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五年級下科學實驗(pep版)
1、怎樣使杠桿保持平衡
一、實驗目的:杠桿尺實驗
二、實驗要求:說明杠桿三點,驗證杠桿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杠桿尺、鉤碼。(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照下圖組裝。
3、分別改變力點到支點,重點到支點的距離,實驗什麼情況省力?什麼情況費力?什麼情況不省力也不費力。
4、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5、把實驗結果填入表中。
阻力點 動力點
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個) 動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格) 鉤碼(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方法5
方法6
注意:
A、認真調整杠桿尺平衡。
B、 實驗時不要用測力計進行杠桿尺實驗,應改用鉤碼進行,這樣可獲得比較准確的結果。
2、天平的使用
一、實驗題目:怎樣使用天平
二、實驗要求:怎樣使用天平
三、實驗器材:天平
四、操作步驟:
1、取出天平放在桌面上,在盤中各放上一張大小相同的紙,旋轉調節螺絲使指針指向0位。
2、在左側盤中紙上放上所要稱的物體。
3、用鑷子夾出砝碼放右側盤的紙上。
4、增減砝碼的數量,直至天平平衡。(還可以使用游碼調節)
5、計算砝碼及游碼總量並記錄。
6、依次取下天平盤中的砝碼和物體。整理好天平。將天平和砝碼放回盒中。
3、定滑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定滑輪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定滑輪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定滑輪、鉤碼、線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 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將鐵架台、定滑輪、鉤碼、線繩按下圖組裝好實驗裝置。
3、手拽線繩,通過定滑輪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輪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4、用鉤碼代替手拽繩的拉力。試試通過定滑輪,用多大力才能提起重物?研究定滑輪省不省力。
5、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做定滑輪能不能省力的實驗時,要用鉤碼,最好不用彈簧稱。
4、動滑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動滑輪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動滑輪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動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用彈簧稱稱出重物的重量,記錄在紙上。
3、將鐵架台、動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按下圖要求組裝好。
4、用手通過動滑輪提起重物,研究有沒有改變用力方向的作用。
5、通過彈簧稱、動滑輪提起重物,研究省力還是費力,根據是什麼。
6、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實驗時手應垂直上提。
B、 可設法減小動滑輪阻力。
C、盡力加大重物的重量,可以使省力接近一半。
5、滑輪組實驗
一、實驗題目:滑輪組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滑輪組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動滑輪、定滑輪、線繩、彈簧稱、重物。(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 用彈簧稱直接稱出重物重量。
3、照下圖組裝。
4、用手通過滑輪組將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改變用力方向,根據是什麼。
5、通過彈簧稱、滑輪組將重物提起,研究能不能省力,根據是什麼。
6、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可設法減少滑輪組的阻力。
B、 測力時,彈簧稱可垂直向下,斜向一方,也可向側面水平拉出,上列各個方向,都不會影響測試結果。
C、實驗時,彈簧秤應倒用,即掛鉤在上,提環在下。
6、輪軸實驗
一、實驗題目:輪軸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輪軸作用。
三、實驗器材:鐵架台、輪軸、短線、長線、鉤碼、彈簧稱。(或簡單機械實驗盒)。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用彈簧稱測出重物重量。
3、照下圖組裝。
4、實驗時可用鉤碼,也可用彈簧稱,測得省力情況。
5、將輪換成大輪,再按上述要求進行實驗。
6、通過比較兩次測定,認識到軸不變,輪越大越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A、可設法減小輪軸阻力。
B、 若用彈簧秤測力,應倒用。即鉤在上,環在下,豎直向下拉動。
C、沒有彈簧稱時可改用鉤碼來測力。
7、齒輪實驗
一、實驗題目:齒輪的作用
二、實驗要求:齒輪的作用
三、實驗器材:厚紙板、圖釘、剪刀、木板等。
四、操作步驟:
1、製作齒輪。用厚紙板製作大小兩個齒輪,大齒輪20齒,小齒輪10齒。
2、將兩個齒輪用圖釘通過中心孔固定在木板上,讓兩個齒輪的齒相互咬合。
3、轉動大齒輪看小齒輪有什麼現象發生。
4、轉動小齒輪看大齒輪有什麼現象發生。
5、把現象記錄下來。
記錄:1、大齒輪帶動小齒輪轉動時,大齒輪向()轉()圈,小齒輪向()轉()圈,可以()小齒輪的工作速度。
2、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動時,小齒輪向()轉()圈,大齒輪向()轉()圈,可以()大齒輪的工作速度。
3、齒輪傳動可以有()的作用。
8、研究斜面的作用
一、實驗題目:斜面實驗。
二、實驗要求:驗證斜面作用。
三、實驗器材:圓木(長10厘米)、鐵絲、測力計、長木板(長50厘米)、方木塊。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照下圖組裝。
3、用鐵絲做軸,使圓木能繞軸轉動。
4、通過測力計將圓木提起,用多少力,記錄在紙上。
5、在桌面立一木塊,從桌面到木塊斜搭一塊光滑的木板。通過測力計沿斜面上拉,用多少力。
6、分析比較,使用斜面省力。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9、幫助植物繁殖
一、實驗題目:幫助植物繁殖。
二、實驗要求:幫助植物繁殖。
三、實驗器材:植物枝條(月季枝條、柳枝、楊枝)、小刀、小木箱或花盆、土、噴壺。
四、操作步驟:
1、將土放在木箱或花盆中,在土中挖一個洞,深度為插條長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2、選取有2-3個芽的月季(或柳、楊)枝條,用刀在節下削平,不要剝掉莖上的刺。
3、將削平的枝條插入挖好的洞中。
4、用手指輕輕按實插條的基部,用細孔噴壺噴灑足夠的水,使土保持濕潤。
10、模擬化石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模擬化石的形成
二、實驗要求:模擬化石的形成
三、實驗器材: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紙盒、生物材料(貝殼、核桃、魚骨等)、一個碗、肥皂水。
四、操作步驟:
1、將沙子、熟石膏(或黏土或水泥)和水,在碗里混合,攪拌成糊狀。
2、向紙盒中倒入一半石膏混合物(將剩餘的石膏混合物封好,防止變硬),將塗抹過肥皂水的生物材料部分壓入紙盒內的石膏混合物國。
3、晾至微干時,再塗上一層肥皂水,並將剩餘的石膏混合物全部倒入盒中,將生物材料全部掩埋。
4、待石膏混合物全部乾燥後,去掉外面的紙盒,敲開石膏混合物,看看自己的「化石」做得怎麼樣。
11、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一)
一、實驗題目:溫度對玻璃的影響
二、實驗要求:溫度對玻璃的影響
三、實驗器材:玻璃、酒精燈、試管夾、護目鏡、冷水。
四、操作步驟:
1、取一塊玻璃,仔細觀察玻璃的表面,並把觀察結果記錄下來。
2、用試管夾夾住玻璃,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3、加熱一段時間後,把玻璃迅速放在冷水中。
4、重復以上過程3次,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注意:將玻璃放入冷水中時要小心,不要被破碎的玻璃傷著。
12、自然力量對山脈的影響(二)
一、實驗題目:冰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二、實驗要求:冰對岩石的破壞作用。
三、實驗器材:氣球、紙盒、熟石膏、水、小木棒。
四、操作步驟:
1、用水填充一個小氣球,直到像乒乓球一樣大,扎緊後,把它放在紙盒中。
2、往紙盒中倒入一些糊狀的熟石膏(熟石膏與水的混合物),用小木棒把充滿水的氣球推到熟石膏1下面厘米處,取出木棒。
3、放置一段時間,待熟石膏變硬時,從盒中取出,觀察熟石膏的變化。
4、把熟石膏模型放置在冰箱的冷凍室,24小時後取出,仔細觀察其變化。
5、待冷凍的熟石膏恢復到室溫時,看看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13、沙洲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沙洲的形成
二、實驗要求:沙洲的形成
三、實驗器材:噴壺、沙土、各種大小的石子、2個托盤、報紙。
四、操作步驟:
1、先用土壤製作一個帶有丘陵的自然景觀。
2、用噴壺模擬「下雨」,看看有什麼現象發生。
14、卵石的形成
一、實驗題目:驗證磨圓作用實驗。
二、實驗要求:了解水流沖擊及相互碰撞對岩石的磨圓作用。
三、實驗器材:粉筆、廣口瓶、水。
四、操作步驟:
1、檢查器材:檢查器材是否齊全、適用。
2、取白色粉筆三、四根,掰成約長10毫米的許多粉筆頭。
3、將粉筆頭放入廣口瓶中,裝上水,蓋好。
4、用力搖動,磨圓後撈出觀察。
5、研究為什麼被磨圓了。
6、想一想自然界的岩石碎塊變圓的原因是什麼。
7、整理物品放回原處。
注意:
瓶中只灌1/3的水。
15、自製鍾乳石
一、實驗題目:自製鍾乳石
二、實驗要求:自製鍾乳石
三、實驗器材:曲別針、線繩、兩只燒杯或玻璃瓶、一個碟子、蘇打晶體、水。
四、操作步驟:
1、分別向兩只燒杯中注入半杯水。然後逐漸倒入盡可能多的蘇打晶體,直至溶液不能再溶解晶體為止。
2、將線繩打一個結,並將線繩放在溶液中浸泡。然後把線繩兩端分別浸在兩個燒杯中,把碟子放在兩只燒杯中間,用曲別針把線繩固定在適當的位置上。
3、堅持觀察4天,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16、開采一個「礦」
一、實驗題目:開采一個「礦」
二、實驗要求:開采一個「礦」
三、實驗器材:幾種礦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錘子、棉布、泡沫塑料杯。
四、操作步驟:
1、設想自己小組是一個礦業公司,將要去開採金屬礦產,給自己的礦業公司起個名字。
2、選取2-3種不同的礦物,各取一小塊,分別稱量其質量,並將礦物名稱和質量記錄在紙條上。將紙條放進一個信封,並在信封上寫下本組礦業公司的名字,交給老師。
3、在泡沫塑料杯里倒入一層熟石膏混合物,加入一種礦物,再加一層熟石膏混合物,在熟石膏混合物上再放另一種礦物,做成「礦石體」。
4、把「礦石體」放置24小時使它堅固。並從杯中取出。在「礦石體」上寫下本組礦業公司的名字,與其他小組的「礦石體」放在一起。
5、取出其他「礦業公司」的「礦石體」,想辦法把「礦物」開采出來,並稱量其質量。
17、煤的分離實驗
一、實驗題目:煤的分離實驗
二、實驗要求:煤的分離實驗
三、實驗器材:酒精燈、試管、帶玻璃管的試管塞、棉花、煤。
四、操作步驟:
1、在試管內裝入一定量的純凈煤,在試管口放點棉花,用帶玻璃管的試管塞將試管口塞住。
2、在酒精燈上加熱試管,直到試管里的煤發紅。
3、把點燃的火柴放在玻璃管口處,觀察發生的現象。
② 蘇教版3-6年級小學科學,分別有哪些分組實驗和演示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目錄
三年級上冊
1.記下現在的我 2.吹乒乓球 3.觀察蚯蚓 4.觀察鳳仙花
5.研究土壤 6.觀察水 7.改變物體的沉浮 8.小水輪轉起來
9.空氣占據空間 10.做風車 11.紙飛翼
三年級下冊
1.比較塑料尺和木頭尺的性質 2.塑料杯遇熱水的研究
3.比較塑料與布的性質 4.觀察物體發聲
5.做小鼓 6.水傳聲實驗
7.製作小樂器 8.光傳播實驗
9.光的傳播 10.影子
11.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12.鏡子反射光的路線
13.製造彩虹 14.色光混合實驗
15.讓小燈泡亮起來 16.製作開關
17.磁鐵的性質 18.製作小磁針
四年級上冊
1.做小吊車 2.記憶游戲 3.做沙盤 4.玩小車 5.感受推和拉 6.自製重錘 7.讓小球動起來 8.感受摩擦力 9.模擬晝夜形成 10.觀測一天中影子和溫度變化
四年級下冊
1.製作觀測儀 2.製作簡易雨量器 3.檢測酸雨
4.使用天平 5.使用量筒 6.研究固體液體氣體性質實驗
7.測量固體的體積 8.化冰實驗 9.冰水和水蒸氣三者的變化實驗
10.蒸發的快慢 11.凝結 12.雨的形成
13.種茄子 14.植物的生長 15.養小雞
16.製作標本 18.溶解 17.固體液體氣體受冷受熱的研究
19.分離 20.物質混合分離實驗 21.燃燒的秘密
22.變色游戲 23.生銹
五年級上冊
1.種子萌發的條件 2.滲水實驗 3.研究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4.研究根的作用 5.研究莖的作用 6.植物的向光性定向運動
7.測量水溫變化 8.傳熱比賽 9.顏色與吸熱
10.上升的空氣 11.風的形成 12.熱水變涼
13.岩石擠壓模擬實驗 14.地震模擬實驗 15.模擬火山噴發
16.製作岩石標本盒
五年級下冊
1.拔圖釘實驗 2.杠桿平衡實驗 3.輪軸實驗
4.定滑輪實驗 5.動滑輪實驗 6.滑輪組實驗
7.斜面作用實驗 8.植物扦插壓條嫁接實驗 9.模擬化石形成實驗
11.自然力量對山脈影響模擬實驗 12.沙洲形成實驗 13.卵石形成模擬實驗 14.鍾乳石形成實驗 15.金屬性質實驗
六年級上冊
1.觀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鳥喙與取食的模擬實驗 3.做酸奶
4.顯微鏡觀察常見細菌 5.食物發霉實驗 6.風動裝置的製作
7.電磁鐵的性質實驗 8.電磁鐵磁力大小實驗 9.太陽爐的製作
10.太陽系模型製作 11地球公轉的模擬實驗 12.星空模擬
教師演示實驗
三年級上冊
1.吹乒乓球 2.水土流失 3.榨果汁 4.降落傘的研究
三年級下冊
1.製作小磁針 2.影子游戲 3.透明與不透明
四年級上冊
1.玩滾輪2.觀察地球儀 3.觀察影子和溫度變化 4.晝夜的形成
四年級下冊
1.使用天平 2.使用量筒 3.變色游戲 4.生銹 5.雨的形成
五年級上冊
1.種子萌發需要空氣 2.測量水溫 3.顏色與吸熱 4.風的形成
五年級下冊
1.杠桿平衡實驗 2.滑輪 3.齒輪作用實驗 4.斜面
5.尋找相似和差異 6.煤的分離實驗
六年級上冊
1.模擬細菌的繁殖實驗 2.探究植物體能量來源實驗
3.常見能量控制裝
六年下學期實驗
六年級下冊
1.製作小水輪 2.製作印跡化石模型
3.比較白熾燈和熒光燈的效率 4.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③ 沙洲是怎樣形成的
河流中和海濱、湖濱帶出露水面的沙灘。是河流中的心灘、江心洲、湖濱、海濱附近形成的沙灘的總稱。是水流、波浪堆積作用形成的堆積地貌。Sand
bar
沙洲。在海商海事法律中,通常指在河口處形成的沙堆,這些沙堆經常限制某些種類的船舶,使之不能到達上游目的地。在許多情況下,船舶只得卸載,即將一部分貨物卸到駁船或小船上才能通過沙洲完成航行。同樣,在上游港口裝貨的船舶只能裝一部分貨物,其他貨物等船舶通過沙洲後再裝上船。
自古以來,長江從上游帶來大量泥沙,到下游江面開闊處,流速減慢,泥沙在這里沉積,漸漸形成一塊塊沙洲。
南非大部分河口都不適合作為港埠,這是由於多年來大型沙洲形成的阻滯所致。沙洲是由海浪、潮汐、南非多數河流陡斜帶來周期性的沉積物形成。崇明島是由長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河海交互作用下,不斷沉積而形成的。長江流域下泄的大量泥沙,在長江入海口處,由於...崇明島就是在無數沙洲的形成演變過程中逐漸發育而成的。
④ 怎樣能有一個好的實驗設計
明確自變數、因變數及其關系的過程,是研究課題操作化的過程,假設形成之後,即可實施具體實驗設計及實驗。
如果物理化學性能改善了,說明達到了原來的實驗設計;如果沒有出現預期的結果,應該確認是否嚴格按照計劃實施實驗,如果是,就意味著實驗設計失敗,那就要重新設計實驗方案。
要注意的問題是:
1, 要確定這個問題值不值得研究。
2, 要確定這個問題研究的困難程度,看現有的技術和手段可不可以進行這個研究。
3, 看一下這個問題是別的研究者沒有發現過的,或是漏掉的問題。
4, 問題要明確化,這樣的問題才可以方便地轉化為實驗假設,可以對所要研究的問題下一個操作性定義。
⑤ 人類的起源
人類起源於森林變成平原之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古猿進化成人。...............1微觀進化,基因突變進化學說,基因突變的癌基因組,導致古猿進化成人,所以現代人類患癌基因年輕化,是正在遺傳進化...........2.人類起源於大海理論。人類起源於海洋魚類的理論。美人魚雙親DNA計算機微積三維空間結構圖紙曲線美的遺傳進化方程,進化成曲線美的美女王昭君,西施。形體三維曲線方程數學邏輯進化成美女。DNA計算機三維立體GPS細胞數學定位,防止癌細胞免疫功能遺傳退化癌細胞擴散死亡退化為泥土。基因突變的癌基因定時炸彈三觀不正癌基因遺傳下一代退化。自然選擇的30%死亡率淘汰癌基因腐敗的癌細胞。基因突變成腐敗的癌基因混亂熵物理學,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封建封閉循環系統癌基因遺傳下一代,癌基因兒童化遺傳退化痛苦淚水,海洋美人魚媽媽知道學術腐敗的癌基因假冒下一代兒童遺傳進化材料,美人魚媽媽看到癌基因兒童化淚水,美人魚媽媽會傷心欲絕流淚,淚水流向大海?
⑥ 西沙群島資料
西沙群島
西沙群島 又名寶石島,是中國南海諸島四大群島之一,由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組成,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島嶼群漂浮在5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麗而純凈。西沙自古就是我國的領土,古代這里被稱為"千里長沙",是南海航線的必經之路。早在隋代,我國已經派使節經南海到過今天的馬來西亞,唐代高僧義凈亦由此到達印度。古代那些滿載著陶瓷、絲綢、香料的商船在此駛過,因而這里又被稱為"海上絲綢之路"。 由於遠離大陸人跡罕至,所以西沙群島四周的海水十分潔凈,最高能見度達到40米,西沙有著連綿數公里的珊瑚礁,是絕佳的潛水海域,附近的海域有各種各樣...
在距海南島180多海里的東南海面上,有一片島嶼象朵朵星蓮,顆顆珍珠浮於萬頃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嚮往而又充滿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島。
永興島是西沙群島中最大的島嶼,面積約2平方公里,島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風光極為旖旎。
在這里,你可以感覺歷史的滄桑演變,從日本人的舊炮樓,到國民黨的收復紀念碑,直到今天我國設立的南海諸島紀念碑,無一不帶有歷史的印記,追昔撫今,讓人不禁產生一縷縷幽古思今之情……
令人贊嘆不已的是這里獨具熱帶風情特色的島嶼風光:海水是如此的清澈幽藍,以致整個海面看起來就象一塊巨大的深藍色的綢緞在舒展運動。置身在這藍藍的濃色中間,陶醉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那造型奇特、陡峭壯觀的珊瑚礁林,更是訴說著千萬年的風光。無數次風雨的洗禮,使它們看起來有的如驚鹿回眸,有的象仙人指路,有的似一唱雄雞,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在這里,你還可以觀看那"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壯觀景象,也可以伴夕陽走進那充滿著情和愛的"將軍林",感受共和國領導人對西沙的關懷……
在西沙永興島的西南方,有7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島嶼連在一起,它們名字叫七連嶼。這七個小島猶如七顆珍珠撒落在浩瀚無垠的海面上,璀璨亮麗。 小島上熱帶植被茂盛,自然風光獨具一格。在蔚藍的天空下,端坐在潔白綿綿的沙灘上,憑海臨風,會讓你忘卻都市的煩惱,溶進這靜謐安詳的大自然氛圍中,恍惚置身於世外桃源……
這里的海水晶瑩剔透,潛入水中,能帶你進入一個平生難得見到的神秘空間。一叢叢、一簇簇的珊瑚像盛開的鮮花覆蓋著整個海底:有的金黃、有的雪白、有的鮮紅,很是惹人喜愛。與五光十色的魚兒共舞,此愜意平生能有幾回? 在小島上觀看日落,更能撩起遊人的情趣:紅彤彤的晚霞鋪滿半邊天,海水鮮紅閃亮,歸巢鳥兒的鳴叫聲和著輕輕拍岸的濤聲傳入耳中,匯成美麗的風景畫,令人不禁浮想聯翩、流連忘返……
呵!夢幻西沙!
西沙群島上棲息著鳥類40多種,常見的有鰹鳥、烏燕鷗、黑枕燕鷗、大鳳頭燕鷗和暗緣鄉眼等。在整個樹林的上層及其上空,海鳥成千上萬終日盤旋飛翔,千鳴萬囀,自成奇觀,素稱"鳥的天堂"。更有趣的是鰹鳥,它會在大海中給漁船導航,白天漁民根據鰹鳥集結和尋食方向,駕船揚帆前去撒網捕魚,傍晚跟隨它們飛回的路線,把漁船從茫茫大海駛往附近的海島停泊。漁民們稱鰹鳥為"導航鳥"。 西沙群島是我國主要熱帶漁場,那裡有珊瑚魚類和大洋性魚類400餘種,是捕撈金槍魚、馬鮫魚、紅魚、鰹魚、飛魚、鯊魚、石斑魚的重要漁場。海產品主要有海龜、海參、珍珠、貝類、鮑魚、漁藻等幾十種。比較名貴的有海龜之王的棱皮龜,海參之王的梅花參,世界最著名的珍珠--南珠、寶貝、麒麟等十幾種。 隨著海、陸、空交通的不斷發展,人們游覽南海諸島風光的願望不久將會得到實現。
⑦ 小學六年級科學。輪滑有幾種它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分組實驗目錄 三年級上冊 1.記下現在的我 2.吹乒乓球 3.觀察蚯蚓 4.觀察鳳仙花 5.研究土壤 6.觀察水 7.改變物體的沉浮 8.小水輪轉起來 9.空氣占據空間 10.做風車 11.紙飛翼 三年級下冊 1.比較塑料尺和木頭尺的性質 2.塑料杯遇熱水的研究 3.比較塑料與布的性質 4.觀察物體發聲 5.做小鼓 6.水傳聲實驗 7.製作小樂器 8.光傳播實驗 9.光的傳播 10.影子 11.改變光的傳播路線 12.鏡子反射光的路線 13.製造彩虹 14.色光混合實驗 15.讓小燈泡亮起來 16.製作開關 17.磁鐵的性質 18.製作小磁針 四年級上冊 1.做小吊車 2.記憶游戲 3.做沙盤 4.玩小車 5.感受推和拉 6.自製重錘 7.讓小球動起來 8.感受摩擦力 9.模擬晝夜形成 10.觀測一天中影子和溫度變化 四年級下冊 1.製作觀測儀 2.製作簡易雨量器 3.檢測酸雨 4.使用天平 5.使用量筒 6.研究固體液體氣體性質實驗 7.測量固體的體積 8.化冰實驗 9.冰水和水蒸氣三者的變化實驗 10.蒸發的快慢 11.凝結 12.雨的形成 13.種茄子 14.植物的生長 15.養小雞 16.製作標本 18.溶解 17.固體液體氣體受冷受熱的研究 19.分離 20.物質混合分離實驗 21.燃燒的秘密 22.變色游戲 23.生銹 五年級上冊 1.種子萌發的條件 2.滲水實驗 3.研究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4.研究根的作用 5.研究莖的作用 6.植物的向光性定向運動 7.測量水溫變化 8.傳熱比賽 9.顏色與吸熱 10.上升的空氣 11.風的形成 12.熱水變涼 13.岩石擠壓模擬實驗 14.地震模擬實驗 15.模擬火山噴發 16.製作岩石標本盒 五年級下冊 1.拔圖釘實驗 2.杠桿平衡實驗 3.輪軸實驗 4.定滑輪實驗 5.動滑輪實驗 6.滑輪組實驗 7.斜面作用實驗 8.植物扦插壓條嫁接實驗 9.模擬化石形成實驗 11.自然力量對山脈影響模擬實驗 12.沙洲形成實驗 13.卵石形成模擬實驗 14.鍾乳石形成實驗 15.金屬性質實驗 六年級上冊 1.觀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2.鳥喙與取食的模擬實驗 3.做酸奶 4.顯微鏡觀察常見細菌 5.食物發霉實驗 6.風動裝置的製作 7.電磁鐵的性質實驗 8.電磁鐵磁力大小實驗 9.太陽爐的製作 10.太陽系模型製作 11地球公轉的模擬實驗 12.星空模擬 教師演示實驗 三年級上冊 1.吹乒乓球 2.水土流失 3.榨果汁 4.降落傘的研究 三年級下冊 1.製作小磁針 2.影子游戲 3.透明與不透明 四年級上冊 1.玩滾輪2.觀察地球儀 3.觀察影子和溫度變化 4.晝夜的形成 四年級下冊 1.使用天平 2.使用量筒 3.變色游戲 4.生銹 5.雨的形成 五年級上冊 1.種子萌發需要空氣 2.測量水溫 3.顏色與吸熱 4.風的形成 五年級下冊 1.杠桿平衡實驗 2.滑輪 3.齒輪作用實驗 4.斜面 5.尋找相似和差異 6.煤的分離實驗 六年級上冊 1.模擬細菌的繁殖實驗 2.探究植物體能量來源實驗 3.常見能量控制裝 六年下學期實驗 六年級下冊 1.製作小水輪 2.製作印跡化石模型 3.比較白熾燈和熒光燈的效率 4.仙人掌耐旱的原因
⑧ 有大量泥沙和石頭被搬運,並在什麼游停下來
有大量泥沙和石頭被搬運,並在中下游停下來
⑨ 這是在模擬什麼的自然現象
這就是沙洲形成實驗,證明沙洲是由於流水的沖刷和搬運,使大量泥沙流到平緩地段,使泥沙沉積形成。
⑩ 沙洲是怎樣形成的模擬試驗
沙洲是水流、波浪堆積作用形成的堆積地貌。
在海商海事法律中,Sand bar 沙洲通常指在河口處形成的沙堆,這些沙堆經常限制某些種類的船舶,使之不能到達上游目的地。
在許多情況下,船舶只得卸載,即將一部分貨物卸到駁船或小船上才能通過沙洲完成航行。同樣,在上游港口裝貨的船舶只能裝一部分貨物,其他貨物等船舶通過沙洲後再裝上船。
(10)沙洲的形成實驗裝置怎麼設計擴展閱讀:
冬天的閩南海島雖然寒風颯颯,船頭犁開碧波,鷗鳥伴隨左右,不到半個鍾頭,漁家大叔便用掛機船將我們送到被稱為「碧海浮雕」的魚骨沙洲上。
魚骨沙洲沙洲南北長不足2000米,東西寬不過500米,名副其實的小。別看魚骨沙洲以「小」而聞名,真正令人贊嘆的是其「活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