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變化的關系. (1)實驗中,該同學利用打點計時器測
(1)本實驗要外力做功與小車動能變化的關系,而小車的動能為 Ek=
1 |
2 |
② 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將打
(1)刻度尺的讀來數為源10.60cm.
(2)打下第三點時的瞬時速度等於2-4之間的平均速度,即:v3=
=x24 t24
=x4?x2 2T
m/s=0.59m/s0.0749?0.0275 2×2×0.02
(3)坐標紙上找出對應的各點,然後連線如圖:0.84?0.34 m/s2=0.313m/s2.4×2×0.2
故答案為:(1)10.60;(2)0.59;(3)如圖;(4)0.313m/s2.
③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B.讓小車拖著紙帶
(1)實驗中,除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台、導線及內開關外,在容下列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給打點計時器供電,需要用刻度尺測量計數點之間的距離處理數據,故選:AD
(2)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相鄰的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個定值得:
s3-s2=s2-s1
解得:s3+s1=2s2
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得:
vc=
=s2+s3 2T s2+s3 10t
故答案為:
(1)AD;(2)s3+s1=2s2;s2+s3 10t
④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的實驗,他用帶有游標尺的測量頭(如圖乙所示
圖丙中的主尺讀數為0,游標專讀數為0.05×3mm=0.15mm,所以最終屬讀數為0.15mm.圖丁中的主尺讀數為8mm,游標讀數為0.05×19mm=0.95mm,所以最終讀數為8.95mm. 根據雙縫干涉條紋的間距公式 △x=
故答案為:0.15,8.95,
|
⑤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重力加速度.①請指出該同學在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兩處錯誤:a______;b
(1)打點計時器使用交流電源,而該題中接了直流電;重物離打點計時器太回遠,這樣紙帶上上所打點答很少,不利於減小誤差.
(2)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於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則有:vE=
h5?h3 |
2T |
1 |
2 |
1 |
2 |
v | 2
⑥ (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 ①根據某段的平均速度等於中時刻的速度,則有:v5=
②由紙帶可知,計數點7往後做內減速運容動,根據作差法得: a=
在減速階段產生的加速度的力是滑動摩擦力和紙帶受的阻力,所以計算結果比動摩擦因素的真實值偏大. 故答案為:1.0,2.0,偏大. ⑦ 某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實驗所用的電源為學生電源,可以提供輸出電壓為6V的交
(1)①B:將打點計時器接到電源的「交流輸出」上,故B錯誤,操作不當.
故答案為:C,B. (2)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由此可以求出B點的速度大小為: vB=
(3)他繼續根據紙帶算出各點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離h,並以
根據
故答案為(1)①C;B; (2)1.84; (3)C. ⑧ 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