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如果要還原得到6.4克銅,則理論上需要消耗
1 如果要還原得到6.4克銅,則理論上需要消耗 0.2 克氫氣,但實際消耗的氫氣質內量大於理論值容,造成這一結果最主要的原因是__需要先通H2排空氣,還需要在H2的氣流里冷卻________________.
2 ACE
5. 如圖是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上:實驗時,先通入一會H2,再加熱的原因:______驗結束時,
氫氣具有可燃性,點燃氫氣與空氣混合氣體可能發生爆炸,故在加熱之前需先通入一會氫氣,排凈試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實驗結束時,撤去酒精燈後還要通H2的直到玻璃管冷卻,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再被氧化.
故答案為:①排凈試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②防止新生成的銅再被氧化
6. 如圖所示是實驗室製取氫氣並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據圖回答:(1)寫出圖中有標號的各儀器名稱
(1)據圖可以知道,①是試管,②是鐵架台,③是長頸漏斗,④是酒精燈,故填:試管,鐵架台,長頸漏斗,酒精燈;
(2)據圖可以看出,長頸漏斗末端沒有浸沒在液面以下,應該伸到液面以下;導管伸進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太短,應該伸到試管底部;導管伸進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太短,應該伸到試管底部;盛氧化銅的試管口有橡皮塞,不能有橡皮塞;故填:長頸漏斗末端沒有浸沒在液面以下,應該伸到液面以下;導管伸進盛有氧化銅的試管太短,應該伸到試管底部;盛氧化銅的試管口有橡皮塞,不能有橡皮塞;
(3)實驗時往大試管A中加入鋅粒,應該試管平放,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將試管慢慢豎起,使鋅粒滑入試管底部,故填:應該試管平放,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將試管慢慢豎起,使鋅粒滑入試管底部;
(4)實驗結束後,要先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故填:熄滅酒精燈,繼續通入氫氣直到試管冷卻,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
(5)若試管A發生爆炸,可能原因是沒有排盡試管內的空氣就開始加熱,導致氫氣的混合氣體發生了爆炸,故填:沒有排盡試管內的空氣就開始加熱;
(6)甲同學實驗時沒有觀察到右邊氧化銅變紅,可能是裝置漏氣,沒有發生置換反應;而乙同學雖先觀察到氧化銅變紅,可後來又變成黑色,是因為實驗結束後先停止通入氫氣,故填:不相同.
7. 用鋅和稀硫酸製取氫氣還原氧化銅裝置圖
(1)稀硫酸抄是由長頸漏斗加入,鋅粒是從試管口加入.加入的順序是先固後液,故先加鋅粒後加酸,加入鋅粒的具體操作是: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故填:長頸漏斗,試管口,鋅粒,試管傾斜,用鑷子夾取鋅粒放在試管口,使試管慢慢豎起,將鋅粒滑落試管底部;
(2)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故填:Zn+H 2 SO 4 ═ZnSO 4 +H 2 ↑;
(3)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將氫氣中混有的水分除去從而使氫氣易於燃燒,故填:濃硫酸.
8. 製取氫氣及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
如圖,左邊的是製取氫氣圖,右邊的是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

9. 如圖是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上: 實驗時,先通入一會H 2 ,再加熱的原因:
① 排凈試管中的空氣,防止加熱時發生爆炸 ② 防止新生成的銅再被氧化 |
10.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氫氣,並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指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①_
(1)①頸比較長的儀器是長頸漏斗;②專作為熱源的儀器是酒精屬燈; (2)為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長頸漏斗應伸入液面以下,圖中長頸漏斗未按要求伸入液面以下;在使用試管對固體葯品加熱時,為防止水迴流至試管底而使試管炸裂,應使試管口略低於試管底,圖中試管口高於試管底部; (3)先通入氫氣是為了排凈裝置內空氣防止試管爆炸;氫氣還原氧化銅生成銅和水,所以黑色固體變為紅色,試管壁上有水珠生成;CuO被還原成Cu時,還應繼續通入氫氣,待試管冷卻到室溫,再停止通氫氣,防止生成的銅被空氣中氧氣,氧化為氧化銅. 故答案為:(1)①長頸漏斗;②酒精燈;(2)長頸漏斗下端管口位於液面以上;裝氧化銅的試管管口向上傾斜;(3)排除試管內的空氣,防止加熱時氫氣和氧氣混合氣發生爆炸(不答加熱不得分);氧化銅由黑色逐漸變為紅色管口壁上有水珠生成;先停止加熱,繼續通入H 2 ,直到試管冷卻到室溫再停止通氫氣;防止熱的銅又被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