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浮力綜合實驗探究裝置介紹

浮力綜合實驗探究裝置介紹

發布時間:2022-05-21 23:40:51

① 如圖所示是小葉同學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

【實驗預備】
(1)由圖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N;
(2)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是0.2N;
【收集數據】
(1)由甲知,物體的重力G=2N,由丙知,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中拉力F=1N,甲、丙可以求出:物體受到的浮力F =G-F=2N-1N=1N;
(2)由乙圖知,空桶的重力G =1N,由丁圖知,桶和水的總重力為1N,比較乙、丁可以求出物體排開水的重力G =G -G =2N-1N=1N.
【實驗結論】
比較【收集數據】中(1)、(2)的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實驗評估】為減少誤差,要求在浸入被測物塊前,溢水杯中的水面必須加到與溢水口相平,即加滿水.
故答案為:【實驗預備】(版1)0~5;(權2)0.2;
【收集數據】(1)1;(2)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
【實驗結論】豎直向上;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阿基米德;
【實驗評估】與溢水口相平.

② 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水的關系飾演的裝置及過程

實驗過程:①如圖乙,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F1;②如圖丙,有彈簧測力計測出空燒杯的重力為F2;③如圖丁,把石塊浸入盛滿水的溢杯中,用該燒杯承接從溢杯里被排出的水,當石塊全部浸入水中時,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3;④如圖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該燒杯和排出的水的總重力為F4.用F1、F2、F3、F4表示,實驗中測得石塊所受的浮力為和排出水的重力填入數據表格進行比較

③ 反證浮力產生的原因的實驗裝置怎麼做,一個簡單的裝置就好

A、液體壓強越大,容器底部的橡皮膜越凸出,故甲裝置可探究液內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容;
B、乙裝置可利用稱重法測量浮力的大小,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差可求出水對物體A的浮力;
C、因為丙圖中電壓表可測量電壓值,電流表可測量電流值,因此丙電路可探究電功率與電壓、電流的關系;
D、丙圖為串聯電路,電流和時間一定,故可探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大小關系.
故選A.

④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如圖是「探究浮力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

(1)由圖___和____可知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由圖____和_____可知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相同時,浮力大小跟物體種類有關。
(3)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物體上下表面所受壓力的差為____N。
題型:探究題難度:中檔來源:湖南省模擬題
答案(找作業答案--->>上魔方格)
(1)B,C(2)C ,D(3)3

⑤ 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浮力的實驗裝置圖(實驗器材有:彈簧測力計、細繩、鐵塊、一杯水、一杯鹽水)(1)由

(1)由圖A與圖C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3.6N-1.6N=2N;
∵FgVgV鐵塊,∴鐵塊的體積V鐵塊=

F浮
ρ水g
=
2N
1×103kg/m3×10N/kg
=2×10-4m3=200cm3
(2)比較B、C兩圖可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鐵塊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多少有關.
(3)比較C、D兩圖可得出結論:在同種液體中鐵塊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浸入深度無關.
(4)比較C、E兩圖可得出結論:同一物體浸沒在不同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
(5)由圖A與圖D可知,鐵塊浸沒在鹽水中時,鐵塊受到的浮力F′=3.6N-1.5N=2.1N,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鐵塊排開鹽水的重力G鹽水=F′=2.1N,
∵G=mg,∴鐵塊排開鹽水的質量m鹽水=
G鹽水
g
=
2.1N
10N/kg
=0.21kg,
鐵塊排開鹽水的體積V鹽水=V鐵塊=2×10-4m3
鹽水的密度ρ鹽水=
m鹽水
V鹽水
=
0.21kg
2×10?4m3
=1.05×103kg/m3
故答案為:(1)2N;200;(2)排開液體體積多少;(3)浸入深度;(4)液體密度;(5)1.05×103

⑥ 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1)由圖______和______可

圖A說明物體在空中所測重力為0oN,
圖B說明物體部分浸入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0oN-00N=0N,
圖3說明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0oN-9N=0N,
圖D說明物體浸沒煤油中所受浮力為0oN-9.6N=o.4N;
(0)求的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的跟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的關系,需控制液體的種類相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不同,由圖可知:圖B、3符合條件;
(o)探究「物體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時,浮力大的跟液體的種類」的關系,控制的相同量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不同的是液體的種類,由圖可知:圖3、E或D、E符合條件;
(0)浮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差,而圖3中,求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0N,因此所求的壓力差為0N.
(4)3D兩圖物體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但測力計的示數相同,可知浮力大的相同,是為了探究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與深度無關;
(如)由A知,G=0oN,則m=

0oN
00N/kg
=0.okg;
故答案為:
由A3或AD知,物體完全浸沒時左=G-左=0oN-9N=0N;
由左gV得,V=V=
左浮
ρ水g
=
0N
0.0×000kg/m0×00N/kg
=0×00-4m0
ρ=
m
V
=
0.okg
0×00?4m0
=4×000kg/m0
故答案為:(0)B;3;(o)3;E(或D;E);(0)0;(4)3、D;(如).

⑦ 如圖所示是研究浮力問題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的問題

①a、b兩圖中,b圖中彈簧測力計示數較小,說明了__b中物體受到了一定的浮力專_,a、b兩圖中彈簧測力屬計的示數差等於__b中物體受到的浮力__ 。
②b、c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說明浸在同一種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跟___物體浸入的體積即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__有關。
③c、d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同, 說明物體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時,所受浮力大小跟___液體的種類即液體的密度___有關。
④d、e兩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說明浸沒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有關。
應該是跟___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___「無關」

⑧ 如圖是研究浮力大小的實驗裝置圖,各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示數如表所示.

(1)由b、c所示兩實驗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由此可知:浸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由c、d所示兩實驗可知,物體浸沒在水中,物體浸入水的深度不同而物體受到的浮力相同,這說明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跟深度無關.
(3)由d、e兩實驗可知,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相同而液體密度不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這說明物體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時,所受浮力大小根液體密度有關.
(4)由圖a所示實驗可知,物體的重力G=3.8N,由圖c所示實驗可知,彈簧測力計所示為2N,則物體受到的浮力F =G-F=3.8N-2N=1.8N,∵F gV
∴物體的體積V=V =
F 浮
ρ 水 g
=
1.8N
1×1 0 3 kg/ m 3 ×10N/kg
=1.8×10 -4 m 3
(5)彈簧測力示數F=G-F =G-ρ gV ,物體沒有完全進入水中時,隨物體浸入液體中體積V增大,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V ,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當物體完全進入水中後,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不變,由此可知,隨V增大,F先減小後不變,圖C所示圖象正確.
故答案為:(1)排開液體的體積;(2)深度;(3)液體密度;(4)1.8;1.8×10 -4 ;(5)C.

⑨ 利用了浮力原理的裝置有哪些

浮力秤、熱氣球、氫氣球、水上航標、潛艇、釣魚桿上的浮子、救生圈等等

⑩ 配以圖片文字簡要說明浮力的實驗過程,現象及結論

(1)實驗器材:大燒杯、金屬塊、水、泡沫小球、細線,剪刀等;
①如圖所示,將泡沫小球用細線系在的金屬塊上,一起放入燒杯中,向燒杯中加水,直到水沒過泡沫小球觀察細線的方向;

②緩慢傾斜燒杯,觀察細線的方向,我們發現細線始終在豎直方向上,說明浮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
③剪斷細線,觀察小球的運動方向,我們發現小球豎直上浮,說明浮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
(2)利用同一金屬球進行實驗.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讓小球從斜面上由靜止滾下,碰上水平面上的小木塊後,將木塊撞出一段距離,把金屬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釋放,觀察金屬球將木塊撞出距離的大小,在同樣的平面上,木塊被撞得越遠,說明球的動能越大;

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次數
金屬球釋放高度h/m
木塊移動距離s/m
結論
1

2

3

閱讀全文

與浮力綜合實驗探究裝置介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樓道暖氣片閥門開關示意圖 瀏覽:665
軍用超聲波有什麼用 瀏覽:191
機械設備抵債協議怎麼寫 瀏覽:283
浩工閥門質量怎麼樣 瀏覽:612
上海市五金批發市場商品培 瀏覽:821
在繼電保護配電自動化裝置 瀏覽:609
連接電路器材是什麼 瀏覽:944
電梯上什麼裝置起超速保護作用 瀏覽:470
新桑塔儀表盤怎麼改時間 瀏覽:582
水箱自動清洗裝置改造 瀏覽:453
機械手錶怎麼 瀏覽:800
鑰匙是什麼簡單機械 瀏覽:2
眾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25
鑄造廠可以做普工干什麼活 瀏覽:353
室外收音設備多少錢 瀏覽:869
節流過程為什麼可以製冷 瀏覽:606
汽車儀表兩邊代表什麼 瀏覽:837
是做一個實驗裝置 瀏覽:570
機械租賃公司的成本構成有哪些 瀏覽:302
基於matlab遺傳演算法工具箱的曲線擬合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