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械手的控制系統指的是檢測機械獸執行機構的運動位置並反饋給控制系統的裝置
機械手控制系統指的是檢測機械手執行機構的運動位置,並反饋給控版制系統的裝置,權是的,機械手的控制系統就是機械手執行機構的運行位置,每個位置都有一個執行命令,機械手到達這個命令,最後反饋給系統,系統再按下一步的指令給機械手下一道命令是機械手的控制,得到命令之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操作,這就是機械手控制的系統
『貳』 看機械手怎樣自動下料
以數控機床機械手為例,看機械手自動化上下料過程:
數控機床桁架式機械手自動上下料由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協調控制,經各種液壓缸和氣缸配合進行動作處理。負責將機械手上下料軌道上的待加工工件移至機床內,待加工完畢後將加工後的工件從機床內取出,返回至機械手上下料軌道上。整個自動上下料過程包括五大部分:工件輸送、機械手取料、卡盤上下料、機械手送料及將零件送到下一工序。其中工件輸送和將零件送到下一工序部分與其他部分、數控加工並行執行;桁架式機械手取料、機械手送料部分與數控加工同時進行。
1、工件輸送
採用水平輸送、傾斜輸送、提升輸送等方式。水平輸送可輸送不同物品,並且可以採用不同輸送速度、不同輸送形式;傾斜輸送可調節傾斜角度,通過使用帶有花紋的傳輸帶或水平擋板,提高傳輸帶對工件的抓著穩定性,防止工件滑散、甩脫,保證准確的運行軌跡;提升輸送占據空間小,對小型圓柱類零件有較好效果。
在PLC程序設計時,如所需加工的工件有方向性,編輯的PLC程序除控制工件的轉向定位,還應考慮到定位的可靠性。在一次定位不準時,可以重新轉向定位一到兩次,以保證循環中不會因工件輸送定位偶然出錯而停止。
2、機械手取料
當工件輸送到位,桁架式機械手負責將輸送線上的待加工工件送到機床內,將加工完的工件從機床內取出,放回最初上料位置。其動作有:爪開合;升降運動;左右移動。其中手爪開合為汽缸驅動,升降運動、左右移動分別由伺服電機驅動。在抓工件過程中,必須保證手爪和工件之間的位置和角度關系。首先調整手爪上的基準面和檯面上相應的基準面貼合,以減小角度誤差;隨後平移手爪或料台,調整位置誤差。
3、卡盤上下料
桁架機械手的卡盤上下料這是整個自動上下料機構的核心部分。在卡盤上下料過程中,機械手應和機床一些輔助功能配合工作,要求同步協調、穩妥可靠。上、下料道和儲料裝置與工作主機的相對位置,決定了工件在上料前和下料後在空間所處的位置和姿勢,這直接影響手臂的坐標形式。
4、機械手送料
卡盤上下料完成,桁架式機械手須把已加工好的工件運送到送料槽,此時,送料優先於取料和卡盤上下料,取料優先於卡盤上下料,這樣才能保證在整個上下料循環過程中不會發生有料的抓手再去抓料。
注意:上料下料是一個完整的循環,必須以上料等待位開始,完成上料後才能進行下料,下料完畢後回到上料等待位,並准備執行下一上、下料循環。如果在過程中間斷電或誤操作,只能「恢復初位」在上料等待位重新開始。按「急停」慎重
5、零件送到下一工序
桁架式機械手將已加工好的零件送到料槽後,再通過傳輸帶等方式把已加工好的工件送到下一加工工序。
『叄』 彈簧式快速關閉蝶閥是什麼模樣
彈簧式快速關閉蝶閥又叫翻板閥,是一種結構簡單的調節閥,同時也可用於低壓管道介質的開關控制的方工閥門蝶閥是指關閉件(閥瓣或蝶板)為圓盤,圍繞閥軸旋轉來達到開啟與關閉的一種閥,閥門可用於控制空氣、水、蒸汽、各種腐蝕性介質、泥漿、油品、液態金屬和放射性介質等各種類型流體的流動。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斷和節流作用。蝶閥啟閉件是一個圓盤形的蝶板,在閥體內繞其自身的軸線旋轉,從而達到啟閉或調節的目的。
彈簧式快速關閉蝶閥主要由蝶閥、液壓-彈簧驅動裝置、液壓站和電控箱等組成。開閥時,系統發出指令(電控箱設為遠控) ,液壓站工作,液壓油進入油缸底部推動活塞帶動蝶閥開啟,同時彈簧缸中彈簧被壓縮蓄能。當工作系統出現緊急情況時,蝶閥將接到事故信號,在彈簧作用下迅速關閉,關閉時間為013~015s ,從而起到保護工作系統和管路設備的作用。
由於快速關閉蝶閥的工作介質為中高溫氣體,因而在設計蝶閥時,採用了特殊結構。
(1)彈簧式快速關閉蝶閥蝶板:蝶板採用三偏心結構,使蝶閥在啟閉過程中,蝶板的密封面會在開啟瞬間立即脫離閥體密封面,在關閉過程中也只有在關閉瞬間,蝶板密封面才會接觸並壓緊閥體密封面保證密封,徹底消除了兩密封面間的磨損與擦傷。同時斜錐結構具有自定位功能,確保蝶板對中性。
(2)浮動式密封圈:彈簧式快速關閉蝶閥蝶板的金屬-石墨夾層密封圈採用可浮動密封形式,當蝶閥在安裝或使用過程中出現溫度變化時,浮動密封圈可以補償閥體的微量變形,使蝶閥的密封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
(3)軸端溫度補償機構:由於蝶閥的使用溫度較高,考慮到閥軸的熱脹效應,為了防止閥軸頂住導致閥門無法正常開啟,在上、下軸端同時增設了溫度補償機構,通過幾組與碟簧作用相同的支撐墊片對溫度所引起的閥軸尺寸變化進行自動調節,
補償多餘的變形所造成的不利因素,從而保證蝶板不偏移、軸端不外漏、尾端不損壞。快速關閉蝶閥的正常工作狀態(通電狀態)為常開狀態,只有在系統出現故障時(斷電狀態)才要求能夠快速關閉。根據這一特點,要求驅動裝置必須具有自動復位功能,即通電時驅動裝置使蝶閥開啟,斷電時驅動裝置自動復位使蝶閥關閉。自動復位的驅動裝置種類很多,考慮到蝶閥的安全性能要求較高,採用了撥叉傳動和彈簧復位的結構,其主要由箱體、撥叉、油缸、活塞、活塞桿、彈簧和彈簧缸等組成。由於蝶閥快速關閉時間要求在015s之內,考慮到使用性能,撥叉中的銷釘採用合金鋼材質,在撥叉接觸部分裝配有圓柱滾子軸承,將油缸的活塞力以滾動的方式傳遞給撥叉,這樣,既減小了摩擦,提高了壽命,又提高了扭矩傳遞效率。由於採用彈簧作用機構,對彈簧的安全做了周密的考慮,獨立的安全保護螺桿,使得一旦需要在現場對彈簧進行安裝和拆卸時,無需特殊工具,並保證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使彈簧載入和拆卸即安全又便捷。
『肆』 手動換向閥 彈簧自動復位機構
自動復位就是手放開時換向閥回到初始位可看作3位五通閥 鋼球定位 松開手時 閥芯不回會回到原來答位置 會保持手動狀態 可以理解為2位五通閥 34 3位4通 S手動 O常開 B 板式連接 20公稱通徑 H 公稱壓力31.5兆帕 W鋼珠定位式 T是彈簧復位式
『伍』 機械手怎麼用
該設備為四連桿機構人工移動型氣動助力機械手,機械手在以立柱支撐的回轉裝置上,由人工可以在360°的范圍內回轉。缸體裝配機械手的回轉裝置上裝有制動氣缸,氣缸活塞桿端部的制動機構可使大臂在任意位置制動;大臂為四連桿機構,平衡氣缸活塞桿端部鉸鏈與大臂連接,以平衡彎臂、小臂、卡具和工件的重量;升降制動機構可保證四連桿機構升降過程停在任一位置,也可使四連桿機構在意外斷氣情況下處於原來位置;四連桿末端有機械手的彎臂,彎臂可繞大臂末端的軸線轉動±150°;彎臂的下部是小臂,可繞彎臂末端的垂直軸線旋轉±180°,小臂末端是卡具。每個軸均可由制動氣缸活塞桿端部的制動裝置保持在任意位置。工作時,操作人員將機械手拉到工作地點,由人工把持機械手臂將卡具以垂直方向送入缸蓋位置,將手柄下壓後,將定位塊對准缸蓋孔,人工按下夾緊按扭,將缸蓋夾住,此時高壓氣接通,再按下平衡按鈕,向平衡氣缸內送進高壓,使機械手能輕松的帶載運行。提起缸蓋後,由人工扳鎖緊手把,壓縮彈簧,然後轉動手輪,將缸蓋旋轉到所需角度,按下翻轉按扭,將夾具翻轉90°,把缸蓋放在加工工位,按下卸載,檢查無誤按下互鎖按鈕,夾緊氣缸松開,此時平衡氣缸內的壓力變為低壓,使機械手脫載運行。完成一個缸體的抓取、移動、到位等動作。加工完畢,按下制動開關,機械手在空間處於制動狀態,確保工件、周邊設備及操作人員的安全。
氣動系統
該系統為氣動控制系統,氣缸的運動信號均由人工操作氣動開關發出或由機械結構原理實現(參見氣動原理圖)。
(1)卸荷閥(HE-3/8-D-MIDI)、過濾器(LF-3/8-D-MIDI)、精密過
濾器(LF-3/8-5M-MIDI)、油霧器(LOE-3/8-D-MIDI)、增壓缸(VBA-2100-03-G)——安裝在氣控箱3內,在氣源壓力低的情
況下,氣源通過增壓缸可將輸入氣壓提高送至輸出口。
(2)精密過濾減壓閥(LR-3/8-D-5M-MINI)——氣控箱2內,氣源工作壓力,一般設定在0.6Mpar。
『陸』 注塑機機械手都有哪些機構組成
注塑機機械手的機構組成:
一、執行系統機構
機械手的執行機構分為手部、手臂、軀干;
1、手部
手部安裝在手臂的前端。手臂的內孔中裝有傳動軸,可把運用傳給手腕,以轉動、伸曲手腕、開閉手指。
機械手手部的構造系模仿人的手指,分為無關節、固定關節和自由關節3種。手指的數量又可分為二指、三指、四指等,其中以二指用的最多。可根據夾持對象的形狀和大小配備多種形狀和大小的夾頭以適應操作的需要。所謂沒有手指的手部,一般都是指真空吸盤或磁性吸盤。
2、手臂
手臂的作用是引導手指准確地抓住工件,並運送到所需的位置上。為了使機械手能夠正確地工作,手臂的3個自由度都要精確地定位。
3、軀干
軀干是安裝手臂、動力源和各種執行機構的支架。
二、驅動系統機構
機械手所用的驅動機構主要有4種:液壓驅動、氣壓驅動、電氣驅動和機械驅動。其中以液壓驅動、氣壓驅動用得最多。
1、液壓驅動式
液壓驅動式機械手通常由液動機(各種油缸、油馬達)、伺服閥、油泵、油箱等組成驅動系統,由驅動機械手執行機構進行工作。通常它的具有很大的抓舉能力(高達幾百千克以上),其特點是結構緊湊、動作平穩、耐沖擊、耐震動、防爆性好,但液壓元件要求有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密封性能,否則漏油將污染環境。
2、氣壓驅動式
其驅動系統通常由氣缸、氣閥、氣罐和空壓機組成,其特點是氣源方便、動作迅速、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維修方便。但難以進行速度控制,氣壓不可太高,故抓舉能力較低。
3、電氣驅動式
電力驅動是機械手使用得最多的一種驅動方式。其特點是電源方便,響應快,驅動力較大(關節型的持重已達400kg),信號檢測、傳動、處理方便,並可採用多種靈活的控制方案。驅動電機一般採用步進電機,直流伺服電機(AC)為主要的驅動方式。由於電機速度高,通常須採用減速機構(如諧波傳動、RV擺線針輪傳動、齒輪傳動、螺旋傳動和多桿機構等)。有此機械手已開始採用無減速機構的大轉矩、低轉速電機進行直接驅動(DD)這既可使機構簡化,又可提高控制精度。
4、機械驅動式
機械驅動只用於動作固定的場合。一般用凸輪連桿機構來實現規定的動作。其特點是動作確實可靠,工作速度高,成本低,但不易於調整。
其他還有採用混合驅動,即液-氣或電-液混合驅動。
三、控制系統
機械手控制的要素包括工作順序、到達位置、動作時間、運動速度、加減速度等。
機械手的控制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兩種。
控制系統可根據動作的要求,設計採用數字順序控制。它首先要編製程序加以存儲,然後再根據規定的程序,控制機械手進行工作。
程序的存儲方式有分離存儲和集中存儲兩種。分離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分別存儲於兩種以上的存儲裝置中,如順序信息存儲於插銷板、凸輪轉鼓、穿孔帶內;位置信息存儲於時間繼電器、定速回轉鼓等;集中存儲是將各種控制因素的信息全部存儲於一種存儲裝置內,如磁帶、磁鼓等。這種方式使用於順序、位置、時間、速度等必須同時控制的場合,即連續控制的情況下使用。
其中插銷板使用於需要迅速改變程序的場合。換一種程序只需抽換一種插銷板限可,而同一插件又可以反復使用;穿孔帶容納的程序長度可不受限制,但如果發生錯誤時就要全部更換;穿孔卡的信息容量有限,但便於更換、保存,可重復使用;磁蕊和磁鼓僅適用於存儲容量較大的場合。至於選擇哪一種控制元件,則根據動作的復雜程序和精確程序來確定。
對動作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求教再現型控制系統。更復雜的機械手採用數字控制系統、小型計算機或微處理機控制的系統。
控制系統以插銷板用的最多,其次是凸輪轉鼓。它裝有許多凸輪,每一個凸輪分配給一個運動軸,轉鼓運動一周便完成一個循環。
注塑機專用機械手是能夠模仿人體上肢的部分功能,可以對其進行自動控制使其按照預定要求輸送製品或操持工具進行生產操作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注塑機械手是為注塑生產自動化專門配備的機械,它可以在減輕繁重的體力勞動、改善勞動條件和安全生產;提高注塑成型機的生產效率、穩定產品質量、降低廢品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等方面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柒』 快速自動換刀技術都有哪些結構裝置
除了在傳統換刀裝置的基礎上提高動作速度外,還出現了一些新方法和新結構換刀裝置。
(1)多主軸換刀
這種機床沒有傳統的刀庫和換刀裝置,而是採用多個主軸並排固定在主軸架上,一般為3~18個。每個主軸由各自的電動機直接驅動,並且每個主軸上安裝了不同的刀具。換刀時不是主軸上的刀具交換,而是安裝在夾具上的工件快速從一個主軸的加工位置移動到另一個裝有不同刀具的主軸,實現換刀並立即加工。這個移動時間就是換刀時間,而且非常短。由夾具快速移動完成換刀,省去了復雜的換刀機構。這種結構的機床和通常的加工中心結構已大不相同。不僅可以用於需要快速換刀的加工,而且可以多軸同時加工,適合在高效率生產線上使用。
(2)雙主軸換刀
加工中心有兩個工作主軸,但不是同時用於切削加工。一個主軸用於加工,另一個主軸在此期間更換刀具。但需要換刀時,加工的主軸迅速退出,換好刀具的主軸立即進入加工。由於兩個過程可以同時進行,換刀時間實際就是已經裝好刀具的兩個主軸的換位時間,使輔助時間減到最少,即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達到最短。由於有兩個主軸,這種機床的刀庫和換刀機械手可以是一套,也可以是兩套。兩個主軸可以用1.0~1.5s的時間移動到加工位置並啟動加速到加工的最大速度。具體的交換時間取決於機床的尺寸。
(3)刀庫布置在主軸周圍的轉塔方式
這種方式,刀庫本身就相當於機械手,即通過刀庫拔插刀並採用順序換刀,使機床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短。這種方式如果要實現任意換刀,則就隨所選刀在刀庫的位置不同而存在時間長短不等,最遠的刀可能切屑到切屑換刀時間較長。因此,這種方式作為高速自動換刀裝置只能採用順序選刀的方式。
(4)多機械手方式
同樣,刀庫布置在主軸的周圍,但採用每把刀有一個機械手的方式使換刀幾乎沒有時間的損失,並可以採用任意選刀的方式。
根據高速機床新的結構特點設計刀庫和換刀裝置的形式和位置。例如,傳統的立式加工中心的刀庫和換刀裝置多裝在立柱一側:而高速加工中心則多為立柱移動的進給方式,為減輕運動件質量,刀庫和換刀裝置不宜再裝在立柱上。
採用新方法進行刀具快速交換。不用刀庫和機械手方式,而改用其它方式換刀。例如不用換刀,用換主軸的方法。
利用新開發的加工中心的主軸部件可作6自由度高速運動這一特點,讓主軸直接參與換刀過程,不僅可使刀庫配置位置靈活,而且可減少刀庫運動的自由度,顯著簡化刀庫和換刀裝置的結構。
適合於高速加工中心的刀柄。HSK刀柄質量輕,拔插刀行程短,可以使自動換刀裝置的速度提高。快速自動換刀裝置採用HSK空心短錐柄刀是發展的趨勢。
『捌』 工業機械手的組成和功能有哪些
工業機械手的分類機械手在隨著時代的近不逐漸代替人的繁重勞動以實現生產的機械化和自動化,能在有害環境下操作以保護人身安全,因而廣泛應用於機械製造、冶金、電子、輕工和原子能等部門。 工業機械手有哪些分類?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工業機械手有哪些分類吧,千萬別錯過哦! 機械手的種類,按驅動方式可分為液壓式、電動式、氣動式、機械式機械手;按適用范圍可分為專用機械手和通用機械手兩種;按運動軌跡控制方式可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機械手等。 (1)按控制方式分 固定程序機械手:控制系統是一個固定程序的控制器。程序簡單,程序數少,而且是固定的,行程可調但不能任意點定位。 (2)按驅動方式分 液壓傳動機械手 氣壓傳動機械手 機械傳動機械手 (3)根據所承擔的作業的特點,工業機械手可分為以下三類: 承擔搬運工作的機械手:這種機械手在主要工藝設備運行時,用來完成輔助作業,如裝卸毛坯、工件和工夾具。 生產工業用機械手:可用於完成工藝過程中的主要作業,如裝配、焊接、塗漆、彎曲、切斷等。 通用工業機械手:其用途廣泛,可以完成各種工藝作業。 (4)按功能分類 專用機械手:它是附屬於主機的具有固定程序而無獨立控制系統的機械裝置。專用機械手具有動作少,工作對象單一,結構簡單,實用可靠和造價低等特點,適用於大批大量的自動化生產,如自動機床,自動線的上、下料機械手和「加工中心」附屬的自動換刀機械手。 通用機械手:又稱工業機器人。它是一種具有獨立控制系統的機械裝置。具有程序可變、工作范圍大、定位精度高、通用性強的特點,適用於不斷變換品種的中小批量自動化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