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大運會倒計時裝置設計

大運會倒計時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2-02-03 20:21:57

Ⅰ 關於大運會開幕式日期

第26屆大學生運動會的開幕式的具體時間2011年8月12日;地點為深圳大運中心,位於深圳市區東北部,龍崗中心城西區,距離市中心約15公里,是深圳舉辦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的主場館區

Ⅱ 歷屆大運會的資料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語: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Sport Universitaire)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於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5屆。

基本概況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性綜合運動會,它由三大賽事組成,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體育錦標賽」。
計劃時期

1924華沙大運會場景
上世紀20年代初,當時

1924華沙大運會場景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
運動會。1923年5月,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大學生體育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次年舉行第一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華沙舉行,設田徑、游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至1939年共舉辦了8屆。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斷,1947年恢復舉行。但從1951年起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1957年,為了慶祝法國全國學聯成立50周年,在巴黎舉行了國際性的大學生運動會和國際文化聯歡節。經與會30個國家的代表一致同意,決定以後定期舉辦世界性的大學生體育比賽,定名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原則上每兩年舉行一屆。
首屆開賽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此後,每兩年舉辦一屆,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0屆。

歷屆大運會會徽

歷屆大運會會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正式規定的比賽項目一般有田徑、游泳、跳水、水
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和排球等9項,但東道國有權再增加1項。例如1977年的東道國保加利亞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發展簡史
1960年,仿奧運會賽制,又在法國夏蒙尼舉辦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起初,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分別在單數和雙數年舉行,從1981年起改為在同一年舉行。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已舉辦過19屆,比賽項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兩項、冰球、北歐兩項、滑板滑雪。
中國參賽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的比賽。從1961年第二屆起至第八屆,中國均未派團參加。1975年,中國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九屆起,中國派團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歷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各國反響
由於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自1959年舉辦第一屆比賽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紛紛派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角逐。從60年代以來,在歷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共打破了18項田徑和游泳世界紀錄

Ⅲ 大運會火炬傳遞有哪些城市

幾乎在大學傳遞,江蘇有徐州的中國礦業大學,揚州大學,西藏有一所大專也傳遞

Ⅳ 關於大運會的手抄報內容

目錄

概要
歷史基本概況
計劃時期
首屆開賽
發展簡史
中國參賽
各國反響
世界紀錄田徑
游泳
歷屆簡要第十九屆
第二十屆
第二十一屆
第二十二屆
第二十三屆
第二十四屆
歷屆舉辦地夏季大運會
冬季大運會
概要
歷史 基本概況
計劃時期
首屆開賽
發展簡史
中國參賽
各國反響
世界紀錄 田徑
游泳
歷屆簡要 第十九屆
第二十屆
第二十一屆
第二十二屆
第二十三屆
第二十四屆
歷屆舉辦地 夏季大運會
冬季大運會
展開 編輯本段概要
中國隊在24屆世大運會上獲獎
漢語全稱: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漢語拼音全稱:Shijie Daxuesheng Yundonghui 英語全稱:World University Games(或「Universiade」) 法語全稱:Universiade 〔註:「Universiade」是專有名詞,取「University」(大學生)和「Olympiad」(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亞德)兩個單詞,掐頭去尾而來,意為「大學生運動會」。〕在中國深圳舉行的為第26屆。
編輯本段歷史
基本概況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性綜合運動會。Universiade是一個專用名詞,由「University」(大學)和「Olympiad」(奧林匹克)兩個詞合成,特指專門為大學生舉辦的世界性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它由三大賽事組成,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體育錦標賽」。
計劃時期
上世紀20年代初,當時 1924華沙大運會場景
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1923年5月,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大學生體育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次年舉行第一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華沙舉行,設田徑、游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至1939年共舉辦了8屆。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斷,1947年恢復舉行。但從1951年起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1957年,為了慶祝法國全國學聯成立50周年,在巴黎舉行了國際性的大學生運動會和國際文化聯歡節。經與會30個國家的代表一致同意,決定以後定期舉辦世界性的大學生體育比賽,定名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原則上每兩年舉行一屆。
首屆開賽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此後,每兩年舉辦一屆,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0屆。 歷屆大運會會徽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正式規定的比賽項目一般有田徑、游泳、跳水、水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和排球等9項,但東道國有權再增加1項。例如1977年的東道國保加利亞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發展簡史
1960年,仿奧運會賽制,又在法國夏蒙尼舉辦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起初,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分別在單數和雙數年舉行,從1981年起改為在同一年舉行。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已舉辦過19屆,比賽項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兩項、冰球、北歐兩項、滑板滑雪。
中國參賽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的比賽。從1961年第二屆起至第八屆,中國均未派團參加。1975年,中國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九屆起,中國派團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歷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各國反響
由於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自1959年舉辦第一屆比賽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紛紛派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角逐。從60年代以來,在歷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共打破了18項田徑和游泳世界紀錄(參見以下)。
編輯本段世界紀錄
田徑
歷屆大運會會徽
第二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1961年8月25日至9月3日 男子跳高:2.25米 瓦萊里·布魯梅爾(Valery Brumel) 蘇聯 女子鐵餅: 58.06米 塔瑪拉·普雷斯(Tamara Press) 蘇聯 第六屆: 都靈(義大利), 1970年8月26日至9月6日 女子跳遠: 6.84米 海德· 羅森達爾(Heide Rosendahl) 聯邦德國 男子撐竿跳: 5.46米 沃爾夫岡·諾德威格(Wolfgang Nordwig) 民主德國 第九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 1977年8月17日至8月28日 男子800米: 1分43秒40 阿爾伯托·胡安托雷那(Alberto Juantorena) 古巴 男子110米欄: 13秒21 亞歷杭德羅·卡薩納斯(Alejandro Casanas) 古巴 第十屆: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79年9月2日至13日 男子200米: 19秒72 彼得羅·門內阿(Pietro Mennea) 義大利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跳高: 2.41米 伊戈爾·帕克林(Igor Paklin) 蘇聯
游泳
第五屆: 東京(日本), 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 深圳大運中心
男子400米自由泳: 4分08秒2 格雷戈里·查爾頓(Gregory Charlton) 美國 男子1500米自由泳: 16分34秒6 邁克爾·伯頓(Michael Burton) 美國 男子100米仰泳: 59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9秒3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200米仰泳: 2分09秒4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100米蝶泳: 56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6秒3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男子200米蝶泳: 2分06秒0 約翰·費里斯(John Ferris) 美國 深圳大運會場館
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 3分57秒2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肯尼斯·默騰(Kenneth Merten) 美國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肯尼斯·沃爾什(Kenneth Walsh) 美國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100米自由泳: 49秒14 馬特·比昂迪(Matt Biondi) 美國
編輯本段歷屆簡要
深圳大運會體育館
第十九屆
1997年8月19日至31日,第十九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卡塔尼亞舉行。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含藝術體操)10個項目的比賽。在獎牌榜上位居前三名的國家是:美國(20金、19銀、22銅)、烏克蘭(17金、6銀、4銅)、日本(14金、8銀、11銅)。中國派出116名運動員參加了除游泳和水球之外的8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了10枚金牌、9枚銀牌和7枚銅牌,名列第五。
第二十屆
1999年7月3日至13日,第二十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西班牙的帕爾馬舉行。來自114個國家的5776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柔道、帆船、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12個項目的比賽。比賽結果,美國以30枚金牌、19枚銀牌和15枚銅牌居金牌榜首位,俄羅斯以14枚金牌、18枚銀牌和12枚銅牌排位第二,古巴以12枚金牌、3枚銀牌和12枚銅牌名列第三。日本以11枚金牌、13枚銀牌和17枚銅牌位居第四。中國派出174名運動員參加了除帆船、足球和水球以外的9個項目的比賽,共獲得了9枚金牌、6枚銀牌和10枚銅牌,名列第五。 在大冬會大運村裡運動員體驗中國文化
本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未打破一項世界紀錄,僅刷新了10項大運會紀錄。究其原因,或許同80年代中期以來競技體育不斷受到職業化、商業化大潮的強烈沖擊,一些頂尖運動員未參加沒有出場費的大運會比賽有關。 但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FISU)1999年7月公布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90年代以來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仍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就像60年代至80年代許多奧運明星最初都是在大運會上嶄露頭角的一樣,如今在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運動員仍有許多人都是參加過大運會的優秀選手。在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曾在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組織的比賽中「披金掛銀」的優秀大學生選手,總共奪得了80枚金牌、84枚銀牌和62枚銅牌(參見下表)。在這些從大運會走向奧運會領獎台的運動員中,比較著名的有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邁克·鮑威爾(Mike Powell),籃球運動員拉里·伯德(Larry Bird)、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阿維達斯·薩博尼斯(Arvidas Sabonis),自行車運動員讓·隆戈(Jeanie Longo),擊劍運動員喬萬納·特里利尼(Giovanna Trillini),體操運動員維托爾·謝爾博(Vitor Saherbo)等。 深圳大運會倒計時牌
盡管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面對新聞媒體的評論,否認大運會水平逐漸下降、今不如昔,但在國際體壇形勢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合理的商業運作吸引頂尖運動員參賽,提高運動會的觀賞性和整體運動水平,確實是在21世紀繼續辦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關鍵。
第二十一屆
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一系列新紀錄而載入史冊。這是北京對世界的一次熱情擁抱,是北京向世界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北京向世界的一次有力證明……中國體育代表團以54金25銀24銅的戰績排名首位,美國隊以21金13銀13銅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俄羅斯以14金19銀20銅排第三位。
第二十二屆
第2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於2003年在大邱世界盃體育場落下帷幕。中國體育代表團以41金27銀13銅的戰績排名首位,繼上一屆北京大運會之後再次獲得金牌第一,俄羅斯隊以26金22銀34銅排在金牌榜第二位,韓國隊以26金11銀15銅排第三位。 深圳大運會宣傳牌
第二十三屆
第23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於2005年8月23日在土耳其第二大港口城市伊茲米爾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以21金16銀12銅的戰績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俄羅斯隊以26金16銀23銅排在金牌榜第一位,日本隊以18金18銀20銅排第三位。
第二十四屆
24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於2007年8月8日在泰國首都曼谷的華目國家體育中心舉行,也是北京奧運會迎來倒計時一周年的大日子。當中國代表團步入開幕式現場時,一幅「Welcome To Beijing-8 Aug. 2008」(英語,意為「2008年8月8日,北京歡迎你」)的巨大橫幅引人注目,中國大學生在曼谷向全世界發出了奧運邀請。 這是一屆中國「領唱」的大運會。平均年齡不到22歲、全部以在校大學生組成的中國隊以33金30銀27銅的驕人戰績登頂大運會金牌榜,大大超越了上屆的21金,譜寫了一個與青春有關、與榮譽相伴的美妙篇章。俄羅斯、烏克蘭分別以29金26銀38銅和27金22銀17銅列第二、三位,東道主泰國隊以15金排第六。
編輯本段歷屆舉辦地
夏季大運會
第一屆·1959年8月26日——1959年9月7日·義大利·都靈(Turin) 第二屆·1961年8月25日——1961年9月3日·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第三屆·1963年8月30日——1963年9月8日·巴西·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 第四屆·1965年8月20日——1965年8月30日·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 第五屆·1967年8月27日——1967年9月4日·日本·東京(Yokyo) 第六屆·1970年8月26日——1970年9月6日·義大利·都靈(Turin) 第七屆·1973年8月15日——1973年8月25日·蘇聯·莫斯科(Moscow) 第八屆·1975年9月18日——1975年9月21日·義大利·羅馬(Rome) 第九屆·1977年8月17日——1977年8月28日·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第十屆·1979年9月2日——1979年9月13日·墨西哥·墨西哥城(Mexico City) 第十一屆·1981年7月19日——1981年7月30日·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第十二屆·1983年7月1日——1983年7月12日·加拿大·埃德蒙頓(Edmonton) 第十三屆·1985年8月24日——1985年9月4日·日本·神戶(Kobe) 第十四屆·1987年7月8日——1987年7月19日·南斯拉夫·薩格勒布(Zagreb) 深圳大運會吉祥物
第十五屆·1989年8月22日——1989年8月30日·聯邦德國·杜伊斯堡(Duisburg) 第十六屆·1991年7月14日——1991年7月25日·英國·謝菲爾德(Sheffield) 第十七屆·1993年7月8日——1993年7月18日·美國·布法羅(Buffalo) 第十八屆·1995年8月23日——1995年9月3日·日本·福岡(Fukuoka) 第十九屆·1997年8月20日——1997年8月31日·義大利·西西里(Sicily) 第二十屆·1999年7月3日——1999年7月13日·西班牙·帕爾馬(Parma) 第二十一屆·2001年8月22日——2001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Beijing) 第二十二屆·2003年8月21日——2003年8月31日·韓國·大邱(Daegu) 第二十三屆·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21日·土耳其·伊茲密(Izmir) 第二十四屆·2007年8月10日——2007年8月21日·泰國·曼谷(Bangkok) 第二十五屆·2009年7月1日——2009年7月12日·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Beligrad() 第二十六屆·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Shenzhen) 第二十七屆·2013年·俄羅斯·喀山(Kazan) 2011深圳世界大運會核心圖形
第二十八屆·2015年·韓國·光州(Kwangju)
冬季大運會
第一屆·1960年·法國·夏蒙尼(Chamonix) 第二屆·1962年·瑞士·韋爾勒斯(Weierlesi) 第三屆·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什平德萊魯夫姆林(Spindleruv Mlyn) 第四屆·1966年·義大利·塞斯特里(Saisiteli) 第五屆·1968年·奧地利·因斯布魯克(Innsbruck) 第六屆·1970年·芬蘭·羅瓦涅米(Rovaniemi) 第七屆·1972年·美國·普萊西德湖(Lake Placid) 2011深圳世界大運會體育圖標
第八屆·1975年·義大利·利維尼奧(Livigno) 第九屆·1978年·捷克斯洛伐克·什平德萊魯夫姆林(Spindleruv Mlyn) 第十屆·1981年2月24日——1981年3月4日·西班牙·哈卡(Harcar) 第十一屆·1983年2月17日——1983年2月27日·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第十二屆·1985年2月16日——1985年2月24日·義大利·貝納通 (Benetton) 第十三屆·1987年2月21日——1987年2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什特爾布斯凱普萊索(Spindleruv Mlyn) 第十四屆·1989年3月2日——1989年3月12日·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第十五屆·1991年3月2日——1991

Ⅳ 大運會英語詞彙

我是無奈下發的:我是一個叫冰楓的男孩,前幾天,我晚自習回家,被一輛大卡車撞死了,司機將我的屍體拋入了路徑邊的小河裡,然後逃走了。你看見了這條消息後,請將她發給4個論壇,如果沒有發,你的媽媽會在1個月後被車撞死,你的爸爸會得絕症,如果你照著上面做了,在5天後,你喜歡的人也會喜歡你,對不起大家不無意中看評論看到了這個嚇死我了。不管是真是假我都害怕!所以只能亂發了`!對不起啊`!我真不想害人的對不起啊

Ⅵ 有關大運會的資料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素有「小奧運會」之稱,由「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英語: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法語: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Sport Universitaire)主辦,只限在校大學生和畢業不超過兩年的大學生(年齡限制為17-28歲)參加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始辦於1959年,其前身為國際大學生運動會。 截止至2009年3月,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5屆。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辦的世界性綜合運動會,它由三大賽事組成,即「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體育錦標賽」。
計劃時期

上世紀20年代初,當時
的國際大學生組織就已開始計劃舉辦世界大學生
運動會。1923年5月,在巴黎召開了世界大學生體育代表大會,會議決定次年舉行第一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1924年,首屆國際大學生運動會(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Games)在華沙舉行,設田徑、游泳和擊劍3個比賽項目。此後,運動會不定期舉辦,至1939年共舉辦了8屆。後因第二次世界大戰運動會被迫中斷,1947年恢復舉行。但從1951年起因國際形勢的變化,分裂成東西方兩個運動會,西方的名為"國際學生體育運動會",東方的叫"青年學生運動會"或"青年友好運動會"。兩個陣營各自組織和舉辦自己的大學生運動會。
1957年,為了慶祝法國全國學聯成立50周年,在巴黎舉行了國際性的大學生運動會和國際文化聯歡節。經與會30個國家的代表一致同意,決定以後定期舉辦世界性的大學生體育比賽,定名為"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原則上每兩年舉行一屆。
首屆開賽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都靈舉行,來自45個國家的985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此後,每兩年舉辦一屆,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已舉辦過20屆。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正式規定的比賽項目一般有田徑、游泳、跳水、水
球、體操、擊劍、網球、籃球和排球等9項,但東道國有權再增加1項。例如1977年的東道國保加利亞增加了摔跤,1979年墨西哥增加了足球,1985年日本增加了柔道。
發展簡史
1960年,仿奧運會賽制,又在法國夏蒙尼舉辦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起初,夏季運動會和冬季運動會分別在單數和雙數年舉行,從1981年起改為在同一年舉行。至1999年,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已舉辦過19屆,比賽項目有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高山滑雪、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冬季兩項、冰球、北歐兩項、滑板滑雪。
中國參賽
1959年第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參加了部分田徑項目的比賽。從1961年第二屆起至第八屆,中國均未派團參加。1975年,中國被接納為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正式會員。從1977年第九屆起,中國派團參加了迄今為止的歷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各國反響
由於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規模僅次於奧運會的世界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自1959年舉辦第一屆比賽後,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紛紛派出最優秀的運動員參加角逐。從60年代以來,在歷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上,共打破了18項田徑和游泳世界紀錄(參見以下)。
編輯本段
世界紀錄
田徑

第二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1961年8月25日至9月3日
男子跳高:2.25米 瓦萊里·布魯梅爾(Valery Brumel) 蘇聯
女子鐵餅: 58.06米 塔瑪拉·普雷斯(Tamara Press) 蘇聯
第六屆: 都靈(義大利), 1970年8月26日至9月6日
女子跳遠: 6.84米 海德· 羅森達爾(Heide Rosendahl) 聯邦德國
男子撐竿跳: 5.46米 沃爾夫岡·諾德威格(Wolfgang Nordwig) 民主德國
第九屆: 索非亞(保加利亞), 1977年8月17日至8月28日
男子800米: 1分43秒40 阿爾伯托·胡安托雷那(Alberto Juantorena) 古巴
男子110米欄: 13秒21 亞歷杭德羅·卡薩納斯(Alejandro Casanas) 古巴
第十屆: 墨西哥城(墨西哥), 1979年9月2日至13日
男子200米: 19秒72 彼得羅·門內阿(Pietro Mennea) 義大利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跳高: 2.41米 伊戈爾·帕克林(Igor Paklin) 蘇聯
游泳

第五屆: 東京(日本), 1967年8月27日至9月4日
男子400米自由泳: 4分
08秒2 格雷戈里·查爾頓(Gregory Charlton) 美國
男子1500米自由泳: 16分34秒6 邁克爾·伯頓(Michael Burton) 美國
男子100米仰泳: 59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9秒3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200米仰泳: 2分09秒4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男子100米蝶泳: 56秒5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56秒3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男子200米蝶泳: 2分06秒0 約翰·費里斯(John Ferris) 美國
男子4×100
米混合泳接力: 3分57秒2
查爾斯·希考克斯(Charles Hickockx) 美國
肯尼斯·默騰(Kenneth Merten) 美國
道格拉斯·拉塞爾(Douglas Russell) 美國
肯尼斯·沃爾什(Kenneth Walsh) 美國
第十三屆: 神戶(日本), 1985年8月24日至9月4日
男子100米自由泳: 49秒14 馬特·比昂迪(Matt Biondi) 美國
編輯本段
歷屆簡要
第十九屆
1997年8月19日至31日,第十九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卡塔尼亞舉行。來自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含藝術體操)10個項目的比賽。在獎牌榜上位居前三名的國家是:美國(20金、19銀、22銅)、烏克蘭(17金、6銀、4銅)、日本(14金、8銀、11銅)。中國派出116名運動員參加了除游泳和水球之外的8個項目的比賽,獲得了10枚金牌、9枚銀牌和7枚銅牌,名列第五。
第二十屆

1999年7月3日至13日,第二十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在西班牙的帕爾馬
舉行。來自114個國家的5776名運動員,參加了田徑、游泳、柔道、帆船、跳水、網球、擊劍、足球、籃球、排球、水球和體操12個項目的比賽。比賽結果,美國以30枚金牌、19枚銀牌和15枚銅牌居金牌榜首位,俄羅斯以14枚金牌、18枚銀牌和12枚銅牌排位第二,古巴以12枚金牌、3枚銀牌和12枚銅牌名列第三。日本以11枚金牌、13枚銀牌和17枚銅牌位居第四。中國派出174名運動員參加了除帆船、足球和水球以外的9個項目的比賽,共獲得了9

枚金牌、6枚銀牌和10枚銅牌,名列第五。
本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未打破
一項世界紀錄,僅刷新了10項大運會紀錄。究其原因,或許同80年代中期以來競技體育不斷受到職業化、商業化大潮的強烈沖擊,一些頂尖運動員未參加沒有出場費的大運會比賽有關。
但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FISU)1999年7月公布的一份統計資料表明,90年代以來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仍具有相當高的水平,就像60年代至80年代許多奧運明星最初都是在大運會上嶄露頭角的一樣,如今在奧運會上奪取獎牌的運動員仍有許多人都是參加過大運會的優秀選手。在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曾在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組織的比賽中「披金掛銀」的優秀大學生選手,總共奪得了80枚金牌、84枚銀牌和62枚銅牌(參見下表)。在這些從大運會走向奧運會領獎台的運動員中,比較著名的有田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邁克·鮑威爾(Mike Powell),籃球運動員拉里·伯德(Larry Bird)、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阿維達斯·薩博尼斯(Arvidas Sabonis),自行車運動員讓·隆戈(Jeanie

Longo),擊劍運動員喬萬納·特里利尼(Giovanna Trillini),體操運動員維托爾·謝爾博(Vitor Saherbo)等。

管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面對新聞媒體的評論,否認大運會水平逐漸下降、今不如昔,但在國際體壇形勢不斷發展變化的情況下,如何通過合理的商業運作吸引頂尖運動員參賽,提高運動會的觀賞性和整體運動水平,確實是在21世紀繼續辦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的關鍵。
第二十一屆
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以一系列新紀錄而載入史冊。這是北京對世界的一次熱情擁抱,是北京向世界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北京向世界的一次有力證明……中國體育代表團以54金25銀24銅的戰績排名首位,美國隊以21金13銀13銅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俄羅斯以14金19銀20銅排第三位。
第二十二屆
第22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於2003年在大邱世界盃體育場落下帷幕。中國體育代表團以41金27銀13銅的戰績排名首位,繼上一屆北京大運會之後再次獲得金牌第一,俄羅斯隊以26金22銀34銅排在金牌榜第二位,韓國隊以

26金11銀15銅排第三位。

第二十三屆
第23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於2005年8月23日在土耳其第二大港口城市伊茲米爾舉行。中國體育代表團以21金16銀12銅的戰績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俄羅斯隊以26金16銀23銅排在金牌榜第一位,日本隊以18金18銀20銅排第三位。
第二十四屆
24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於2007年8月8日在泰國首都曼谷的華目國家體育中心舉行,也是北京奧運會迎來倒計時一周年的大日子。當中國代表團步入開幕式現場時,一幅「Welcome To Beijing-8 Aug. 2008」(英語,意為「2008年8月8日,北京歡迎你」)的巨大橫幅引人注目,中國大學生在曼谷向全世界發出了奧運邀請。 這是一屆中國「領唱」的大運會。平均年齡不到22歲、全部以在校大學生組成的中國隊以33金30銀27銅的驕人戰績登頂大運會金牌榜,大大超越了上屆的21金,譜寫了一個與青春有關、與榮譽相伴的美妙篇章。俄羅斯、烏克蘭分別以29金26銀38銅和27金22銀17銅列第二、三位,東道主泰國隊以15金排第六。
奧運會吉祥物來歷
吉祥物一詞,源於法國普羅旺斯語Mascotto,直到19世紀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寫收入法文詞典,英文Mascot由此衍變而來,意能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
為冬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於1968年格勒諾布爾第10屆冬季奧運會。這個稱為雪士(Schuss)的半人半物的卡通型滑雪小人兒形象,有著誇張的碩大腦袋和細巧而堅硬的身體,象徵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小精靈。Schuss的原意是"高速滑雪"。為夏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於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這只被稱為瓦爾迪(Waldi)的裝飾性德國純種小獵狗形象在巴伐利亞隨處可見。小獵狗的靈活、忍耐和堅韌的特性也是運動員性格的表徵。其頭尾對稱地塗著淺藍、深藍、深綠、嫩綠、黃、褐諸色,以此象徵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這種暖色調還表達了一種熱鬧和諧的氣氛。這種色調被後繼者效仿和繼承。
奧運會吉祥物大多以舉辦國有特色的動物形象為創作原型。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是海狸形象,稱為亞米克(Amik);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是熊的形象,稱為米莎(Micha);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鷹的形象,稱為山姆(Sam),即美國人的代名詞"山姆大叔";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虎的形象,稱為虎多里(Hodori)。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是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稱為科比(Cobi)。它從一個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換一個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著什麼,那小巧可愛的嘴和鼻,那斜視的眼睛,透著一股頑皮相,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現代科技在奧林匹克運動中無處不在,傳統的繪畫和手工設計終於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吉祥物設計中被電腦科技所替代,那個由美國克勞弗通訊公司亞特蘭大子公司設計"怪物",最初的名字叫"它是什麼"(What is it?),後來,組委會接到世界各地數千名兒童給它起的名字,最後採用了亞特蘭大32位兒童的建議,定名為"伊奇"(Izzy)。2000年奧運會的吉祥物是澳伊奇大利亞的3種動物造型:鴨嘴獸、針鼴蝟和笑翠鳥,分別取名為"悉德"(Syd)、"米莉"(Millie)和"澳利"(Oily) 。
將於2004年8月舉辦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吉祥物,是根據古希臘陶土雕塑玩偶「達伊達拉」為原型設計的兩個被命名為雅典娜和費沃斯的娃娃,他們長著大腳丫,長長的脖子,小小的腦袋,一個穿著深黃色衣服,一個穿著深藍色衣服,頭和腳為金黃色,十分可愛。根據希臘神話故事記載,雅典娜和費沃斯是兄妹倆。雅典娜是智慧女神,費沃斯則是光明與音樂之神。雅典娜和費沃斯代表了希臘,代表了體現合作、公平競爭、友誼和平等奧運精神,同時體現了雅典奧運會的4個核心價值:遺產、參與、慶典和人類本
編輯本段
歷屆舉辦地
夏季大運會
第一屆·1959年8月26日——1959年9月7日·義大利·都靈(Turin)
第二屆·1961年8月25日——1961年9月3日·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第三屆·1963年8月30日——1963年9月8日·巴西·阿雷格里港(Porto Alegre)
第四屆·1965年8月20日——1965年8月30日·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
第五屆·1967年8月27日——1967年9月4日·日本·東京(Tokyo)
第六屆·1970年8月26日——1970年9月6日·義大利·都靈(Turin)
第七屆·1973年8月15日——1973年8月25日·蘇聯·莫斯科(Moscow)
第八屆·1975年9月18日——1975年9月21日·義大利·羅馬(Rome)
第九屆·1977年8月17日——1977年8月28日·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第十屆·1979年9月2日——1979年9月13日·墨西哥·墨西哥城(Mexico City)
第十一屆·1981年7月19日——1981年7月30日·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第十二屆·1983年7月1日——1983年7月12日·加拿大·埃德蒙頓(Edmonton)
第十三屆·1985年8月24日——1985年9月4日·日本·神戶(Kobe)
第十四屆·1987年7月8日——1987年7月19日·南斯拉夫·薩格勒布(Zagreb)

第十五屆·1989年8月22日——1989年8月30日·聯邦德國·杜伊斯堡(Duisburg)
第十六屆·1991年7月14日——1991年7月25日·英國·謝菲爾德(Sheffield)
第十七屆·1993年7月8日——1993年7月18日·美國·布法羅(Buffalo)
第十八屆·1995年8月23日——1995年9月3日·日本·福岡(Fukuoka)
第十九屆·1997年8月20日——1997年8月31日·義大利·西西里(Sicily)
第二十屆·1999年7月3日——1999年7月13日·西班牙·帕爾馬(Parma)
第二十一屆·2001年8月22日——2001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Beijing)
第二十二屆·2003年8月21日——2003年8月31日·韓國·大邱(Daegu)
第二十三屆·2005年8月10日——2005年8月21日·土耳其·伊茲密(Izmir)
第二十四屆·2007年8月10日——2007年8月21日·泰國·曼谷(Bangkok)
第二十五屆·2009年7月1日——2009年7月12日·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Beligrad)
第二十六屆·2011年8月12日——2011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深圳(Shenzhen)

第二十七屆·2013年·俄羅斯·喀山(Kazan)
第二十八屆·2015年·韓國·光州
(Kwangju)

Ⅶ 與大運會有關的單詞(要100個)

1、大運會 Universiade
2、倒計時countdown
3、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
4、閉幕式closing ceremony
5、裁判 referee
6、志願者 volunteer
7、票,門票Ticket
8、大運主題 Universiade Theme
9、深圳大運中心Shenzhen Universiade center
10、公共服務Public Service
11、等候區Waiting Area
12、體操 gymnastics
13、游泳 swimming
14、擊劍 fencing
15、舉重 weightlifting
16、棒球 baseball
17、籃球 basketball
18、排球 volleyball
19、乒乓球 table tennis
20、足球 soccer
21、跳水 diving
22、水球 water polo
23、壘球 softball
24、網球 tennis
25、賽艇 canoe
26、沖浪 surfing
27、自行車 cycling
28、羽毛球 badminton
29、田徑 track and field
30、手球 handball
31、摔交 wrestling
32、拳擊 boxing
33、射箭 toxophily
34、射擊 shooting
35、柔道 judo
36、騎馬 equestrian
37、曲棍球 hockey
38、人員 Participants
39、運動員Athlete
40、教練Coach
41、領隊Team Leader
42、技術代表Technical Delegate
43、裁判員Referee
44、裁判長Chief Referee
45、觀眾Spectator
46、媒體/記者Media / Journalist
47、醫療衛生人員Medical Staff
48、安保人員Security Personnel
49、吉祥物 mascot
50、運動員休息室Athletes』 Lounge
60、興奮劑檢測Doping Control
61、參賽條件Eligibility
62、取消資格/禁賽Disqualification
63、抗議Protests
64、援助Assistance
65、處罰Penalty
66、出示黃牌Showing a Yellow Card
67、吹口哨Sounding a Whistle
68、揮動紅旗Waving a Red Flag
69、停賽Suspension
70、禁賽Ban
71、指揮中心/總部Command Center/Headquarters
72、新聞中心Press Center
73、頒獎儀式Victory Ceremony
74、閉幕式Closing Ceremony
75、獎牌Medal
76、獎杯Trophy
77、吹喇叭Sounding a Horn
78、申訴Appeals
79、世界大學生運動聯合會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FISU)
80、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Universiade SHENZHEN 2011
81、大運會組委會執行局
Executive Office for the XXVI Summer Universiade
82、場館 Venues
83、深圳灣體育中心Shenzhenwan Sports Center
84、深圳體育館Shenzhen Gymnasium
85、深圳體育場Shenzhen Stadium
86、深圳游泳跳水館Shenzhen Natatorium
87、Shenzhen Sports Training Center Gymnasium
88、Longgang International Bike Course
89、Luohu Gymnasium
90、Bao』an Gymnasium
91、南山區文體中心Nanshan District Cultural & Sports Center
92、西麗體育中心Xili Sports Center
93、深圳大學體育館Shenzhen University Gymnasium
94、比賽項目 game
95、組織機構 Organizations
96、賽中 During the Game
97、歡呼 cheer
98、獲勝 win
99、失敗 lose
100、獎牌牓Medal

Ⅷ 有關2011深圳大運會資料。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深圳大運會賽會志願者申請表
姓名 性別 民族

照片
政治
面貌 出生
年月 聯系方式
所在學校、院系、專業及年級
在校
期間
主要
志願
務經

在校
期間
所獲
主要
獎勵
學校
團委
意見

(蓋章)
年 月 日

英文介紹自己

Ⅸ 深圳大運會火炬塔的設計元素

包括運動員群雕,大運文化牆,大運星光大道等。
■ 深圳大運會明星手印、腳印、簽名等
高科技配套設施——延續火炬塔「書」的概念
■ 電子查詢資料設備:「翻閱」電子書
■ 查詢歷屆大運會資料
■ 查詢第26屆大運會情況
大運電子紀念牆(聲光電裝置)
■ 大運會精彩瞬間照片瀏覽
■ 包括運動員、觀眾、志願者、裁判、禮儀、官方組織等;
■ 五洲健兒對深圳的祝福、寄語
高科技火炬模擬裝置
■ 查詢歷屆火炬和火炬塔情況
■ 模擬火炬傳遞
大運火炬紀念品電子銷售裝置
■ 「無人」式銷售系列大運會紀念品 廢舊材料再利用
■ 「青春大道」材料再利用;
■ 「U站」再利用,成為公園的服務小站點;
■ 鋪裝材料運用廢棄建材再生鋪置,如:再生透水磚
再生能源利用
■太陽能、風能燈具
生態種植技術
■ 耐踏草坪
■ 本土植物品種
透水材料應用
■透水地坪
■雨水收集等

Ⅹ 請給一個深圳體育健康台網上直播的地址,或者直播「告訴世界」2011年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晚會的網址,謝謝

http://www.sztv.com.cn/szmg_television/index.do?m=0506&a=channelindex0506

閱讀全文

與大運會倒計時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mac一體機怎麼連接機械硬碟 瀏覽:940
什麼設備上都帶儀表 瀏覽:819
練大肚子的器材有哪些 瀏覽:962
深圳精誠鑫五金製品 瀏覽:695
實驗室常用的蒸餾裝置圖 瀏覽:870
機械設備日常檢查記錄表如何填寫 瀏覽:581
家裡自來水總閥門怎麼加 瀏覽:187
常用儀表測什麼 瀏覽:719
溫州廣納五金裝飾市場 瀏覽:77
寶安高級科技探究器材哪裡有賣 瀏覽:478
大眾朗逸儀表盤怎麼成英文了 瀏覽:144
電動工具用什麼手套 瀏覽:407
車輛機械故障是什麼原因 瀏覽:515
暖氣管道絲杠閥門圖片 瀏覽:829
科學儀器屬於什麼 瀏覽:192
儀表盤上五角星是什麼 瀏覽:972
煤礦井下自動滅火裝置 瀏覽:224
江蘇二類機械費多少錢 瀏覽:215
自動加葯裝置驗收 瀏覽:116
暖氣總閥門如何開關 瀏覽: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