMNG)、亞硝酸鈉、甲基苯甲胺等)誘致的突變,還能夠抑制一些混合致癌物(煙草霧濃縮物、煤焦油、熏魚提取物、X射線)的致突變作用。因此茶葉對於食道癌、胃癌、肝癌、腸癌、肺癌、皮膚癌、乳腺癌、克隆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尤其是對消化系統的胃癌、肝癌具有積極的預防作用。趙澤貞、黃民提等依據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原理,採用誘變及抗誘變同步的試驗方法,檢測了茶葉對癌症的誘變性及六種抗腫瘤葯物(絲裂黴素C(MMC)、平陽黴素、氟脲嘧啶、順氨氯鉑、阿糖胞苷、鹽酸氮芥)誘變性的抑製作用。結果證明:茶葉對癌症無誘變作用,而有抗誘變作用,對六種抗癌葯物的誘變毒性也有抑製作用。
4. 抗氧化
人在正常的生命活動中,體內會因代謝而不斷地產生有害自由基(free radical),自由基的性質活潑,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可以誘發體內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產生過氧化脂質(lipid peroxidn LPO)。LPO在體內不斷地產生和積累,就會削弱和破壞生物膜的正常功能,影響活性物質的正常代謝,促發肝炎、癌症、衰老及心血管等諸多方面的疾患。因此清除機體內有害自由基,對於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從茶葉中提取出來的茶多酚是一類含有多酚羥基的化學物質,極易被氧化成為醌類而提供質子H+,故具有顯著的抗氧化特點。正是由於茶多酚這種強的供氫能力,使其能夠明顯地清除體內的有害自由基。有試驗證明,在刺激人多形核白細胞體系(PMIV)中,茶多酚對活性氧自由基(OFR)有很強烈的清除作用,而且其清除能力也大大超過了目前已知的抗氧劑VE和VC。有具體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能力是VE的18倍,是VC的3~10倍。利用茶多酚的這種強氧化能力,在機體內清除自由基,阻斷N-亞硝基化合物的生成,抑制脂氧合酶的活性和脂質過氧化作用,使其在防癌、抗癌、抗突變、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治療肝炎等諸多方面體現出優越的治療功效。
茶多酚在抑制氧自由基,抑制因體內組織中自由基代謝平衡紊亂所致過氧化脂質的損害作用的同時,抗氧化成分還能夠防止和抑制毒化細胞及細胞間的傳染作用。因此還具有保護肝臟正常代謝和解毒功能。
J. 茶多酚的作用怎樣提取
從茶葉中制備茶多酚的傳統方法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溶劑提取法 將茶葉用極性溶劑浸漬,然後把浸取液進行液—液萃取分離,最後濃縮得到產品。目前工業化生產主要採用此法。產品收率5%~10%,產品純度為80%~98%。所用溶劑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該法生產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
離子沉澱法 用金屬沉澱茶多酚,使其與咖啡鹼分離,該方法使用了對人體有毒的重金屬作沉澱劑,所以,用該法生產的產品難達到食品和醫葯行業的要求。
柱分離制備法 已有報道的凝膠柱、吸附柱和離子交換柱法。此項技術的關鍵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採用柱分離制備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間,純度可達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貴,而且淋洗時要用多種和大量有機溶劑,顯然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以上傳統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產品無法在安全性、價格和純度方面全部滿足食品添加劑和醫葯行業的要求。針對這些問題,最近,經有關專家反復試驗、成功地開發出將超臨界CO2萃取技術與傳統提取、濃縮和萃取技術相結合,制備高純度茶多酚新工藝。該工藝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純度和得率。又符合工業化生產對原料、溶劑使用、製作路線、生產過程安全性和產品顏色、產率、純度諸方面的要求,有利於茶多酚更有效地在醫葯和食品工業中應用。
二、茶多酚的應用
茶多酚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油脂抗氧化作用 茶多酚是天然油脂的抗氧化劑,其抗氧化活性優於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劑丁基羥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羥基甲苯(BHT),也優於VE,可廣泛用於食品工業,用以防止和延緩脂質的氧化或酸敗。
色素保護作用 茶多酚可防止天然色素和β—胡蘿卜素的降解褪色,據稱其效果比VC高出20倍。
除臭劑 由於茶多酚對除甲硫醇臭味有良好效果,日本已利用其製成除臭口香糖、香煙濾嘴,可去除和防止吸煙者口臭。
抗氧化延緩衰老 茶多酚可清除人體內過多的自由基,減緩人體衰老。大量試驗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比VE還強,若與VC和VE配合效果更好。
防齲作用 茶多酚能強烈抑制致齲菌,明顯減少菌斑和牙周指數,而對口腔中其他有益微生物沒有影響。
抗菌抗病毒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在於多酚類物質能沉澱菌體蛋白,使菌體蛋白變性而失活。利用茶多酚抗菌、抗病毒的原理,國外已將兒茶素用於空調機。自1998年這種新型空調機上市以來,深受市場好評。
降低血脂,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茶多酚類化合物對有機體的脂肪代謝產生重要的作用,具有明顯的抑制血漿和肝臟中膽固醇含量上升的作用,具有促進脂類化合物從糞便中排出的效果,因此它不但能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而且有減肥的效果。
多種葯理作用 茶多酚特別是兒茶素衍生物具有抑制癌細胞增生、抗癌、抗突變的效果。此外,兒茶素衍生物還有減輕重金屬對人體產生的毒害作用以及抗輻射作用。美國一公司已利用此功能開發出粉底霜化妝品,產品標示的功能為預防紫外線輻射引起的皮膚癌以及預防皮膚的早期衰老。
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茶多酚用於魚油製品中,能有效防止多烯酯及酸的過氧化分解,其抗氧化能力比VE更強;茶多酚油溶性乳化液用於食品調合油中,能有效地延長哈敗誘導期,並顯示出比粉劑更強的抗氧化能力。
茶多酚已成為醫葯、食品的新型添加劑,目前除了茶多酚片劑、膠囊劑等外,作為抗氧化劑和食品添加劑在糧油食品、方便食品、水產品、肉製品、調味品、糖果、飲料等多類食品中均有廣泛的應用,產品供不應求,開發和應用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