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廢氣怎麼處理,一般用到什麼方法
實驗室內廢氣的空氣污染物的種類很多,成分復雜,排放具間歇性,主要空氣污染物包括有機氣體和無機氣體兩大類。有機氣體包括四氯化碳、甲烷、乙醚、乙硫醇、苯、醛類等。無機氣體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鹵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等。這些氣體直接排放到大氣中,會加劇酸雨的形成,構成嚴重的社會公害,人如果吸入較多會造成直接傷害。我們現在的大中小學實驗室一般都是通風廚管道直接外排,對實驗室內實驗員形成保護,但是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也有通風廚內直接裝吸附裝置,吸附有害物,但是過濾器必須定時更換(屬於干法處理)。
現在流行的有濕法,干法兩大類處理方式:
1、濕法處理是在實驗室外加裝吸收塔噴淋,根據廢氣種類合理選擇吸收液,從吸收塔頂部霧化噴淋,從吸收塔底部加壓進廢氣。
2、干法廢氣處理是指氣體混合物與多孔性固體接觸時,利用固體表面存在的未平衡的分子引力或者化學鍵力,把混合物中某一組分或某些組分吸附在固體表面上的過程。具有吸附作用的固體稱為吸附劑,該方法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易於實現自動控制。但是因吸附劑的物化性能不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所以處理含不同有害物質的廢氣須配置不同理化性能的吸附劑,才能起到良好的氣體凈化作用;如果廢氣通過吸附劑的時間較短,廢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過高,廢氣凈化的效果就會不理想;在廢氣通過吸附介質時,由於氣流受固體介質的阻擋作用,須增加風機的功率才能保證通風系統的正常風速。吸附劑需要定期更換或作再生處理才能保證吸收裝置的正常運行。所以該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需要投入一定的費用和人力,此種方法一般用於廢氣中有害物質的種類相對穩定且含量較低的廢氣處理,這樣便於採用一種有針對性的吸附劑。干法廢氣處理一般採用有機氣體活性炭吸附裝置,其原理是活性炭具有很多微孔及很大的比表面積,依靠分子引力和毛細管作用,能使溶劑蒸汽和揮發性物質吸附於其表面,又根據不同物質的沸點,用蒸汽將吸附物質析出。當採用蒸汽為解除吸介質時,析出的有機溶劑蒸汽與水蒸汽一起通過冷凝器凝結,進入分離桶經分離後回收有機溶劑。
㈡ 今年初四學生參加了化學實驗技能考察,如圖1是某校為「二氧化碳製法和性質」准備的常用儀器和葯品.葯品
(1)實驗室常用固體大理石與液體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所以我們可選BCD組裝發生裝置;石灰石、碳酸鈉相比,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速度快,所以加入的固體葯品是碳酸鈉;此實驗加入固體葯品前一定要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故答案為:BCD;碳酸鈉、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收集不到葯品的原因可能是用了濃鹽酸,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濃鹽酸與石灰石反應使製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常用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若用F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則要長進短出,若用其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則要短進長出,若用排水法收集氣體,由於氣體的密度都比水小,所以都應該採用短進長出的方法因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故收集CO 2 則進氣口應接b; 故答案為:濃鹽酸、石灰石,稀鹽酸、b; (3)①氧氣有助燃的作用,所以我們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 ②D中變渾濁,可能的原因是CO 2 在裝置C中沒有被完全吸收; ③CO 2 和水蒸氣均能與固體物質超氧化鉀(KO 2 )反應產生O 2 ,所以必須排除水蒸氣的干擾,在B和C之間應該增加一個乾燥裝置時正確的; ④選擇氣體乾燥劑考慮不能和氣體反應, 故選B; 故答案為:①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內,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②CO 2 在裝置C中沒有被完全吸收; ③正確;因為H 2 O和KO 2 也能反應產生O 2 ; ④B. 答案: (1)BCD 碳酸鈉 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2)濃鹽酸 石灰石,稀鹽酸 b (3)①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內,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②CO 2 在裝置C中沒有被完全吸收. ③正確;因為H 2 O和KO 2 也能產生O 2 ; ④B. |
㈢ 對處理難溶氣體的吸收實驗裝置
由收集裝置可知,當該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時,可以把集氣瓶中的空氣順利排出;吸收裝置中,導管連接了一個漏斗,目的是為了防止倒吸,說明該氣體易溶於水.
故選C.
㈣ 連續再生和半再生催化重整的區別
催化重整包括半再生重整和連續重整。
半再生:採用固定床反應器,裝置定期停工對催化劑進行再生。
連續重整:採用移動床反應器,催化劑循環連續再生。
催化重整:在有催化劑作用的條件下,對汽油餾分中的烴類分子結構進行重新排列成新的分子結構的過程叫催化重整。
為了解決因強化操作而引起的催化劑結焦的問題,除改進催化劑的性能外,在催化劑再生方式上開辟了以下三種途徑:①半再生,即經過一個周期的運轉後,把重整裝置停下,催化劑就地進行再生。②循環再生,設幾個反應器,每一個反應器都可在不影響裝置連續生產的情況下脫離反應系統進行再生。③連續再生,催化劑可在反應器與再生器之間流動,在催化重整正常操作的條件下,一部分催化劑被送入專門的再生器中進行再生。再生後的催化劑再返回反應器。
㈤ 實驗室廢氣怎麼處理,一般用到什麼方法
(1)燃燒法 包括高溫燃燒和催化燃燒,前者需要附加燃料燃 燒,因此,使用該法時回要考慮回收利答用熱能;催化燃燒能耗低,但在工作初期,需用電加熱將廢氣加熱到起燃溫度,故對於頻繁開停車的場合不合適。考慮到高溫燃燒法回收的熱量超過生產所需的熱能,故並不合適。而直接採用催化燃燒投資太大。 (2)吸收法 即採用適當的吸收劑(如柴油、煤油、水等介質)在吸收塔內進行吸收,吸收到一定濃度後進行溶劑與吸收液的分離,溶劑回收,吸收液重新使用或另行處理,採用這種方法的關鍵是吸收劑的選擇。由於溶劑與吸收劑的分離較為困難,因此其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活性炭吸附法 採用多孔活性炭或活性炭纖維吸附有機廢氣,飽和後用低壓蒸汽再生,再生時排出溶劑廢氣經冷凝、水分離後回收溶劑,適用於不連續的處理過程,特別對低濃度有機廢氣中的溶劑回收有很好的效果。 (4)冷凝法 主要利用冷介質對高溫有機廢氣蒸汽進行處理,可有效回收溶劑。處理效果的好壞與冷媒的溫度有關,處理效率較其他方法相對較低,適用高濃度廢氣的處理。
一般通風處里做就行了
㈥ 南通大學神經再生實驗室研究生就業方向和前景是什麼
調劑專業:生物學
調劑要求:初試為生物類(生態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等)、基礎醫學、葯學、護理學或相近學科,達到教育部規定的A類地區復試分數線。
聯系方式:南通大學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
聯系電話:0513-85051800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啟秀路19號南通大學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
郵編:226001
招生調劑信息詳見:http://yjs.ntu.e.cn/
江蘇省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是以南通大學為依託單位組建的科技創新基地,以神經再生為研究重點,圍繞組織工程與神經再生、神經再生的分子機制、中醫中葯與神經再生三個方向進行研究,旨在針對神經科學領域中的熱點進行創新性研究。該實驗室於1999年被交通部認定為分子神經生物學部級重點實驗室,2000年被省教育廳審核批准為省級重點實驗室,2001年組建了江蘇省神經再生高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2004年被列為江蘇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2007年被列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由神經再生重點實驗室為主要依託單位牽頭組建的協同創新中心於2013年被遴選為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建設中心,2014年被遴選為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立項建設中心。
實驗室近5年主持承擔國家及省部級課題99項,其中包括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973計劃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5項(其中重點項目3項、面上及青年基金項目62項);發表SCI收錄論文250篇,主編和參編出版專著13部;獲歐洲,俄羅斯、澳大利亞發明專利各1項,中國發明專利10項,正在申請發明專利15項。實驗室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中華醫學二等獎(1項)等各級研究成果獎13項,2項成果成功的進行了技術轉讓,正進入產業化。詳情請見重點實驗室網站:http://nrl.ntu.e.cn/
優惠政策:
1、新入學碩士研究生享受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資助比例為100%;
2、新入學碩士研究生可以獲得新生獎學金,新生獎學金獎勵額度12000元/-8000元/生;
㈦ 溶劑再生裝置為什麼脫硫溶劑濃度高也會影響吸收硫化氫
當廢氣中有碳氫化合物時溫度不得超過480℃,並且考慮到吸收液的再生問題,大多數脫硫劑可再生.在氣相中進行氧化的進程通常被稱作叫做干法氧化: Fe2O3·H2O+3H2S=Fe2S3+ 3H2O Fe2O3·H2O+3H2S=2 FeS+S+4 H2O 上述反應因為受到反應條件的影響,是在催化劑的作用下把H2S用空氣中的氧直接氧化為硫,這些溶液的PH值大多在9~11之間. 物理吸收法流程簡單;吸附法.常溫下的氧化鐵脫硫劑的脫硫進程反應方程式為,一式得到的產品Fe2S3易於再生為Fe2O3,運用的吸收劑有磷酸三定酷(埃斯塔索爾法),有機溶劑有兩大優點,該辦法常用於處理H2S氣體濃度較低的排放氣,通常用吸附法處理、氨基酸鹽等,長期以來一向受到廢氣處理應用方的重視. 吸附設備通常選用固定床吸附器. 2,而烴類,關於H2S氣體的凈化方法研討越來越活躍、乙醇胺類不同的處理工藝採用不同的處理設備. 克勞斯法的原理是、二乙丙醇胺等水溶液作吸收劑來吸收含H2S氣體的廢氣.1干法氧化干法氧化是在通常情況下使硫化氫氣體氧化成單質硫或硫的氧化物. 4、氨.2化學吸收法化學吸收發法是將被吸收的氣體導入吸收劑中使被吸收的氣體中的一個或多個組分在吸收劑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吸收進程、氧化等進程收回硫磺. 選擇性氧化法、對H2O和過量O2不靈敏的高活性催化劑. 二.吸收法吸收法包含,且操作彈性大、碳酸丙烯酷(福洛爾法);2O2+ H2O=Fe2O3·H2O+2S(高溫) 3. 化學吸收的溶劑通常是在常壓加熱下再生、氫氣在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它們在水中的溶解度低(2)該溶劑的蒸汽壓要求盡量的低,因此在實踐運用中應防止二式反應的發生. 目前有機溶劑物理吸收H2S的技術有很多,設備簡單,在克勞斯焚燒爐中內使廢氣中的一部分硫化氫氧化生成SO2.2%,運轉成本低.反應器內溫度必須小於650℃: H2S+SO2=2H2O+3/,對H2S氣體進行凈化:吸收法、濃度低的含H2S氣體;m3以下,水溶液呈酸性、二甘油胺,如二甘醇胺,物理溶劑吸收法,不能保持正常反應所需求的溫度,生成的SO2與進氣中的H2S按下列反應方程式生成硫磺加以收回,H2S的焚燒不能供給滿足反應需求的熱量.選擇性氧化法硫的總收回率可達98%~99%. 五.結論硫化氫廢氣的凈化辦法多為回收類辦法. 三.吸附法吸附法即是運用某些多孔性物質具有的吸附功能:(1)能夠有選擇性地吸收硫化氫(2)加壓吸收後只需降壓即可解吸. 硫化氫溶於水後、硼酸鹽.催化劑的運用量為反應混合物的0.對於量小. 4.1%~0,應先經過預凈化設備.對於量大、化學溶劑吸收法,常壓閃蒸罐和循環泵;2H2S= Fe2O3·H2O+3S 2 FeS+3/,否則:從硫化氫氣體中收回硫,它操作便利,吸附反應為,通常經過吸收,首要優點是、不可再生的吸附法.ZnO吸附劑的首要缺陷是不能經過氧化就地再生: ZnO+ H2S=ZnS+H2O 300℃時經ZnO吸附脫硫後的凈化空氣中H2S濃度在14mg/. 克勞斯法要求廢氣中的H2S的初始濃度應大於15%,為防止吸附顆粒被粉塵等阻塞,可再生的吸附法,須更換新的吸附劑;2S2 鋁礬土是反應的催化劑,在液相中進行的叫濕法氧化,工程上選用的吸附劑最早是水合氧化鐵. 再生:(1)H2S在溶劑中的的溶解度要比在水中溶解度高數倍:可再生吸附劑與不可再生吸附劑,否則催化劑結構受到損壞,各種液相催化法的技能流程大致一樣、N-甲基-2-砒咯烷酮(普里索爾法),化學溶劑對H2S的吸收率比物理溶劑高. 目前常用的吸附劑分為.2濕法氧化與干法脫硫比較、濃度較高的含H2S氣體,而二式得到的產品FeS不易再生為Fe2O3.該法適用於進氣中硫化氫濃度較高的情況.1可再生吸附劑自1950年以來. 3,將H2S一步轉化為單質硫,防止其溶劑的揮發而造成溶劑的丟失(3)該溶劑須具有很低的粘度和吸濕性(4)該溶劑對金屬沒有腐蝕(5)溶劑的成本相對較低,通常是把H2S氣體直接氧化為單質硫,均由脫硫和再生組成、磷酸鹽;既可在常溫常壓下操作、甲醇(勒克梯索爾法)等,在氣體流入吸附床層前. 2. 液相催化法是中國近期研討的熱門,干法氧化法;氧化法,濕法處理能力能大、濕法氧化法,通常情況下只需吸收塔.依據各自的特點,又可在加壓下操作. 濕法氧化具有如下的特色,成功的研製出選擇性好:脫硫。一.國內外硫化氫廢氣處理的方法總結這些年. 物理吸收法對溶劑的要求.2不可再生吸附劑常用吸附劑是氧化鋅,在工業生產中應用較多:脫硫效率高;生物法等,選擇性氧化技術有突破性發展,還可選用一些弱鹼,可把硫化氫廢氣的凈化方法分為,因此可以選用具有緩沖效果的強鹼弱酸鹽溶液處理硫化氫廢氣.這些年.氧化法具有處理量大:物理吸收和化學吸收法,使反應能夠在不太高的溫度下進行: Fe2S3·H2O+3/. 除此之外.1物理吸收法物理吸收法通常情況下是選用有機溶劑作為硫化氫的吸收劑、能夠連續生產的優點,不需外加蒸汽和外加其他熱源,典型的有克勞斯法和選擇性氧化法. 四.氧化法氧化法凈化硫化氫廢氣,可使凈化後的氣體含硫量較低. 脫除廢氣中氧化氫最早的辦法之一是克勞斯法,如酚鹽
㈧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阿貢國家實驗室,英國什麼開展合作
中新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 閆曉虹) 中國國家電網12日晚間透露,美國當地時間9月11日,中國國家電網所屬國網能源研究院與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在丹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國家電網董事長劉振亞、美國能源部有關負責人、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丹。阿維祖院長,出席簽字儀式。
劉振亞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在清潔能源技術創新方面所作的工作。劉振亞指出,世界能源發展正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等嚴峻挑戰,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解決世界能源問題,必須轉變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發展方式,加快實施「兩個替代」、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高效配置與利用,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安全和生態環境問題。劉振亞希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在技術研究、標准制定、市場分析、政策咨詢、並網運行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促進中美能源合作再上新水平,為實現世界能源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丹。阿維祖在致辭中,對中國國家電網在特高壓、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欽佩,對全球能源互聯網構想高度贊同。希望雙方以此次合作為契機,為深化中美能源合作、共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創新發展、實現世界能源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和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院長丹。阿維祖分別代表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成立於1974年,擁有1500多人的研發團隊和近700名來自世界各國的交流人員,擁有世界一流的太陽能、風能、儲能等領域的科研設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研究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
㈨ 油氣回收的油氣回收的方法的分析與比較
油氣回收方法主要有四種:活性炭吸附法;吸收法;膜分離法;冷凝法; 儲運過程產生的含烴氣體通過活性炭吸附劑床層,其中的烴類被吸附劑吸附,吸附過程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吸附劑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進行抽真空減壓再生,再生過程中脫附出的油氣再用油品進行吸收,吸收後的貧氣再返回到吸附過程進行吸附。主要工藝單元包括:油氣收集、吸附過程、再生過程、壓縮過程、吸收過程、換熱和密封。吸附法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通過改變吸附和再生運行的工作條件來控制出口氣體中油氣的濃度。缺點是,工藝復雜、吸附床層易產生高溫熱點(實驗室試驗已證明)。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失活活性炭的處理問題。國內尚未有國產的工業裝置運行,有四套進口的裝置在石油庫運行,裝置購置費用高。
工藝流程:在裝車地點產生的油氣通過密閉鶴管進入油氣回收裝置。在油氣進入裝置之前,先通過一個排水罐以保證不含汽油的油氣微粒進入碳床。另外,油氣母管上還設有PVV(真空/壓力閥)緊急出口,可以確保裝置在停工狀態下將油氣母管內的油氣釋放。PVV緊急出口或其他緊急出口應該配有相應的阻燃阻火栓。回收裝置由2個碳床組成,一個通過閥門連接在油氣進入管上,處於「吸附」狀態,另一個則通過真空泵進行「再生」。兩個炭床同時工作,保證對源源不斷進入裝置的油氣及時進行回收處理。即:一個炭床用於吸附油氣中的烴,另一個炭床則將吸附的烴通過真空泵排出;當第一個炭床的吸附烴達到飽和後,立即轉入「再生」操作(即脫附階段),而在此之前已排空的第二個碳床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吸附」狀態。活性炭的再生需要通過兩個階段完成。首先,活性炭容器內被抽真空,所吸附的烴從炭床中分離出來,使大部分烴被脫附。然後,為了保證炭床中的烴被盡可能徹底地清除干凈,有必要引入少量空氣對碳床上可能殘留的烴進行吹掃。本裝置採用的真空泵是液環泵。需要一個液氣分離罐和一個換熱器。真空泵的封液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換熱器的標准選配媒介是汽油或其他種類的冷凝液。在分離罐中,高濃度的烴氣進入吸收噴淋塔。從汽油儲罐中抽出來汽油自塔的頂部噴淋下來,與自下而上純烴氣混合,由此實現烴在汽油中的吸收。全套裝置具有自動節能功能:如果裝車停止,所有裝置都處於待命操作狀態。處於待命狀態的裝置可以隨時啟動。真空泵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啟動一次,以保持碳床的干凈和活性炭的活性。當下次裝車開始時,全套裝置自動啟動。活性炭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是歐美現在流行的技術,其最大的特點是,通過改變裝置運行條件,可控制出口氣體中烴的濃度,達到不同的排放標准要求。每回收1升汽油消耗0.15~0.2度電。平均每年的運行成本為16萬元人民幣。根據實驗室的吸附劑篩選研究,活性炭是專門製造的,非一般的活性炭。市面上銷售的活性炭均達不到其吸附和脫附的性能。吸附過程是一個物理的放熱過程,在對高濃度的油氣進行吸附,炭層的溫升很快,溫度也很高,實驗室進行的吸附劑篩選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L×D為250×40mm的吸附柱在室溫下進行吸附,僅幾分鍾,炭層的溫度達到80~90℃。所以,日本政府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嚴禁使用可燃性的活性炭做為油氣回收的吸附劑。此外,採用抽真空解吸的方法再生活性炭,三苯的脫附是有問題的,三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將最終導致活性炭的失活。採用吸附的方法回收油氣,不能直觀地看到回收物。而對失活的活性炭怎樣處理也是將面臨的問題。由於炭層高度對油氣通過炭層有壓力損失,對鶴管的密閉提出更高的要求。《東京都條例》規定油氣濃度≥1vol%,禁止使用可燃性活性炭吸附劑。日本的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初期使用單一硅膠吸附劑,然後又改為床層內充填不同硅膠吸附劑,目前改為吸附塔內分層充填硅膠和活性炭吸附劑。 油氣冷凝工藝技術原理是利用冷凍工程方法,將油氣熱量置換出來,使油氣各種組分溫度低於凝點從氣態變為液態,實現回收利用。採用多級連續冷卻方法製冷至-73℃,典型的油氣回收率在90~95%。冷凝至-95℃,出口氣體的非甲烷總烴濃度≤35g/m3。冷凝法油氣回收技術優點是工藝簡單,安全性能好,回收物直接為油品。單壓縮機自復疊製冷技術開發的純冷凝法油氣回收裝置可將油氣溫度降至-100℃~-120℃。裝置正常工作狀態耗電量僅為0.2(Kw·h)/m3油氣,用電與活性炭吸附法持平。冷凝式油氣回收處理設備關鍵技術成熟、造價相對低廉、佔地面積小、維護容易、安全性好、運行費用小,僅耗電和冷卻水(也可用空冷方式),回收效益遠大於能耗支出。純冷凝式油氣回收設備處理能力5~500m3/h,。工藝流程油氣經三級冷卻,溫度降低至-100℃以下,從而冷凝出干凈的碳氫化合物液體。油氣首先降溫至3~5℃,冷凝出碳氫化合物重組份和空氣中攜帶的水,降低在以後階段的結霜可能性。在第二級製冷,油氣進一步冷卻到-50~-65℃,然後通過第三級製冷冷卻到-100~-110℃。從三級製冷冷凝後的干凈冷空氣被加熱至10℃或者更高,熱源來自於製冷系統中回收熱。除霜:進入裝置空氣中攜帶的水蒸汽,在第一階段就冷凝成液體,剩餘的水蒸氣會在第二階段階段結霜。。國外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設計除霜液由循環運行的製冷系統的廢熱進行預熱。當系統24小時連續運行時,需要兩台油氣冷凝器,其中一台除霜,另一態繼續運行,系統自動進行除霜和切換。純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設計了快速除霜系統,3~5min內完成除霜。性能及指標安全性――所有組件均Ex防爆組件;油氣通道無機械或者電力組件。排放濃度--汽油和石腦油,尾氣出口濃度達到12g/m3(國家標准GB20952-2007規定:油氣排放達≤25g/m3)。負荷―超過設計流量的150%~180%情況下運行,超負荷運轉時回收率略有下降,超過設計流量150%時汽油回收率為90%。
綜述:純冷凝法防爆油氣回收裝置利用了單壓縮機自復疊製冷新技術,油氣的回收率在99%以上,達到排放濃度在12g/m3以下,冷凝溫度應達到-100℃~-120℃。機組充分利用系統回熱,耗電為0.2(Kw·h)/m3油氣,和活性炭吸附法持平。裝置運行能耗很高,費用非常高。
㈩ 實驗室產生的廢氣該如何處理
實驗室排放的目標污染物,按照潛在排放強度和控制必要性,排序為:小分子氣體污染物、特定有機污染物(甲醛、二甲苯、甲醇)、生物性污物(病原微生物及其氣溶膠)、臭氣、其他 TVOCs(醚、苯等大分子有機物)、顆粒物。廢氣各類繁多,不能簡單統一採用一種方法來處理,針對不同類型的廢氣應採用合適的處理方式和裝置。廢氣處理工藝包括高效過濾、活性炭吸附、光催化分解、水噴淋、濕式化學、燃燒法等。考慮實驗室的固有特性,高效過濾、濕式化學、燃燒法不適用,多採用活性炭、噴淋、光催化的廢氣處理工藝。
(一)活性炭吸附技術
針對有機類廢氣多採用活性炭吸附或吸收液十活性炭處理方式,活性炭裝填量必須保證對主要有機排放物(非甲烷總烴、苯胺類)去除率大於90%,設備風阻不大於400Pa,活性炭裝填方式要便於取出更換或再生,箱體材質採用阻燃PP或304不銹鋼材質。
(二)噴淋吸附技術
針對無機類廢氣採用卧式水霧噴淋塔或噴淋水洗箱進行鹼液吸收處理,廢氣經排風機導入噴淋塔,通過擾流球的擾動作用形成微渦旋,與向下散布霧化噴淋液充分交融,將廢氣中的污染物由氣相轉入液相,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凈化後的尾氣排放滿足GB162971996《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設備風阻不大於400Pa,箱體材質採用阻燃PP或304不銹鋼材質,裝置材質必須堅固、耐腐、耐火。
(三)混合類廢氣吸附技術
混合類廢氣宜採用水洗(鹼液)+活性炭吸附的處理方式,對主要有機排放物(非甲烷總烴、苯胺類)去除率大於90%,凈化後的尾氣排放滿足國家標准,設備風阻不大於400Pa,裝置必須堅固、耐腐。水洗裝置與活性炭裝置之間必須具備有效的除霧措施。
(四)再生處理裝置
為減少運行成本,鼓勵使用活性炭再生處理裝置,保證活性炭可再生循環使用五次以上,且再生活化過程不產生二次污染
(五)納米半導體光催化技術
採用MnOx-TiO2復合物作為催化劑,通過溶膠-凝膠法將催化劑附著於鈦網,選用特定波長的真空紫外燈管作為催化光源。通過光催化作用產生電子-空穴對,氧化分解氣流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從而清除病原微生物,使部分難溶於水的大分子分解為可溶性小分子。
(六)樓宇尾氣處理中央控制監測系統
在廢氣排放系統出口終端適當位置安裝TVOC監控設施,可在線監測TVOC指標及超標報警、活性炭前後安裝壓力感測裝置,實時測活性炭的阻力及超標報警,對噴淋裝置安裝pH控制儀及電子位控制器,控制和調整廢氣處理裝置運行過程的主要參數及異常報警。
(七)實驗室室內排風設備和配件
實驗室常用排風設備主要有:通風櫃、原子吸收罩、萬向排氣罩、吸頂式排氣罩、台上式排氣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