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裝置
樓主你好,我是學化工工藝的以前在實驗室做過這個實驗。
乙酸乙酯的製取:先加乙醇,再加專濃硫酸(加入碎瓷片屬以防暴沸),最後加乙酸,然後加熱(可以控制實驗)。濃硫酸是催化劑,吸水劑。該反應是可逆反應,為了提高酯的產量,必須盡量使反應向有利於生成酯的方向進行。一般是使反應物酸和醇中的一種過量。在工業生產中,究竟使哪種過量為好,一般視原料是否易得、價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體情況而定。在實驗室里一般採用乙醇過量的辦法。乙醇的質量分數要高,如能用無水乙醇代替質量分數為95%的乙醇效果會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濃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質量達到乙醇質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為了能除去反應中生成的水,應使濃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還有就是乙酸乙酯時反應溫度不宜過高,要保持在60℃~70℃左右,溫度過高時會產生乙醚和亞硫酸或乙烯等雜質。液體加熱至沸騰後,應改用小火加熱。事先可在試管中加入幾片碎瓷片,以防止液體暴沸。3
②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驟(無序
1)把上述步驟按先後順序排序(填序號):52431 。
(2)如何配製混合液?用3 mL無水乙醇和2 mL冰醋酸反應時,只需要加入2滴~3滴濃硫酸即可(3)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 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 ,反應中濃硫酸的作用: 催化劑 。
(4)在反應裝置中導氣管出口的位置在碳酸鈉液面上方的2~3cm處,其原因是 導氣管不要伸到飽和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於加熱不均勻,造成飽和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熱反應物的試管中。 ,原步驟(4)中為什麼要小心加熱? 由於乙酸和乙醇沸點低,若反應的溫度過高,加熱過猛,不但乙醇和乙酸會大量損失,而且會產生副作用,另外也容易造成暴沸。故應用酒精燈小心均勻地加熱,溫度控制在100℃左右。一般燒至沸騰就應停止加熱。為了較好地控制反應溫度,最好採用水浴加熱,控制在沸水溫度下反應,這樣,既能控制反應溫度,又能保證受熱均勻。
(5)原步驟(3)所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液體分層 ,並有芳香的氣味 ,其原因和結論是 (1)乙酸乙酯在無機鹽飽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減小,容易分層析出。(2)Na2CO3能跟揮發出的乙酸反應,生成沒有氣味的乙酸鈉,便於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
(6)從實際情況看乙醇與乙酸兩反應物中 乙醇 需要過量一些,其原因是 先加乙醇與濃硫酸反應混合,防止濃硫酸與乙酸反應脫水
③ 乙酸乙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實驗室合成乙酸乙酯的裝置如下圖所示。 有關數據及副反應: 副反應:C 2 H
(15分制) (1)乙醇、濃硫酸、乙酸(3分) (2)防止產生倒吸(2分) (3)①分液漏斗(2分) ②除去粗產品中的水(2分) ③77(或77.1)(2分) (4)產生大量的酸性廢液污染環境(1分),有副反應發生(1分) (5)CH 3 COOH+HOCH 2 CH 3 ![]() ④ 實驗室制備乙酸乙酯的裝置 ⑤ 如圖是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裝置.(1)裝置中通蒸氣的導管要插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方.不能插入溶液
(1)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於水而容易發生倒吸, ⑥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下列關於該實驗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試管b中導氣管下
A、揮發出的乙酸、乙醇易溶於水,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回面的原因是防止實驗過程中發答生倒吸現象,故A正確; ⑦ 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如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能完成本實驗的裝置是______(從甲、乙、
解;(1)製取乙酸乙酯時,蒸汽中往往含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於水而產生倒專吸,乙導管沒有插屬入到液面以下,丙導管上端容積較大,二者都可防止倒吸,故答案為:乙、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