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庫侖做實驗用的裝置

庫侖做實驗用的裝置

發布時間:2022-02-17 15:15:22

⑴ 最早測定元電荷電量的科學家是______,庫侖研究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的裝置是______

最早測定元電荷電量的科學家是密立根,庫侖研究電荷間相互作用規律的裝置是扭秤裝置.
故答案為:密立根,扭秤裝置.

⑵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為庫侖扭秤.細銀絲的下端懸掛一根絕緣棒,棒的一端是一個帶電的金屬小球A,另一端有

當小球C靠近小球A時,旋轉小角度,因此通過微小放大,能比較准確的測出轉動角度.同時體現了控制變數法,即控制了電荷量,去研究庫侖力與間距的關系.
故選:AC

⑶ 庫倫的一個試驗裝置叫做庫倫扭秤他利用 什麼 的方法解決了電荷量的測量問題。

他主要利用了扭轉放大了不易觀察的量而對於球本身的要求降低了
絕對相同的球不存在
但只要材料,大小,質量相同
形狀為球形時
就可以認為是相同了
對於電荷量完全相等
則可以讓兩球接觸相對較長的時間
根據電荷均分原理
可以讓兩球帶相同的電荷
庫倫扭秤的精髓是利用了扭轉把力放大
由扭秤實驗得出----庫侖定律
庫侖扭秤由懸絲、橫桿、兩個帶電金屬小球,一個平衡小球,一個遞電小球、旋鈕和電磁阻尼部分等組成。兩個帶電金屬小球中,一個固定在絕緣豎直支桿上,另一個固定在水平絕緣橫桿的一端,橫桿的另一端固定一個平衡小球。橫桿的中心用懸絲吊起,和頂部的旋鈕相連,轉動旋鈕,可以扭轉懸絲帶動絕緣橫桿轉動,停在某一適當的位置。橫桿上的金屬小球(稱為動球)和豎直支桿上的固定小球都在以O為圓心,半桿長L為半徑的圓周上,動球相對於固定小球的位置,可通過扭秤外殼上的刻線標出的圓心角來讀出。當兩個金屬小球帶電時,橫桿在動球受到的庫侖力力矩作用下旋轉,懸絲發生扭轉形變,懸絲的扭轉力矩和庫侖力力矩相平衡時,橫桿處於靜止狀態。
儀器的中心軸上裝有一個永磁體托架,旋開其上緊固螺釘,可使托架升降,以改變永磁體和橫桿上的阻尼金屬板的距離,調整橫桿轉動的電磁阻尼時間。
整個儀器都裝在有機玻璃罩內,既有較高的透明度,又可防灰塵。有機玻璃罩的下半部做成可開合的門,以便清潔絕緣橫桿和豎立支桿,調整絕緣橫桿的水平,使金屬小球帶電等。儀器的底座上裝有三個螺旋支腳,旋轉支腳,可調底座水平

⑷ 在物理實驗中,蘊含著許多科學方法,卡文迪許測量引力常量使用的扭秤裝置和庫侖做實驗使用的庫侖扭秤使用

卡文迪許測量引力常量使用的扭秤裝置和庫侖做實驗使用的庫侖扭秤,都利用入射光線不變時,當入射角改變α時,反射角改變2α的原理,將扭秤轉動的角度通過反射光線在屏上光斑移動顯示出來,採用放大法.
故選:C.

⑸ 庫侖定律的實驗

卡文迪許的同心球電荷分布實驗,比庫侖的扭秤實驗精確且早幾十年,但是卡文迪許並沒有發表自己的著作。直到1871年麥克斯韋主持劍橋大學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後,卡文迪許的手稿才轉到了麥克斯韋手中,麥克斯韋親自動手重復了卡文迪許的許多實驗,手稿經麥克斯韋整理後出版,他的工作才為世人所知。 1769年,英國蘇格蘭人羅賓遜,設計了一個杠桿裝置,他把實驗結果用公式 表述出來,即電力F與距離r的n次方成反比。先假設指數n不是准確為2,而是 ,得到指數偏差 。 1784年至1785年間,法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庫侖通過扭秤實驗驗證了這一定律。扭秤的結構如右圖所示:在細金屬絲下懸掛一根秤桿,它的一端有一小球A,另一端有平衡體P,在A旁還置有另一與它一樣大小的固定小球B。為了研究帶電體之間的作用力,先使A、B各帶一定的電荷,這時秤桿會因A端受力而偏轉。轉動懸絲上端的懸鈕,使小球回到原來位置。這時懸絲的扭力矩等於施於小球A上電力的力矩。如果懸絲的扭力矩與扭轉角度之間的關系已事先校準、標定,則由旋鈕上指針轉過的角度讀數和已知的秤桿長度,可以得知在此距離下A、B之間的作用力,並且通過懸絲扭轉的角度可以比較力的大小。 1773年,卡文迪許用兩個同心金屬球殼做實驗,如右圖,外球殼由兩個半圓裝配而成,兩半球合起來正好把內球封在其中。通過一根導線將內外球連在一起,外球殼帶點後,取走導線,打開外殼,用木髓球驗電器試驗有沒有帶電,結果發現木髓球驗電器沒有指示,內球不帶電荷。根據這個實驗,卡文迪許確定指數偏差 ,比羅賓遜1769年得出的0.06更精確。
1873年,麥克斯韋和麥克阿利斯特改進了卡文迪許的這個實驗。麥克斯韋親自設計實驗裝置和實驗方法,並推算了實驗的處理公式。他們將F表示為 ,其中q不超過 。這個實驗做得十分精確,以致直到1936年未曾有人超過他們。 1936年,美國沃塞斯特工學院的Plimpton和Lawton,在新的基礎上驗證了庫侖定律,他們運用新的測量手段,改進了卡文迪許和麥克斯韋的零值法,消除和避免了試驗中幾項主要誤差,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測量精度,試驗線路和裝置如右圖所示。他們用這套裝置進行了多次試驗,不同的實驗者都確認電流計除了由於熱運動造成的1微伏指示外沒有其他振動,他們用麥克斯韋對出的公式進行計算,得到 1971年,美國Wesleyan大學的Edwin R.Williams,James E.Faller及Henry A.Hill用現代測試手段,將平方反比定律的指數偏差又延伸了好幾個數量級。在此之前已有好幾起實驗結果,不斷地刷新紀錄。Williams等人採用高頻高壓信號、鎖定放大器和光學纖維傳輸來保證實驗條件,但基本方法和設計思想跟卡文迪許和麥克斯韋是一脈相承的。
右圖是簡單示意圖,他們用五個同心金屬殼,而不是兩個,採用十二面體形,而不是球形。峰值為10千伏的4兆赫高頻高壓信號加在最外面兩層金屬殼上,檢測器接到最裡面的兩層,檢驗是否接收到信號。
他們根據麥克斯韋的公式,得到的平方反比定律的指數偏差

⑹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為庫侖扭秤。細銀絲的下端懸掛一根絕緣棒,棒的一端是一個帶電的金屬小球A,另一端有

AD

⑺ 卡文迪許通過實驗研究得出萬有引力恆量的實驗裝置示意圖是圖______;庫侖通過實驗研究得出電荷之間相互作

卡文迪許通過扭秤實驗裝置(圖a)測得的常量;庫侖通過實驗研究得出電荷之間相互作用力規律的實驗裝置(圖b).
故答案為:a;b.

⑻ 庫倫利用扭稱實驗研究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該裝置利用什麼方法顯示力的大小

應用力矩測力法,測出角加速度,然後用M=Iβ算得力矩,再用F=M/r求得力F

⑼ 物理史上有一個庫倫用扭秤裝置研究了帶電體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庫侖定律;

是庫倫!

18世紀80年代,法國物理學家庫侖製作了一台十分精巧的絲懸磁針裝置,並內用它在巴黎天容文台測量地磁場的強度。有一次,為了測量的准確,庫侖用放大鏡觀察磁針偏轉的角度,他偶然發現,平時用肉眼觀察靜止不動的磁針,竟在發生微小的振動。
「為什麼會這樣呢?」庫侖緊緊抓住這個問題不放,「能不能用懸絲製造靈敏測力儀器呢?」庫侖反復研究金屬絲的扭力和它的扭轉角度、直徑與長度之間的關系。庫侖在大量實驗基礎上經過分析發現:對某種金屬絲而言,在彈性范圍內,金屬絲產生的扭力矩與它的扭轉和直徑的四次方的乘積成正比,與金屬絲的長度成反比。庫侖在1785年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宣布發現了彈性理論,發明了扭秤。這種扭秤為研究微小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人們把它叫做庫侖扭秤。
你知道庫侖扭秤是怎樣發明的嗎?
思維火花
庫侖在使用絲懸磁針時,偶然用放大鏡發現靜止的磁針還在發生微小的振動,這啟發了他的靈感,想到可用懸絲製造靈敏測力儀器,通過大量的實驗,終於發明了扭秤。

與庫侖做實驗用的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一開水表就轉為什麼意思 瀏覽:16
如何用實驗裝置模擬氣舉過程 瀏覽:989
聯動燃氣閥門 瀏覽:842
怎麼用軸承做起釘器 瀏覽:273
女孩有多少能接受電動工具的 瀏覽:693
女機械換裝需要多少錢 瀏覽:667
機械電子研究生應該怎麼過 瀏覽:501
手機支付寶怎麼看電腦的登錄設備 瀏覽:646
蠕動探測裝置的作用 瀏覽:47
xposed框架魅工具箱 瀏覽:272
暖氣豎井閥門 瀏覽:319
什麼時候使用閥門定位器 瀏覽:503
尼爾機械紀元怎麼刷99級 瀏覽:872
埃馬克機床質量怎麼樣 瀏覽:165
頻率自動調節裝置屬於 瀏覽:150
設計並製作一套簡易的電池裝置視頻 瀏覽:761
杭州五金市場機電 瀏覽:234
自動勵磁裝置英文縮寫 瀏覽:898
如何提高學科專用設備的使用率 瀏覽:453
揭陽市固鵬五金製品廠 瀏覽:565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