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一組實驗裝置,請分析回答問題:(1)此組實驗裝置能構成對照實驗的是______.(2)將
答:(1)甲與來乙其他條自件都相同,只有光是變數,可把甲與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甲與丙其他條件都相同,金魚藻的有無為變數,可把甲與丙看做一組對照實驗;乙與丙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因存在兩個變數,一個是金魚藻,一個是光照,故不能看做一組對照實驗.
(2)細木條復燃驗證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說明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
(3)碳酸氫鈉不穩定,受熱易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充足加快了光合作用的速度,產生的氧氣增多.
故答案為:
(1)甲與乙或甲與丙
(2)細木條會復燃;說明金魚藻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了氧氣
(3)增加;碳酸氫鈉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增多
⑵ 某同學為了探究溫度對黴菌生活的影響,在兩個相同的塑料袋中各放進一塊饅頭,並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對照實
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溫度對黴菌生活的影響,實驗的變數是溫度.在設置對照實驗時,除了溫度的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如料袋扎口、水分等都應該相同.由表可知,甲塑料袋的環境是乾燥,乙塑料袋的環境濕度是潮濕,依據對照實驗單一變數原則,甲塑料袋的環境也應潮濕.因此選項B符合題意.
故選:B.
⑶ 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產物,陽光興趣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如圖),請分析回答:(1)該實驗應選用_
(1)本實驗選用黑色塑料袋,是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進行光合作用消耗掉版二氧化碳而影響權實驗效果.
(2)二氧化碳會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後,植物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打開閥門,用手擠壓塑料袋,塑料袋內的二氧化碳氣體就進入了乙瓶中,從而使石灰水變渾濁.
(3)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將乙裝置放在黑暗處,植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塑料袋內的氧氣,並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塑料袋內的氣體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呼吸作用過程中氣體變化的情況是吸進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
(5分)(1)黑色;光合(2)渾濁;二氧化碳(3)吸進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⑷ 現有如圖所示的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檢驗B裝置氣密性方法是______.(2)如果用高錳酸鉀來制
(1)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先夾住彈簧夾,再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後繼續加水,長頸漏斗中會形成一段水柱,則氣密性良好; (2)製取氧氣的反應裝置和反應原理:固體+固體,且需要加熱;認識常用儀器,寫出加熱高錳酸鉀來製取乾燥的氧氣的反應方程式為:2KMnO 4
(3)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符合:固體+液體反應,不需加熱;氧氣密度大於空氣,難溶於水; 選擇發生裝置的原理: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雙氧水在常溫下加入鐵銹分解製取氧氣的反應方程式 為:2H 2 O 2
(4)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產生氧氣,放熱,會有水蒸氣生成;所以必須乾燥,否則將使該塑料試樣中氫元素的質量測算結果. 儀器丁增重ag,即為水的質量,則Wg該塑料試樣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ag×
故答案為:(1)關閉止水夾,向長頸漏斗中加水形成液封後,繼續加水,若長頸漏斗中有一段穩定的水注,則氣密性良好; (2)2KMnO 4
(3)2H 2 O 2
(4)①乾燥氣體;澄清石灰水變渾濁;②
|
⑸ 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欲對某種塑料袋的組成成分進行分析探究,並測算元素的質量分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
因為白色污染是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故我國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並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白色污染;資料顯示該種塑料袋只含碳、氫兩種元素,燃燒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圖中鹼石灰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
(1)實驗時,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將H2O2溶液滴入到A裝置的錐形瓶中,再點燃C處的酒精燈,使反應進行.
(2)A裝置中CuSO4溶液的作用是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
(3)氫氧化鈣與二氧化碳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故:通過觀察到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現象,可以判斷塑料袋式樣中含有碳元素.
(4)因為B裝置的濃硫酸具有吸水作用,則水會進入D裝置會引起質量偏大,所以根據實驗前後D裝置的質量變化測算出;該塑料袋試樣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4.3%.若裝置中沒有連接儀器B,則測算出來的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會偏大.
故答為:
(1)錐形瓶;
(2)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速率;
(3)E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偏大.
⑹ 由於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某化學研究小組的同學對某
(1)裝置B是洗氣瓶,導氣管長短有誤,不能起到洗氣的作用,同時氣體不能進入後面裝置.
故答案為:裝置B中前面導氣管應插入液面下,後面導氣管應剛好透過瓶塞;
(2)裝置A中分液漏斗也可用長頸漏斗代替,長頸漏斗應該 伸入液面以下,作用是 形成液封,防止氣體逸出;
(3)塑料是由碳、氫元素組成,經過裝置C燃燒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通過石灰水生成沉澱而使溶液變渾濁;根據實驗目的可知,實驗要通過測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來計算碳、氫的質量,所以F裝置主要是阻止空氣中的氣體進入E裝置中.
故答案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吸收空氣中的氣體,防止進入E裝置.
(4)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存在下常溫下可以生成氧氣和水.故答案為:2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