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讓Google快速收錄你的網站——Google網站站長
在谷歌上搜你的關鍵詞,然後看下面有哪些可以做外鏈的平台,然後再去那些平台注冊賬號,發外鏈引蜘蛛過來。
⑵ 濟寧學院2020年報考政策解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證招生工作順利進行,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山東省教育廳等部門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濟寧學院招生工作實際,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 本章程適用於2020年度濟寧學院普通本、專科招生工作。
第三條 濟寧學院招生錄取工作實施「陽光工程」,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美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接受紀檢監察部門、新聞媒體、考生及其家長以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二章 學校概況
第四條 學校全稱及代碼:濟寧學院,10454。
第五條 學校地址及郵政編碼:山東省曲阜市杏壇路1號,273155。
第六條 辦學類型: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第七條 辦學層次:本科。
第八條 學校沿革及批准時間:學校前身為濟寧師范專科學校。2007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濟寧學院。
第九條 學校概況:濟寧學院是教育部批准設立的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學校設學於風景秀美、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發源地、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
學校佔地115.60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6.91萬平方米;圖書館紙質藏書184.33萬冊,中文期刊1211種;電子圖書99萬余冊,電子期刊332萬冊,優秀博碩士論文871萬篇,電子資源資料庫46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34億元。現有20個教學單位,50個本科專業、23個專科專業。現有教職工1200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116人、獲得碩士學位511人,正高級職稱81人、副高級職稱26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5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人,山東省教學名師5人。現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189人。
學校建有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個、省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發展支持項目專業2個,省級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3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高等學校優勢學科人才團隊1個。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24門。2014年以來,獲省級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10項,獲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立項項目34項,獲省高等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獎9項。
學校建有山東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高校青年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項,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科普教育基地3個。2016-2019年,獲國家級科研項目1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0項;獲省部級獎勵2項;發表論文800餘篇,其中核心期刊450餘篇,SCI、SSCI、CSSCI、EI收錄364篇;獲授權專利356件,其中PCT 國際專利1件、中國發明專利53件。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設立學生社團95個,積極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培育校園文化品牌,拓展素質教育的空間。近三年我校學生在50餘項學科專業及科技文化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518項,其中國際級三等獎1項,國家級一等獎31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9項,省級一等獎107項,二等獎134項,三等獎214項。
學校重視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工作,與美國密蘇里大學、英國卡迪夫城市大學、法國蓬圖瓦茲大學、韓國平澤大學等國外39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學校秉承「博學篤志、擇善敦行」的校訓,以「至誠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風、「誨人不倦、敦品勵學」的教風和「學而不厭、切問近思」的學風,傳播文明,探求新知,培育英才,先後為國家培養了10萬余名優秀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三章 招生組織機構
第十條 學校成立招生工作領導小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審定招生政策、招生章程等規章,討論決定招生工作重大事宜。
第十一條 學校招生辦公室是組織和實施招生錄取工作的常設機構,具體負責普通本、專科招生宣傳及錄取工作。
第十二條 濟寧學院紀檢監察部門對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實施全程監督。在錄取期間成立信訪組,安排專人負責考生的信訪、申訴、投訴處理工作。地點:濟寧學院行政辦公樓A301。監督電話:0537-3196022。
第四章 招生計劃與招生條件
第十三條 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核準的、各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我校2020年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執行。招生計劃通過各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學校招生簡章、學校網站等形式向社會公布。
第十四條 招生條件:按照教育部當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等有關文件精神執行。
第五章 錄取
第十五條 外語語種要求:英語、商務英語、英語教育專業外語語種限定英語,其他專業不限。學校公共外語為英語、俄語。
第十六條 男女比例:男女比例不限。
第十七條 身體健康要求:參照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八條 提檔比例: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有關規定比例提檔。
第十九條 錄取原則:按照教育部及各招生省份有關文件精神,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以高考成績為依據,結合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
對於投檔分相同的考生,遵循考生所在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份規定的位次原則進行錄取。
學校執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文件精神,對山東、上海、天津普通高校招生專業(或大類)設定選考科目要求,考生需在滿足選考科目要求前提下填報相關專業志願。
(一)普通類專業錄取原則
對於高考綜合改革省份:山東、上海、天津,普通類專業依據考生所在生源省(直轄市)招生主管部門規定的錄取原則,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願」進行錄取。
對於其他省份:普文、普理類進檔考生按專業志願優先規則錄取,根據考生的專業志願、文化總分、相關科目成績並參考體檢情況,優先錄取第一專業志願,第一專業志願不能滿足時,安排第二專業志願,依此類推。
(二)山東省公費師范生錄取原則
公費師范生在提前批次錄取,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根據考生填報的專業志願和各專業分市計劃擇優錄取。
(三)春季高考錄取原則
春季高考進檔考生按照專業類別,根據考生的投檔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錄取。
(四)藝術類專業錄取原則
1.音樂學(師范類)專業使用音樂類聯考(濟南大學平台)專業成績,進檔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若專業成績相同,則按照高考文化成績(含政策加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2.舞蹈學(師范類)專業使用舞蹈類聯考(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平台)專業成績,進檔考生按專業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若專業成績相同,則按照高考文化成績(含政策加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3.音樂教育(師范類)(專科)專業進檔考生按高考文化成績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報考我校音樂教育專業考生要取得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合格證。
4.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美術學(師范類)、數字媒體藝術、美術教育(師范類)和環境藝術設計專業進檔考生,按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綜合分成績相同時,優先錄取專業成績高者。若專業成績仍相同,優先錄取高考文化成績高者)。
(五)體育類專業錄取原則
運動康復、體育教育(師范類)(本科)和體育教育(師范類)(專科)專業進檔考生,按綜合分從高分到低分順序錄取(綜合分成績相同時,優先錄取專業成績高者。若專業成績仍相同,優先錄取高考文化成績高者)。
(六)生源省(自治區、直轄市)對錄取規則有特殊要求的,從其規定。
(七)志願間不採用分數級差,無相關科目的成績要求。
(八)考生報考志願均不能滿足招生計劃時,可從服從調劑的考生中進行調劑,對未報我校志願、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不予錄取。
(九)在確定錄取資格時,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招生考試機構有關加分或降分投檔的政策規定,無單科成績要求。
第二十條 學校招生計劃及錄取結果由各省招生主管部門公布,同時通過學校招生信息網公布,考生也可致電學校招生辦公室咨詢。各專業招生計劃在實際錄取時經主管部門批准將根據報考等情況進行調整,具體錄取結果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的為准。每一批次錄取工作結束後,錄取結果及時通過濟寧學院網站(http://zs.jnxy.e.cn/)公布。學校招生咨詢電話:0537—3196696、3196209。
學校按錄取新生高考信息中的通信地址和收件人寄發錄取通知書。
第六章 收費、退費標准與資助政策
第二十一條 收費標准:我校實行學分制收費,按照魯價費函〔2017〕50號文件執行。收費標准如有變化,學校將按照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批準的標准執行。
第二十二條 根據不同的住宿條件,住宿費為每生每學年600-1300元。按照魯發改成本〔2019〕804號文件執行。
第二十三條 資助政策:學校設有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全面落實各項學生資助政策,制定了完善的規章制度,建立了規范化的「獎、助、貸、補、免」資助體系。
設立「綠色通道」,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通過生源地助學貸款、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勤工助學等方式進行獎勵和資助,建立了完善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和長效服務機制。
第二十四條 學生因故退學或受校紀處分開除學籍的,退費按照《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東省高等學校收費管理辦法的通知》(魯政辦字〔2018〕98號)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章 資格復查與證書頒發
第二十五條 新生入學資格審查:按照國家和學校有關規定,學校在報到時對新生入學資格進行審查,不合格者,取消其入學資格。學生入學後,學校在三個月內進行復查,復查不合格者,取消學籍。
第二十六條 修業年限:普通本科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4年,普通專科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3年。學校實行彈性修業年限。
第二十七條 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學生在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修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的內容,成績合格,獲得規定的學分,達到畢業要求的,學校準予畢業,由學校頒發畢業證書;符合畢業條件並達到學位授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經學校學位評定委員會批准,由學校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第八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濟寧學院招生錄取工作實施「陽光工程」,學校不委託任何機構或個人進行培訓、招生的相關活動,嚴禁與招生錄取掛鉤的亂收費行為,嚴肅查處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錄取資格的行為。對以濟寧學院名義進行非法招生宣傳等活動的中介機構或個人,學校保留依法追究其責任的權利。
第二十九條 學校以往有關招生工作的要求、規定如與本章程相沖突,以本章程為准;本章程若有與國家有關政策不一致之處或未盡事宜,以國家和上級有關政策為准。
第三十條 本章程由濟寧學院負責解釋。
招生咨詢與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0537-3196696 3196209
傳真:0537-3196209
學校地址:山東省曲阜市杏壇路1號 郵編:273155
學校網址:http://www.jnxy.e.cn
招生網址:http://zs.jnxy.e.cn
註:此招生章程已經山東省教育廳審核,並在教育部備案,詳細內容可登錄山東省教育廳網站(http://www.sde.gov.cn/)或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網站(http://gaokao.chsi.com.cn/)查詢。
⑶ 連雲港的淮海工學院怎麼樣 2本線最近幾年的錄取分數多少
歷年分數線:http://kaoshi.e.sina.com.cn/college/c/11641.shtml#score
淮海工學院是江蘇省委、省政府1985年為呼應國家進一步加快沿海地區改革開放,在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連雲港直接創辦的一所本科院校。世紀之交,根據全省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總體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辦學歷史的江蘇鹽業學校、連雲港水產學校和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先後並入淮海工學院。歷經數十年建設、改革和發展,淮海工學院已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一所初顯海洋特色的多科性大學。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先後獲得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江蘇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單位、江蘇省科技工作先進高校等多項榮譽。2010年2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淮海工學院為全國新增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坐落在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西遊記》文化發源地花果山西麓。目前佔地2246畝,固定資產總值12.8億元,校舍面積52萬多平方米。現有教職工1600人,在校學生20000人。下設機械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海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測繪工程學院、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國際學院、東港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等18個二級學院和體育教研部,設有57個本科專業,專業門類覆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和管理學七大學科。
學校建有一支熱愛高等教育事業、教學科研能力兼備、理論實踐並重、德學雙馨的教師隊伍。863位專任教師中429人具有高級職稱,656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其中正高116人,博士160人。60多位教師被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外高校聘為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近幾年有多位教師分獲「全國優秀教師」、 江蘇拾教學名師」和「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江蘇省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尋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 被列為江蘇拾333新世紀科學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教育廳「青藍工程」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和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獲得江蘇拾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項目資助,被評為江蘇省教育廳「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學校擁有「海岸帶經濟與陸橋物流管理」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江蘇拾青藍工程」創新團隊。
學校擁有規格齊全、功能完備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全校擁有各類教學實驗儀器設備5萬多台套,總值1.7億元,其中單晶衍射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離子發射光譜儀、數控車床等精密貴重儀器設備160台套,共建海洋考察船1條。擁有基礎化學、大學物理、生物學、現代商務與港口物流、機電綜合實踐等5個江蘇省高校基礎課實驗室示範中心和25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圖書館藏書132.8萬多冊,中外文期刊1100餘種,擁有超星數字圖書館、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鏡像站、萬方、EBSCO、Elsevier、Springer link等資料庫系統,建成江蘇省海洋與核能文獻服務中心。學校室內外運動場地總面積一萬多平方米,擁有主運動嘗第二運動嘗主體育館、龍舟訓練館、瑜伽訓練館、籃排球場和網球場等一批室內外體育設施,能夠滿足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群體活動需要。學校是全國綠化模範單位,綠化覆蓋率達50%,生態式、園林化、節約型校園基本形成。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上手快,後勁足」的應用型復合性人才。專業建設緊緊圍繞地方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需要,不斷加大調整和發展力度,目前擁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水產養殖學」等3個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江蘇省特色專業和6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課程建設按照「拓寬基儲重視應用、強化素質」的總體要求,不斷擴充課程總量、優化課程結構、提高課程教學水平,全校共有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18門,校級精品課程200多門。積極探索完全學分制條件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教學內容和考試方式改革,穩步推進選課制、導師制和書院制改革。初步建成數字化網路課程學習平台和網上考試平台,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靈活考試的成才空間。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多次獲得教育部和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獎。學生龍舟隊2010年在首屆世界大學生龍舟錦標賽勇奪混合組2000米環繞賽冠軍。近幾年,全校學生共有700多人次在「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國機器人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等國家和省各類競賽中獲獎。2003年以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每年有10%左右的畢業生考取重點高校碩士研究生。先後225名學生入尋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蘇北計劃」和江蘇拾村官計劃」。1人榮獲團中央頒發的「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金獎」, 1人榮獲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的「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學校堅持以科研和社會服務為兩翼,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貢獻和技術支持。根據國家戰略需要和區域發展特色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方向,「海洋生物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應用化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應用技術」和「地圖制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6個學科被確定為江蘇拾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學科。擁有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建設實驗室、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江蘇省海洋經濟研究中心、江蘇省海洋信息技術中心等一批海洋特色鮮明、學科力量雄厚的科技研發和服務平台。省級「淮海工學院大學科技園」正在建設之中。從2009年開始,學校每年組織編寫江蘇海洋產業發展與展望藍皮書。學校與共青團江蘇省委共建江蘇省村官研究所,2010年創辦全國首份《大學生村官園地》,面向全國發行兩萬余份,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學校常年組織教師進政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開展社會服務,是江蘇省 「掛縣強農富民」工程對口支持學校。通過多年實踐,初步探索出一條建設服務型大學的新路。人民網、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主流媒體多次報道。近五年,全校教師共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72個,其中國家級項目28個,年科研經費1000多萬元。全校教師在《美國化學會志》等國際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200多篇, 被SCI、EI、ISTP三大檢索收錄1000多篇,發明專利27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9項。
學校堅持以規范管理和強化服務為抓手,努力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環境。學校黨政堅持科學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扎實推進黨務公開、校務公開,充分尊重學術權力,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優化運行機制,積極探索建立「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現代大學制度。學校管理規范有序,審計工作走在江蘇高校前列。學校高度重視和維護學生權益,以幫助所有學生「成人立志、成才立業」為宗旨,認真做好學生教育和服務工作,支持各類學生社團開展有益身心發展的文化體育科技活動。設有大學生助學助困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就業指導中心,形成了獎貸助補職能完備的學生成才幫扶體系。建有一站式學生事務服務中心,政治輔導員在學生公寓駐地辦公,貼近學生實際服務,及時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學校醫療保健和飲食服務機構齊全、設施良好。
學校堅持以對外開放和國際合作為突破,努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搭建高端平台。學校目前已與多所國外高校簽署教育與科研合作協議,與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等國數十所高校保持友好往來。常年邀請外國文教專家來校講學任教。每年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師出國深造,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有多位教師參與國際學術刊物編審工作。學校與紐西蘭維特利亞國立理工學院合作開辦「2+2」四年制本科層次學歷教育,每年輸送數十位學生赴海外留學,同時面向美國、日本、韓國招收來華留學生。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當前,全校師生正全力搶抓江蘇沿海發展進入國家戰略層面的歷史新機遇,充分發揮地處濱海城市的區位優勢,大力實施「紮根淮海、面向黃海、服務沿海、輻射隴海」的發展戰略,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全力打造海洋品牌,切實提高辦學質量,努力提升辦學層次,為早日建成海洋特色鮮明、區域優勢明顯的多科性大學,辦人民滿意教育而努力奮斗。
⑷ 增加百度收錄的方案SEO高手請進!
每天堅持更新1-3篇原創文章,每天堅持換1-3個友情鏈接,友情鏈接快照要新,收錄要比你多,最好還有一點排名。堅持兩周收錄必定增加。
⑸ 我是甘肅理科考生今年考了453我想報隴東學院能被錄取嗎有啥專業可以選擇
如果要報師范專業,最多線下十分左右,如果是非師范,那線下二十分應該可以! 理科最好的專業是土木工程
⑹ 網站如何做SEO優化啊怎麼能讓百度收錄
SEO 優化大致包含4個方向,內部結構優化、內容優化、內鏈優化、外鏈優化。
一、內部結構優化
1.TDK優化:這里的TDK並不止首頁,還有欄目頁和文章頁的TDK,這就是為什麼建站的時候選擇可以自定義標簽的原因。T即title,網站的標題,很!重!要!如果TDK滿分10分,T要佔到7分左右,標題是蜘蛛過來第一個看的東西,即第一印象,標題必須包含關鍵詞,即網站的功能,網站是做什麼產品或是服務的,語句通順,不要堆砌關鍵詞。D即description,網站描述,是對標題的補充。K即keywords,欄目頁和文章頁的TDK在後台具體欄目的高級設置里可以找到。
2.301重定向和404報錯頁面的製作,必須要有,沒什麼可說的。
3.層級目錄:即打開一個頁面要多少層級,這個很多網站都忽略,建議在三級以內,減少蜘蛛爬取需要的時間。
4.關鍵詞布局及密度:根據用戶瀏覽頁面點擊的熱力圖發現的點擊熱區,進而將關鍵詞部署到相應地方。即F布局,一個頁面內的關鍵詞密度保持在2%-8%之內,這個只是個經驗數據,不一定準確。
5.四處一詞:TDK+尾部或錨文本。
6.網站導航:即主導航、次導航和麵包屑導航,包含關鍵詞、突出重點、使用純文字,要和相應TDK保持一致。
二、內容優化
主要是文章的質量要高,即使不是純原創,至少也要是高度偽原創,偽原創要選取未收錄的或者屏蔽了搜索引擎的網站上的文章,或者是翻譯過來的文章,只要是你第一個發的文章,蜘蛛就認為是原創。
三、內鏈優化
總結起來就是增加站內的鏈接密度,就像蜘蛛網一樣,越密集越好,最常見的就是首頁、欄目和文章頁的相互跳轉;LOGO的鏈接,文章頁使用TAG標簽和上、下一篇或相關文章,增加頁面間的鏈接數和相關度。
四、 外鏈優化
一個原則就是內容相關、循序漸進,很多人為了迅速增加外鏈,瘋狂添加,但是權重升不上來的原因就在此。外鏈的主要方法就是增加友情鏈接,但是要考察增加的友鏈質量度,包括PR值,是否有nofollow等標簽,正常網站的友鏈數在30個左右,如果你添加友鏈的網站有超過50個友鏈,那並不會對你的網站有多少價值,相反還可能把你的權重更多的分給他。除了友鏈,增加論壇、新聞、博客、SNS、軟文的相關鏈接也是增加網站外鏈的一種。
最後不得不說的一點是,SEO優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切勿操之過及。
⑺ 、檢索武漢理工大學XXX老師的論文近五年被三大檢索工具收錄的情況。
一、選題
選題是論文寫作關鍵的第一步,直接關系論文的質量。常言說:「題好文一半」。對於臨床護理人員來說,選擇論文題目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結合學習與工作實際,根據自己所熟悉的專業和研究興趣,適當選擇有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2)論文寫作選題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學術的某一領域或某一點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見,或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或新的觀點和認識,言之有物,讀之有益,就可以作為選題;(3)論文寫作選題時要查看文獻資料,既可了解別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達到什麼程度,也可以借鑒人家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論文寫作選題與論文的標題既有關系又不是一回事。標題是在選題基礎上擬定的,是選題的高度概括,但選題及寫作不應受標題的限制,有時在寫作過程中,選題未變,標題卻幾經修改變動。
二、設計
設計是在論文寫作選題確定之後,進一步提出問題並計劃出解決問題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寫作順利進行。護理論文設計應包括以下幾方面:(1)專業設計:是根據選題的需要及現有的技術條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統計學設計:是運用衛生統計學的方法所提出的統計學處理方案,這種設計對含有實驗對比樣本的護理論文的寫作尤為重要;(3)寫作設計:是為擬定提綱與執筆寫作所考慮的初步方案。總之,設計是護理科研和論文寫作的藍圖,沒有「藍圖」就無法工作。
三、實驗與觀察
從事基礎或臨床護理科學研究與撰寫論文,進行必要的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是極重要的一步,既是獲得客觀結果以引出正確結論的基本過程,也是積累論文資料准備寫作的重要途徑。實驗是根據研究目的,利用各種物質手段(實驗儀器、動物等),探索客觀規律的方法;觀察則是為了揭示現象背後的原因及其規律而有意識地對自然現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於搜集科學事實,獲得科研的感性材料,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二者的區別在於「觀察是搜集自然現象所提供的東酉,而實驗則是從自然現象中提取它所願望的東西。」因此,不管進行動物實驗還是臨床觀察,都要詳細認真.以各種事實為依據,並在工作中做好各種記錄。
有些護理論文寫作並不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或臨床觀察,如護理管理論文或護理綜述等,但必要的社會實踐活動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將實踐中得來的素材上升到理論,才有可能獲得有價值的成果。
⑻ 如何優化網站標題才能讓百度快速收錄
網站不同的頁面,標題優化的方法也有區別:
一、首頁標題
首頁標題,其實只要一句話就能概括,在滿足你關鍵詞的基礎上面盡量展現你的特色優勢,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意思就是說要給人點擊的慾望。
第二:欄目頁
欄目頁更重要的是內容的契合度也就是相關性,把大量的相關內容堆積在一起在標題上面可以適當的做些拓展,以滿足我們對內容的准確命題,欄目內容就更加的豐富。
第三:新聞頁面
新聞頁面論單個頁面雖然不比首頁,不比欄目頁但是如果多個新聞頁面和他們相比,可就不一定了,這個比較的標準是根據流量來看的。
新聞頁面的標題一般都是信息標題加上公司名稱,新聞頁面標題不可過短,亦不可過長,更好維持在10~25字之間,通讀全文提取中心意思,用10~25字總結出來就行了!
第四:產品頁
產品頁面的標題建議是是產品詞+公司名稱,這樣的好處有二,一是增加公司知名度,把一款產品推上去了,看得人多了,名稱後面的公司也會被關注的。二是有助於關鍵詞排名,關鍵詞+公司名稱這是搜索引擎指南裡面關於標題提到過的,關鍵詞+公司名,給人一種正式、簡潔,這是一種提倡的產品頁標題,但是很多人都沒有用。
第五:標簽頁
標簽頁,這是對於一些資訊網站或者是信息發布較多的網站對同類內容的一種歸類,和欄目相似,但卻又不同於欄目頁,標簽頁只能是一個詞或者是一個長尾關鍵詞。做SEO優化的都知道,學會利用標簽頁去做SEO優化。標簽頁一是起到增強頁面之間的聯系,也就是內頁相連,增強權重傳遞,二是歸類同類內容做排名。這兩種方式可以說是每一個SEO都要掌握的技能。
標簽頁的寫法沒有什麼好講究的,一般都是關鍵詞+公司名或者是一個單個的關鍵詞,這個和產品頁有些相似。一篇文章,都有相關的關鍵詞,有相關的關鍵詞就有相關的標簽,一篇文章標簽在2~3個左右。
以上是網站各個頁面標題優化的一些個人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⑼ 我被河南工業大學自考招生錄取了,不知道那裡咋樣啊
河南工業大學,英文: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4 年 5 月 ,經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鄭州工程學院和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為河南工業大學。2006年10月16日為河南工業大學50年校慶日 。
歷史沿革
河南工業大學的建設和發展經歷了以下三個時期:
兩校建設發展期。1956年,中央糧食幹部學校在北京成立,後遷至鄭州,成立鄭州糧食學院。同年,鄭州機器製造學校成立,後更名為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這就是河南工業大學的兩所前身學校。
體制轉換適應期。1998年,分別隸屬於國內貿易部的鄭州糧食學院和隸屬於機械工業部的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轉制為中央與河南省共建,以河南省管理為主。2000年,鄭州糧食學院更名為鄭州工程學院。
合並快速發展期。2004年5月,經教育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鄭州工程學院和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河南工業大學。合校的成功為學校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搭建了更為寬闊的平台。
辦學規模
目前,學校已經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農學等學科協調發展,具有學士、碩士兩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現有18個教學單位,46個本科專業,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現有在校生摺合人數21567人,其中本科生18543人,碩士研究生724人。
學校重視科學研究,科研實力不斷增強,較好地發揮了科研對教學的促進作用。近五年來,學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863」高科技項目等國家級科研項目64項,承擔省部級各類科研項目47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9115篇,其中被SCI、EI等收錄458篇,出版學術專著235部,先後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獎勵61項,獲國家專利45項。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工程,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學校現有教職工2040人,其中專任教師135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804人,佔59.2%;具有高級職稱者524人,佔38.6%,教師隊伍中有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國家級優秀教師、省部級優秀教師及專家48人,擔任國內重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10人,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青年骨幹教師資助對象120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
學校三個校區佔地面積186.97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27.82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19.62萬平方米,各類教室面積9.54萬平方米,教室座位數41847個,其中多媒體教室座位數11495個,語音室座位數1608個,教學用計算機4793台。
為了適應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學校不斷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實習實驗條件。2005年~2007年共投入6000萬元資金用於實驗室建設。學校現有實驗中心25個,其中包括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等一批在國家及行業有較大影響的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1.54億元,生均儀器設備值達6952.96元。學校已經初步形成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能夠較好地滿足人才培養要求的實驗教學體系。同時還擁有249個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
學校圖書館現有館舍總面積20356平方米。目前館藏中外文獻總量達224.5萬冊,中外文期刊5300多種。
學校是首批河南省高校「數字化校園」示範工程單位。現有各類應用系統20餘個,可以提供包括綜合教務、電子校務、網路教學、視頻點播、網路監控等多種應用服務,初步建成了萬兆核心、千兆到樓宇的校園網路,在教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學校體育場總面積53696平方米,生均達2.5平方米,較好地滿足了人才培養的需要。近年來,教學經費投入持續增長,2005年~2007年四項教學經費占學費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了31.2%、32%、33.8%。
辦學特色
特色一:自強不息,追求卓越,引領和支撐糧食行業發展與進步
河南工業大學的學科和專業特色十分突出。長期的行業辦學實踐和幾代人不懈的努力,使學校已經具備國內較為完整的糧油食品學科專業群,在我國糧食工業領域具有很強的優勢。
為國家糧食安全重大政策提供智力支持。糧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糧食安全是關系國家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問題。長期以來,本校教師和科研人員多次參與中央和地方政府重大糧食技術和經濟政策的制定,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方案的論證,重要糧食流通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規劃設計等。學校承擔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儲備糧庫智能決策系統研究」,綜合運用系統工程方法、數學模型和信息技術,為國家儲備糧庫的選點布局、庫容規模和糧食緊急調運路線的選擇提供了智能化決策支持,填補了國內這方面研究的空白。「九五」期間,國家投資347億元興建的1000億斤國家儲備糧庫的重大建設項目,全部採用學校提供的儲糧工藝標准進行設計。國家發布的儲備糧庫建設標准和設計規范全部由我校支持制定。這些新型糧倉從結構性能到儲糧工藝設計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使我國糧食庫存損失率降到0.5%以下,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提高糧食流通的經濟、社會效益做出了重大貢獻。
引領和支持糧食行業的科技進步。目前,學校設有中國糧食物流研究培訓中心、教育部糧食儲藏與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小麥加工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鄭州)、國家糧食局糧油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等6個國家級、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和43個校級科研院(所)。擁有一批較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師資隊伍,在國內外糧食行業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學校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建設的需要,對糧油食品工業發展中的重大科技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如「食用大豆磷脂的研製」率先攻克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術,得到相關企業的普遍採用;「糧食儲藏保鮮技術研究」首開我國氣調儲糧保鮮研究先河,寫入國家標准規范指導行業生產;在儲糧昆蟲分類區系研究集中國儲糧昆蟲研究之大成,擁有國內種類最全、件數最多的昆蟲從而擁有全國唯一的儲藏物昆蟲標本室等等。
近五年來,主持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高科技項目。「十一五」期間承擔糧油食品科研方面的課題經費超過3000萬元。據初步統計,全國70%的小麥加工企業、50%的植物油加工企業、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業採用本校提供的應用技術。
為糧食行業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通過51年來的辦學實踐,學校為糧食行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許多傑出校友,紮根糧食企業,憑著良好的思想素質、扎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河南工業大學的校友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如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有24個分公司,半數以上由本校校友擔任企業負責人;在國家糧食行業行政管理部門也有許多優秀的校友,如曾任和現任國家糧食局的司局級領導就有10多人,全國65%以上的省、市、縣糧食局局長、全國糧食行業70%以上的技術骨幹,85%以上的國家儲備糧庫主任都是本校校友。因此,「有糧食企業的地方,就有河南工大人」。
特色二:適應時代要求,培養「三強」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的今天,需要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確定新的質量觀和質量標准。河南工業大學以培養面向企事業單位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一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提出了「三強」人才培養質量標准,並成為河南工業大學標志性人才品牌。「三強」即「實干精神強、適應能力強、創新意識強」。
構建「三強」人才培養體系。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學校構建了「三強」人才的培養體系,這一體系的主要內容是:一條主線,兩個課堂,三項工程。「一條主線」是指學校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文精神、艱苦奮斗的品質和社會責任感為主線,並將其貫穿在教育教學全過程。「兩個課堂」即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我們將第一課堂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突出對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培養「三強」人才提供保障。同時,將第二課堂作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兩個課堂有機結合,共同服務於人才培養。「三項工程」是指素質教育工程、創新教育工程和社會實踐教育工程。為了實施創新教育工程,學校設定了創新教育基金、創新學分,通過開展數學建模、結構設計、電子製作、科技製作、廣告設計等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搭建平台。
畢業生普遍受到社會好評。河南工業大學生以「三強」為目標的人才培養體系收獲了豐碩的果實。五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布大江南北和國內外,社會各界對畢業生評價最多的就是對「三強」模式的肯定。在成千上萬的畢業生中,既有放棄留校任教的機會,主動到內蒙古河套地區當麵粉廠技術員,最終成為企業總經理、榮獲「全國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等多項榮譽的朱勇校友;又有從麵粉廠技術員做起,現在已經是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的王文超校友。既有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銳意進取,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的牛文俊校友;又有寧願放棄舒適的工作環境,自己創辦「北京理想產業公司」,企業總資產起過24億的李勞牛校友。河南工業大學畢業生「實干精神強、適應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品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領域,由於長期以來我校擁有國內高校唯一的超硬材料與磨料磨具專業方向,因此,國內該專業科班出生的技術骨幹基本上都畢業於河南工業大學。
辦學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以人為本,民主辦學,依法治校,從國家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出發,走開放辦學之路,注重內涵建設和提升層次。以發展為主題,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面向科研,面向教學,面向學生,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培養高質量人才,創造高水平成果,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發展目標
根據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到 2020 年,要把學校建設成為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擁有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完善的教學、科研服務體系,具有濃厚學術氛圍,成為國家和河南省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為解決重大工程技術問題的研究基地,成為推動區域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服務基地,綜合辦學實力省內一流,優勢學科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多科性開放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努力為國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學科專業建設情況
學校重視依託重點學科和傳統特色專業推進專業建設。學校現有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食品科學,糧食、油脂與植物蛋白工程,應用化學,結構工程,產業經濟學等6個省級重點學科和1個省級人文社科基地。學校依託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及相關學位點,積極實施名牌與特色專業創建工程,建設了一批與社會經濟發展及區域經濟、行業經濟相關的名牌專業和特色專業。現有5個省級名牌和特色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作為學校的傳統特色專業,薈萃了一批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在國內外糧油食品行業享有較高的聲譽。有糧食氣調儲藏技術的創始人路茜玉教授、朱大同教授;有儲藏物昆蟲分類學的創始人並發現新蟲種的陳啟宗教授;有在全國首創磷脂提取新工藝的張根旺教授。
學校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依託優勢、適應需求」的工作方針,穩步發展新專業。自2002年以來,學校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開辦新專業21個。學校在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等方面優先向新專業傾斜;同時通過名牌專業建設、重點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立項支持新專業發展,使新專業教學質量得到了保證,招生就業形勢良好。2006屆和2007屆新辦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先後達到87.7%和92.8%,電子商務專業是河南省第一個教育部批准開辦的同類專業,該專業2005年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積極實施「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以打造「河南工業大學人才品牌」為主題,積極推進以就業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教育教學改革,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強化實踐、突出能力、面向應用、注重創新」的指導思想,形成了「三個平台+五個模塊」的人才培養方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優化了課程體系,拓寬了基礎,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進一步突出了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長期以來,學校以轉變教育思想觀念為先導,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我校是河南高校中最早實行學分制的學校之一,根據「按需招生、分類培養、二次分流、彈性學制」的原則,打通相近專業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結合學生個體發展的多樣性選擇,給學生選擇專業的機會。在有些專業舉辦第二學位和輔修班。
學校積極推進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結合新的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優化課程體系,重組教學內容,建設了一批精品課程。土木建築學院原方教授主持的材料力學課程,2006年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學校現有省級精品課程10門,省級優秀課程23門,省級網路課程14門;校級重點課程、精品課程和網路課程達到了74門。
學校注重公共基礎課的建設與改革。積極探索並推進「聽說領先」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並取得了初步成效。學校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實施「分級教學」,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按照計算機文化基礎、技術基礎和應用基礎的主線,建設系列課程,使課程設置更加合理和有針對性。學校一貫重視體育教學,積極實施體育教學改革,在學生中開展「陽光體育」 活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合格率每年均在98%以上。多次受到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和河南省的表彰。
在教材建設中,經過長期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套「選優助特」的管理制度,優先保證選用國家級、省部級優秀教材。學校建立教材建設專項基金,重點資助特色優勢教材的編寫和出版,5年來共有22部教材獲得資助。經過長期精心培育,教材建設水平不斷提高。2006年我校有23部教材入選「國家十一五教材建設規劃」。
近年來,學校承擔了國家和省部級教改項目96項,建設了161項校級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項目。這些項目涉及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等。這些教改成果在實踐中得到應用推廣,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5年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近三年來,學校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教研論文達400多篇。學校採取鼓勵政策,支持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資助教師開發研製多媒體課件。目前,自行研製開發的多媒體課件已達121門。必修課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課時佔21.8%。採用多媒體授課的門數636門。雙語教學也不斷發展,近三年已開設雙語課程102門次,其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金融、法律等四類專業開設雙語教學課程39門,雙語授課比例達到10.5%。
實驗實習教學
學校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構建了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適應的「兩個系統、三個層次、四個模塊」的實踐教學體系。兩個系統指課內實踐教學系統(含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等)和課外實踐教學系統(就業見習、社會實踐等);三個層次包括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建立的三個實踐教學平台,將了解和認識生產經營實際、專業技能培養到工程應用能力的提高貫穿於實踐教學始終;四個模塊包括基礎教育模塊、工程實踐模塊、第二課堂模塊、專業創新模塊。
按照培養目標要求,學校公共基礎課實驗和主幹學科基礎課實驗課開出率一直保持100%,專業課實驗開出率達到了96.9%。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逐年增加,學校共有實驗課266門,其中含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課程218門,占實驗課程總數的82.5%。學校積極探索實驗教學新模式,制定鼓勵實驗室開放的政策,目前,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實驗室達到了16個。
質量監控體系
在長期的教學管理實踐中,我們構建了覆蓋教學全過程的閉環式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實現了教學質量責任閉環、教學質量監控主體閉環、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程序閉環、教學效果激勵約束措施閉環。
學校教學質量責任體系分為學校、院(部)、系(教研室)、教師(工作人員)四個層面。學校明確規定,黨委書記和校長是學校教學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每年的工作計劃和工作考核都有履行教學質量責任的內容。學校實行校、院(部)兩級教學管理體制。為了加強院系教學管理工作,各院(部)建立了教學辦公室,學校每年對單位、個人年度工作考核指標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對教學工作的考核。學校建立了校領導聯系院(部)制度。領導經常深入院(部)調查研究、聽課,指導和幫助基層解決影響教學質量的實際問題。校、院(部)兩級督導充分發揮教學督導的權威性,進行有針對性的重點檢查。學校通過定期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學生評教、設立學生教學信息員等方式,全面收集教學信息。自2005年下半年以來,對學生信息員提出的近700條意見進行了及時反饋。每年學校對學生評教成績在前30%的給與獎勵。對於教學效果不達標的教師下達「整改通知單」,並對其整改情況進行復查驗收,僅2006年下半年以來就下達「整改通知單」50份。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中嚴格執行「教學效果一票否決制」。
通過閉環式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施,有效地激發了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自覺性,教學效果不斷提高,近三年學生評教的優良率一直穩定在97%左右。自2002年以來,學校每兩年舉辦一次群眾性的優質教學大獎賽, 80%的教師參加比賽,獲得1、2、3等獎的教師達到了417人次。
教風學風建設
學校把教風和學風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校、院(部)、部門的考核內容之中,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和教學單位齊抓共管、廣大師生自覺參與的工作機制。在廣大教師中努力培養以「博學嚴謹、勤勉奉獻」為主要內容的教風,通過開展各種專項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敬業精神,發揮教風對學風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學校還長期開展學風建設活動,在廣大學生中形成了「自律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
廣大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和教學質量意識不斷增強,涌現出了大批先進集體和個人。近年來,有8人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或優秀教師,有33人被評為省級優秀教師、河南省文明教師,河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河南省師德標兵。廣大教師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情操、精深的學術造詣、嚴謹的治學態度、勤勉的敬業精神受到了學生的愛戴和尊敬。
通過狠抓學風建設,近三年來,共評選表彰省級先進班集體84個,校級先進班集體609個。全國三好學生1名,省級先進個人963名,校級先進個人13467名。在學生中,既有雖家境貧寒,卻克服重重困難努力學習,提前一年畢業考取碩士研究生的優秀學生;又有雖身患殘疾,但自強上進、每天都走在時間前面的學習標兵。
人才培養成效
(1)學生具有較強的工程應用能力。根據畢業生質量跟蹤抽樣調查,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的基本素質、知識結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評價,認為好和較好的佔95%以上。許多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河南工業大學的畢業生能吃苦、上手快、留得住。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強調了對學生綜合能力訓練,盡可能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工程實踐、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結合。2007屆本科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中結合科研與生產經營實際、企事業單位委託的題目佔72.8%。一批優秀畢業設計(論文)脫穎而出。
(2)學生創新意識突出。由於學校歷來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各類競賽與創新活動中表現出色。2004年以來,學生在「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廣告藝術設計等全國和省級大學生重大學科競賽中屢屢獲獎。2007年11月,在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比賽中,河南工業大學報送的6件作品全部獲獎,以總分230分列全國高校第24名,榮獲優秀組織獎。至此,河南工業大學在歷屆全國「挑戰杯」競賽中已榮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0項,連續四屆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
(3)學校社會評價好。近年來,學校優良的辦學傳統和鮮明的辦學特色贏得了社會普遍好評。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體育報、中國青年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報道,學校的聲譽和形象不斷提升。學校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的生源充足。第一志願報考率不斷提高。2007年河南省文科和理科的第一志願報考率分別在144%和124%。在其他省份的生源都十分充足,在有些省錄取成績要高出本省錄取控制線50分以上。
(4)畢業生就業率高。學校從2005年9月起,將就業指導課改為職業發展教育課,四年不斷線地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經過多年的工作積累,已經形成相對穩定的畢業生就業工作網路,就業信息庫擁有穩定用人單位8273家。畢業生首次就業率曾五次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連續七年被評為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一些知名企業如深圳富士康集團、華為集團、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海爾集團、 牧羊集團、大成集團、嘉里(金龍魚)集團、雙匯集團、雨潤集團、鄭州宇通、許繼集團等連年到學校選聘人才,一些特色專業的畢業生供需比達1:5以上,供不應求。
學校評建工作
河南工業大學的評建工作啟動早,領導高度重視,從教學工作隨機性評估、校內預評估到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歷時8年,通過不同階段的自評自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1)開始階段:2002年的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
學校根據教育部開展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隨機性水平評估的精神,2001年就高度重視,並開始部署,2002年加緊實施。2002年4月1日正式印發了《鄭州工程學院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工作實施方案(討論稿)》等文件,在全校范圍內開始自查;6月中旬組織專家組對各系(院、部)進行預評估,評估結果極大推動了學校的教學工作。2002年8月,在該學期第一次教學工作常務會議上,強調要在教學預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模擬」評估。為了進一步推動教學工作,學校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開展優質教學大獎賽、召開第六次教學工作會議、加強教學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建設等,強化了全校教學工作。隨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開展,學校於2002年12月10號,印發《關於轉發<賈連朝副省長在全省高校教育評估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的通知》,要求全校對照指標,抓緊搞好自評自建工作。校領導親自帶隊,組織所有系(院)部及職能部門領導參觀兄弟院校教學評估工作,體現了對教學工作的高度重視。
(2)實施階段:2003年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經過考察學習,認真研討,學校於2003年3月18日正式發布《關於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要求規范我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對全校工作進行部署,從2003年1月開始,分准備、自查摸底、驗收、評比階段及整改等階段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自評與整改工作。抽調專人組建學校評估工作協調辦公室,以「重在過程、發現問題、積累經驗、規范管理、加強建設」為方針進行自評自建,對試卷管理、畢業設計(論文)管理等制度重新修訂。並召開檢查工作現場會,總結經驗與不足,提出整改期限與方案,規范、加強了教學工作建設。
(3)提升階段:2005年以來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根據組建合並建校的校情,進一步提高本科教學工作水平,2005年6月,成立了「河南工業大學本科教學評估辦公室」,掛靠教務處。 2005年12月26日,學校召開全校科級以上幹部參加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動員大會,印發了《河南工業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與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意義、指導思想、評建機構及工作安排。指出要「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契機,進一步鞏固和加強本科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明確辦學指導思想,以深化教學改革及規范管理為重點,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培育特色和優勢項目,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促進本科教學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為實現辦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奠定基礎。」2005年底至今,以評估為契機,加大教學評建力度,軟體、硬體一起抓,全校上下總動員,大力開展了專業建設評價、課堂教學評估、課程建設評估、實驗室評估、教學管理規范建設等一系列工作,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⑽ 北方工業大學 理工類有何專業
建築工程學院
建築工程學院設有建築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四個本科專業,有結構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岩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三個。建築學專業、城市規劃專業學制為五年,土木工程專業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學制為四年,全院共有在校生1500餘人。
建築工程學院設有建築與規劃系、土木工程系、建工實驗中心、建築設計院。建工實驗中心設有工程結構實驗室、力學實驗室、建材實驗室、建築模型室、建築物理實驗室等。學院現有教師及工作人員55名,師資主要來源於清華大學等名校,年富力強,富有朝氣,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講師17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6名,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師7名,博士及博士後11名,師資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工程實踐經驗。
建築工程學院十分重視本科教學與工程實踐和科研工作的結合,先後完成多項重要工程設計,多次在國內、國際設計競賽或投標中獲獎。在中國城鎮住宅建造技術研究、工程節能研究、城鎮規劃、城市交通、新型建築材料研究、框架節點力學性能研究、材料微觀力學性能研究、復合材料結構分析的有限元線法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建築工程學院治學嚴謹,教學秩序穩定,以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
建築學專業(080701)
本專業注重理工與人文相結合、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體系化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獲得注冊建築師、城市規劃師、園林景觀建築師以及室內設計師的相關專業技能訓練,為其成為建築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園林與古建築設計領域的復合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打下較深厚的基礎。
建築系師生多次國內外舉辦的各類建築競賽中獲獎,由於在高年級實行工作室制度、建立實戰教學團隊,近年來師生共同完成實際工程項目數十項,學生們在實際工程訓練中得到很好的鍛煉,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畢業生能在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與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園林與古建築設計風度、裝潢裝飾設計,以及相關的建築業、房地產業的策劃、開發和經營管理等廣泛領域施展才華。隨著對外合作辦學的開展,本專業學生在讀期間可以赴國外學校學習和進修。本專業設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碩士點,畢業生可以繼續深造。
本專業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主要開設的課程內容有:建築初步、建築設計系列課(含建築設計、建築STUDIO、建築與城市設計)、建築構造、美術、中外國建築史、建築物理、建築結構、建築設備、建築經濟、建築CAD、城市規劃設計、室內設計、園林規劃設計、古建築修繕保護技術等。所學課程覆蓋德育、體育、建築規劃基礎理論知識、人文社會相關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並培養學生自學、團隊協作等多方面能力,為學生今後就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專業為理工類招生,標准學制年限五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城市規劃專業(080702)
本專業適應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城市建設的需求,通過系統化的理論學習和工程實踐,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並獲得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和園林景觀設計師的基本性訓練。為其成為復合型、應用型的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等相關領域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畢業生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建築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領域,以及相關的建築業、房地產業的策劃、開發和經營管理等廣泛領域施展才華,並可以繼續深造。
本專業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主要開設的專業課程有:城市規劃原理、居住區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園林景觀與規劃設計、城市道路與交通、中外建築史、城市規劃法規和管理以及城市經濟學等。所學課程覆蓋德育、體育、規劃建築基礎理論知識、人文社會相關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等方面,並培養學生自學、團隊協作與表達能力,為學生今後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專業按理工類招生,標准學制年限五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土木工程專業(080703)
本專業適應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及基本建設的需要,通過扎實、系統的理論學習及工程實踐,使學生掌握現代土木工程(以建築工程為主)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並具有初步的應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獲得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施工、管理等職業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為其成為土木工程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打下較深厚的基礎。
畢業生能從事各類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建造與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應用研究與開發能力。畢業生的從業范圍是:建築施工企業的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設計單位的土木工程設計工作;企事業單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基本建設管理工作;房地產部門、工程咨詢、工程質量監督和建設監理工作;教學和科研方面的工作。
本專業除學習公共基礎課外,還開設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工程測量、建築施工、土力學與地基基礎、鋼結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建築材料、高層建築結構、建築結構抗震、建築經濟與項目管理等專業課程。
本專業按理工類招生,標准學制年限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081404)
本專業作為全國建築勘察設計注冊暖通空調工程師執業教育的基礎教育,立足於傳統設備專業,在暖通空調、建築給排水、建築電氣、熱能工程的基礎上,對節能環保、新能源、綠色建築、智能建築等領域進行延伸拓展,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適應社會需求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強調產學研結合和技能訓練,培養面向時代、面向未來的建築技術科學領域的新型高級應用復合型人才。
本專業培養方案注重寬基礎、多方向。課程設置除公共基礎課之外,主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涉及環境學、力學、傳熱學、電工電子學、機械設計等學科領域。本專業設置了暖通空調、樓宇自控、節能與環保三個專門方向,開設建築給排水、暖通空調工程設計方法與系統分析、潔凈技術與工業通風、高層建築空調、自動控制原理、樓宇自動化、建築電氣、物業管理、建築節能、太陽能利用、空氣污染控制、熱泵技術等課程,同時,還安排了建築設計原理、建築CAD、建築構造、建築史、建築物理、建築設計、建築施工與監理等課程,以拓寬專業面。
畢業生具有跨學科、寬口徑、方向新等特點,可以在建築設計院、建築工程公司、房地產公司、物業公司、燃氣公司、熱力公司從事建築設備設計、施工、安裝、調試、運行管理、技術開發與應用研究工作,並可兼做建築方案設計。還可進入教學科研單位,在建築技術科學、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工程熱物理、熱能工程、製冷及低溫工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等專業繼續深造。
本專業按理工類招生,標准學制年限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理學院
作為學校唯一的理科學院,理學院有著基礎而重要的作用。教學方面,承擔全校的數、理、化、物理實驗、體育等公共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同時承擔學院內三個本科專業、一個碩士點的教學、培養、管理任務。學校為體育教學創造了很好的環境、條件,有良好的體育設施與場地,有5050平米的體育館和1250平米的游泳池,有完善的健身器材,有良好的體育達測試標設備,有49202.22平米的場地面積。作為學校的基礎學科單位,公共課教學,理學院有著精煉、有實力而且非常敬業的管理和教師隊伍,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大學物理都是學校的優質課程,高等數學正在積極爭取建設成為北京市精品課程。教學是理學院各項工作的中心,科研是學院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飽滿的教學工作之餘,理學院教師在科研工作中也作出了非常可觀的成績,近三年有40人發表科研、教改論文累計200餘篇,三大檢索收錄50餘篇(含合作累計),出版各類教材譯著22部。申請的科研項目數:66;近三年評教優良率為96.65%。教師參加科研比例為90%以上。近五年出版各類教材譯著22部。
理學院現有在崗教職工61人,其中專任一線教師54人,教輔人員和行政人員7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講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3人,具有碩士學位者18人,碩士中,有在讀博士1人。外聘兼職教授5人。理學院現有本科學生22個班660餘人,碩士研究生48人,合計700餘名學生。
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是北方工業大學成立最早的學院之一。目前有自動化、機械2個系,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等3個本科專業,其中自動化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是北京市品牌建設專業; 6個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具有機械工程和控制工程2個工程碩士點。現場匯流排技術及自動化實驗室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機械學科是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餘人。
機電工程學院擁有一支實力雄厚、愛崗敬業、師德良好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2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6人,副教授24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已超過66%。學院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20人 ,碩士以上學位人數達到88%。三年來,學院教師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拔尖人才1人。有7名同志獲得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1名同志獲得北京市高校優秀輔導員稱號。20餘人次被學校評為先進工作者,7人被評為校師德先進個人。2005年,學院被授予「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院積極開展科研工作。2002年來,學院教師主持和參與了幾十項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在核心期刊及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論文500餘篇,年度科研經費達1000萬元以上。智能交通和網路自動化兩個科研團隊入選北京市學術創新團隊,學院教師在智能交通、網路自動化、電力拖動、冷彎成型、先進製造技術、機器人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十幾項,多項成果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學院十分重視教學工作,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的需要,一直把提高本科生教學質量和學風建設作為重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實驗、實習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和培育專業特色及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取得一系列成果。機械繫《工程制圖》課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程,數控加工技術教材被評為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設校內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培養自動化專業高級應用型人才」教改成果獲2005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自動化工程訓練中心被信息產業部確定為信息技術培訓基地,部分課程開展雙語教學,學院教師在學校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2002年以來,學院教師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各類教材30餘部。有3本教材列入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教材。
學院十分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近幾年我院學生在全國挑戰杯、電子設計大賽、數學競賽及北京市的各項大學生科技競賽中屢屢獲獎。學院每年有近20%的本科畢業生考取研究生,其中有50%以上被錄取到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及中科院等重點高校和科研單位。
學院十分注重國內外的學術交流。目前與日本、英國、美國、德國等有關大學都有較為密切的聯系和學術科研方面的交往。
經濟管理學院
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建於1994年,其前身管理系、經濟系分別始建於1981年和1982年。學院現有教師、教輔及管理人員62名, 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20名,講師29名。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9%。學院設有管理系、會計系、經貿系等三個系和經濟、管理、會計三個研究所及經濟管理模擬實驗中心; 現有數量經濟、企業管理、會計學三個碩士學位點;數量經濟、企業管理、會計學三個同等學力研究生學位點:工商管理二學位培養點;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四個本科專業。 是北方工業大學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力量較強、辦學層次比較齊備以及學生人數最多的學院。
根據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和學科優勢,學院在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工作。近年來承擔了各種類型的科研項目近百項,其中有國家級的「十五」和「十一五」重點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幾十項部委級的科研項目,並出版專著和教材110餘部,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
院長: 吳永林,男,教授,經濟學博士
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 劉澤軍,男,教授
副院長(教學): 劉婉立,女,副教授
黨總支副書記:龔維華,男,副教授
學院設有學院行政辦公室、學院教學辦公室、研究生工作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三個系、兩個研究所、一個經濟管理模擬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