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過觀竿測影實驗,能否不藉助指南針,僅利用一根桿子,一根細線,一把直尺,
摘要 步驟1:9月22日在操場用細線牽引粉筆
B. 測立竿見影速度 物理實驗
測量工具:刻度尺和鍾表
測量方法:1.將一根桿立在太陽照到的地上;2.記下此時
桿頂影子的位置,並開始記時;3.過一段時間後
再記下桿頂影子的位置,同時終止記時;4.用刻
度尺測量對應的那段時間內桿頂影子移動的距離
5.根據速度公式計算桿頂影子移動的速度。
實驗結論:影子移動的速度不是勻速的;用此法可測建築
物的高度
C. 觀察桿影
一天之中,影子的長度隨時間變化,觀察者的位置和角度十分重要。在距桿5米處觀察,8點到12點點,影子長度逐漸縮短,到16點逐漸變長,整個變化可以用Flah MX簡單繪制下來。
\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D. 桿影實驗記錄
跟季節和時間以及緯度有關,關聯性較多,不明白你到底問你的是什麼?
需要具體的時間具體的緯度
即使知道也是無法計算的,只有親自實驗才可以的.
E. 找一根一米長的竹竿或小棍,把它固定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每小時測量一下他的影子的長度,把長度記錄在表
中午12點鍾左右時,長度最短,早上太陽升起來時與太陽洛下來時影子最長,呈最長-變短-最短-變長-最長的規律出現。
解:4/5 4/5 4/5 4/5
發現:同一時刻,竹竿與影長的比例固定不變,與長度無關。
12:00影子長度最短,
10:00和14:00影子方向不一樣,但是一樣長,並且都比12:00的長
8:00和16:00影子方向不一樣,但是一樣長,並且都比10:00和14:00的長,更比12:00的長。
(5)竿影裝置實驗記錄擴展閱讀:
當物體的長度超過5米後,如果使用常規的捲尺或直尺,記米輪測量法就會產生累積誤差,這種誤差會隨著計量長度的增加而變大,這時候,就可引入一種新型的激光記米方式,它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機械式計米器或編碼器,由激光測長儀器(測速測長儀)垂直照射到被測物表面來,採用光學多普勒測量原理,不接觸被測物表面即可非常精確的測量速度長度。
主要優點有:高精度 優於0.05%即100 m = < 0.05m誤差
F. 測量小組把一跟兩米長的竹竿直立在地上,量得影子長1.8米,同時又測得一根電線竿的影長5.4米,這跟
2÷1.8×5.4=6
G. 竹竿高度與影長的實驗記錄表
不同長度的物體,同一地點,同時測量,物體的高度與影長的比值是相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