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要把整套設計得有科幻時尚的效果,具體要怎麼設計呢
准備好穿越時間和空間,欣賞建築師安德烈·丘迪諾的四個未來主義家居設計,每個設計都是由技術靈感塑造的。雕刻面板以傾斜的輪廓和燈箱的切割雕刻出類似電路板的環境。太空時代的電視牆看起來像是星際飛船的控制室,而卧室在銀河系裡似乎都睡過頭很久了。先說一個水藍色裝飾,銅元素,巨大熒光燈面板的家。我們的第二站是定製傢具和定製廚房的藍綠色組合。我們的第三個案例是一個黑暗和戲劇性的未來主題,以外部世界的家庭辦公室設計結束。這座120平米的房子位於哈薩克中部的阿斯塔納,雕刻的線條不規則,傾斜不對稱。巨大的光板打亂了天花板平面,而未來派的牆架斜著穿過生活空間的角落。
作品來自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擅長完美而柔和的建築和結構,紐約世貿中心的交通樞紐。細長的節奏結構創造出一個具有非凡尺度的大空間。書籍設計不僅僅是平面設計,更是一種立體的、時空的設計。我們在研究書籍設計的時候,通常會和建築空間進行比較。一本書就像一個微型畫廊,有時間和空間的深度。觀看的距離、時長和路徑;正負空間比;頁面之間的連接和空間劃分是相互關聯的。要想把觀眾引入這個時空,必須建立完整的敘事,明確敘事的目的和基本原則。正如原研哉在《設計中的設計》中所說,信息傳遞的目的不是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來吸引人的注意力,而是慢慢滲透到五官中。在人們還沒有注意到它的存在的時候,成熟、隱秘、精準、強大的溝通已經悄然完成。
❷ 如何簡單的建造一個時空接收裝置
如果想簡單的建造一個時空接收裝置,這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裝置,需要做大量的實驗,這個低空施工接受裝置只是一個設想,實際操作起來是10分的難
❸ 求一部小時候看過的比較老的美國科幻片,講述的是在未來有一種高科技裝置可以讓人身臨其境玩各種游戲!
根據你看的年代,看看是否以下幾部之一:
《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 (1982)
http://ke..com/view/1438608.htm
《虛擬實境死亡游戲》Arcade (1993)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112566/
《虛幻鬥士》Sci-Fighter (2004)
http://ke..com/view/1064691.htm
❹ 在寫小說幫忙想一些比較黑科技的科幻技術或者武器下面是我自己想到的
我想應該夠了,已經很多了,你可以從中挑選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或是照應小說情節的武器放進去。
我的建議:你可以把一些黑科技的名稱改成一些比較切合實際的、幽默的稱呼,這樣不僅可以避免讀者的閱讀疲勞(名稱太長,太炫),還可以增加幽默感。例如:生命模板重置改為「格式化',時間折疊技術改為」折紙手',斬星劍改為「大菜刀」
謝謝!希望我的建議能使你的小說增彩。
❺ 英菲尼迪QX60概念車曝光,外觀科幻十足,設計理念終於入正軌了
英菲尼迪(Infiniti)設計師僅專注於外觀,他們將QX60Monograph視為對忙碌的現代家庭而言精緻而實用的解決方案。比例包括寬闊的姿態,光滑的溫室,水平的肩線和肌肉發達的輪拱。兩者的結合創造出一種指揮姿態和定義的SUV角色,這一次英菲尼迪QX60概念車曝光後,外觀科幻十足,設計理念終於入正軌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❻ 科幻畫構思
蜻蜓
蜻蜓通過翅抄膀振動可產生不襲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並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公里/小時。此外,蜻蜓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效仿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為了研究滑翔飛行和碰撞的空氣動力學以及其飛行的效率,一個四葉驅動,用遠程水平儀控制的機動機翼(翅膀)模型被研製,並第一次在風洞內測試了各項飛行參數。
第二個模型試圖安裝一個以更快頻率飛行的翅膀,達到每秒18次震動的速度。有特色的是,這個模型採用了可變可調節前後兩對機翼之間相差的裝置。
研究的中心和長遠目標,是要研究使用「翅膀」驅動的飛機表現,以及與傳統的螺旋推動器驅動的飛機效率的比較等等。
❼ 求一部小時候看過的比較老的歐美科幻片,講述的是在未來有一種高科技裝置可以讓人身臨其境玩各種游戲!
魔幻戰將 Virtual Combat (1995)
在未來,柏特企業製造的虛擬現實機器是非常流行的娛樂游戲,警察科瑞熱衷虛擬格鬥游戲,但始終打不贏第十關的boss但丁......
❽ 有哪些設計是科幻電影中常出現的
人工重力系統。在外太空也能維持類似地球引力的系統。因為人體在長期無重力情況下骨骼幾乎不受力,骨骼的鈣質吸收會減緩,骨骼會變得越來越脆,所以人工重力系統是維持人類長期太空生活的必要系統。(更重要的原因是失重的特效比較難做,有重力的布景更便宜)
❾ 一部電影裡面有個神秘球形裝置,可以通往另外一個未知空間
星際之門 Stargate (1994)
導演: 羅蘭·艾默里奇
編劇: 迪安·德夫林 / 羅蘭·艾默里奇
主演: 詹姆斯·斯派德 / 庫爾特·拉塞爾 / 艾利希斯·克魯茲 / 韋薇卡·琳德佛斯 / 傑曼·翰蘇 /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 / 美國
語言: 英語 / 挪威語 / 瑞典語
上映日期: 1994-10-28
❿ 關於科幻元素
首先,如果說大體上的感受,一定要注重的一個詞就是——視野。
科幻元素源於一個「不同於」我們所看世界方式的或宏觀或微觀的視野。
所以「星球」很科幻,「飛船」很科幻,兩只小型電子蚊子的對視也很科幻。
再說到「科幻」元素,一定要給人以「技術感」,甚至對我們來說常常是「工業感」、「金屬感」。比如你提到的管道、引擎等等,他們給人一種「技術」的感覺,以冷艷的形式表現了科學,而這也是表現未來世界最主要的方式
——將比我們要超前的或不為我們所知的技術組合、呈現。
比如虛幻、半條命等游戲中運用各種奇異能量,擁有詭異金屬外表、閃著能量光球的武器。各種科幻片中高聳入雲、形態各異的建築。都是這個道理。
而科幻元素的本質,是未知;其本質目的,是震撼,讓你感受到一個技術真的改變了社會的世界。
一直精巧的機械手可能只會給你一點點的科幻感覺,但當它向你比出一個「V」字形時,是不是就有濃濃的科幻味了?
其他的,還需要一步步去體會,我也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歡迎繼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