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好氧堆肥工藝中惡臭物質成分有哪些,怎樣去除
應該有硫化氫,氨,硫醇等吧,可以查文獻的。去除就比較麻煩了,一般都要上除臭塔,這個還好說,關鍵是臭氣要能保證不外泄。
『貳』 固廢處置中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的異同點
用於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堆肥系統有許多種。按生物發酵的方式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
1.好氧堆肥。好氧分解過程一般在有氧和有水的情況下產生,它的形成如下所示:
有機物質+好氧菌+氧氣+水→二氧化碳+水(蒸氣狀態)+硝酸鹽+硫酸鹽+氧化物
這種反應過程無任何有害物質產生,盡管沒有一種生物分解是無味的,但經過正確處理的好氧發酵所產生的氣味很小。它與傳統的衛生填埋相比,將厭氧消化過程由幾年縮短到20天以內,好氧堆肥處理具有過程可控制、易操作、降解快、資源化效果好、可以處理混合環保垃圾、運行費用低等特點。根據堆肥供氧方式和物料流動形式,目前國外常用的生活垃圾堆肥系統可分為以下幾類。
①自然通風靜態堆肥。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堆肥方式,就是將准備的物料在一塊地上,堆高在2米左右,料堆形狀一般是長條狀,也可以結合場地條件堆成其他形狀。這種堆肥方式與敞開式自然堆積很相似,料堆內部常處於受壓狀態,外面空氣常常不能擴散到料堆內部而使其呈厭氧狀態,異味大,發酵不夠充分,發酵周期較長。
②強制通風靜態堆肥。環保招聘為克服自然通風靜態堆肥堆體內經常出現的供氧不足的缺點,一般在料堆底部沿著長度方向設置通風管或通風槽,由高壓根據堆體的發酵狀況強制通風。由於通過控制鼓風量能夠對堆體的需氧量和含水量實現一定程度的控制,其發酵周期比自然通風靜態堆肥明顯縮短。
③機械翻堆條形堆肥,條形堆肥就是採用機械方式把堆肥物料堆為長條形。料堆的截面為梯形狀,高度一般為2米左右,寬度4米左右;料堆的長度根據場地確定。通過機械翻堆來促進料堆與空氣的接觸稱為機械翻堆條形堆肥。
④密閉式機械化翻堆堆肥。該方式主要工藝流程是:混合垃圾處理後的可堆腐物進入專門的發酵車間,採用專用翻堆設備-翻堆機,翻轉垃圾以利於垃圾的好氧發酵,充分好氧發酵後的垃圾再根據需要進行篩分處理。
2.厭氧堆肥。
有機垃圾厭氧堆肥是一種在厭氧狀態下利用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機物快速轉化為甲烷和氨的厭氧消化技術。厭氧過程一般在缺氧狀態下產生,它的形成如下所示:
有機物質+厭氧菌+二氧化碳+水→氣態甲烷(沼氣)+氨+最後產物
厭氧分解後的產物中含許多喜熱細菌並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其中明顯含有有機脂肪酸,乙醛,硫醇(酒味),硫化氫氣體還夾雜著一些化合物及一些有害混合物。例如:硫化氫,它是一種非常活躍並能致人於死地的高濃度氣體,它能很快地與一部分廢棄的有機質結合形成黑色有異味的混合物。
『叄』 好氧堆肥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1、碳氮比:一般堆肥的碳氮比要調節到25-30左右,可以通過原料配比來調節。
2、發酵劑:好氧堆肥需要使用發酵劑(如正農牌有機肥發酵劑),添加發酵劑可以促進升溫和發酵。
3、含水量:含水量一般控制在55-60%。
4、氧氣補充:氧氣的補充一般通過翻堆來控制,一般在溫度達到60度以上24小時後翻堆。
5、堆肥時間:槽式堆肥7-10天,垛式堆肥15-20天,一般農家堆肥20天以上。不施用發酵劑60天以上。
『肆』 污泥好氧堆肥曝氣系統通風管道怎麼布置
污泥調節池?好氧池? 根據你選的風機的出氣量 除以 曝氣頭的推薦出氣量,算出個數,再用單個曝氣頭服務范圍核准。不合適就要重新選風機,或者重新設計曝氣池大小。
『伍』 好氧堆肥的設備
主要的設備有:磁選機,BJD型普通錘式破碎機,混料機,翻拋機(主體設備),篩分機,低溫破碎機。
『陸』 急需「植物殘體好氧堆肥處理實驗」的相關材料,謝謝
污泥堆肥影響因素及輔料的探討
許 民
環境保護科學 第30卷 總第125期 2004年10月
『柒』 污泥好氧堆肥有哪些相關標准
環境溫度、濕度、氧濃度等,是好氧發酵過程中重要的幾個標准。
1溫度
溫度是影響微生物活動和堆肥工藝過程的重要因素。對堆肥過程來講,溫度是其狀態的表觀體現。所有過程參數的控制都是為了使堆肥時堆體的溫度最快上升、維持適當的堆腐溫度及順利地下降。因為堆體的高溫才能殺死其中的病原菌,在堆體適當的溫度范圍內有機質降解最快,同時在適當的情況下進行水分的去除和堆肥溫度的下降,結束堆肥。
堆肥經歷了18天的時間。
從堆肥的溫度變化情況看,堆肥都經歷了完整的升溫、恆暖和降溫階段。從開始發酵,堆體溫度持續升高,在1-7天,溫度由17℃升至55℃;保持恆溫55~60℃,持續18天左右;隨後堆體溫度下降到30℃。24天以後,堆體溫度保持平穩,繼續監測溫度,未見溫度有上升。說明堆肥已達穩定。
堆肥過程中,寄生蟲和病原菌被殺死,在12天測定細菌數,結果見表4。實驗表明,污泥堆肥經過9、10、11三天的55℃高溫,即可殺滅決大多數的病原菌符合堆肥的衛生學指標,可以安全施用。
水分
在堆肥生態系統中,水分含量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因素。水分對於有機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是不可缺少的。堆肥中水分的主要作用在於:1.溶解有機物,參與微生物的新陳代謝;2.水分蒸發時帶走熱量,起調節堆肥溫度的作用。堆肥原料水分的多少,直接影響好氧堆肥反應速度的快慢,影響堆肥的質量,甚至關繫到好氧堆肥工藝過程的成敗,因此堆肥中水分的控制十分重要。在堆肥過程中,取污泥樣品,在105~110℃的烘箱中烘乾4小時,稱量以烘乾損失重量作為水分含量。
『捌』 污泥的厭氧堆肥和厭氧消化有什麼區別
原理沒有實質性的差異,有機物在厭氧條件下,都會降解為有機酸、氨氮以及甲烷、二氧化碳。
厭氧堆肥的目的最終還是考慮污泥的農用化,比如做肥料。
而厭氧消化的目的則更多的考慮了能源的二次利用,如果污泥厭氧消化過程產生的沼氣不好好利用,比如發電、燒鍋爐等,還不如做厭氧堆肥。
『玖』 好氧堆肥常用處理工藝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
好氧堆肥是在通氣條件好,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好氧菌對廢物進行吸收、氧化以及分解的過程。好氧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機物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同時釋放出可供微生物生長活動所需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有機物則被合成新的細胞質,使微生物不斷生長繁殖,產生出更多生物體
『拾』 污泥堆肥方案
目前,污泥的處置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海洋傾倒和土地利用等。前三種處置方法由於環境和經濟壓力日益增大及二次污染問題而逐漸減少或被禁止。同時,土壤長期施用化肥會產生不可逆的破壞,而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和有機質,堆肥產生的腐殖質能改良土壤,因此污泥的土地利用越來越受重視。堆肥法是污泥土地利用的一種,用堆肥法處理後的污泥進行農業利用,具有經濟簡便、不需外加能源、不產生二次污染、可資源化等優點。因此,污泥堆肥化已成為環保領域的個研究熱點。近二三十年來,污泥堆肥處理研究十分活躍。國內外學者對污泥堆肥的過程式控制制、監測方法、腐熟度評價、添加劑的選擇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國際上較為先進的處理方法是利用快速發酵回轉倉完成中溫、高溫連續發酵的工藝。它具有高效、防臭、成品質量高的特點,在美國、日本、歐洲廣為採用。國內的一些相關企業根據不同的污泥特性也開發了一些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克服污泥軟化、霉變、重金屬等難題,利用脫水污泥製取復混肥、菌肥,顯示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2、國內污泥堆肥研究進展
在我國和印度等東方國家,原始的堆肥方式很早就已經出現,勞動人民一直重視堆肥對土壤的改良作用。但與國外相比,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方面,我國對城市污泥農用資源化的研究均相差甚遠。20世紀60年代初,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進行的污泥自然通風堆肥試驗獲得成功,並確定了好氧發酵堆肥工藝的主導地位。目前,全國現有不到1/4的污水處理設施中有污泥穩定處理設施,處理工藝和配套設備較為完善的還不到1/10。
北京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研究建成了一條年產3000t的有機復合肥生產線。採用自行研製的高效滾筒污泥堆肥設備進行動態快速發酵,在對污泥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同時又降低了其含水率,解決了制肥工藝中關鍵的預處理問題,是一種高效的污泥堆肥裝置。
為達到經濟實用、高效低耗的污泥堆肥處理目的,必須對污泥堆肥過程進行更深入系統的實驗研究,使城市污水污泥堆肥化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後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研究:展開新型調理劑的研發,注重污泥堆肥過程中臭味的控制,建立起污泥堆肥工藝過程和產品的評價標准,深入研究並分離出快速好氧堆肥的優勢種群,縮短堆肥時間,提高堆肥效率。我國污泥農用的比例還不足10%,污泥堆肥有很大的發展前途和空間。
3、該項目解決的技術瓶頸和技術問題,完成後市場需求前景、推廣應用領域、達到的技術水平,以及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目前,我國城鎮污水污泥處理中,普遍存在重視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忽視污泥處置設施的配套;重視維持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忽視污泥的無害化、穩定化規范處置,以致造成污水處理後大量的污泥得不到有效處置,引起新的污染,城鎮污水污泥的處理處置已成為我國當前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導致這一狀況的產生,除了由於我國污水廠大規模建設始於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的歷史原因之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適合我國國情和地區條件、具有安全、環保、經濟特點的城鎮污水污泥處理處置系統技術。特別是污泥的好氧發酵處理技術(即堆放)及土地利用,被納入污泥處理處置國家技術政策,並列為最佳可行技術之後,研究開發其集成、實用技術體系,就顯得更為重要。
為了有效解決城鎮污水污泥處理處置及污染防治難題,我公司組建省內首家污泥污染治理專業隊伍,組織科研人員進行產、學、研攻關,應用生物技術、多功能高效機械、環境礦物材料以及我國土壤肥料研究最新成果,遵循對污泥中的有機物在好氧發酵、微生物的作用下進行降解,同時好氧反應釋放的熱量形成大於55攝氏度的高溫殺死病源微生物,污泥終端產品符合無害化指標、穩定化指標,以及污泥污染物限值(最高允許含量),組成城鎮污水污泥好氧發酵處理、土地利用污泥處理集成配套技術系統,技術系統具體包括:污泥發酵物料調質預處理關鍵設備——多功能物料處理機(已獲國家專利)好氧發酵設施及微電升溫控制器、後處理及臭氣、重金屬污染綜合控制技術以及污泥產品的養分揮發控制及延伸增值開發等。本項目技術的示範工程已在張掖市污水處理廠建成,本污泥處理處置集成配套技術,符合國家環保部2010年2月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試行)中關於「污泥好氧發酵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污染物削減及污染防治措施,技術經濟適用性以及土地利用的規定要求。
本項目利用自主產權核心設備物料多功能處理機,研發適合我省及西北地區環境條件及經濟水平的城鎮污水污泥處理及污染防治集成技術,填補了占我國80%以上中、小污水處理廠目前尚無污泥處理處置專用設備及系統技術的空白,項目技術原於國家鼓勵支持的「適合我國國情和地區特點的污泥處理處置、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的技術政策導向。
本項目有效利用好氧發酵生物堆肥技術,不外加能源、零排放、全回收、無二次污染,有機廢棄資源再生循環利用等特點,對污泥進行高效、節能、低成本處理,成功解決了目前城鎮污水污泥處理中地區經濟水平與投資門檻,技術壁壘與普及推及推廣,污染治理與與資源再生利用的矛盾和難題。項目符合國家污染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政策導向。
第二章 項目實施方案
2.1、項目前期工作情況:項目已開展的前期工作,企業現有支持配套條件,技術或成果來源,知識產權情況,技術或藝特點等。
2.1.1項目前期工作情況
城鎮污水污泥生物堆肥處理處置技術,涉及微生物學、生物工程、物理、化學、機械,建構築物設計以及肥料製造、植物營養等多學科領域,專家就「城市污泥高效生物堆肥與農林安全利用技術設備研製及示範」為題,聯合申報2009年國家資源環境技術領域863計劃,形成了理論基礎,核心技術研發目標和工藝路線規范。實踐證明。本項目技術路線符合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提出的《最佳可行技術》規定要求。
污泥處理示範工程的建成,使我公司具備項目規劃、工程、工藝設計、核心設備研發、產品延伸開發、土地利用及開拓廣闊環境市場的能力。
2、技術成果來源,知識產權情況
3、技術工藝特點
本項目利用自主研製的可同時進行粉碎、混合、攪拌、調質、接種乃至造粒作業的」城鎮污水污泥堆肥物料多功能處理機」,研發適合西北地區的污泥堆肥的集成配套技術,解決污泥堆肥中的物料調質處理、除臭、重金屬消解、堆肥產品延伸增值等工藝難題,開發生產多種專用肥料及其用品。國內未見相同文獻報道。
2.2、項目研發或建設主要內容、目標及創新點:包括技術特點、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或需要增加的主要研究試驗設施、儀器設備和相關支持軟體等;實施方式(自主開發、消化吸收、國際合作)、技術和工藝路線;項目進度安排、實施期限等。
1、污泥好氧發酵生物堆肥處理污染防治集成技術包括:污泥發酵物料調質預處理關鍵設備「城鎮污水污泥堆肥物料多功能處理機」(已獲國家專利授權),「污泥好氧控溫動態堆肥工程技術」的核心設備,污泥堆肥產品養分揮發控制及延伸增值開發等單元技術。項目技術具有不外加能源、無二次污染、零排放、全回收、節能低耗、高效實用等特點,符合國家環保部2010年2月發布的《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指南》」「污泥好氧發酵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術」關於工藝流程、工藝參數、污染物削減及污染防治措施、技術經濟適用性以及土地利用的規定要求。
2、2010年完成「污泥翻堆式條垛好氧發酵堆肥技術和設備」系統工藝的研發,為了縮短我國城鎮污水污泥處理技術,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污泥處理設備的基礎上進行了整合創新,所研發的「污泥好氧溫控動態發酵堆肥處理工藝和設備」是我公司第二代核心技術,將用於本項目建設中。
達諾式發酵滾筒,由於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是經濟發達國家經常用來處理污泥等固廢的主要設備。這項1933年出現於丹麥的技術,已經過近80年的歷程,全世界已有150多家工廠在應用,但是無人對它做突破性的改進,使其更加完善高效。我公司首先針對其工藝上的不盡合理作出創新調整,使其一次發酵時間由原來的3-4d縮短到12h,完全腐熟的的堆肥產品,微生物菌群數上升2個數量級,使其成為良好的生物有機肥料。目前該項技術的關鍵設備設計圖紙已送交委託廠家進行審核,評估其技術的合理性,相關專利正在准備申報中。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加速我國特別是西北地區污水污泥處理處置進程,為實現國家污染減排目標,完成「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做出積極貢獻。
第三章 項目建設目標
3.1、達到的技術性能指標和參數:
3.1.1、指標:
1、經好氧發酵處理後的污泥含水率小於40%;
2、有機物降解率大於40%;
3、蠕蟲卵死亡率大於95%;
4、糞大腸菌群菌值大睛0.01%,(GB18918-2002)
3.1.2、參數:
1、好氧發酵前:污泥混合物料含水率調到55%~65%、碳氮比(C/N)為25:1~35:1、有機質含量通常不小於50%、pH值6~8。
2、採用條垛式好氧發酵翻堆通風發酵周期約15d,溫度55℃以上持續5~7d。
3、採用好氧動態發酵時發酵時間12h,陳化期5~6d,60℃溫度維持3d以上。
4、動態好氧發酵強制通風時,每1m3物料通風量0.05~0.2m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