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單色器有幾部分組成,以及它們的作用
組成部分:入射狹縫、準直裝置、色散裝置、聚焦透鏡或凹面反射鏡、出射狹縫
各部分的主要作用:
①入射狹縫:採集來自光源或樣品池的復合光
②準直裝置:將入射狹縫採集的復合光分解為平行光
③色散裝置:將復合光色散為單色光(即將光按波長排列)
④聚焦透鏡或凹面反射鏡:將單色元件色散後的具有相同波長的光在單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
⑤出射狹縫:採集色散後具有特定波長的光入射樣品或檢測器
2. 什麼是單色器其作用和原理是什麼謝謝
單色器是指將光源發出的光分離成所需要的單色光的器件。單色器的主要原理:將光源發射的復合光分解成單色光,並可從中選出一任意波長單色光。
單色器由入射狹縫、準直鏡、色散元件、物鏡和出射狹縫構成。其中色散元件是關鍵部件,作用是將復合光分解成單色光。入射狹縫用於限制雜散光進入單色器,準直鏡將入射光束變為平行光束後進入色散元件。物鏡將出自色散元件的平行光聚焦於出口狹縫。出射狹縫用於限制通帶寬度。
(2)色散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單色器的作用過程:
1、入射狹縫:光源的光由此進入單色器。
2、准光裝置:透鏡或返射鏡使入射光成為平行光束。
3、色散元件:將復合光分解成單色光,如棱鏡或光柵。
4、聚焦裝置:透鏡或凹面反射鏡,將分光後所得單色光聚焦至出射狹縫。
5、出射狹縫。
3. 為什麼光柵有色散作用
光柵方程: (貼不出來)
式中 為入射角, 為衍射角, 為刻痕間距(通常稱為光柵系數), 為光譜級次(為整數, , ,•••)
上式可改寫為
角度
由式可見,當光柵常數和入射角一定時,除零級外,在確定的光譜級中,波長越大的光柵衍射角越大。這樣不同波長的同一級主最大,從零級開始向左右兩側,按波長次序由短波長向長波長散開。而由於總的刻線數目很大,所以主最大對應的角度很小,在光柵後面的透鏡焦平面上就形成了明銳的細線——譜線
4. 什麼是三棱鏡,它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對光有色散作用
它是由透明材料作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學儀器,也叫「棱鏡」光學上用橫截面為三角形的透明體叫做三棱鏡,光密媒質的棱鏡放在光疏媒質中(通常在空氣中),入射到棱鏡側面的光線經棱鏡折射後向棱鏡底面偏折。 光從棱鏡的一個側面射入,從另一個側面射出,出射光線將向底面(第三個側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與棱鏡的折射率,棱鏡的頂角和入射角有關. 白光是由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色光;同一種介質對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所以,因為同一種介質對各種單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過三棱鏡時,各單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過三棱鏡會將各單色光分開,形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即色散。
詳見網路「三棱鏡」
5. 分光光度計由哪些部件組成為什麼用光柵作色散元件光電管的作用是什麼
【】分光光度計由以下部件組成:
1、光源系統,主要是燈光源,
2、分光系統,在是色散原件光柵,
3、吸收池(比色皿),
4、檢測系統,包括光電轉換放大組件、數字顯示組件。
【】用光柵作色散元件比用棱鏡色散效果好,達到等距離顯示波長;
【】光電管的作用是完成光電轉換及信號放大功能。
6. 色散的應用
光的色散和物體的顏色
光通過三棱鏡的色散
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等各種色光組成的叫做復色光。紅、橙、黃、綠等色光叫做單色光。
色散:復色光分解為單色光而形成光譜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色散可以利用棱鏡或光柵等作為「色散系統」的儀器來實現。復色光進入棱鏡後,由於它對各種頻率的光具有不同折射率,各種色光的傳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離開棱鏡時就各自分散,形成光譜。
光的色散
light,dispersionof
介質折射率隨光波頻率或真空中的波長而變的現象。當復色光在介質界面上折射時,介質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離。1672年,I.牛頓利用三棱鏡將太陽光分解成彩色光帶,這是人們首次作的色散實驗。通常用介質的折射率n或色散率dn/dλ與波長λ的關系來描述色散規律。任何介質的色散均可分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兩種。
圖片
①正常色散。對光波透明的介質,其折射率n隨波長λ的增加而減小,色散曲線(n-λ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稱為正常色散。法國數學家A.L.柯西於1936年首先給出了正常色散的經驗公式,稱柯西公式:
A、B和C是由介質性質決定的常數。要求不嚴時可近似寫成
色散率為
上述規律表明,正常色散時n隨λ的增加而趨於某一極限,色散率dn/dλ<0,其絕對值隨λ的增加而減小。
②反常色散。在介質對光有強烈吸收的波段內(吸收帶),折射率隨波長的增加而減小,色散率dn/dλ>0,這與正常色散相反,故稱反常色散。對同一介質,在對光透明的波段內表現為正常色散,而在吸收帶內則表現為反常色散。F.-P.勒魯於1860年首先在碘蒸氣棱鏡內觀察到反常色散現象,R.W.伍德於1904年利用交叉棱鏡法成功地顯示出鈉蒸氣在可見光波段內的反常色散。
圖2 陽光發生色散形成的虹
1871年,W.塞耳邁耶爾用彈性以太理論導出了新的色散公式,它比柯西公式更普遍,不僅解釋了吸收帶附近的色散現象,而且在遠離吸收帶時就簡化成柯西公式。H.A.洛倫茲根據由他創立的電子論也導出了塞耳邁耶爾色散公式。色散的嚴格理論解釋需用量子力學。
利用介質的色散性質可製成色散器件,把復色光分解成光譜,但另一方面,色散是成像元件產生色像差的原因(見像差)。
http://www.coco163.com/zldq/G/G1069.htm
物體的顏色
人們感知的物體顏色涉及到色彩學、光學、化學及生理學等不同學科。
1、 光的色學性質
1666 年,英國科學家牛頓第一個揭示了光的色學性質和顏色的秘密。他用實驗說明太陽光是各種顏色的混合光,並發現光的顏色決定於光的波長。下表列出了在可見光范圍內不同波長光的顏色。
不同波長光線的顏色
為對光的色學性質研究方便,將可見光譜圍成一個圓環,並分成九個區域(見圖),稱之為顏色環。顏色環上數字表示對應色光的波長,單位為納米( nm),顏色環上任何兩個對頂位置扇形中的顏色,互稱為補色。例如,藍色( 435 ~ 480nm )的補色為黃色( 580 ~ 595nm )。通過研究發現色光還具有下列特性:( l )互補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得到白光。如藍光和黃光混合得到的是白光。同理,青光和橙光混合得到的也是白光;( 2 )顏色環上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用其相鄰兩側的兩種單色光,甚至可以從次近鄰的兩種單色光混合復制出來。如黃光和紅光混合得到橙光。較為典型的是紅光和綠光混合成為黃光;( 3 )如果在顏色環上選擇三種獨立的單色光。就可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成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色調。這三種單色光稱為三原色光。光學中的三原色為紅、綠、藍。這里應注意,顏料的三原色為紅、黃、藍。但是,三原色的選擇完全是任意的;( 4 )當太陽光照射某物體時,某波長的光被物體吸取了,則物體顯示的顏色(反射光)為該色光的補色。如太陽光照射到物體上對,若物體吸取了波長為 400 ~ 435ntn 的紫光,則物體呈現黃綠色。這里應該注意:有人說物體的顏色是物體吸收了其它色光,反射了這種顏色的光。這種說法是不對的。比如黃綠色的樹葉,實際只吸收了波長為 400 ~ 435urn 的紫光,顯示出的黃綠色是反射的其它色光的混合效果,而不只反射黃綠色光。
2、 人的色覺特點
不同波長的光照射到人眼視網膜上,將給大腦不同的感覺,這種感覺稱為色覺。人們就是憑自己的色覺來辨別物體的顏色,一般人的眼睛可分辨 120 多種顏色,如果在不同顏色的相互補充、相互襯托之下,有經驗的人可分辨 13000 多種顏色。人眼為什麼能分辨這么多種顏色呢?現代科學研究認為:人眼中的錐狀辨色細胞有三種,每一種細胞擅長接收一種顏色的光,但對可見光內所有波長的光也能發生程度不同的反應。這三種錐狀辨色細胞分別對紅、綠、藍色光最敏感。因此,人們選擇這三種顏色作為光的三原色。彩色電視機也是根據上述理論製成的彩色顯示過程。
當眼睛接受了混合光之後,三種色覺細胞都按自己的規律興奮起來;產生三種視覺信號。經視神經傳到大腦,但是,大腦對每一個單獨信號並不感興趣,而是把它們總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的色覺,這就是人們感覺到的所接收混合光的顏色。根據人的色覺特點,當紅、綠、藍三種色光按千變萬化的比例混合時,就會使人感覺到千差萬別的顏色。
3、 光和物體的顏色
我們知道,在沒有光線的暗室中,或在漆黑的夜裡,誰也無法辨認出物體的顏色,只有在光照射下。物體的顏色才能為人眼所見。所以,物體的顏色是光和眼睛相互作用產生的,是大腦對投射在視網膜上不同波長光線進行辨認的結果。
我們日常所說物體的顏色,是指在日常環境里太陽光照射時物體所呈現的顏色。稱之為物體的本色,在特殊環境里物體呈現的顏色,稱之為衍生色。例如,在陽光照射下樹葉呈綠色,這是其本色,而在紅光照射下,這一 「綠色」的樹葉呈現黑色,改用紫外線照射時,它又呈火紅色,這後兩種顏色是衍生色。一個物體的本色只有一個,而衍生色可有幾個,故我們說物體的顏色時,若不作特殊說明即指物體的本色。
物體的顏色決定於它對光線的吸收和反射,實質上決定於物質的結構,不同的物質結構對不同波長的光吸收能力不同。我們知道:光是由光子組成的。不同波長的光由不同能量的光子組成。波長 λ和能量 E 間的關系為 E=hc/λ,式中普朗克常數,c為光速。當光子射到物體上時,某波長的光子能量與物質內原子的振動能,或電子發生躍遷時所需能量相同時,就易被物質吸收,其它波長的光就不易被吸收。物質對光的選擇吸收,就造成了各自的顏色。對同一種物質,改變其內部結構時,顏色也會改變。如碘化汞在正方晶系時呈紅色,而加溫到 127 ℃使晶形轉變為斜方晶系時卻成藍色。這主要因物質結構的改變,對光的選擇吸收也發生了改變。人們已根據這一點,製成了變色塗料等物質。另外,如溶劑、熒光等也會影物質的顏色,這里不再贅述。
相關連接:
http://study.tzvec.com/6/20031121050628.htm
http://www.cpenet.org.cn/cpe_jc/fzkj/8_1/optics/yanse.htm
http://www.mcjh.tp.e.tw/ecation/chen1/05
7. 節流裝置有何作用
差壓原理,他是通過管道內的節流件的收縮產生差壓,這個差壓經過差壓變送器轉換標准信號,送達積算、顯示部分,執行部分來達到測量、控制流量目的。
8. 旋轉色散補償器有何作用
管道輸送的介質溫度差異時,或停送檢修復送時,金屬的管道長度大溫度伸縮變形會使管路或管道附件損壞.為此設計管路分段設置補償裝置,以協調變形.旋轉補償器是各種補償裝置之一種.
9. 滅弧裝置有什麼作用
滅弧裝置有什麼作來用 是把電弧拉源長、分段、滅弧 滅弧裝置就是為了防止由於觸點斷開時產生的電弧火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而設置的。在一此大電流電路上,觸頭或開關的通斷都會產生電弧火花,可能會造成以下危害:1、燒傷觸點觸頭等,久而久之使電路接觸不良,造成電路的損壞。2、可能對人的眼、皮膚等造成電弧灼傷,對人體造成不可臆測的危害。3、在一些對電弧火花敏感的地方,如煤氣廠或充置可燃性氣體的地方,一丁點的電弧火花都可能引起爆炸等。4、電弧火花可能隨著電路對一些電子產品(如集成電路)造成擊穿損壞等。 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在有大電流可能引起的觸點觸頭等地方都要加裝一個金屬盒來屏蔽電弧火花的產生,在交流接觸器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