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國旗電動裝置設計師

國旗電動裝置設計師

發布時間:2022-01-31 05:47:37

1.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一、五星紅旗的設來計者自是曾聯松。

二、五星紅旗的設計經歷及曾聯松簡介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1949年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

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自身的故事。

2. 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誰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原瑞安縣小學(現瑞安市小學)、瑞安市中學。

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2)國旗電動裝置設計師擴展閱讀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

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他的故事。

3.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呢﹖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1949年7月的一天,上海人民沉浸在剛剛解放的勝利的喜悅之中。曾聯松在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工作,當曾老在《人民日報》、《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刊登的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中,得知要設計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曾聯松反復閱讀,認真思索,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應是偉大祖國的象徵、中華兒女的寄託、炎黃子的驕傲。他想自己雖然不是專業畫家,但有美術愛好的基礎,決定投身到這一具有偉大意義的設計工作中去。

1949年秋季,政協收到國旗應征圖案3012幅。從中篩選了38幅作候選圖案,並編輯成《國旗圖案參考資料》,發給政協與會人員閱評。其中有一幅大星嵌鐮刀斧頭五星紅旗,正是曾聯松的作品。政協特地在北京飯店設立國旗圖案臨時選閱室,將候選旗幟陳列展覽。

曾老設計的紅旗引人注目。首先被田漢、郭沫若等名家看中,定為惟一中選的國旗。由田漢送呈毛澤東主席審閱。毛主席同意選為國旗,但建議刪去「鐮刀斧頭」,成為一幅純潔亮麗的五星紅旗;交由政協會議討論。毛主席說:五星紅旗圖案表現我們革命人民大團結。現在要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在1949年9月27日舉行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為長方形,紅色的旗幟象徵著革命。左上方綴有5顆黃色的五角星,一星較大居左,四星較小環拱在大星之右,各有一尖正對著大星的中心點,象徵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人民大團結。

(3)國旗電動裝置設計師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規定: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志。

每個公民和組織,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

第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外交部、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對各自管轄范圍內國旗的升掛和使用,實施監督管理。

國旗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指定的企業製作。

第五條 下列場所或者機構所在地,應當每日升掛國旗:

(一)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

(三)外交部;

(四)出境入境的機場、港口、火車站和其他邊境口岸,邊防海防哨所。

4. 新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誰

新中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

1949年7月,32歲的曾聯松在上海設計了國旗圖案——五星紅旗。

五顆金星的結合圖形,大小呼應,疏密相間,形成了一個橢圓形,這恰恰和我國疆土的幾何圖形類似,既表現了中國地理特徵,也顯得平穩和諧,明朗而有氣勢。

人物生平

1917年,曾聯松出生在浙江省溫州市瑞安縣(現瑞安市)。

1936年,考入中央大學(今南京大學)經濟系。

1938年5月,曾聯松經同學黃大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9年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

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他的故事。

5. 國旗的設計者是誰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同志,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原瑞安縣小學(現瑞安市小學)、瑞安市中學。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曾聯松由此成為五星紅旗設計者。

(5)國旗電動裝置設計師擴展閱讀

後世為曾聯松同志拍攝了一部電影《共和國之旗》講述了1949年解放前夕,曾聯松還是上海一家通訊社的職員,當他看到報上徵集新國旗的啟示,就設計了一幅國旗圖案寄到北京。

沒想到他設計的五星紅旗被選定為新中國的國旗。半個世紀過去了,曾聯松與所有的中國人一樣伴隨著共和國走過了艱辛的歷程,所不同的是,他與這面旗更有許多特殊情感的故事。

6. 國旗的設計者是誰

我國的國旗,設計者是曾聯松。

曾聯松,是浙江瑞安人,畢業於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經濟學,1938年5月,曾聯松經同學黃大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之後,歷任第五屆、第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存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

曾聯松設計的國旗方案,最初並沒有入選,但是在田漢的堅持下被收錄了。不過,審議組整體審核的時候,經過多輪討論,將大五角星中的鐮刀斧頭標志去掉,改成現在四個小五角星圍繞一個大五角星的圖案,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國旗樣式。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曾聯松也由此成為五星紅旗設計者。

充滿愛國激情的熱血青年

從學生時代起,曾聯松就是一位充滿愛國激情的熱血青年。他眼見舊中國倍受外強蹂躪,金甌殘缺,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真是心如火焚。「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他曾和愛國學生一起,走上瑞安街頭,宣傳抵制日貨。

1935年,他又在南京勇敢地參加了響應北京「一二·九」學生運動的集會遊行,並且在黨的引導下,開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他親眼目睹親身體驗過軍閥割據、八年離亂,以及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白色恐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不顧全國人民的和平統一要求,悍然發動內戰,又把中國人民投入水深火熱之中。

當解放戰爭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全國絕大多數城鄉已經得到了解放,人民共和國像一輪噴薄欲出的太陽,正出現在東方地平線上的時候,他是多麼地激動和興奮啊!他同全國人民一樣,盼望著一個嶄新的人民政權的誕生。

7. 五星紅旗的設計師

五星紅旗」原來被稱為「紅地五星旗」,是在1949年7月由上海現代經濟通訊社的曾聯松設計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新政協」)從全國各地的2992件作品中選出,在兩次的精細篩選後,有38幅設計入圍,最後第32號曾聯松設計的「紅地五星旗」拔地而出,然而因為原方案的大五星中央鑲有鐮刀與錘子,一些人認為與前蘇聯的國旗類似,中國作為主權國家應擁有獨特易識別的國旗圖案,經過幾番考慮後決定取出鐮刀與錘子的圖案,將設計改名為「五星紅旗」。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決定成立國旗、國徽圖案初選委員會,並於當年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報》等報紙上發表徵求啟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期間,初選委員會將收到的3012幅圖案選了38幅印發全體代表討論。經全體代表分組討論後,9月25日晚,毛澤東主席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關於國旗的問題,毛澤東主席指出,五星紅旗這個圖案表現革命人民大團結,將來也要大團結,因此,現在也好,將來也好,又是團結,又是革命。
1949年9月27日,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中,第四點規定:「全體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為紅地五星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和政協主席團通過的制旗辦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長方形,紅色象徵革命,其長與高為三與二之比,旗面左上方綴黃色五角星五顆,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大團結,星用黃色象徵紅色大地上呈現光明。一星較大,其外接圓直徑為旗高3/10,居左;四星較小,其外圓直徑為旗高1/10,環拱於大星之右側,並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表達億萬人民心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如似眾星拱北辰。旗桿套為白色,以與旗面的紅色相區別。
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由毛澤東在天安門廣場首次升起。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以後,歷次憲法均保留這個規定。
1990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發布主席令,予以公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實行。
為維護國旗的尊嚴,國家發布《國旗》和《國旗顏色標准樣品》兩項國家標准,規定了國旗的形狀、顏色、圖案、製版定位、通用尺寸、染色牢度等技術要求,並宣布於199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曾聯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五星紅旗設計者。
王大珩——國旗標准倡議人,國旗和國旗顏色國家標准主要起草人。
李玉坤——國旗法倡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提案人。
孫秀如——國旗和國旗顏色國家標准主要起草人,國旗升掛裝置國家標准主要起草人,香港、澳門區旗國家標准主要起草人。
賀嗣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標准化的設計與製作的參與者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8. 國旗、國徽的設計者是誰

我國的國旗,設計者是曾聯松。曾聯松,是浙江瑞安人,畢業於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經濟學,1938年5月,曾聯松經同學黃大明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之後,歷任第五屆、第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存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

雖然國旗和國徽比較常見,但是他們都代表著國家,都有配套的法律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都對其作出嚴格說明。製作國旗和國徽也有嚴格的要求和標准,如《GB 15093-2008 國徽》就規定了國徽的樣式、材質及色彩。2004年9月30日,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國家郵政局還特意發行了一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微》特種郵票。

國旗和國徽雖然常見,但是他確實庄嚴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象徵和標志,所以尊敬愛護國旗和國徽,人人有責。

閱讀全文

與國旗電動裝置設計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勤和五金製品廠 瀏覽:97
騰訊視頻網頁端設備是什麼原因 瀏覽:413
小強電動工具廠家電話 瀏覽:326
山東省機械化種地多少畝合適 瀏覽:158
2常見的傳動裝置有皮帶傳動 瀏覽:35
磁性閥門鎖上的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724
零件超聲波清洗機怎麼選 瀏覽:129
湖南防雷裝置檢測機構 瀏覽:378
機械表上的星期怎麼調成中文 瀏覽:109
船舶動力裝置課程設計 瀏覽:480
軸承在軸上如何拆裝 瀏覽:289
鋼板樁施工機械叫什麼名字 瀏覽:942
測汞和砷用什麼儀器 瀏覽:478
mac一體機怎麼連接機械硬碟 瀏覽:940
什麼設備上都帶儀表 瀏覽:819
練大肚子的器材有哪些 瀏覽:962
深圳精誠鑫五金製品 瀏覽:695
實驗室常用的蒸餾裝置圖 瀏覽:870
機械設備日常檢查記錄表如何填寫 瀏覽:581
家裡自來水總閥門怎麼加 瀏覽: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