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結合所學的電容式感測器原理,設計一個測試物理量的裝置。並說明原理
可以設計一個簡單的電容液位計或容量計,所需實驗器材與如下:
1、普通玻璃量杯一個版
2、電容權表或帶電容檔的萬用表一個
3、鋁箔紙或銅箔紙一張
4、銅質或鋁質單芯(或多芯)絕緣硬導線一段長約15cm
5、硬卡紙或塑料薄板一塊
製作實驗步驟:
根據量杯高度剪裁鋁箔紙,圍繞貼敷量杯外壁,可以留出刻度位置以便觀察讀數,用透明膠帶固定;將卡紙或塑料薄板裁成比量杯口徑略大的圓板;將硬導線一端剝出線芯約1cm,適當牽拉線芯讓另一端線芯縮進絕緣外皮,並封蠟處理讓線芯與外部絕緣;將卡紙或塑料圓板中心開一小孔豎直穿入硬導線,並在圓板邊緣適當位置開一豁口留作注水孔。
上述各部件都製作完畢就可以進行實驗了,將硬導線和外壁鋁箔連接電容表,量杯內注水分別測量並記錄各刻度對應電容值,再繪出液位刻度與對應電容值的變化曲線,這樣只要測出電容值就能查到對應液位值,進而也可以根據圓柱體的體積公式算出液體體積了。
『貳』 系統物理設計過程及實施過程
資料庫設計的過程(六個階段)
1.需求分析階段
准確了解與分析用戶需求(包括數據與處理)
是整個設計過程的基礎,是最困難、最耗費時間的一步
2.概念結構設計階段
是整個資料庫設計的關鍵
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3.邏輯結構設計階段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
對其進行優化
4.資料庫物理設計階段
為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5.資料庫實施階段
運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工具及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
建立資料庫,編制與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6.資料庫運行和維護階段
資料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
在資料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與修改
設計特點:
在設計過程中把資料庫的設計和對資料庫中數據處理的設計緊密結合起來將這兩個方面的需求分析、抽象、設計、實現在各個階段同時進行,相互參照,相互補充,以完善兩方面的設計
『叄』 系統設計中物理設計有哪幾個方面
所謂物理設計主要是指資料庫在物理設備上的存貯結構和存取方法。一句話,如果說資料庫的邏輯結構是面向現實世界、面向用戶的話,那麼資料庫物理設計則是面向計算機世界的。
物理設計可分兩步:第一步先確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第二步評價物理結構的性能。評價的重點是時間和空間的效率,若滿足,則繼續向下進行,否則就重新修改設計。
『肆』 物理實踐活動:定時自動澆花裝置設計 求高手想到的教教我.給點提示也可以
剛耀抄,不是我說你,這些問襲題不應該在這里問吶,應該自己解決!自動定時澆花裝置--假期全家外出旅遊,家中的盆花無人照顧,需要自動定時澆花裝置.設定3天澆1次,調節滴水的速度,使其3天正好滴滿水桶.桶里水滿後,左右失去平衡自動翻倒,將水倒入水槽,再沿水管流入每個花盆.
『伍』 有根據盪鞦韆的物理原理設計的機械裝置么
答案:擺鍾是根據盪鞦韆的物理原理設計的機械裝置
擺動的鍾擺是靠重力勢能和動能相專互轉化來擺動的,簡屬單的說,如果你把鍾擺拉高,由於重力影響它會往下擺,而到達最低位置後它具有一個速度,不可能直接停在那,它會繼續沖過最低位置,而擺至最高位置就往回擺是因為重力使它減速直到0,然後向回擺(就象盪鞦韆)。如此往復,就不停的擺動了。
『陸』 我想知道什麼叫物理結構設計
物理結構設計
資料庫的物理設計通常分為兩步:
確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
對物理結構進行評價,評價的重點是時間和空間效率
1.確定資料庫的物理結構
(1)確定數據的存儲結構
確定資料庫存儲結構時要綜合考慮存取時間、存儲空間利用率和維護代價三方面的因素。這三個方面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例如消除一切冗餘數據雖然能夠節約存儲空間,但往往會導致檢索代價的增加,因此必須進行權衡,選擇一個折中方案。
(2)設計數據的存取路徑
在關系資料庫中,選擇存取路徑主要是指確定如何建立索引。例如,應把哪些域作為次碼建立次索引,建立單碼索引還是組合索引,建立多少個為合適,是否建立聚集索引等。
(3)確定數據的存放位置
為了提高系統性能,數據應該根據應用情況將易變部分與穩定部分、經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頻率較低部分分開存放。
(4)確定系統配置
DBMS產品一般都提供了一些存儲分配參數,供設計人員和DBA對資料庫進行物理優化。初始情況下,系統都為這些變數賦予了合理的預設值。但是這些值不一定適合每一種應用環境,在進行物理設計時,需要重新對這些變數賦值以改善系統的性能。
2.評價物理結構
資料庫物理設計過程中需要對時間效率、空間效率、維護代價和各種用戶要求進行權衡,其結果可以產生多種方案,資料庫設計人員必須對這些方案進行細致的評價,從中選擇一個較優的方案作為資料庫的物理結構。
評價物理資料庫的方法完全依賴於所選用的DBMS,主要是從定量估算各種方案的存儲空間、存取時間和維護代價入手,對估算結果進行權衡、比較,選擇出一個較優的合理的物理結構。如果該結構不符合用戶需求,則需要修改設計。
『柒』 初中物理題 :設計一個用於比較液體密度的裝置。
自己畫的,不是很規范,見諒
『捌』 如何把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闡述清楚
概念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在需求分析階段產生的需求說明書的基礎上,按照特定的方法把它們抽象為一個不依賴於任何具體機器的數據模型,即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使設計者的注意力能夠從復雜的實現細節中解脫出來,而只集中在最重要的信息的組織結構和處理模式上。概念模型具有以下的特點:l、概念模型是對現實世界的抽象和概括,它真實、充分地反映了現實世界中事物和事物之間的聯系,能滿足用戶對數據的處理要求。2、由於概念模型簡潔、明晰、獨立於計算機,很容易理解,因此可以用概念模型和不熟悉計算機的用戶交換意見,使用戶能積極參與資料庫的設計工作,保證設計工作順利進行。3、概念模型易於更新,當應用環境和應用要求改變時,容易對概念模型修改和擴充。4、概念模型很容易向關系、網狀、層次等各種數據模型轉換。邏輯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將基本概念模型圖轉換為與選用的數據模型相符合的邏輯結構。邏輯結構設計的步驟:概念模型、一般數據模型、特定持的數據模型、優化的數據模型。物理設計的任務是根據具體計算機系統(DBMS和硬體等)的特點,為給定的資料庫模型確定合理的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所謂的「合理」主要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要使設計出的物理資料庫佔用較少的存儲空間,另一個對資料庫的操作具有盡可能高的速度。
『玖』 小學物理-連通器,自己設計了個裝置,急求問。。。
設計的很好,可以叫連通器,U型管開口在水面下方,可以理解為兩容器底部連通。
『拾』 關於物理的科技設計
你可以將風扇前部整個罩起來,然後留一個出風口,出風口,在出風口處接一條細長的導管,且導管略傾斜向下,並在這一導管B連接另一導管A,導管A連接容器A,因為導管B的口徑較小,風扇吹出的風會迅速通過導管,形成流速極大的氣流,在初中學過氣流越大的地方氣壓越小,A容器中的水會順導管A被吸引,到達AB交介面時就會順B管流如B容器,理論上應該會有家庭濾水器出水口那麼大的流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