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如圖所示A、B兩套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B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
(1)①是酒精燈,常用作熱源;②是鐵架台,常用於固定、支持實驗裝置.
故填:酒精燈;鐵架台.
(2)利用A裝置製取氧氣不需要加熱,應該利用過氧化氫分解的方法製取,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
② 掌握儀器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I...
(14分) (1)蒸餾燒瓶容量瓶 (每個1分) ⑵酒精燈蒸餾燒瓶支管口 g (每個1分) ⑶①未用玻璃棒引流(1分)玻璃棒、膠頭滴管 (每個1分) ②2.0 (2分) ③BCAFED (2分)④BFG (2分)
③ (9分)掌握儀器的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
:⑴蒸餾燒瓶抄冷凝管 100 mL容量瓶 ⑵④ ⑶酒精燈蒸餾 g ⑷未用玻璃棒引流,未採用250 mL容量瓶
④ 掌握儀器的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
(1)蒸餾裝置中的主要儀器有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酒精燈,①為蒸餾燒瓶,②為冷凝管,③為燒杯,④為容量瓶;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燒杯;容量瓶; (2)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查漏,具體檢驗方法是往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隻手托住瓶底,將容量瓶倒立,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漏出.如不漏水,將瓶正立,瓶塞旋轉1800,重復上述操作, 故答案為:④;往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隻手托住瓶底,將容量瓶倒立,觀察瓶塞周圍是否有水漏出.如不漏水,將瓶正立,瓶塞旋轉1800,重復上述操作; (3)分離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餾的方法分離,必須用酒精燈,冷凝器中應下口是進水口,上口是出水口,才能保證充分冷凝;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是必須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外濺,實驗室沒有800mL容量瓶,應用1000mL容量瓶進行配製,所需NaOH的質量為1L×0.2mol/L×40g/mol=8.0g, 故答案為:酒精燈;蒸餾;g;未用玻璃棒引流,稱量NaOH應為8g.
⑤ 掌握儀器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⑴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a.
(1)蒸餾燒瓶冷凝管容量瓶(2)c(3)酒精燈蒸餾燒瓶支管口 g (4)①未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膠頭滴管 (每個1分)②BCAFED
⑥ 掌握儀器的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⑴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①
(8分)來(自1)蒸餾燒瓶;冷凝管;容量瓶(2分) (2)④(2分)(3)溫度計;(2分)分餾;(2分) 未用玻璃棒引流;(2分)未採用250ml容量瓶(各2分)
⑦ 掌握實驗室葯品的貯存方法,儀器的名稱、組裝及操作使用是中學化學實驗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
(14分) (1)c (2)①蒸餾燒瓶④容量瓶 (3)溫度計蒸餾 (4)①轉液時沒有用玻璃棒引流。②選用的容量瓶規格不對,應採用250mL的容量瓶。
⑧ 如圖兩套實驗裝置,都涉及金屬的腐蝕反應,假設其中的金屬塊和金屬絲都是足量的.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完成
A、鐵在濃硝酸中抄鈍化,Cu失電子作負極,換為稀硝酸時,Fe失電子作負極,故A正確; B、II中發生吸氧腐蝕,U形管左端氣體減少,液面升高,稀硫酸與Fe接觸生成Fe2+,所以裝置Ⅱ在反應結束時溶液中存在Fe2+,故B正確; C、當濃硝酸變為稀硝酸時,氧化鐵溶解為鐵離子,發生Fe+2Fe3+═3Fe2+,故C錯誤; D、鐵絲中含碳,有電解質溶液及氧氣,能構成原電池,所以裝置Ⅱ中的鐵絲能發生電化學腐蝕,故D在. 故選C.
⑨ 掌握儀器名稱、組裝及使用方法是中學化學實驗室的基礎,下圖為兩套實驗裝置. (1)寫出下列儀器的名稱
(1)根據圖示儀器的構造可知:a為蒸餾燒瓶,b為錐形瓶,c為容量瓶, 故答案為:蒸餾燒瓶;錐形瓶;容量瓶; (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檢查是否漏水,蒸餾燒瓶、錐形瓶、冷凝管不需要檢查是否漏水, 故答案為:c; (3)分離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用蒸餾的方法分離,必須用酒精燈;溫度計用於測量餾分溫度,所以溫度計的水銀球應該放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冷凝管的通水採用逆向通水法,及從g進水,從f出水, 故答案為:酒精燈;蒸餾燒瓶的支管口;g;f; (4)①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是必須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體外濺, 故答案為:未用玻璃棒引流; ②實驗室沒有480mL的容量瓶,配製時需要選用500mL的容量瓶,實際上配製的是500mL1mol/L的NaOH溶液,需要NaOH的質量為:0.5L×2mol/L×40g/mol=40.0g, 故答案為:40.0; ③配製500mL1mol/L的NaOH溶液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冷卻→移液→定容→搖勻→裝瓶→貼簽,一般用天平稱量(用到葯匙)稱量,在燒杯中溶解,冷卻後轉移到500mL容量瓶中,並用玻璃棒引流,轉移完畢,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及玻璃棒2~3次並將洗滌液全部轉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適量蒸餾水,當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點與刻線相平,塞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所以需要的儀器為:②燒杯、④500mL容量瓶、⑤天平、⑥膠頭滴管、⑦玻璃棒, 故答案為:②④⑤⑥⑦; ④A.將燒杯內的NaOH溶液向容量瓶內轉移時,部分溶液濺出瓶外,導致配製的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配製的溶液濃度偏低,故正確; B.將燒杯內的NaOH溶液轉移至容量瓶後,未洗滌燒杯和玻璃棒,導致配製的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偏小,配製的溶液濃度偏低,故B正確; C.定容時仰視觀察容量瓶刻度線和凹液面的最低點,導致加入的蒸餾水低於容量瓶刻度線,配製的溶液體積偏小,溶液的濃度偏高,故C錯誤; 故答案為:AB.
⑩ 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設計了下圖兩套實驗裝置,你認為合理的是。 說明理由。。
應該是A更合理一些,A中伸入的多一點,由於反應放熱,在靠近底部燃燒,容易使熱空氣上升,使其中的空氣流動性加大,反應更充分,測定結果更准確。
與根據下圖兩套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儀表測什麼
發布:2025-09-30 08:39:24
瀏覽:719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