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智慧停車系統架構如何設計的
以DDA無線通訊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停車系統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就計算機、網路設備、車道管理設備搭建的一套對停車場車輛出入、場內車流引導、停車費收取工作進行管理的網路系統。
B. 圓形立體車庫是怎麼建的
圓形立體車庫,由鋼結構框架、停車間、升降裝置、轎廂、旋轉吊籠、車輛平移裝置組成。鋼結構框架為支撐車庫的主體結構,呈圓筒形,其內周圈固定著多層停車間,每層停車間呈向心排列,鋼結構框架頂端中間位置設置升降裝置,升降裝置與下面設置的轎廂由一對滑輪配合連接,轎廂的中心位置設置吊軸和旋轉驅動裝置,轎廂通過吊軸與下方的旋轉吊籠連接,旋轉驅動裝置通過吊軸連接並驅動旋轉吊籠水平旋轉。迪蒙自己技術研發的,在國內領先 旋轉吊籠的底面為U型結構的車輛平移裝置。圓形立體車庫結構合理,動力系統為常規裝置,整體運行簡單,易於生產和管理,便於推廣使用。
立體車庫是利用電機+鏈條驅動實現停車的一種方式。這種立體車庫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可以實現停車位倍增的效果。極大的緩解了城市中心區的停車難問題。
最常見的機械式立體車庫是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應為其成本低廉、建設周期短深受廣大用戶喜愛。據行業數據統計,升降橫移式立體車庫占據機械式立體車庫市場70%的佔有率。是最多的一種機械式立體車庫。
C. 智能停車場系統設計方案
目前國內的停車場市場現狀,還沒有一個規范的標准,各地在建設過程中缺少整體規劃的依版據,都權只能依據個人的認識做。即使已將建設的系統,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效果。國內的停車場尤其是大廈的停車場,收費管理部分尤為完善,但是對於停車場內部車位的車位引導和車輛尋找等,幾乎沒做。另外停車場也沒有與其他停車場連成一體來發揮整體效益。而對廣泛的出現路邊佔道停車,由於非封閉式管理,更是難以發揮其作用。
國外的智能停車場系統,雖然做的比國內時間早,在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國內的設備和系統已經能夠在多方面趕上了國外的同類產品,尤其是停車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考慮時,更需要考慮國內的實際,不能完全照搬國外的經驗,在這點上國內的廠商有明顯的優勢。
D. 立體車庫的設計要求
立體車庫設計要求:
一、立體停車場場地應平整、堅實、防滑,並應滿足排水要求,符合城市交通、防火和環境保護要求。地下汽車停車庫應避開地下水位過高或地質構造特別復雜的地段以及不良地質地帶,避開巳有的地下公用設施主幹管、線。
二、停車場的設計方案,須報本市、縣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審核,並應徵得本市、縣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停車場建成後,須經本市、縣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審查驗收合格方准使用。
三、 因特殊情況確實不能按《規則》要求建設配建停車場的,經本市、縣公安交通管理局部門和規劃管理部門批准,可以適當減少停車場面積,但不宜超過要求的70%。同時必須按少建的停車場面積,向本市、縣人民政府或其授權機構交納停車場建設差額費。差額費上繳市、縣財政,用於公共停車設施的建設,不得挪作他用。差額費標准,由本市、縣規劃管理部門、公安管理部門、物價管理部門規定。
四、未經有關政府部門批准或不按政府部門批準的方案進行停車場建設的;或未經批准擅自改變停車場使用性質的,或任意佔用、出租、停用停車場的,均屬違法行為,由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逾期不改正、不恢復的,處以每車位30000-5000元的罰款,對單位負責人或直接責任人處500元以下罰款,並申請人民法院強制恢復。
五、因維修等原因需臨時停用或部分停用的,須事先報告本市、縣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因特殊情況必須將停車場改作他用的,須經本市、縣規劃管理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同意,報經本市、縣人民政府或其授權機構批准,並相應另建停車場。另建的停車場面積不得小於原停車場的面積,並應保持合理的服務半徑。
E. 立體停車場的設計圖怎麼做的
全自動的智能立體停車場設計方案靈活,可以使用任何地點的立體停車場建設。立體停車是指利用空間資源,把車輛進行立體停放,節約土地並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車。立體停車場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其能夠充分利用城市空間,被稱為城市空間的「節能者」。通過建設立體停車場可以增加老城區的商業活力,增加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比如說迪蒙的全自動智能立體停車場主要組成部分有:出入口設備及安全裝置、升降機及轉盤、穿梭車、智能停車機器人、控制系統、監控系統、停車管理系統及遠程診斷系統組成。
出入口設備有紅外檢測功能是車輛進出立體停車場的通道,可以防止車內遺留兒童或寵物。升降機是用於在車庫內用於提升汽車到相應停車層的類似電梯設備。轉盤可以在取車時調轉車頭,方便用戶取車,提升用戶使用體驗。穿梭車又稱橫移台車是用於在車庫的同一平面內橫移汽車到相應停車位置。停車機器人是智能立體停車場的核心技術,我司採用世界先進的無台板交換技術,取車安全平穩,故障率低。控制系統是立體停車場的大腦,採用先進的演算法,讓停車場以最快的速度,停放到最近的停車位。監控系統可以實現停車的可視化管理。
F. 平面移動式立體車庫的構成原理你了解了嗎
工作原理:
平面移動類立體停車設備採用與立體倉庫類似的原理和結構,在系統的每一層都有至少一台橫移車負責本層的車輛存取,由升降機將不同的停車層與出入口相連,車輛只需停到出入口,存取車全過程均由系統自動完成。本設備可以滿足地上或地下從2層車庫到10層車庫的使用要求,實現自動化快速安全存取車。進口升降機從入口處搬運車輛作垂直升降運動至不同層;搬運器搬運車輛沿巷道在軌道上高速運行至不同泊位附近,由搬運器存取交換機構將車輛在搬運器與泊位之間進行位置交換,反之依然,實現存取車的全過程。
分類及型式:
按車位布置形式分:單層平面橫移,單層平面移動,門式起重機多層平移,多層平面移動。
設備的主要組成:
升降驅動系統、升降轎廂(可內置回轉台)、搬運台車、鋼構框架、電氣控制系統等。
存取車操作:
存車操作:駕駛員將車開到車庫前,車庫門打開。在庫內停車自動引導指示屏提示下,駕駛員將車駛入停車室,此時檢測裝置將對車的長、寬、高進行測量,以確定該車是否適合入庫。然後駕駛員熄火、拉制動、下車、鎖閉車門,退出停車室,車庫門關閉。車庫門關閉過程中,人員檢測裝置可發現進庫內是否還有滯留人員。當上述安全檢測未能通過時,系統會發出警鈴聲,中央控制室可通過對講機或者揚聲器通知管理人員和駕駛員調整車輛或清理人員。當升降轎廂帶著車輛運行指定層面後,再由智能搬運器將車輛平移到指定空位,設備完成存
車動作。
取車操作:駕駛員或車庫管理員在控制盒面板上插入停車卡、或在操作面板上輸入指令。搬運器將指定的車輛取出,並送入升降轎廂,再由轎廂載著車輛升降到出入口層,然後車庫門自動打開,駕駛員將車開出,完成取車。
產品特點:
1、自動化程度高,快速處理,連續出入庫,停車效率高;汽車前進入庫,前進出庫,存取車方便舒適;可實現多人同時存取車輛。
2、整體結構設計緊湊,層高低,空間利用率高;可實現由百台到上千台規模的大容量停車。
3、可以用於地上及地下車庫,存取車速度快且均向前開,無需倒車、掉頭等動作。
4、全封閉式建造、存取車安全性好;效率高,噪音小;。
5、具有節省空間、設計靈活、造型多樣、投資少、成本及保養費用低,控制操作方便等特點。
6、設有多重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人車安全。
7、操作簡便,既可集中管理,又可由客戶自己操作。
8、不排出汽車廢氣,清潔環保。
9、最大容車重量達到2.8噸,可滿足大型及豪華車輛停車需求。
10、電氣控制元件採用國際著名公司產品,使設備運行可靠順暢。
適用場合:機關、事業單位、醫院等土地緊張,自動化程度要求較高的區域。
G. 停車位怎麼設計合理
5*2.5米的距離,倒車要留出5M的距離,停車位的對面要立景觀牆或者樹林。停車位的設計要盡量避免老式的形態,可以有立體的空間組合,這樣才能讓停車位也成為一景,謝謝採納。
H. 停車場怎麼設計
停車場的設計規范
1.出入口位置
(1)公用停車場的停車區距離公共建築出入口的距離宜採用50~100M。
(2)風景名勝區考慮到環境保護需要或受用地限制時,距主要入口可達150~200M。
(3)機動車出入口距離城市主幹道交叉口不小於70M。
(4)距地鐵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邊緣不小於15M;距公園、學校、兒童及殘疾人使用的出入口不應小於20M。
2.出入口數量
停車泊位數越多,出入車輛就越多,出入口的數量也需要相應增加。
(1)50輛機動車停車場,可設置1個出入口。
(2)50—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應設2個出入口。
(3)大於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口和入口應分開設置。
(4)大於5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出入口不得少於3個。
(5)當停車場設置兩個以上出入口時,其出入口之間的凈距須大於15m。
(6)大於300個停車位的停車場,分開設置的出、入口之間的距離應大於20m。
3.出入口寬度
停車場出入口不應少於兩個,其凈距宜大於10m;條件困難或停車容量小於50個時,可設一個出入口,但其進出通道的寬度宜採用9-10m。
4.通道及轉彎半徑:
行車通道可分為單車道和雙車道。
(1)一側通道一側停車
(2)中間通道兩側停車
(3)兩側通道中間停車
(4)環形通道四周停車
停車場通道轉彎半徑:
5.通道坡度
(1)與廣場連接的道路縱坡度以0.5%~2%為宜。
(2)困難時最大縱坡度不應大於7%,積雪及嚴寒地區不應大於6%。
(3)在出入口應設置縱坡緩坡段≤2%。
I. 地下停車場的設計步驟
場的通風和防排煙設計問題是地下停車場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要求設計既足滿足平時通風要求,排除汽車尾氣和汽油蒸氣,送入新鮮空氣,以使有害物含量達到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的要求;又要滿足火災時的排煙要求,以保證火災發生時迅速撲滅火源,防止火災蔓延,限制煙氣的擴散,排除已產生的煙氣,以保證人員和車輛撤離現場,減少傷亡,保障消防人員安全有效地撲救。另外,地下停車場空間很大,又處於半封閉狀態,輕此,一般來說,地下停車場應該同時考慮設計機械排風系統和機械排煙系統,並且要處理好二者的關系。為此,本文主要總結國內有關地下停車場通風設計中的一些問題。
•關鍵字:機械排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自然補風
前言
近年來,隨著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交通中使用的中小型汽車數量飛速增長,因此,地下停車場、車庫的建設也將隨之而發展,以解決汽車存放與城市用地日益矛盾的問題。
1、地下停車場有害物的種類及危害地下停車場有害物的種類及危害
地下停車場內汽車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是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它們來源於曲軸箱及排氣系統。燃油箱、化油器的污染物主要為碳氫化合物(HC),即由燃油氣形成的。若控制不好,其污染物將達到總污染物的15%~20%;由曲軸箱泄漏的污染物同汽車尾氣的成分相似,主要有害物為CO、HC、(NOX)等。有的汽油內加有四乙基鉛作抗爆劑,致使排出的尾氣中含有大量鉛成分,其毒性比有機鉛大100倍,對人體的健康和安全很危害很大,其表現有:
1一氧化碳是最易中毒且中毒情況最多的一種氣體,它是碳不完全燃燒的產物。當人吸入一氧化碳,經肺吸收進入血液。因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能力比氧氣大210倍,因而很快形成碳氧血色素,阻礙了血色素輸送氧氣的能力,導致人嚴重缺氧,發生中毒現象。
2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排到空氣中也引起人們的中毒,對粘膜、吸收道、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引起損害。
3汽油熱氣內毒性最大的是芳香的碳氫化合物,各種牌號的汽油內芳香的碳氫化合物的含量一般為2%~16%。當人們吸入汽油蒸氣後,會引起人的特殊的刺激(以如麻醉)。當中毒嚴重時,將會導致人們喪失知覺,並引起痙攣。
4有易燃易爆危險。汽油發爆極限為下限2.5%,上限為4.8%。當空氣內一氧化碳的含量為15%~75%時,一氧化碳也會發生爆炸。
汽車在地下停車場內的啟動、加速過程均為怠速運轉。文獻[1]指出,在怠速狀態下,CO、HC、NOX三種有害物散發量的比例大約為7:1.5:0.2。由此可見,CO是主要的。根據TT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只要提供充足的新鮮的空氣,將空氣中的CO濃度稀釋到《標准》規定的范圍以下,HC、NOX均能滿足《標准》的要求。
2、排風量與送風量的計算方法排風量與送風量的計算方法
目前,國內尚未制定出正式的地下停車場通風設計計算的統一規定。各種資料和文獻[1]、[2]、[3]、[4]中介紹的排風量的計算方法也各不相同。目前常用的有:
用規定的換氣次數方法確定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與送風量
1《民用建築採暖通風設計技術措施》中第4.26條規定,如無計算資料,可參考換氣次數估算,一般排風不小於6次/h,送風量不小於5次/h。夜間或備用電源時,允許降低為3次/h。
21985年清華大學編制《地下車庫設計標准》第125條規定,一般情況下,停車間和坡道的換氣次數到6~10次/h,即可滿足稀釋有害氣體的需要。
3文獻[3]推薦,地下停車場層高在3~4m時,排風量為7~9次/h;層高在3m以下時,排風量為9~11次/h。
4文獻[4]推薦,機械排風量換氣次數按5~6次/h計算,送風量為換氣次數4~5次/h。
由此可見,推薦的換氣次數相差很大,因此,設計者選用時,應根據地下停車場的實際情況仔細、分析、比較、慎重選取。另外,還應該注意到,由於地下停車場平均每台占面積不同。通常為20~40m2。據文獻[5]介紹,有的停車場竟達到每台車佔地50m2(如日本大阪長掘地下車庫面積指標為55.8m2/台)。這樣,若用換氣次數確定地下的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對於兩個停車位相同、有害氣體排量相近的停車場而言,其計算郵的排風量會出現相差一倍械中的現象。也就是說,不加分析地盲目用換氣次數計算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就有可能出現風量過大的現象,造成通風設備實投資和運行費用的浪費;也可能出現風量過小,造成停車場內有害物超過允許濃度的現象。
按全面通風稀釋有害氣體計算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和送風量
地下停車場按全面通風考慮,停車場內有害氣體濃度C處穩定狀態時,所需的全面通風量為
L=G/C-CO,m3/h(1)
L---地下停車場排風量,m3/h
G---地下停車場有害氣體產生量,mg/h;
C---地下停車場有害氣體允許濃度,mg/m3;
CO---地下停車場地面上大氣中有害氣體濃度,mg/m3。
眾所周知,地下停車場內同時散發數種有害氣體濃度,排風量應根據公式(1),分別計算出稀釋各在害氣體所需的風量,然後取最大值。然而根據文獻[1]的分析,稀釋CO的排風量L是最大值,因此,根據地下停車場CO允許濃度計算排風量即可。根據國家標准[6]規定,車間空氣中CO的最高允許濃度為30mg/m3,當工人工作時間一次不超過30min時,CO允許濃度可放寬到100mg/m3。故地下停車場內空氣中CO的允許濃度建議取100mg/m3。
1地下停車場內汽車尾氣排放量
表1列出了常見車輛在怠速狀態下,每台車單位時間排放量和濃度C[3][7][8]。表1各類汽車尾氣排氣量
車類車牌車型產地排氣量
(1/min)平均排氣量
(1/min)CO平均濃度(mg/m3)NOX平均濃度(mg/m3)
北京BJ-212中國550
上海SH760A中國502526640282.56
另外要注意到,地下停車場停放的汽車尾部總排放量不僅與車型、停車車位數、車位利用系數、單位時間排量和汽車發動機在車庫內工作時間有關,而且與排氣溫度有關。表1中數據是在排氣溫度為550℃(國產車)、500℃(進口車)條件下的數據,而檢測汽車排放有害氣體濃度時尾部氣溫為常溫20℃左右。為此應進行溫度修正。其計算公式為
Qi=T2WSBiDit10-3/T1,m3/h(2)
4
Q=∑Qi,m3/h(3)
i=1
式中
Q---地下停車場內汽車排氣總量,m3/h
Qi---停車場內i類汽車的排氣總量,通常按表1中的4類選取(國產小轎車和麵包車,進口小轎車和麵包車),m3/h;
S---車庫的停車車位利用系數,即單位時間內停車輛數與停車車位數的比值,其值由建設單位與設計人員共同確定,一般取0.5~1.5;
W---地一停車場的停車總車位數,台;
Bi---i類汽車單位時間的排氣量,每台1/min,可由表1查取;
Di---i類占停車量總數的百分比;
t---每輛車在地下停車場內發動工作時間,一般取平均值t=6min;
T1---汽車的排氣溫度,K,
國產車T1=825K
進口車T1=773K;
T2---地下停車場內空氣溫度,一般取T2=293K。
2地下停車場內的CO排放量可用下式計算
4
G=∑QiCi,m3/h(4)
i=1
式中
G---地下停車場CO的產生量,mg/h;
Gi---i類汽車排放CO平均濃度,mg/m3,由表1查取。
3地下停車場地面上大氣中CO濃度
由公式(1)計算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時,地下停車場在面上大氣中的CO濃度,據文獻[5]實測值為2.71~3.23mg/m3,設計中可取2.5~3.5mg/m3。
4送風量的計算
為了防止地下停車場有害氣體的溢出,要求停車場內保持一定的負壓。由此,地下停車場的送風量要小於排風量。根據經驗,一般送風量取排風量的85%~95%。另外的5%~15%補風由門窗縫隙和車道等處滲入補充。
3簡化計算方法
為了簡化計算,筆者根據排氣量計算公式,按地下停車場停車位,計算出每個車位的排氣量,列入表2中。由此,只要知道地下停車場的停車車位數、車種類,再確定一個S,就可根據表2方便而簡單地計算出地下停車場的排風量。表2每個停車車位排風量(m3/h•台)
註:計算條件C-CO=100-3=97(mg/m3)
[例]某停車場停車車位26台,面積800m2,層高2.9m,國產小轎車為總車位的40%,國產麵包車為20%,進口小轎車為20%,進口麵包車為20%,求排風量。
[解]取S=1.0
國產麵包車排風量
L1=26×0.4×741.62=7712.85(m3/h);
國產麵包車排風量
L2=26×0.2×666.12=3363.82(m3/h);
進口小轎排風量
L3=26×0.2×448.16=2330.42(m3/h);
進口麵包車排風量
L4=26×0.32×534.51=2779.45(m3/h);
4
則總排風量L=∑QiCi,m3/h(4)
i=1
3、設計要點設計要點
1地下停車場通常是一種半封閉或封閉的大空間建,無法利用建築物門窗等開口進行自然通風和排煙。由此,要同時設置機械排風系統、機械排煙系統和送風系統(自然補風或機械送風),或機械排風系統兼排煙系統和送風系統。
2地下停車場的通風排煙系統應獨立設置,不應與上層通風或空調系統混為一個系統。3關於氣流組織,文獻[2]建議下部排出2/3風量,上部排出1/3風量,排風口布置要均勻,盡可能靠近車尾部,應使在任何地方的煙霧都不能聚集不散。排風系統的總排風口應位於建築物的最高處或遠離主體的裙房頂部,以免形成二次污染。而送風系統的送風口宜設在主要通道上,送風速度不宜太大,防止送風與排風短路。
4送風方式通常有兩種方式,即自然補風和機械送風。對於南方地區的地下1層停車場,從節能和降低初投資角度看,應盡量利用車道自然補風方式。車道補風要注意車道進口速度,一般應小於0.5m/s,以保證汽車進出車道不受影響。對於高寒地區,一定要設置機械送風系統。在冬季要送熱風,其送風系統要採取有效的防凍措施,以免凍壞空氣加熱器,這是高寒地區地下停車場送風系統中很重要的問題,應引起設計者的充分注意。
5於高寒地區的地下停車場通風設計,應充分考慮排風的熱回收問題。地下停車場的通風系統的排風量和送風量很大,加熱補風用能量十分可觀,在可能條件下,應盡可能用排風的廢熱來預熱新風,這是十分有意義的節能措施。另外,在條件許可時,可考慮利用地面上的商場、開敞式辦公室等公共建築的空調排風作為地下停車場的補風系統。
6高寒地區的地下停車場的進出口處應設置大門空氣幕,並應注意大門空氣幕的防凍問題。
7地下停車場通風系統的送、排風機可選用軸流風機、離心風機或斜流風機。而電機宜選用防爆電機。為了防止停車場內空氣外泄,運行中應保持停車場處於負壓狀態,因此,排風機與送風機宜聯動,以防止單獨開啟送風機,造成地下停車場內處於正壓狀態。
8排風、送風、排煙三者應同時考慮,盡理簡化系統。設計中盡量避免同時設置三種系統,否則管道和設備過於復雜。因此,目前地下停車場的通風設計中,常將排風系統兼作排煙系統使用,使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密切結合起來,變成一個復合系統。通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這種復合系統不僅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而且在經濟上也是節省的。這種系統平時作為機械排風系統用,火災時,又用為機械排煙系統用。鑒於此,這是必須提出平進機械排風系統與火災時機械排煙系統二者如何處理的問題。
4、復合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復合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目前,這種復合系統是地下停車場通風設計中常採用的一種方式。它將機械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密切結合起來,將排風與排煙功能密切結合起來,將二者不同的要求結合起來。因此,復合系統設計時,既要滿足排風功能,又要滿足排煙功能;既要符合排風的要求,又要符合防排煙的一些特殊要求。這就要求設計者在設計中應注意解決好下述幾個問題:
注意解決好排風量與排煙量不一致的問題
地下停車場排風系統的排風量是根據全面通風稀釋有害氣體(如CO)至允許濃度以下為原則來確定的。而排煙系統的排煙量為,當排煙系統擔負一個防煙分區時,應按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於60m3/h來計算;擔負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時,應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於120m3/h來計算。排煙系統風機的最小排風量不應小於7200m3/h。這樣,二者風量很難統一。例如,上例中排風量為16200m3/h,若分為兩個防煙分區(400×2)時,其系統排煙量為48000m3/h。二者相差甚遠。這是用一個系統平時排風、火災時排煙的主要矛盾之一。在設計中應該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其技術主要有:
1設計中選用2台或2台以上風機並聯運行。平時僅一台風機運行,火災時根據煙感報警,通過消控中心連鎖開啟另一台風機投入運行,即2台風機並聯運行。其中一台風機及風壓適用於排風系統要求;2台風機同時啟動並聯運行風量和風壓滿足排煙量及風壓要求。這種方式,排風機機房面積銷大些,日常維修工作量也多些。
2選用雙效風機。平時排風時可低速運行,火災時可高速運行。目前,國內已有廠家生產雙效速消防排煙風機和低雜訊變風量排煙風機箱。如某系列雙速排煙軸流風機機號NO5~NO12,高轉速時,風量由8000m3/h到60000m3/h,風壓由568Pa到720Pa;低速運轉時,風量由4000m3/h到39700m3/h,風壓由142Pa到320Pa。
3文獻[3]建議將防煙分區劃小,降低系統排煙量,使之與排風量一致或接近。如上述那個停車場(800m2)分為6個防煙分區的話,每個防煙分區面積為140m2,系統的排煙量為16800m3/h,與其排煙量一致。這樣,用一個系統平時排風,火災時排煙就無風量相差的矛盾了。
注意解決好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對氣流組織要求不一致的矛盾
地下停車場排風系統要求上部排出1/3,下部排出2/3的汽車廢氣;而對於排煙系統來說,根據煙氣上升流動的特點,排煙口總是設置在停車場的上部。發生火災時,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區煙氣侵入非火災的防煙區內的煙氣,而非著火的防煙分區內排煙口應關閉。這與平時排風系統氣流組織截然不同。這就要求在復合系統設計中,應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注意解決好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對氣流組織要求不同的矛盾。其解決方法通常有:
a.復合系統風道布置時,應充分考慮防火分區和防煙分區問題。一般來說,一個防火分區布置一個或二個復合系統,系統的分支管按防煙分區設置。
b.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合用一條風道,如圖1所示。為能同時滿足排風與排煙對氣流組織的要求,在圖1上所示的復合系統上加裝排煙防火閥(常閉)、防火閥(常開)、排煙口等附件。平時,風機1正常運行(風機2停止運行),排煙防火閥、排煙風口處於常閉狀態,進行正常的排風。發生火災時,防火閥5關閉,處於著火點內防煙分區的排煙口打開,排煙防火閥開啟,風機2啟動,與風機1並聯投入運行,進行排煙。
但是設計該系統時注意,一般排風道內的風速為6~8m/s,而排煙風道內的風速可以達到排風風速的2倍以上,只要不超過20m/s即可。因此,平時排風與火災時排煙完全可以共用一條風道,只是風道斷面應該分別按排風要求和排煙要求計算確定其斷面面積的大小,取其大者。或者,在劃分防煙分區時,應注意其排煙量的大小,要與排風系統的風道斷面面積的大小相適應。
c.排風系統與排煙系統分別各用一條風道,如圖2所示。一條風道按排風系統要求時,另一條按排煙系統要求設計,通過閥門的啟閉,來實現系統的運行。平時閥4關閉,閥3開啟,風機1運行,排出汽車廢氣,保證衛生要求。火災發生時,防火閥3關閉,根據火災報警,通過消控中心,可自動打開處於著火點的防煙分區內排煙風口,並連鎖打開排煙防火閥4,開啟風機2,與風機1並聯運行,進行排煙。此系統具有獨立性強、平時排煙與火災時排煙互不影響、可靠性高、排風與排煙合用一套風機系統(亦可用雙速消防風機)、節省投資等優點。其缺點是風道布置復雜些。
注意好解決復合系統應符合防排煙的特殊要求問題
復合系統除了保證平時排風功能外,火災時還要起到排煙作用。因此,系統布置、附件、風機的選擇都要符合防排煙的特殊要求。
1系統的布置要與防火分區、防煙分區相適應。
2排煙風口的布置要符合有關的防火規范的要求。火災發生時,嚴格按消防控製程序,控制復合系統的排風功能與排煙功能的轉換;控制防火閥、排煙閥、排煙防火閥等附件的開啟與關閉;任何一個排煙閥或排煙防火閥的動作,可自動使風機高速運轉或使其餘排煙風機啟動。
3設備與附件的選擇要符合有關防火規范的要求。例如,要求所選擇的風機在280℃下,可連續運轉30分鍾。
4考慮到風機的耐熱程度和防止高於280℃的帶火焰的煙氣蔓延,在風機入口附近設置280℃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5、結語
本文對國內地下停車通風設計中的一些問題和作法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歸納出地下停車場通風設計中一些切實可行的技術措施和具體的實施方案,以供今後設計中參考。
J. 急急急,簡易鋼結構停車場結構設計設計
柱子一般用H型鋼,梁用工字鋼吧,再不懂可以參考一下鋼結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