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是「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裝置圖. (1)小車必須從三個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這是為
(1)用控制變數法,抄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這樣小車在進入平面時的運動速度相同; (2)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滑行的越遠,三個表面中,玻璃表面最光滑,摩擦阻力最小; (3)實驗時發現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得越遠;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假如小車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將保持恆定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保證下車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相等; (2)玻璃、此時小車所受滑動摩擦力最小; (3)以恆定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或做勻速直線運動). |
Ⅱ 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紙帶
(來1)DCBA(2)0.1(3)
Ⅲ (2012楊浦區一模)(1)圖是研究小車運動時的s-t圖的實驗裝置①發射器和接收器組成______感測器,②這
(1)①根據實驗裝置可知,信號發射器和信號接收器組成了位移感測器; ②這組傳內感器測量的容物理量是位移 (2)s-t圖中斜率代錶速度, l~2區域:位移不變,靜止在軌道的初始位置. 3~4區域:斜率不變,做勻速直線運動. 5~6區域:位移不變,靜止在距離軌道的初始位置約0.7m處. 故答案為:(1)①位移;②位移 (2)靜止在軌道的初始位置,做勻速直線運動,靜止在距離軌道的初始位置約0.7m處.
Ⅳ 圖(a)為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實驗步驟如下:①長木板適當傾斜,以平衡小車運動過程中受到的
(1)  ;0.985 (2)B
Ⅳ 如圖1所示是運用DIS實驗的位移感測器測定小車運動規律的實驗裝置圖.(1)固定在小車上的發射器不斷地向
(1)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叫超聲波.超聲波是一種機械波. (2)由速度-時間圖象可知,切線表示加專速度,圖屬象是傾斜直線,即斜率(加速度)是定值,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根據 a= = m/s 2=1.2m/s 2, 小車的運動方向是向右. 故答案為:(1)機械波;(2)1.2m/s 2;向右.
Ⅵ (18分)(1)研究小車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下圖(甲)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
()①DCBA(2分)②0.1 (1分) ③  ,兩式相減,消去了R A 、R P ,避免了因電流表而引起的測量誤差.(3分)
Ⅶ (1)研究小車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其中斜面傾角θ可調,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
(1)①DCBA②0.1③
Ⅷ 某同學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步驟如下
因為 Vo*T + 1/2 a T*T = S 兩邊抄除以襲時間T 有S/T=Vo + 1/2 a*T 圖像表現為直線 斜率為 1/2a 所以2倍為加速度 Vo為初速度 a 為加速度 T為運動時間 S/T 即為圖的縱坐標 T 為橫坐標
Ⅸ 如圖所示,是測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此實驗的實驗原理是:v=stv=st.
(1)此抄實驗的實驗原理是襲:v= . (2)要完成此實驗,需要用刻度尺測量小車運動的路程,用秒錶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所以用到的測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錶. (3)為了把路程和時間測量的正准確,需使斜面的坡度緩一些,這樣可以讓小車運動速度較慢,並且使小車運動距離較長,這樣速度和時間的測量誤差都會小些. 故答案為:(1)v= ;(2)刻度尺;秒錶;(3)使斜面的坡度緩一些,並且使小車運動距離較長.
Ⅹ (Ⅱ)某同學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b.接通電
(1)實驗中來,除打點計時自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平板、鐵架台、導線及開關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有電壓合適的50Hz交流電源給打點計時器供電,需要用刻度尺測量計數點之間的距離處理數據,故選:AC (2)根據圖可讀出刻度尺的讀數為:x2=2.98cm,x5=13.20cm. (3)小車運動的v-t圖線:
 △v | △t | | =2.50m/s 2. 故答案為:(1)A、C;(2)2.98,13.20;(3)如圖所示;(4)0.18,2.50
與小車的運動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 | |