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攪拌樁自動計量裝置

攪拌樁自動計量裝置

發布時間:2022-02-04 01:04:27

㈠ 水泥攪拌樁:每米水泥漿(水灰比0.5)中水泥用量如何計算

每米樁徑內土體質量*0.15

㈡ 深層攪拌樁施工質量檢驗

1.施工期質量檢驗

在施工期,每根樁均應有一份完整的質量檢驗單,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簽名後作為施工檔案。質量檢驗主要有以下內容。

(1)樁位

通常定位偏差不應超出50mm。施工前在樁中心插樁位標,施工後將樁位標復原,以便驗收。

(2)樁頂、樁底標高

均不應低於設計值,樁底一般應超深100~200mm,樁頂應超過設計標高0.5m。

(3)樁身垂直度

每根樁施工時均應用水準尺或其他方法檢查導向架和攪拌軸的垂直度,間接測定樁身垂直度。通常垂直度誤差不應超過1%。當設計對垂直度有嚴格要求時,應按設計標准檢驗。

(4)樁身水泥(或石灰)摻量

按設計要求檢查每根樁的水泥(或石灰)用量。通常考慮到按整包水泥(或石灰)計量的方便,允許每根樁的用量在±25kg范圍內調整。

(5)水泥標號

水泥品種按設計要求選用。對無質保書或有質保書的小水泥廠的產品,應先作試塊強度試驗,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對有質保書的水泥產品,可在攪拌施工時,進行抽查試驗。

(6)石灰質量

石灰應該是細磨的,在攪拌過程中,為了防止攪拌樁體中石灰聚集,石灰最大粒徑應小於2mm。石灰應盡量純凈無雜質,石灰中氧化鈣和氧化鎂的總和至少應為75%,其中氧化鈣含量應大於70%,在使用前應進行化驗,以求得氧化鈣和氧化鎂的含量。在使用中應經常用簡易方法並送交有關單位化驗,從而保證所用石灰的質量。

(7)攪拌頭上提噴漿(或噴粉)的速度

一般均在上提時噴漿或噴粉,提升速度不應超過0.5m/min。通常採用二次攪拌。

(8)外摻劑的選用

採用的外摻劑應按設計要求配製。常用的外摻劑有氯化鈣、碳酸鈉、三乙醇胺、木質素碳酸鈣、水玻璃等。

(9)漿液水灰比

通常為0.4~0.5,不宜超過0.5。漿液拌和時應按水灰比定量加水。

(10)水泥漿液攪拌的均勻性

應注意貯漿桶內漿液化氣的均勻性和連續性,噴漿攪拌時不允許出現輸漿管道堵塞或爆裂的現象。

(11)噴粉攪拌的均勻性

應有自動計量裝置,隨時有指示噴粉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包括壓力、噴粉速度和噴粉量等。

(12)基坑開挖工程中的側向圍護樁

相鄰樁體要搭接施工,施工應連續,其施工間歇時間不宜超過8~10h。

2.工程竣工後的質量檢驗

(1)標准貫入後的質量檢驗

用這種方法可通過貫入阻抗估算土的物理力學指標,檢驗不同齡期的樁體強度變化和均勻性,所需設備簡單,操作方便。

(2)取心檢驗

用鑽孔方法連續取攪拌樁樁心,可直觀地檢驗樁體強度和攪拌的均勻性。進行無側限強度試驗時,可視取心時對樁心的損壞程度,將設計強度指標乘以0.7~0.9的折減系數。

(3)靜載荷試驗應在28d(水泥)齡期後進行,檢驗點數每個場地不得少於3個。若試驗值不符合設計要求,應增加檢驗孔的數量,若用於樁基工程,其檢驗數量應不少於第一次的檢驗量。

(4)開挖檢驗

可根據工程設計要求選取一定數量的樁體進行開挖,檢查加固樁體的外觀質量、搭接質量和整體性等。

(5)沉降觀測

建築物竣工後,尚應進行沉降、側向位移等觀測。這是最為直觀地檢驗加固效果的理想方法。對作為側向圍護的攪拌樁,開挖時主要檢驗的內容有:①牆面滲漏水情況;②樁牆的垂直和整齊度情況;③樁體的裂縫、缺損和和漏樁情況;④樁體強度和均勻性;⑤樁頂和路面頂板的連續情況;⑥樁頂水平位移量;⑦坑底滲漏稅情況;⑧坑底隆起情況。

深層攪拌樁地基質量檢驗標准必須符合表7-14的規定。

表7-14 水泥土攪拌樁地基質量檢驗標准

㈢ 鋼筋砼企口樁的施工方法是什麼還有水泥攪拌樁的施工措施要具體的。

水泥土攪拌樁施工工藝標准

1 適用范圍
本工藝標准適用於工業與民用建築中採用水泥土攪拌樁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備
2.1.1 材料要求
2.1.1.1 水泥: 用3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要求新鮮無結塊。
2.1.1.2 外加劑: 塑化劑採用木質素磺酸鈣,促凝劑採用硫酸鈉、石膏;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摻量通過試驗確定。
2.1.2 配合比要求
水泥摻入量一般為加固土重的7%~20%,每加固1m3的土體摻入水泥約110~160Kg,當用水泥漿作固化劑,配合比為1:1~2(水泥:砂)。為增加流動性,可摻入水泥重量0.2~0.25%的木質素磺酸鈣減水劑與1%的硫酸鈉和2%的石膏,水灰比為0.43~0.50。
2.2 主要工機具
2.2.1 機具設備
深層攪拌機、履帶式起重機、灰漿攪拌機、灰漿泵、冷卻泵及其配套設備。
2.2.2 主要工具
導向架、集料斗、磅秤、提速度測定儀、電氣控制櫃、手錘膠輪車等。
2.3 作業條件
2.3.1 現場符合「三通一平」的施工條件,地下以及高空的障礙物清除完畢。
2.3.2 基礎軸線及標高測量完畢,基礎的軸線和高程的控制樁,應設置在不受打樁影響的地點,並應妥善加以保護。
2.3.3 根據軸線放出樁位線,用木橛釘好樁位,並用白灰作標識,以便於施打。
2.3.4 施工前必須打試驗樁,確定打樁設備、施工工藝及技術措施是否適宜。
2.3.5 要選擇和確定打樁機進出路線和打樁順序,制定施工方案,作好技術交底。
2.4 作業人員
2.4.1 主要作業人員:機械操作人員、壯工。
2.4.2 施工機具應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維護,大、中型機械特殊機具需執證上崗,操作者須經培訓後,執有效的合格證書可操作。主要作業人員已經過安全培訓,並接受了施工技術交底(作業指導書)。
3 施工工藝
3.1 工藝流程
3.1.1 濕法工藝流程

3.1.2 干法工藝流程

3.2 操作工藝
3.2.1 就位樁機:打樁機就位時,應對准樁位,機身垂直,在施工時不發生傾斜。
3.2.2 濕法工藝
3.2.2.1施工時,先將深層攪拌機用鋼絲繩吊掛在起重機上,用輸漿膠管將貯料罐砂漿泵與深層攪拌機接通,開動電動機,攪拌機葉片相向而轉,借設備自重,以0.38-0.75m/min的速度沉至要求的加固深度;再以0.3-0.5m/min的均勻速度提起攪拌機,與此同時開動砂漿泵,將砂漿從深層攪拌機中心管不斷壓入土中,由攪拌葉片泥漿與深層處的軟土攪拌,邊攪拌邊噴漿直到提至地面(近地面開挖部位可不噴漿,做於挖土),即完成一次攪拌過程。用同法再一次重復攪拌下沉和重復攪拌噴漿上升,即完成一根柱狀加固體,外形呈「8」字形(輪廓尺寸:縱向最大為1.3m,橫向最大為0.8m)。
3.2.2.2 施工中固化劑應嚴格按預定的配比拌制,並應有防離析措施。起吊應保證起吊設備的平整度和導向的垂直度。成樁要控制攪拌機的提升速度和次數,使連續均勻,以控制注漿量,保證攪拌均勻,同時泵送必須連續。
3.2.2.3 攪拌機預攪下沉時,不宜沖水,當遇到較硬土層下沉過慢時,方可適量沖水,但應考慮沖水成樁對樁身強度的影響。
3.2.2.4 所有使用的水泥都應過篩,制備好的漿液不得離析,泵送必須連續。拌制水泥漿液的罐數、水泥和外摻劑用量以及泵送漿液的時間等應有專人記錄;噴漿量及攪拌深度必須採用經國家計量部門認證的監測儀器進行自動記錄。
3.2.2.5 當水泥漿液到達出漿口後應噴漿攪拌30s,在水泥漿與樁端土充分攪拌後,再開始提升攪拌頭。
3.2.3 干法工藝
3.2.3.1施工前,應進行場地整平、樁位放線,組裝架立噴粉樁機,檢查主機各部分的連接,噴粉系統各部分安裝試調情況及灰罐、管路的密封連接情況是否正常,做好必要的調整和緊固工作;灰罐裝滿料後,進料口應加蓋密封,排除異常情況後,方可開始施工。
3.2.3.2成樁時,先用噴粉樁機在樁位鑽孔,至設計要求深度後(鑽速為0.57-0.97m/min,一般鑽一根10m長樁約15-25min),將鑽頭以0.97m/min速度邊攪拌、邊提升,同時通過噴粉系統將水泥(或石灰粉)通過鑽桿端噴嘴定時定向攪動的土體噴粉,使土體和水泥(或石灰)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形成水泥、水、土(石灰土)混合體。
3.2.3.3 水泥土攪拌法(干法)噴粉施工機械必須配置經國家計量部門確認的具有能瞬時檢測並記錄出粉量的粉體計量裝置及攪拌深度自動記錄儀。
3.2.3.4 攪拌頭每旋轉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過16mm。攪拌頭的直徑應定期復核檢查,其磨耗量不得大於10mm。
3.2.3.5 當攪拌頭到達設計樁底以上1.5m時,應即開啟噴粉機提前進行噴粉作業。當攪拌頭提升至地面下500mm時,噴粉機應停止噴粉。成樁過程中因故停止噴粉,應將攪拌頭下沉至停灰面以下1m處,待恢復噴粉時再噴粉攪拌提升。
3.2.3.6 需在地基土天然含水量小於30%土層中噴粉成樁時,應採用地面注水攪拌工藝。
4 質量標准
4.1 主控項目及一般項目
4.1.1施工前應檢查水泥、外摻劑的質量、樁位、攪拌機工作性能及各種計量設備完好程度(主要是水泥漿量流量計及其他計量裝置)。
4.1.2施工中應檢查機頭提升速度、水泥漿或水泥注入量、攪拌樁的長度及標高。
4.1.3施工結束後,應檢查樁體強度、樁體直徑及地基承載力。
4.1.4進行強度檢驗時,對承重水泥土攪拌樁應取90d後的試件;對支護水泥攪拌樁應取28d後的試件。
4.1.5水泥土攪拌樁地基質量檢驗標准應符合下表規定
表4.1.5 水泥土攪拌樁地基質量檢驗標准
項 序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查方法
單位 數值
主控項目 1 水泥及外摻劑質量 設計要求 查產品合格證書或抽樣檢驗
2 水泥用量 參數指標 查看流量計
3 樁體強度 設計要求 按規定辦法
4 地基承載力 設計要求 按規定辦法
一般項目 1 樁頭提升速度 m/min ≤0.5 量水頭上升距離及時間
2 樁底標高 mm ±200 測機頭深度
3 樁頂標高 mm +100,-50 水準儀(最上部500mm不計入)
4 樁位偏差 mm <50 用鋼尺量
5 樁徑 mm <0.04D 用鋼尺量,D為樁徑
6 垂直度 % ≤1.5 經緯儀
7 搭接 mm >200 用鋼尺量
4.2 特殊工藝或關鍵控制點的控制
特殊工藝或關鍵控制點的控制
序號 關鍵控制點 控 制 措 施
1 樁徑、攪拌的均勻性 成樁7d後,採用淺部開挖樁頭,檢查
2 樁徑、攪拌的均勻性 成樁3d內,用輕型動力觸探(N10)檢查每米樁身的均勻性
3 承載力 進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單樁載荷試驗
載荷試驗必須在樁身強度滿足試驗載荷條件時,並宜在成樁28d後進行。檢查數量為總樁數的0.5%~1%,且每項單體工程不應少於3點。
4.3 質量記錄
4.3.1水泥的出廠合格證及復檢證明;
4.3.2試樁施工記錄、檢驗報告;
4.3.3 施工記錄;
4.3.4 施工布置示意圖;
5 施工中注意的質量問題
5.1濕法
5.1.1 斷樁:
攪拌提升速度與輸漿速度同步,制備的漿液不得離析,泵送要連續
5.1.2 樁端質量差:
為保證樁端施工質量,當漿液達到出漿口時,噴漿座底30s,使漿液完全達到樁端。
5.1.3 樁體不均勻:
通過復噴的方法達到提高樁身強度的目的,攪拌次數1次噴漿2次攪拌或2次噴漿3次攪拌為宜,且最後1次提升攪拌宜採用慢速提升。
5.1.4 因故停漿:
施工中因故停漿,宜將攪拌機下沉至停漿點以下0.5m。
5.2 干法
5.2.1 異常情況:
施工中注意噴粉機,空壓機的運轉情況,壓力表的顯示變化,送灰情況,如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判明原因,停止提升,原地攪拌,為保證成樁質量,必要時給予復打。
5.2.2 因故停止噴粉:
成樁過程中因故停止噴粉,應將攪拌頭下沉至停灰面以下1m處,待恢復噴粉時再噴粉攪拌提升。
5.2.3 搭接的樁體:
設計上要求搭接的樁體,須連續施工,一般相鄰樁的施工間隔時間不超過8h。
6 成品保護
6.0.1 基礎底面以上應預留0.7~1.0m土層, 施工結束後,將表層擠松的土挖除,或分層夯壓密實後,立即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6.0.2 雨期或冬季施工,應採取防雨,防凍措施,防止水泥受雨水淋濕或凍結。
7 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
7.1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過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序號 作業活動 危險源 控 制 措 施
1 現場管理 人員傷害 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打沉套管應有專人指揮
2 樁機操作 機械損壞 施工機械,電氣設備、儀表儀器及機具等在確認完好後方准使用,並由專人負責使用
3 樁架裝拆 高空墜落 在樁架上裝拆維修機件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
4 樁機行走 觸電 樁機行走時,應先清理地面上的障礙物和挪動電纜,挪動電纜應戴絕緣手套,注意防止電纜磨損漏電
5 預攪下沉和提升攪拌 卡鑽或停鑽 深層攪拌機的入土切削和提升攪拌,當載荷太大及工作電流超過預定值時,應減慢升降速度或補給清水,一旦發生卡鑽或停鑽現象,應切斷電源,將攪拌機強制提起之後,才能啟動電機
6 樁機安裝 樁機傾倒 施工過程中如遇大風,應將樁管插入地下嵌固,以確保樁機安全
7 現場施工 人員傷害 所有施工人員均戴安全帽,並進行安全教育
7.2 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環境因素辯識及控制措施
序號 作業活動 環境因素 控 制 措 施
1 混凝土的攪拌 污水排放 設沉澱池,清污分流
2 水泥進場、垃圾出場 揚塵 水泥運輸表面覆蓋
建築垃圾運輸表面覆蓋
道路要經常維護和灑水,防止造成粉塵污染
3 現場清理 建築垃圾 施工現場應設合格的衛生環保設施,施工垃圾集中分類堆放,嚴禁垃圾隨意堆放和拋撒
4 機械使用 廢油 施工現場使用和維修機械時,應有防滴漏措施,嚴禁將機油等滴漏於地表,造成土地污染

㈣ 什麼是雙軸,三軸水泥攪拌樁

1、雙軸水泥攪拌樁是長螺旋樁機的一種,雙頭就是在樁機上有兩根鑽桿,兩個螺旋鑽頭,能夠同時施工兩根樁。

2、三軸水泥攪拌樁是長甥旋樁機的一種,同時有三個螺旋鑽孔,施工時三條螺旋鑽孔同時向下施工,一般用於地下連續牆工法使用,是軟基處理的一種有效形式,利用攪拌樁機將水泥噴入土體並充分攪拌,使水泥與土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地基強度。

單軸攪拌樁與三軸攪拌樁的區別

1、螺旋鑽孔數不同:單軸攪拌樁只有一根螺旋鑽孔,三軸攪拌樁同時有三個螺旋鑽孔。

2、施工方式不同:單軸攪拌樁只能利用一根螺旋鑽孔向下施工,三軸攪拌樁可以同時用三個螺旋鑽孔向下施工,利用攪拌樁機將水泥噴入土體並充分攪拌,使水泥與土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而提高地基強度。

3、作用不同:三軸攪拌樁在基坑圍護工程起到重要的作用,一種中間不插型鋼,只作為止水用,如需擋土應與其他工藝結合應用;一種是攪拌樁樁體內插H型鋼(俗稱SMW工法)既可以起到止水亦可以作擋土牆,適用於挖深較淺的基坑。而單軸攪拌樁則不具備三軸攪拌樁這些作用。

㈤ 雙軸水泥攪拌樁機是否配有電腦計量裝置

工程量的計算: 定額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是按樁徑截面積乘以樁長,採用多軸施工攪拌樁的工程量計算關鍵在於樁截面積的確定,仍採用「樁徑截面積」則不可行,應該扣除樁徑截面一次形成的重疊部位面積,如下圖為三軸攪拌樁,一次成活三個樁徑斷面,應扣。

㈥ 水泥土攪拌樁的施工標准

水泥土攪拌樁濕法監理實施細則為了更好的對工程質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發揮監理的監督和管理的作用,特製定水泥土攪拌樁濕法監理實施細則。
1、總則
工程監理改建工程項目中,大部分軟土地基處理採用濕噴樁進行加固處理。濕噴樁是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為固化劑,通過特製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就地將原位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形成水泥土圓柱體。由於固化劑和土之間產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圓柱樁體具有一定的強度,樁體周圍的土得到部分改善,組成具有整體性、水穩性和一定強度的復合地基,從而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地基不均勻沉降,達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2、施工前的監理實施細則
濕噴樁施工的場地,事先回填整平到設計高程,清除雜物,查明施工段落上空和地下有無管線。若有,承包人應提前向監理組和指揮部匯報,以便及時妥善解決。
2.1 機械設備監理實施細則
2.1.1濕噴樁機必須採用專用濕噴樁機,嚴禁採用粉噴樁機改裝。鑽頭應為雙十字鑽頭,嚴禁使用利用自重下沉和無檔位直接利用卷揚機進行提升的鑽機。輸送管長度一般不大於60m,擺放平順,管道最大長度不得大於80m,接頭最多不超過兩個。機械動力應大於45kw以上,鑽頭葉片三層,每層兩片,上下間距為30cm 水平刀片與水平夾角為30℃,每片葉片寬10cm:鑽頭的直徑磨損不得大於2cm
2.1.2每台濕噴樁必須配備能夠自動記錄、列印處理深度,單位長度水泥漿用量,復攪深度、水泥漿比重的電腦記錄裝置,即能列印每根樁施工過程中鑽頭每次下鑽深度及提高高度的全過程記錄和水泥漿漿量、水泥漿用量曲線圖和水泥漿比重,所有數據必須實時列印。
2.1.3所有的電流表、電壓表合和電腦計量裝置以及泥漿泵壓力表等裝置必須經過計量部門的標定認可,關鍵設備上計量部門的簽封應完整,每台設備必須經監理人員現場試樁後由駐地監理組統一發放進場設備准許證方可使用。
2.1.4對檢查合格的機組進行編號、掛牌,要表明鑽機的編號、機長、質檢員、技術員等相關內容。
2.1.5施工前丈量鑽桿的長度,並標上顯著的標志,以便掌握鑽桿鑽入深度、復攪深度、保證設計樁長
2.2 進場材料的監理實施細則
2.2.1水泥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42.5,應對廠家進行考察、了解。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與技術規范的標准,供應量應能滿足施工進度要求。外摻劑為生石膏粉,參考摻入量為2%(占水泥重量),生石膏粉中SO4含量不小於40%,0.08mm方孔篩篩余小於15%,該石膏粉與水按1:O.5混合後,在密閉條件下48小時不產生凝結
2.2.2建立進場水泥批次、數量、出廠日期、檢驗批復文件的編號、現場存放地點以及相應所使用的施工路段的原材料台帳制度,要求現場監理簽字確認
2.2.3進場水泥要按規范要求存放和保管,要防潮、防雨,對受潮、結塊的嚴禁使用
2.2.4建立各樁機的施工記錄台帳,並隨時檢查及時簽證,其統計數據用以對實際用量進行總量核對。
2.3 測量放樣監理實施細則
根據事前經監理組批準的樁位布置圖,准確放樣,並用木樁或竹簽標示樁位,杜絕邊施工邊放樣,樁位必須經監理組測量工程師認可。
2.4 現場工藝性試樁監理實施細則
2.4.1為確定各種技術參數,按首件工程認可制要求進行工藝性試樁,施工參數包括輸漿走漿的時間、停漿時間、攪拌軸下鑽提鑽的速度(檔位)電流值以及到達硬質層時電流突變的位置等;各項技術參數參考值如下:
下鑽速度,參考值V=0.5-1.0m/min;提鑽速度,參考值V=0.5-0.8m/min; 攪拌速度,參考值V=30-50r/min ;噴漿時管道壓力,參考值0.2-0.6MPa。
2.4.2試樁時必須在監理人員的監督下進行,試樁成功後承包人必須對試樁進行總結,並對質量進行綜合評價,監理組對其施工工藝提出復評意見,總監提出終評意見,並形成首件工程總結報告,並將取得的施工工藝參數掛牌標明在施工現場以便執行檢查。
3、施工操作監理實施細則
3.1 施工場地要求整平到整平高程,必須清除地面以下的一切障礙物(包括石塊、樹根、垃圾等),對水塘地段應排水清淤,清淤後再回填粘性土(不得回填雜土)至整平高程
3.2 鑽孔前准確測放軸線和樁位,並用竹簽或木樁標定,樁位布置與設計圖誤差不得大於5cm。
3. 3嚴格控制鑽孔下鑽深度,噴漿高程及停漿面,確保樁長和噴漿量達到規定要求,水泥損耗不得大於1%。
3.4 為確保攪拌樁的垂直度,應注意起吊設備的平整度和導向架對地面的垂直度,一般應使垂直度偏差不超過1.5%。
4、施工過程式控制制監理實施細則
4.1對承包人自檢體系、質保措施的監理實施細則
4.1.1檢查施工工藝流程是否滿足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的要求,特別是注意打設深度和水泥用量的控制方法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4.1.2檢查承包人的自檢體系,必須保證每台樁機、任何施工時間都至少有一名自檢員在場,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和施工記錄
4.1.3檢查承包人的質量保證措施的落實,包括對進場材料的檢查制度,保證現場施工質量控制,施工記錄真實、及時、規范的制度,以及配合現場監理人員實施旁站監理的制度
4.2對承包人施工工藝的監理實施細則
4.2.1定位
樁機到達指定樁位後對中,當地面起伏不平時,應調整樁機身,使設備保持水平攪拌軸呈豎直狀態防止樁體傾斜;
4.2.2 攪拌下沉
下鑽時,噴漿口到達地面線電腦開始計數,此時操作人員應通知質檢人員和現場監理,對起點進行確認。確認後即可下鑽,攪拌軸下沉過程中速度可由電流表的電流控制,工作電流不應大於額定的電流值,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值幾乎為定值,當電流值突變時說明已鑽到硬質層,再繼續下鑽50cm作為最後的樁長;
4.2.3 漿液的制備與輸送。
按要求配置水泥漿,嚴格控制水泥漿的比重,對每盤漿體進行抽檢,檢測合格的水泥漿方可泵送,壓力控制在0.4~0.6Mpa;水泥漿拌和時間不得少於3分鍾,制備好的水泥漿不得離析、沉澱,水泥漿存放時間不得大於2小時,否則應予廢棄。已制備好的水泥漿在倒入漿池時,應加篩過濾,以免漿內結塊。
4.2.4 噴漿攪拌提升。
攪拌軸下鑽到設計深度後,開啟灰漿泵,按先前確定的速度(檔位)均勻的邊噴漿邊提升;為了保證樁的完整性,應嚴格控制噴漿停漿時間,開鑽後要連續作業,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提鑽作業。為了保證樁體漿體的均勻性,濕噴樁下鑽時不宜噴漿。
4.2.5 重復攪拌
攪拌軸提升至設計頂標高時,關閉灰漿泵,集料斗中的水泥漿應正好用完。為使軟土和水泥漿攪拌更加均勻,必須再次將攪拌軸邊旋轉邊沉入土中至設計深度後,再將攪拌軸提升出地面;
4.2.6 清理移位
在噴漿結束攪拌軸提出地面後將粘附在攪拌頭上的泥土清洗干凈,然後移位。當被加固的土質很差,攪拌機一次噴漿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常採用兩次噴漿在復攪時補足漿量,然後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4.2.7 填寫施工記錄
施工記錄可反映每根樁施工全過程的真實情況,應按照規范規定的內容填寫,凡是需要了解的施工問題,都應從施工記錄上找到答案。
4.3 施工現場管理監理實施細則
濕噴樁屬隱蔽工程,其質量控制應貫穿於施工全過程,故施工過程中,經理部質檢員及技術人員要參與各環節的管理,工程監理實行全過程旁站。現場監理人員做好現場監理記錄,並檢查承包人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質檢人員是否能跟班管理和及時處理問題,若未能落實質保措施,要責令整改直至下達停止該施工隊伍的施工。
4.3.1 為保證樁端施工質量,當漿體到達噴漿口後,應噴漿30s,再均勻攪拌提升,距離地面一米時減慢提升速度,距離地面25cm的位置停止噴漿但應注意停留幾秒鍾的時間,保證樁頭施工質量;
4.3.2 嚴格控制下鑽深度、噴漿高程及停漿面,確保樁長和噴漿量達到規定要求。
4.3.2 濕噴樁要穿透軟土層到達強度相對較高的持力層,並深入土層50cm,持力層深度除根據地質資料外,還應根據鑽進電流表的讀數來確定,當鑽桿鑽進時電流表的讀數明顯上升,說明已進入硬土層,如能持續50cm以上,則說明已進入持力層。如實際樁長與設計樁長不符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 如達到設計樁長軟土層仍未穿透時,應繼續鑽進,直至深入持力層50cm為止
b、 如未達到設計樁長在已探明已鑽至硬土層的情況下,至少應深入持力層50cm
c、 凡是施工樁長與設計樁長不符時,分析原因及時匯報,經現場工程監理簽任,經工程監理組報總監認可;如出現大面積樁長不符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報指揮部及設計院進行設計變更。
4.3.3 復攪必須達到全樁長
4.3.4 對輸漿管要經常檢查,不得漏漿,其直徑以49~53mm為宜
4.3.5 進場施工的每台鑽機都必須試樁,以確認每台鑽機的工藝,性能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清除出場。
4.3.6 水泥漿從拌和機倒入儲漿桶時,需過濾、清除雜物。儲漿桶容量要適當,既不會造成漿體不足而斷樁,又能避免多餘漿體留在桶內造成浪費;
4.3.7 施工時因故停漿,要及時記錄中斷深度,如停機超過3h,為防止漿體結硬堵管,應盡快對輸漿管路進行清洗;在12h內採取補噴處理措施,必須將攪拌軸下沉至停漿點以下1.0m,等恢復供漿再噴漿提升。並將補噴情況填報於施工記錄內,超過12h的應採取補樁措施
4.3.8 採用濕噴樁處理的小型構造物路段,承包人施工前需將原地面整平至整平高程,整平高程應高於基礎底標高50cm,帶施工結束後,需經檢測達到良好以上才能挖至樁頂標高,然後施工構造物基礎。開挖基孔時,基底標高以上50cm,用人工開挖,以防斷樁;
4.4 質量檢查及驗收監理實施細則
4.4.1 質量檢查的監理實施細則
a.施工過程中必須隨時檢查噴漿量、樁長、復攪長度以及是否進入持力層及施工過程中有無異常現象,記錄處理方法以及措施。
b.濕噴樁成樁七天後,由承包人(現場監理、駐地監理組、業主質檢人員到場)進行開挖自檢,觀察樁體成型情況及攪拌均勻程度,測量成樁直徑,並如實做好記錄,並採用輕便觸探儀檢查樁的質量,根據擊數用對比法判定樁身強度,抽檢頻率2%,如發現凝體不良現象等情況,應及時報廢補樁。
c.成樁28天後由現場監理工程師(駐地監理組及指揮部質檢人員到場地隨機指定,要樁體上部樁頂以下0.5cm,1.0cm,1.5cm)截取整段樁體並分成三段進行樁的無側限抗壓強試驗,28天的無側限抗壓強度≥1.0Mpa並推算90天的無側限抗壓強,無側限抗壓強度≥1.2Mpa
d.在以上檢查合格的前提下,由指揮部指定的檢測單位組織進行全身的鑽芯及標貫試驗,抽查頻率為2‰,主要檢查:是否貫穿軟土層樁身的長度,噴漿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樁身成型情況,水泥土攪拌均勻程度、樁身的強度。抽查中如出現實際施工長度與設計長度不符的樁,並以此數據作為計量的一個依據。
4.4.2濕噴樁質量檢驗標準的監理實施細則
濕噴樁施工質量允許偏差符合下表要求,質量檢驗合格後監理工程師應填寫濕噴樁現場質量檢驗報告單 表
檢查項目 質量標准 檢查方法和頻率
樁位偏差(mm) ≤50 抽查2%
深度偏差(mm) ≤50 抽查2%
樁徑(mm) 不小於設計 抽查2%
樁長(mm) 不小於設計 查施工記錄
傾斜度(%) ≤1.5 查施工記錄
單樁用漿量誤差(%) <1 查施工記錄
樁體無側限抗壓強度(Mpa)不小於設計 2‰
4.4.3 工程驗收段落施工結束後,應對完成的濕噴樁進行檢測。檢測的內容:外觀成型,樁距、樁徑樁數。並報指揮部檢測中心進行抽查。
5、試驗的監理實施細則
5.1 水泥試驗、外加劑試驗、水泥土配合比試驗
5.2 鑽芯取樣,檢測頻率為2‰
6、監理日記應記錄內容的監理實施細則
施工日期、施工段落、樁距、樁徑、樁長、水泥台賬的記錄等
7.濕噴樁施工及監理用表的監理實施細則
7.1中間檢驗申請單
7.2工程報驗單
7.3漿體攪拌樁現場質量檢驗報告單
7.4濕噴樁成樁現場開挖目測情況記錄表
7.5濕噴樁的強度質量檢測結果匯總表
7.6濕噴樁施工原始記錄
7.7水泥用量台賬
7.8濕噴樁樁位平面圖
7.9濕噴樁施工電腦記錄資料

㈦ 請問水泥攪拌樁的作用是什麼就是把基礎壓在上面嗎

利用水泥作為固化劑,通過特製的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將軟土和固化劑強制攪拌,利用固化劑和軟土之間所產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使軟土硬結成具有整體性、水穩定性和一定強度的優質地基。

加固深度通常超過5m,干法加固深度不超過15m,濕法加固深度不超過20m。用回轉的攪拌葉片將壓入軟土內的水泥漿與周圍軟土強制拌和形成泥加固體。

(7)攪拌樁自動計量裝置擴展閱讀

進場的水泥土攪拌樁施工設備、機具必須完好、配套,其性能及數量應滿足施工要求。

攪拌樁機、灰漿泵、拌漿機、存漿桶的機械要進行試運轉。試運轉正常及計量裝置正確、靈敏後,施工單位提供設備、機具完好證明件(合格證)。由總包報監理檢查驗收合格後,才能投入施工。

施工單位應根據攪拌樁軟基處理設計圖、樁位布置圖繪制水泥土攪拌樁施工平面圖,並進行樁位編號,使施工圖的樁號與實地樁號相符。

㈧ 雙軸水泥攪拌樁機規格型號

SJB-2,動力頭90KW2個,產地江蘇宜興。

水泥攪拌樁按主要使用的施工做法分為單軸、雙軸和三軸攪拌樁。20世紀70年代,開始用水泥攪拌樁加固軟土地基,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

水泥攪拌樁機型號有攪拌樁機(單管):LH805攪拌樁機 ;旋噴樁機(單管):DML-120D1旋噴樁機。攪拌軸轉速為60轉/min;電動機功率為45-55kw最大扭矩為1200kgm-1500kgm;攪拌葉片外徑為50-52cm;灰漿泵送漿壓力為0.3-0.6Mpa。

(8)攪拌樁自動計量裝置擴展閱讀

雙卧軸強制式攪拌機好的機型:

軸端密封 Shaft sealing:

採用雙浮動油封環及特製的密封件與高壓油脂相結合的結構,延長了軸端密封使用壽命。

攪拌裝置 Mixing device:

攪拌臂軸向及徑向均為流線型,攪拌過程中不僅對物料產生徑向切割作用,而且更有效的起軸向推動作用,使物料攪拌更劇烈,短時間達到混凝土的均質狀態,且由於攪拌裝置設計獨特,提高了水泥利用率。

傳動裝置 Drive device:

傳動裝置採用兩個行星齒輪減速機傳動,該設計結構緊湊,傳動平穩,雜訊低,使用壽命長。

液壓卸料裝置 Hydraulic discharging device:

液壓驅動卸料避免了氣動卸料帶來的由於氣壓不足打不開卸料門的現象,並「半開」角度可以任意調節,設手動開門裝置,在緊急狀態下可通過壓動手動卸料手柄打開卸料門。

全自動油脂潤滑 Automatic grease lubrication:

所有潤滑點均由電動油脂泵點對點直接供油,以保證各潤滑點所需的油量。油脂壓力高,粘度大,且管路堵塞的故障率低,延長軸端密封的使用壽命。

攪拌軸 Mixing shafts:

攪拌軸由合金鋼鍛造而成,具有最佳的抗扭與抗彎強度。根據行業選擇需要配備耐腐蝕 耐磨損材質。

㈨ 水泥土攪拌樁復合地基施工應注意些什麼

(1) 水泥土攪拌法施工現場事先應予以平整,必須清除地上和地下的 障礙物。遇有明浜、池塘及窪地時應抽水和清淤,回填土料應壓實,不得回 填生活垃圾。
(2) 水泥土攪拌樁施工前應根據設計進行工藝性試樁,數量不得少於3 根,多頭攪拌不得少於3組。應對工藝試樁的質量進行必要的檢驗。
(3) 攪拌頭翼片的枚數、寬度與攪拌軸的垂直夾角、攪拌頭的回轉數、 提升速度應相互匹配,鑽頭每轉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0〜1.5cm為 宜,以確保加固深度范圍內土體的任何一點均能經過20次以上的攪拌。
(4) 豎向承載攪拌樁施工時,停漿(灰)面應高於樁頂設計標高300 ~500mm。在開挖基坑時,應將樁頂以上500mm 土層及攪拌樁頂端施工質 量較差的粧段用人工挖除。
(5) 施工中應保持攪拌樁機底盤的水平和導向架的豎直,攪拌樁的垂直偏差不得超過1%;樁位的偏差不得大於50mm;成樁直徑和樁長不得小 於設計值。
(6) 水泥土攪拌法施工主要步驟應為:
1) 攪拌機械就位、調平。
2) 預攪下沉至設計加固深度。
3) 邊噴漿(粉)、邊攪拌提升直至預定的停漿(灰)面。
4) 重復攪拌下沉至設計加固深度。
5) 根據設計要求,噴漿(粉)或僅攪拌提升直至預定的停漿(灰) 面。
6) 關閉攪拌機械。在預(復)攪下沉時,也可採用噴漿(粉)的施工 工藝,必須確保全樁長上下至少再重復攪拌一次。對地基土進行干法咬合加 固時,如復攪困難,可採用慢速攪拌,保證攪拌的均勻性。
(7) 濕法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水泥漿液到達噴漿口的出口壓力不應小於lOMPa。
2) 施工前應確定灰漿泵輸漿量、灰漿經輸漿管到達攪拌機噴漿口的時 間和起吊設備提升速度等施工參數,並根據設計要求通過工藝性成樁試驗確 定施工工藝。
3) 所使用的水泥都應過篩,制備好的漿液不得離析,泵送必須連續^ 拌制水泥漿液的罐數、水泥和外摻劑用量以及泵送漿液的時間等應有專人記 錄;噴漿量及攪拌深度必須採用經國家計量部門認證的監測儀器進行自動記錄。
4) 攪拌機噴漿提升的速度和次數必須符合施工工藝的要求,並應有專 人記錄。
5) 當水泥漿液到達出漿口後,應噴漿攪拌30s,在水泥漿與樁端土充 分攪拌後,再開始提升攪拌頭。
6) 攪拌機預攪下沉時不宜沖水,當遇到硬土層下沉太慢時,方可適量 沖水,但應考慮沖水對粧身強度的影響。
7) 施工時如因故停漿,應將攪拌頭下沉至停漿點以下0.5m處,待恢 復供漿時再噴漿攪拌提升。若停機超過三小時,宜先拆卸輸漿管路,並加以清洗。
8) 壁狀加固時,相鄰樁的施工時間間隔不宜超過24h。如間隔時間太 長,與相鄰樁無法搭接時,應採取局部補樁或注漿等補強措施。
(8) 干法施工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噴粉施工前應仔細檢查攪拌機械、供粉泵、送氣(粉)管路、接頭 和閥門的密封性、可靠性。送氣(粉)管路的長度不宜大於60m。
2) 水泥土攪拌法(干法)噴粉施工機械必須配置經國家計量部門確認 的具有能瞬時檢測並記錄出粉體計量裝置及攪拌深度自動記錄儀。
3) 攪拌頭每旋轉一周,其提升高度不得超過16mm。
4) 攪拌頭的直徑應定期復核檢查,其磨耗量不得大於10mm。
5) 當攪拌頭到達設計樁底以上1.5m時,應即開啟噴粉機提前進行噴 粉作業。當攪拌頭提升至地面下500mm時,噴粉機應停止噴粉。
6) 成樁過程中因故停止噴粉,應將攪拌頭下沉至停灰面以下lm處, 待恢復噴粉時再噴粉攪拌提升。
來源於問問我平台

㈩ 攪拌樁施工的正確工藝

我這個是以前干過的工地的工藝介紹,給你做參考:
1、水泥攪拌樁施工工序:
深層水泥攪拌樁的施工程序為:水泥攪拌機定位→調整導向架垂直度→預攪下沉→制配水泥漿→噴漿攪拌、提升→重復攪拌下沉→重復攪拌提升直至孔口→移至下一根樁、重復以上工序。
1)樁機定位、對中放好攪拌樁樁位後,移動攪拌樁機到達指定樁位,樁位的偏差不得大於50mm。
2)調整導向架垂直度
採用經緯儀或吊線錘雙向控制導向架垂直度。按設計及規范要求,垂直度小於1.0%樁長。
3)預先攪拌下沉
啟動深層攪拌樁機轉盤,待攪拌頭轉速正常後,方可使鑽桿沿導向架邊下沉邊攪拌,下沉速度可通過檔位調控,工作電流不應大於額定值。
4)拌制漿液
深層攪拌機預攪下沉同時,後台拌制水泥漿液,待壓漿前將漿液放入集料斗中。選用水泥標號P.C.32.5復合硅酸水泥拌制漿液,水灰比控制在0.45~0.5范圍,水泥摻入量15%,按照設計要求每米深層攪拌樁水泥用量不少於55Kg。
5)噴漿攪拌提升
下沉到達設計深度後,開啟灰漿泵,通過管路送漿至攪拌頭出漿口,出漿後應噴漿攪拌30s,在水泥漿與樁端土充分攪拌後,再按規范要求的提升速度(0.5m/min)邊噴漿攪拌邊提升鑽桿,使漿液和土體充分拌和。
施工時如因故停漿,應將攪拌頭下沉至停漿點以下0.5m處,待恢復供漿時再噴漿攪拌提升。若停機超過三小時,宜先拆卸輸漿管路,並妥加清洗。
6)重復攪拌下沉
攪拌鑽頭提升至樁頂以上300~500mm後,重復攪拌下沉至設計深度,下沉速度按規范要求進行。
7)噴漿重復攪拌提升
下沉到達設計深度後,噴漿重復攪拌提升,一直提升至地面。
8)樁機移位
施工完一根樁後,移動樁機至下一根樁位,重復以上步驟進行下一根樁的施工。
2、施工准備:
場地應先整平,清除樁位處地上、地下一切障礙物(包括大塊石、樹根和生活垃圾等),場地低窪處用粘性土料回填夯實,不得用雜填土回填。
3、施工控制
1)施工前應明確攪拌機械的灰漿泵輸送量、灰漿輸送管到達攪拌機噴漿口的時間和起吊設備提升速度等施工工藝參數。
2)施工時,先將攪拌機組裝就位,用輸漿膠管將貯料罐灰漿泵與深層攪拌機接通,開動電動機,攪拌機葉片相向而轉,借設備自重,以0.5m/min的速度沉至要求加固深度;再以0.5m/min的均勻速度提起攪拌機,與此同時開動水泥漿泵將水泥漿從深層攪拌中心管不斷壓入土中,由攪拌葉片將水泥漿與深層處的軟土攪拌,邊攪拌邊噴漿直到提至地面(近地面開挖部位可不噴漿,便於挖土),即完成一次攪拌過程。用同法再一次重復攪拌下沉和重復攪拌噴漿上升,即完成一根柱狀加固體。
3)起吊應保證起吊設備的平整度和導向架的垂直度。成樁要控制攪拌機的提升速度和次數,使連續均勻,以控制注漿量,保證攪拌均勻,同時泵送必須連續。
4)攪拌機預攪下沉時,不宜沖水;當遇到較硬土層下沉太慢時,方可適量沖水,但應考慮沖水成樁對樁身強度的影響。
5)每天加固完畢,應用水清洗貯料罐、灰漿泵、深層水泥攪拌機及相應管道,以備再用。
3、質量控制
1) 施工前應檢查水泥的質量,樁位、攪拌機工作性能、各種計量設備(主要是水泥流量計及其他計量裝置)完好程度。
2) 樁長、樁位、樁徑的控制:樁長的控制不僅要看錶,而且要在鑽機搭架上做出明顯的標記;樁位控制時測量放樣後應釘小樁,然後鑽白灰點;垂直度是樁位控制的關鍵,因為垂直度影響樁的質量。最好用吊錘球的方法控制垂直度;樁徑控制要求不小於設計直徑,要經常檢查鑽頭,發現磨損超限時及時焊補。
3) 水泥劑量的控制:為確保樁體水泥每米摻入量以及水泥漿用量達到設計要求,現場指派專人負責水泥攪拌樁的施工,全過程旁站水泥攪拌樁的施工過程。
4) 水泥攪拌樁樁頭復攪的控制:當鑽機反循環提鑽並噴漿升至工作基準面以下30~50厘米時,持噴30秒水泥漿,目的是保證樁的上部密實度和強度,根據荷載的擴散及傳遞原理,有必要加強水泥樁上部的密度和強度。
5) 噴漿時間的控制:每根樁開鑽後應連續作業,不得中斷噴漿。嚴禁在尚未噴漿的情況下進行鑽桿提升作業。
4、施工常見問題及處理
1) 噴漿阻塞:原因可能是水泥受潮結塊或制漿池濾網破損或者是清漿不徹底。處理措施應改善現場水泥存儲環境及時清渣並時常檢查濾網的破損狀況。
2) 噴漿不足:原因可能是輸漿管彎折、外壓、泄漏或輸漿管道過長,沿程壓力損失大。處理措施應及時檢查、維護管道並選擇適當的位置開挖制漿池。當場地條件不具備時,可適當調增泵送壓力。
3) 進尺受阻:原因可能是地下存有尚未清除的孤石、樹根或其它。處理措施應停機排除障礙或移位。
4) 速度失穩:原因可能是設備自身控制系統問題或機組人員操作不規范、不熟練,處理措施做到不合要求的設備不得進場。

閱讀全文

與攪拌樁自動計量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暖氣管道絲杠閥門圖片 瀏覽:829
科學儀器屬於什麼 瀏覽:192
儀表盤上五角星是什麼 瀏覽:972
煤礦井下自動滅火裝置 瀏覽:224
江蘇二類機械費多少錢 瀏覽:215
自動加葯裝置驗收 瀏覽:116
暖氣總閥門如何開關 瀏覽:245
工具箱家居 瀏覽:875
染頭發的儀器是什麼 瀏覽:872
閥門上的雙向箭頭表示什麼 瀏覽:552
水管中間怎麼接閥門 瀏覽:342
演示實驗結束後拆卸裝置放哪 瀏覽:719
手動閥門怎麼打開 瀏覽:782
途岳如何把儀表盤碼數顯示數字 瀏覽:133
天然氣閥門關閉打不開 瀏覽:306
點樣展開實驗的裝置圖 瀏覽:449
設備租賃成本占收入多少 瀏覽:959
電動工具內容 瀏覽:537
穿透塗層超聲波測厚儀什麼牌子好 瀏覽:338
超聲波屬於什麼設備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