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升國旗是利用哪種簡單機械裝置來完成的
定滑輪
㈡ 電動升旗台原理
今天是星期一復,學校舉行了制升旗儀式。
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向升旗台。大家肅立著,目光落在國旗上。這時,主持人用嚴肅的聲音說:「全體立正,升旗儀式現在開始!」雄壯有力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來,鮮艷的五星紅旗由庄嚴的國歌伴隨著,在升旗手的拉動下徐徐上升。幾千雙眼睛望著國旗,目光堅定,彷彿在向祖國表明,我們一定不會辜負祖國人民對我們的希望,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升旗儀式結束了,而我還在回味升旗儀式。望著那迎風飄揚的國旗,我又陷入了沉思……
㈢ 請問:升旗裝置中有沒有吹風的裝置
開國大典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就有了吹風裝置。現在省級行政單位國旗旗桿也都裝了吹風設備,甚至好多地市級單位都裝了。
㈣ 電動升旗裝置怎樣做
功能特點
功能全面:用按鈕或搖控器控制國旗的升降,播放國歌與升旗同步進行,同時停止。
萬向旋轉:在風向任意變動時,國旗不緾繞旗桿。
美觀大方:白色不銹鋼旗桿,旗繩隱藏在旗桿內部。
系統組成:
1、電動升旗播放儀。
2、機械部分。
(1)萬向總成:萬向臂、萬向頭、萬向上座、萬向下座、206軸承、卡簧、變向輪、變向輪軸、吊輪、吊輪軸、桿頂飾球。
(2)動力總成:單相電機、減速器、11:16對輪、11:14對輪、減速器底座。
(3)傳動總成:軸瓦兩套、軸瓦座兩套、205軸承兩個、傳動軸、鏈輪、鏈條、導輪、導輪鍵。
(4)收線總成:軸瓦兩套、軸瓦座兩套、205軸承兩個、收線軸、收線輪、摩擦緊線盤、盤鍵、彈簧、鏈輪。
(5)配重總成:配重飾球、配重旗桿、套鎖、掛鉤、鋼絲繩。
旗桿特點
錐形風動旗桿
通過強勁的風泵和吹風裝置,使旗幟在風小或無風的狀態下照樣舒展飄揚,更顯生機。一般適用於室內或較避風的地方,或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錐形內置式旗桿
通過定製的手搖裝置,控制旗幟的升降和旗幟定位的作用,而旗繩則隱藏在旗桿內部,不再遭受風雨之苦。旗繩採用鋼絲繩製作,經久耐用。
錐形外置式旗桿
通過旗繩、外滑輪及拉手,起到旗幟升降和旗幟定位的作用。是一種較傳統的旗桿。順風定位裝置通過特製的裝置,旗幟在風向任意變動的情況下,旗幟和旗繩不會纏繞在旗桿上,紅旗始終隨風高高飄揚。非順風定位旗桿的旗幟則易隨風向的改變而纏繞於旗桿上,不僅旗幟飄不起來,有損形象,而且降旗困難。
部件說明
順風定位裝置、纏繩裝置採用進口甲纖原料(以保證它在空氣中的耐磨、耐候性),以及鋁合金精密鑄件組合而成。
錐形電動旗桿
電動旗桿可以搖控升降旗幟,與國歌48秒同步到頂,升降旗操作非常方便和簡單。更顯先進性,更顯高檔。
旗桿樣式:整體錐形,
錐度:1:100
材料規格:SUS304進口不銹鋼冷軋板。
技術要求
旗桿外形一體成型錐度上升,無變徑截口、流暢自然,挺拔庄嚴。
表面採用亞光外理,環形發絲,色澤均勻,時尚大方。
所有焊接牢固可靠,均勻飽滿,焊接強度≥國家規范。
360度順風轉向裝置,可使旗桿依自然風向的變化而轉動飄旗方向,讓旗幟不會纏在旗桿頂部,始終保持展開狀態。
內置式升旗裝置:專用升降旗繩藏於旗桿內部,免受風吹雨淋之苦,不易被人為破壞,延長了旗桿繩的壽命,同時也摒棄了旗繩在旗桿外部的累贅,使外觀更加和諧美觀。升旗桿方式可選用手搖式或電動式。
㈤ 國旗自動升起構造
室外/廣場---「全自動音樂升降旗」是升國旗、奏國歌同步進行(可製作世界各國升降國旗、校旗、運動旗、企業旗......)的一項新創舉,運用現代電子技術,將升起儀式與銅管樂隊演奏國歌渾然一體。將過去手動的升旗方式全部自動化,將升旗(無繩升旗、廣場草皮音響)、奏國歌、電動吹旗等一系列功能全部集中在電子電路板上。升旗時只需用手輕輕一按就能使奏國歌、升國旗同步進行,國旗升到位時自動吹風-----紅旗飄飄,撼動人心,達到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效果。除以上功能外,室外廣場「全自動音樂升降旗」還將單位、學校的擴音設備多功能化,學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單位召開大會不需動擴音設備,只需將麥克風輕輕插入旗桿的麥克風預留孔就能達到講話的理想效果。
結構 室外「全自動音樂升降」旗主要由以下部件組成:
A. 水泥基礎,漢白玉、花崗石、大理石等材質旗座(客戶自己要求);
B. 鐵座;
C. 不銹鋼旗桿;
D. 國旗;
E. 控制系統(可將該系統放置於室內或旗座內---用遙控控制升降);
F. 旗座四周可加不銹鋼防護欄;
G. 根據需要可增加裝置,在旗桿頂部進行吹風;
H. 高度:8米~32米(可根據客戶實際需要設計製作).
...... ......
㈥ 各位高手 請問一下 升旗時使用的吹風裝置 有沒有不是裝在旗桿上的而是裝在綁旗幟的那根棍上的 請多指教
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這樣一幕:在悶熱無雨的天氣下,奧運會開幕式上升起的那面國旗卻在迎風招展。實際上,不僅奧運開幕式上的國旗會在沒有風的情況下飄揚,天安門廣場上的那面5米長3.3米寬的巨型國旗、我國第七屆全運會北京工人體育場的國旗和1997年香港回歸時的國旗,也都具有同樣的功能。
這些「無風自動」的國旗,秘密在旗桿上。早在1985年,家住湖南的劉青申請了一項名為「吹風式旗桿」的專利。這項專利提出了一種新型旗桿,由旗幟、空心旗桿、基座、吹風機等部件組成,吹風機向空心旗桿中排出空氣,使空氣沿空心旗桿內部管道上升到旗幟懸掛位置,並從旗桿頂部一段的豎直的兩排小孔中高速排出,從而吹動旗幟飄揚。這種實用新型專利在1987年就已經成為公有技術。
1990年,家住河北的李光申請了一項名為「旗桿」的實用新型專利,在這項專利中,把旗桿分為上中下三個氣室,讓旗幟在升旗過程中和升到旗桿頂端之後都能飄揚起來。1991年,北京的韓頤和也申請了一份類似的可讓旗幟飄揚的專利。
1993年全運會之前,首鋼總公司重型機械公司也自行設計生產了「旗幟吹飄裝置」,並且提供給全運會無償使用。這些專利產品的設計思路都比較相似,但是在新穎性和創造性的具體實現上有著些許不同,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性,於是便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會自動飄揚的旗幟。
㈦ 開國大典的電動國旗是誰做的
開國大典電動旗桿設計師林治遠做的。
林治遠,號裕民。1913年2月9日出生於天津,廣內東潮容陽人。北京市政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副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工程設計大師、天安門廣場開國大典旗桿設計者。
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親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所用的旗桿,由林治遠親手設計施工完成。
(7)自動升旗模擬裝置擴展閱讀
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對旗桿製作進行了具體分工,自動升旗方案由林治遠來具體落實。
林治遠接到任務後,與有關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自動升降的開關設施。他們首先設計出這樣一個方案:國旗自動升降,升降速度與國歌演奏時間一致,國歌奏完後,國旗升到頂端並自動停止。
根據這個方案,技術人員設計出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設施來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鋼絲繩兩端各焊了一個鋼球來控制升降開關,只要升降速度設施碰到兩端的鋼球,便會自動停止升降並自動斷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林治遠
㈧ 誰發明了自動升旗裝置
一種自動升旗裝置,它是在蝸輪蝸桿減速器箱體上面垂直地安裝固定鋼管,版鋼管沿其外圓的母線方向權開有長槽條孔,鋼管內設置有螺旋鋼絲,螺旋鋼絲的底部與蝸輪蝸桿減速器的輸出軸聯結固定在一起,螺旋鋼絲上設有絲母,吊掛架經過長槽孔與絲母固定在一起,在鋼管的內部上下兩端各安裝一隻形成開關。本發明能有效地克服現有自動升旗裝置所存在的
㈨ 怎麼製作簡易的自動升旗裝置
裝個電池就好了,在用工具做一下就好了。
㈩ 根據自己學過的滑輪知識,設計一個升國旗儀式的裝置草圖
旗桿的上下兩端各固定一個定滑輪,繩子穿上後將兩繩頭綁在一起形成繩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