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蒜怎樣實現定向種植
下面這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蒜播種機蒜瓣自動定向控制裝置的試驗研究
摘要:在對蒜瓣外形特徵參數進行測量並統計研究等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基於大蒜蒜瓣自身摩擦特性、且適應各類蒜瓣不同物理特性的錐形螺旋導種管式自動定向控制裝置並確定了它的參數和結構型式。
關鍵詞:蒜瓣;錐形螺旋導種管;自動定向控制裝置
1 概述
目前,大蒜播種作業主要是人工插播,播種時用開溝器開一條淺溝,將蒜瓣點播於土中,按農藝要求,瓣背緊貼溝壁一側,蒜瓣須芽部朝上根部朝下直立栽植[1-3]。這種播種方式有利於大蒜生長,達到提高品質和增產的目的。但是,傳統的人工大蒜播種方式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大蒜機械種植具有播種密度均勻、作業效率高、作業成本低等優點。
大蒜機械種植技術有三種,第一種為大蒜點播技術,先用壓穴錐壓穴,然後用機械送種到種穴,大蒜瓣在送種過程中,鱗芽朝向處於自由狀態,蒜瓣投送到種穴內時,鱗芽方向完全由落種瞬間朝向及落種位置隨機確定。第二種為人工輔助播種技術,由蒜瓣分配機構、播穴管、接種桿組成,該技術基本上滿足大蒜栽植鱗芽向上的種植要求,但前提是必須事先將蒜瓣按芽上根下的方式逐瓣用人工裝入蒜種盒,工作效率與人工栽植差不多。第三種為全自動大蒜栽種技術,該技術採用特定機構扶正蒜瓣、振動抖槽定向器來解決蒜瓣在輸送過程中的定向問題,基本上解決了鱗芽朝向問題,但蒜瓣直立度要求沒有保證,而且為了保證蒜瓣的投穴准確率,機構復雜、龐大。以上技術雖然都申報了專利,但都沒有形成經濟實用的產品[4-7]。
大蒜機械種植技術的關鍵是要全面解決大蒜栽植送種過程中蒜瓣根部向下控制技術和蒜瓣入土後的直立度控制技術。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蒜瓣外形特徵參數進行測量並統計分析,研究設計了一種基於大蒜蒜瓣自身摩擦特性、且適應各類蒜瓣不同物理特性的錐形螺旋導種管式自動定向控制裝置,並通過試驗確定它的參數和結構型式。
2 設計
2.1 蒜瓣外形尺寸的測量與分析
從市場購買山東金鄉紫皮大蒜並按蒜種要求從中隨機選取了蒜瓣50個,分別對它們的長、寬、高和重量進行測量。測量結果統計如表1。由尺寸頻數圖(如圖1-圖4)可以看出,外形尺寸基本符合正態分布。
根據蒜瓣測量結果所得結論:
(1) 蒜瓣長平均33.93mm(不算蒜尖),中部高H平均21.04 mm,寬度B平均18.17mm。經過計算,L的置信水平在95%區間為34±3mm,B為18.2±4.3mm,H為21±3.8mm。
(2) 同一大蒜品種經過分級挑選的蒜瓣大小均勻,特別是蒜瓣長度L上下波動范圍最小。
(3) 蒜瓣形狀上尖下粗瓣背成弧形,其重心位於下半部最厚處,有利於蒜瓣排種時的穩定落下。
2.2 錐形螺旋導種管的設計
根據對蒜瓣的測量分析,設計了一種錐形螺旋導種管(如圖5),導種管出口的內徑尺寸根據蒜瓣長度L來確定,必須保證蒜瓣在各種下落狀態時順利落種;導種管的錐度α設計為5°-7°;導種管的長度根據大蒜播種機的結構來確定。
3 試驗研究
本試驗目的是為了檢驗錐形螺旋導種管對蒜瓣下落過程的自動定向控制性能,研究錐形螺旋導種管的各種結構參數對蒜瓣定向性能的影響。
3.1 試驗設計
通過對蒜瓣物理特性的分析研究,選取錐形螺旋導種管的三個因素各二個水平(如表2)設計正交試驗表L4(23)(如表3)。
根據試驗要求設計試驗台架(如圖6)進行室內試驗,大蒜播種狀況設計為沙壤土壓穴播種,隨機選取了蒜瓣30個按正交試驗表進行試驗並記錄試驗結果。
3.2 試驗結果與討論
通過對試驗過程的觀察和對試驗結果分析討論如下:
(1) 蒜瓣通過錐形螺旋導種管下落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夠使蒜瓣芽部朝上根部朝下,在導種管呈彎曲狀態時定向效果更好。
(2)不同的錐形螺旋導種管鋼絲直徑和螺距對蒜瓣的定向作用的影響差異不大。
(3) 蒜瓣通過錐形螺旋導種管落入土穴後,蒜瓣芽尖朝向具有隨機性,其中以蒜瓣平躺狀態最多,主要影響因素有土壤類型、土壤含水率、土穴形狀、導種管下口與土穴的距離等,圓錐形土穴效果較好。
(4) 錐形螺旋導種管對不同重量蒜瓣芽尖的定向作用的影響差異不大,但蒜瓣的形狀對芽尖朝向有影響,呈半月形的蒜瓣通過錐形螺旋導種管下落時更易實現蒜瓣芽部朝上根部朝下。
4 結論
(1) 錐形螺旋導種管對蒜瓣芽尖朝向具有較好的定向作用,當蒜瓣通過錐形螺旋導種管下落時,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能夠使蒜瓣芽部朝上根部朝下,可以滿足蒜瓣種植農藝要求,錐形螺旋導種管可以用做大蒜播種機的導種器。
(2) 蒜瓣通過錐形螺旋導種管落入土穴後,蒜瓣芽尖朝向具有隨機性,蒜瓣的直立度受土壤類型、土壤含水率、土穴形狀、導種管下口與土穴的距離等因素的影響較大。
(3) 不同的錐形螺旋導種管鋼絲直徑和螺距對蒜瓣的定向作用的影響差異不大。
② 大蒜播種機上的大蒜掉頭機構是什麼原理
大蒜播種機的工作原理
為了提高大蒜的播種效率,減少蒜苗的浪費,在最近的一段時間,我根據大蒜的種植特點做了一錐形螺旋管的模型,錐形管內徑50mm,錐形直徑900mm,圈高1500mm,經挑選後的蒜瓣自由下落在錐形螺旋管的作用下入土的蒜瓣根朝下牙朝上的大概有8成數量,基本上是成功的。
大蒜播種機採用點播技術,按行距和窩距先用壓穴錐壓穴以型成一定大小孔洞形錐穴,經挑選後的蒜瓣經分種器自由下落在錐形螺旋導種管的作用下入土的蒜瓣根朝下牙朝上剛好落入錐穴孔洞中而不致於傾斜,播種機在行進中壓穴錐與分種器必須要同步,蒜瓣自由下落經錐形螺旋導種管的滯後時間要使蒜瓣剛好能進入孔洞中。
錐形螺旋管導種管內孔壁光滑內孔的直徑要比蒜瓣最大尺寸大10mm才能使蒜瓣自由下落在錐形螺旋導種管的作用下入土的蒜瓣根朝下牙朝上和不致於賭管。(錐形螺旋導種管的模型尺寸:錐形導種管內徑50mm,錐形直徑900mm,圈高1500mm)。
大蒜播種機採用點播和錐形螺旋導種管技術,錐穴孔洞大小可以保證蒜瓣入土鱗芽朝上不致於傾斜,錐形螺旋導種管的結構尺寸大小決定了蒜瓣入土的鱗芽朝上率。蒜瓣的結構尺寸及重心大概在大頭根部即總長三分之一的地方,蒜瓣在錐形螺旋導種管內的下落速度和自旋速度越快蒜瓣入土的鱗芽朝上率就越高。
因此適當改變和增加錐形螺旋導種管的結構尺寸可以確保增加蒜瓣入土的鱗芽朝上率,也可以在分種器處做一個蒜瓣彈射器以增加蒜瓣在在錐形螺旋導種管內的下落速度和自旋速度增加蒜瓣入土的鱗芽朝上率,經過一定的計算可以改變錐形螺旋導種管的模型尺寸,並且可以有效的縮小錐形螺旋導種管的結構尺寸使大蒜播種機結構尺寸使設計更加緊湊合理,功能更加完善,使用更方便。
現推薦未經計算的錐形螺旋導種管的模型實驗尺寸:錐形螺旋導種管可以設計為內徑50mm,管內孔壁要平順光滑,錐形直徑800mm,圈高1500mm,圈數1.25或1.5圈,這樣蒜瓣入土的鱗芽朝上的數量可以大於8成達到9成以上,基本上可以滿足大蒜栽植鱗芽向上的種植要求。
③ 種植大蒜,播種深度如何確定蒜種方向怎樣擺放
大蒜屬於喜涼喜濕蔬菜,一般秋播時間在8-10月。
影響種蒜出苗生長情況,除與種蒜品種有關外,還跟播種過程分不開,比如種瓣方向、播種深度、播種方法等。
三、播種方法
大蒜播種方式多樣,有平畦播種、高壟播種等,但我自己常採用第一種方法。具體來說:
從畦面一側逐條開5-6厘米深的淺溝,行距17厘米,先每畝撒入辛硫磷顆粒劑5公斤,然後按株距整齊地擺放種蒜,播後順手覆土,播完後用鋤頭適當鎮壓,以壓實土壤,並將地板耙平整。
另外,秋播大蒜,由於氣溫、地溫較高,水分蒸發也大,裁蒜後要澆明水降低地溫。澆水量可適當大些,但要防止沖刷畦面或將蒜種沖出來。
④ 大蒜和油菜可以同步套種嗎
這是不可以的,因為他們的生長周期不一樣,而且所用的農葯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可以
⑤ 大蒜種植的技術
1、整地施肥,應選擇向陽、背風、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強的肥沃田塊,清除前茬作物殘留物,及時耕翻曬垡,澆足底水,施足基肥(畝施優質有機肥5000~8000千克,20~30千克磷、鉀肥),播種前畦面保持平整、松軟。
2、播種育苗,應適時播種,合理密植,播種前應用新高脂膜拌種(能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種子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一般播種適宜深度為3~4厘米。播種後澆透水,為防止乾旱,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溫保墒,防治土壤結板,提高出苗率。
3、田間管理,根據大蒜生長需求及時的澆水追肥,中耕除草,在生長期及時噴施壯莖靈,同時還應在孕薹期噴施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強植株抗病力,提高大蒜產量。
4、病蟲害防治,大蒜生長期易發生葉枯病、干腐病、灰霉病、病毒病等病害,根據植保要求應及時噴施針對性葯劑(如20%病毒剋星、40%施佳樂懸浮劑、50%多福可濕性粉劑)針對葯劑進行滅殺,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葯效。
⑥ 怎樣進行大蒜機械化播種
目前,在我國大多數大蒜產區進行大蒜播種主要還是依靠人工來完成,這種方式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而且播種質量受播種人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的影響很大。而大蒜進行機械化播種,不僅播種速度快、均勻度好,而且人工成本低、勞動強度小,為此,我國在大蒜機械化播種研究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國農機化研究院主持研製開發的2ZD-S5型自走式大蒜栽植機,一次作業可完成5行大蒜栽種,日播種面積達0.33~0.4公頃,是人工栽種效率的25倍以上。該機在蒜種自動喂料、蒜種落下時的瓣尖向上控制、栽種入土時的瓣尖直立控制、落種過程中的防堵及防損傷等方面都達到了播種要求。新疆克孜勒蘇克爾克孜自治州農機推廣站開發了—種攜帶型人工大蒜播種器,使蒜農播種的勞動強度明顯降低。江蘇鹽城市農機推廣站研製出一種以手扶拖拉機為動力的大蒜穴播機,可按照17~20厘米行距、0.7~10厘米株距進行播種,每小時可完成播種0.12~0.153公頃。山東萊蕪曾引進韓國永東機械廠生產的YD-1500型大蒜播種機,播幅70厘米,行數5行,株距14厘米(可調),生產率0.08~0.1公頃。
一般的大蒜播種機是由種子箱、傳送器、平溝器、開溝器、錐形輪、傳動鏈條、齒輪、接地輪、支架和牽引架組成。牽引架後面設置支架,支架上面設置種子箱,支架下面設置接地輪,接地輪同軸設置齒輪。種子箱下面內部設置傳送器,傳送器下面設置有開溝器,種子箱一側箱體上設置有錐形輪,錐形輪的輪軸穿過箱體與傳送器相連,錐形輪通過傳動鏈條和齒輪相連。開溝器正後方設置有平溝器,平溝器用來對播入的大蒜種進行掩埋。使用時,大蒜種放置在種子箱內,由動力裝置帶動大蒜播種機行走,接地輪帶動齒輪旋轉,在傳動鏈條的作用下錐形輪與齒輪同步旋轉,錐形輪則帶動傳送器輸送大蒜種,對大蒜種實施種植。
⑦ 大蒜怎麼種植
1、選苗:選擇大頭、少瓣、抽薹力弱、休眠期長、蒜頭重50g以上的品種,生產蒜薹則選擇抽薹早、薹粗長的品種,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
2、播種:選擇土壤疏鬆、地勢一燥平坦,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的肥沃的保肥水能力強的砂壤地塊進行栽培。播種前要求深耕、精細整地,深翻土壤30~40cm,整平土壤作畦,畦寬3m,且播種前,撒施基肥。規模化栽培時,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cm,密度為行距16~18cm,株距8~12cm左右,667㎡栽4萬株上下。
3、田間管理追肥:
(1)幼苗期:每667㎡施入復合肥15~20kg以補充底肥不足。
(2)花莖伸長期:每667㎡追肥復合肥15~20kg,確保養分充足,促使其旺盛生長。
(3)蒜頭膨大期:蒜薹收獲後,蒜頭收獲前結合灌水每667㎡追施大蒜專用復合肥10~5kg,以確保豐富的養分促進蒜頭膨大。
4、澆水:
(1)大蒜播種後,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且不積水,確保出苗整齊。
(2)幼苗期,根據土質灌水1~2次,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增強幼苗抗寒性。
(3)花芽、鱗芽分化期,及時澆返青水。
(4)蒜薹伸長期,加強肥水管理,要連續澆水,保證畦面不幹,以水促薹促進葉片生長,蒜薹採收前2~3d停止澆水,增加韌性,以利采薹貯運。
(5)蒜頭膨大期,在蒜薹收獲後澆水,保持畦面不幹,忌曝曬,防蒜頭灼傷,直到收獲前5d停止灌水,促進葉部的同化物質加速向蒜頭轉運。
(7)大蒜同步栽種裝置設計擴展閱讀:
大蒜儲存方法:
1、貯藏方法
掛藏法:大蒜晾乾後,經挑選,剔除機械傷、腐爛或皺縮的蒜頭,編成辮子。夏秋之間放在臨時晾棚、冷房或通風貯藏庫內,冬季要避免受潮、受凍。也可將蒜頭假莖用鐵絲串起來,懸掛在通風保溫處,使蒜頭自然風干。
2、窖藏法:選擇地勢較高、乾燥、土質堅厚、地下水位低的地塊挖窖。在窖內安設通風道,窖藏期間要定期檢查,隨時除去腐爛或變質的蒜頭。此法利用窖的低溫、低濕等條件使大蒜有一個穩定的貯藏環境 。
3、冷庫貯藏法:入庫前先對大蒜預冷降溫,當大蒜體溫接近0℃時,便可入庫貯藏。貯藏時將蒜頭擺放在架子上,以便通風。要點是入庫後及時控制庫內溫度,保持庫溫均勻一致。根據包裝和堆碼方式的不同,庫溫可控制在-1~3℃之間。
⑧ 大蒜可不可以先育苗再栽種
直接種在大田地里就可以了,不用先育苗在栽種,這樣反而更麻煩,也不實用。一半都是人工種植,國外也有機械化種植的,需要購買進口大蒜種植機械,比較貴,目前國內暫時沒有。
⑨ 陽台大蒜怎麼種植方法
大蒜、種植容器(深約20厘米為宜)、混合有基肥且排水透氣性好的培養土、小鏟、噴壺等工具;
備註:
蒜種來源:在集貿市場、超市或網購買到大蒜坨,要表皮完好沒有破損和腐爛的蒜(不要剝皮的,要帶皮的喲);
種植容器:容器深一點沒事,只要蒜埋適宜深度即可;
培養土:可以網購適合種蒜的營養土,也可以自己配;播種前培養土要進行消毒,可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01
選種
▲
從蒜頭上選擇健壯、肥大的蒜瓣進行種植,剝去大蒜外皮(注意不要剝去蒜表層那像紙一樣的皮)。
02
播種
(尖的那一面朝上,否則蒜苗就種反了)
▼
(蓋上一層薄土)
▲
將挑出的蒜瓣插入土中,相互之間隔5-6cm左右,覆土約2厘米,輕輕壓實不要種的太深,否則會導致出苗遲。然後就澆透水。
03
出芽
▲
大蒜出芽很快的,一般幾天就出芽了。出芽後,若溫度較低,可覆蓋塑料膜或其他保溫裝置進行保濕保溫(溫度10℃以上則不用管)。這時可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04
追肥促苗
▲
苗都出來後,可以適當追施稀薄的有機氮肥,促進幼苗的生長(濃度不要過大,防止燒苗)
05
採收蒜苗
▲
當青蒜苗長至20-25cm時,可居離土面2-3cm進行收割,然後再追肥澆水,可連續收割2-3茬;
06
採收蒜苔
▲
若想採收蒜苔和大蒜頭,蒜苗收割1-2次就可以了,等蒜苗再長出後追施磷鉀肥。等蒜苔長到一定長度後即可採收。
07
採收蒜頭
▲
為促進蒜頭長的更大,採收蒜苔前追施的磷鉀肥不可過多,否則會消耗結的蒜瓣的營養。當植株葉片大部分都枯黃時,就可把蒜頭挖出來了。
方式二:水培
特別提醒:水培只能採收蒜苗,無法採收蒜苔和蒜頭,大蒜的蒜瓣基本可以提供蒜苗生長的養分,但是無法提供蒜苔和蒜頭的生長。
准備材料:大蒜、水、盤/碗
種植步驟:
01
選種
(也可以剝取大蒜頭最外面的皮,放在容器中)
▲
選擇健壯、肥大的蒜瓣進行水培。
注意:蒜瓣最底部一定要帶上,這個部位是它的鱗莖盤,如把鱗莖盤削掉,那麼水培就無意義了。因為,鱗莖盤是大蒜生根、長葉的重點部位,沒有它,則水培蒜無法成長!
02
澆水固根
(初期可以連續4天不換水,以利於固定)
▲
直接加水,浸過大蒜的底部就行了 ! 這樣有利於生根(這個容器有點淺了)。
03
換水育苗
▲
通常1~2天換次水,保持水的新鮮 ! 初期可以連續4天不換水,以利於固根 ! 生根固定後,換水的次數可以頻繁些。
⑩ 怎麼栽大蒜
摘要 將蒜頭掰開,掰成一瓣一瓣的,在盆土表層用鏟子挖好大小合適的小洞。將蒜瓣栽入洞中,栽入時平的根部朝下,尖的一面朝上。每個蒜瓣的間隔距離在10厘米左右,深度約5厘米。大概一周左右就會出芽,後期勤澆水,多曬太陽並適量施肥。
一、准備蒜瓣
准備長勢較好大蒜頭,超市或者菜市場都可以買到。將它掰開,全部掰成一瓣一瓣,不用剝皮,帶皮種植就可以。
二、准備盆土
准備一個花盆,裝上土,將土壤噴濕。切忌不可過濕,不能成泥巴狀。用鏟子在土壤表面挖出大小合適的洞。
三、栽種蒜瓣
將掰好的蒜瓣栽入挖好洞中,栽入時平的根部朝下,尖的一面朝上。每個蒜瓣的間隔距離在10厘米左右,深度約5厘米。若是氣溫合適,大概一周左右即可出芽。
四、後期養護
栽種好後每隔3-5天要澆一次水,出芽後要經常拿出來曬太陽,並適量施肥,施肥時用農家肥,雞鴨糞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